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印尼策展团队谈卡塞尔展,许四海的藏壶一生

钱雪儿 畹町
2020-06-08 07:5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为迎接2022年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印度尼西亚策展团队Ruangrupa将带着慷慨与同理心探讨“危机时刻”。在多伦多,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的最新设计,将打破加拿大最高建筑记录;在上海,紫砂壶艺家、收藏家许四海74岁因病辞世。在苏州,艺术家汤南南举办个展,寻找“黄河-青山”与“血脉-青史”。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人物及热点事件。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 艺术小组Ruangrupa

危机时期,策展人如何应对?

Ruangrupa

Ruangrupa是2000年成立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艺术小组。其9位成员被共同选为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展览按计划将于2022年举行。近日,这个艺术小组探讨了危机时刻,作为策展人将如何组织一场大型的当代艺术展览。

“为了迎接2022年的卡塞尔文献展,我们正在重新思考当代艺术的生产结构。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我们将实践转移到了线上。”小组成员说道,当新冠疫情在印度尼西亚爆发后,他们将自己的一些空间变成了紧急房屋,用来制作口罩和防护服,目前,他们的供应链已经形成规模,“我们正在进一步思考能够为周围的生态系统做些什么。”

在Ruangrupa看来,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等问题在这一充满挑战的时刻被凸显出来,“偏执与盲从所带来的不平等变得非常明显。在疫情发生前,我们已经在关注这些问题,对于在等级体系下的经济与机构运转模式,我们一直存有质疑。”

为了准备2022年的展览,在过去的一年中,Ruangrupa每隔两个月在世界不同地方举行会议,如今,他们不得不调整这一规划。“我们也开始在Zoom上开会,每周花3到5天的时间与大约15至20名合作者进行线上讨论。”

Ruangrupa表示,在当下,他们越发意识到“lumbung”这一概念的意义。“lumbung”是他们策展的核心概念,可直译为“粮仓”,意指一种集体的积累系统:由某一群体生产的作物会作为未来的共享公共资源而储存起来。“这关乎慷慨与同理心。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lumbung,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文/钱雪儿)

加拿大多伦多 | 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

设计“高挑纤瘦”的摩天大楼,打破加拿大最高建筑记录

据dezeen网站报道,近日,由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主持的瑞士建筑事务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揭晓了他们为多伦多市设计的摩天大楼,建筑名为“海湾街1200号”(1200 Bay Street),高达324米,共87层,建成后将成为加拿大最高的摩天大楼。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1978年成立于瑞士巴塞尔,他们的代表作品包括由伦敦河岸发电站(Bankside Power Station)改造而成的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以及中国香港的大馆艺术中心等。他们曾获得200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2003年英国皇家建筑学会金奖等。普利兹克奖评审曾这样总结道,“(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用极简的元素将现代主义的传统推向极致,与此同时通过探索新的手法与技艺,引发了材料与外立面的变革。”

海湾街1200号的长度接近其宽度的三倍,结合其高度来看,这座建筑将拥有“又高又瘦”的造型。建成后,它将超越由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在建项目,摩天大楼“The One”,成为加拿大最高建筑。建筑将包含木制卷帘与外层的开封接口玻璃。内部将装有落地窗,以及可调节光照与热量的百叶窗。这座混合功能的建筑将替代原址上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商用大楼,容纳零售、办公,以及私人住宅的功能。

“这幢大楼将体现市中心北边的特色,并且在都市网络上建立一座地标。这对于场地与城市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回应。”(文/钱雪儿)

苏州 | 艺术家汤南南

寒山美术馆里见出的“黄河青山”

汤南南

苏州寒山美术馆

6月5日,艺术家汤南南在苏州寒山美术馆举办了个展“黄河青山”,题目借自历史学家黄仁宇的同名回忆录。“黄河-青山”在明,“血脉-青史”在暗,明暗错综,尽是人对于超越性的经验。虽不以史家“成一家之言”的方式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汤南南却总试图以艺术擅长的意象去因应与维护这一厚重的主题,他独特的、跳跃的、甚至玩世的目光,触及自然、人、历史愈发紧张的关系。一来一往,他也从中得到滋养,进入创作之中。

汤南南1969年生于福建云霄戏剧世家,2016年获中国美院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

展览包含15件影像、4件动画、9件摄影、11件绘画、1件装置、1件声音作品、109件手稿,大部分为近两年的新作。在展厅中,观众穿过三段狭长的通道,经由5个角色,一路走到“黄河”,完成一个文明原型的想象与建构;进而回到“人间”,一片由草木铺陈的世界,生机勃勃却朝生暮死;与此相接的是对有涯之生的超越,走入一个时空都尚且在孕育的世界,置身于混沌、深渊和纯粹的运动之中;最终是“铸浪为山”,来到一片山海和海山,以“十亿年的浪花”的时间尺度透视着影影绰绰的草木,透视着百年的人间。剧终后的余响是手稿厅。

展厅内回荡的声音,有艺术家采样的2016年日本海啸,也有黄河边的《断河》——一个“渺小”的人用尽全身的力气拉动一个横亘水面的“线”(实是一段钢缆),通过无人机的拍摄,多影像与片段的综合链接,黄河之水的意象明显。

从上海双年展,到M.T青年电影季,再到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汤南南一直在持续找寻“自己的主题”,通过当代水墨、综合装置、影像纪摄、多屏录像等等多种艺术方式的融通互鉴,为每一件作品赋以多元的表达与阐述。他将自己的创作方法定性为“即兴式”:由旅行中的际遇有感而发、即兴构思,用当地的材料、寻求当地人的帮助完成拍摄,充分与地方上人和物接触,形成一种行万里路的特有工作方法。“我的创作源泉,多来自古代文化意向,因此不纠结概念之争。我是一个从中国古典神话和民间故事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我想把自己从自然现场中获得的一些健康感传递给大家,很希望我体内有个阳光灿烂的人,也许在下一次的创作里会发展出来。”汤南南说。

展览将持续至8月23日。(整理/畹町)

上海 | 紫砂壶艺家、收藏家许四海

74岁因病辞世,一生壶艺收藏在嘉定

许四海(1946-2020)

6月5日清晨6:06,中国紫砂壶艺术家、收藏家许四海,因心脏病抢救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74岁。

许四海之子许泽锋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说:“父亲身体向来都很好,6月4日下午,他正在博物馆整理紫砂壶,突然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父亲身边没有助理,当工作人员发现时,父亲已经昏迷去世。经医生鉴定,父亲属心脏猝死。许泽锋说,我们将遵照父亲生前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谨择于百佛园家中莲花阁内设置简堂悼念。”

许四海,字紫云,1946年出生,号称“江南壶怪”。在他1992年创办的四海壶具博物馆里,有1000余件许四海收藏的历代紫砂壶,其中的镇馆之宝“大亨壶”,原是邵大亨为宜兴潘家特制的传家之宝。

壶中之王——大亨掇只壶,许四海收藏

上世纪60年代,许四海开始制壶,尤以紫砂大壶闻名。许四海受清代陈曼生、杨彭年等人作品影响,与唐云、谢稚柳、程十发、胡问遂等书画家合作,将壶艺与书、画、篆等艺术糅合起来,制作了许多书画壶。与台湾李奇茂教授合作“秦权壶”,上有韩天衡题“珠联璧合”四字,此壶被顾景舟编选入《宜兴紫砂珍赏》一书。

许四海制《啸天壶》 1990年

2009年,约46亩的百佛园在上海嘉定开园,园内包含上海四海壶具博物馆、中国茶圣博物馆、茶叶加工工场等,形成一处融合旅游、参观、实习、教学、陶瓷研究的多功能基地。2016年,400多平方米的吴觉农纪念馆也在园中开馆,展出由许四海、刘启贵等人历时12年收集的吴觉农大量生前用器、手稿、书稿和文献。(整理/畹町)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