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何以“强基” ——对高校两种不同类型的强基计划的分析

2020-06-11 06: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江湖滨,现任职于某高校

作者投稿,转载须取得授权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试点高校包括清华、北大、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一系列高校。“强基计划”的推行完全取代了之前各大高校“自主招生”。因此,自教育部文件公布后,各大高校纷纷相继开展“强基计划”的招生宣传工作,以强基计划作为其本科招生的重要卖点,亮相各大网络平台、社交媒体上。但是仔细观察与比较各大高校的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却呈现了很大的差异。

从教育部关于强基计划的文件来看,其对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包括“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等等。但其实这些要求除了提出要更加精细化的培养与提供更多的配套资源外,并没有针对“基础学科”与“基础学科人才”的特性提出更为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甚至连对于基础人才的培养理念都并没有宏括的叙述一下,这便给执行强基计划的各大高校提供了比较大的操作空间。

从目前各大高校所推出的“强基计划”的培养方案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清华与北大为代表的“书院学堂制”强基计划,另一种则是以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为代表的“专业院系型”强基计划。这两种类型的强基计划的差别主要是体现在管理理念和培养模式上。先说“书院学堂制”强基计划,北京大学为强基计划学生整体成立了“博雅学堂”,学堂下属有三个班,分别是“文史哲考古博雅学堂班”、“数理化生物力学博雅学堂班”、“基础医学博雅学堂班”。目前看来,虽然北大将这些学生根据人文学、理学和医学这三个大方向单独编班,都隶属于博雅学堂,博雅学堂应该可能是一个只配备少量行政老师和辅导员的机构,专门负责强基计划本科生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落实导师制、奖学金、免试推研等方面的优惠条件,另一方面保证强基计划学生的专属课程。因为这些学生在第一年不分专业,学习来自人文、社科以及自然科学数学各个领域的通识课程,同时之后进入到专业学习后还有一些特色课程。

相比北京大学的“博雅学堂”,清华大学围绕强基计划对其本科生管理和培养做了更大的调整。清华一举成了了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书院,并分别聘任了资深教授任首任院长。强基计划的学生规模是很小的,每个专业大约15人左右,如日新书院有文史哲三个方向,招收本科生共45名。日新书院的培养模式是第一年部分专业,学生统一修读“人文基础课”(也被成为通识基础课),之后在进入到专业课学习。单独为45个学生设置书院一方面可以体现出清华对强基计划的重视,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之后将要进行的清华本科招生与培养的大幅度调整做准备。考虑到清华大学在两年前开始做大类招生,本科招生共有16个大类,如“人文与社会类”就包括了文史哲在内的十个专业都被放到一个大类的下招生,第一年统一进行通识教育后再分专业。这种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模式能够与日新书院的模式有效衔接,从而未来可能会将这些大类学生的管理一并放入到书院中,以完成对清华本科招生和培养的整体改革,而非仅仅聚焦于“强基计划”的学生,毕竟清华大学应该有足够丰富的资源。

由此看来,清华与北大的“书院学堂”制的强基计划在理念上很大程度是相通的,这种相通性主要表现在对基础学科特殊性的强调与对通识教育的强调。基础学科之所以特殊,是在于其作为现代学术体系乃至现代社会的基石,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与相通性,尤其是构成人文学科的“文史哲”,常有所谓“文史哲不分家”之说,更不用说西方学科体系对中国古代学术体系强行切割所带来的影响。而对通识教育的强调则是对高等院校过于强化专业教育的反思带来的。在学生进入本科学习后,不急于将其进行专业划分与培养,而是修读人文基础课程。这一方面可以为其接下来的基础学科的专业学期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与发现自己更感兴趣的专业。同时,基础学科本身便是构成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清华大学便提出要为强基计划打造“高定位、高内涵的通识荣誉课程”,这些课程便是由致理书院和日新书院共同打造。因此对于基础学科人才而言,通识教育的环节更是至关重要。清华大学最近二十余年来,便一直致力于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从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学堂班、英才班,到现在的强基计划致理书院,是不断的前期尝试、积累与迭代之后的结果。同时,自从清华大学恢复文科以来,在人文社科方面的本科生招生和培养便一直坚持这种宽口径的“由通至专”的培养模式。而北京大学在这方面也有元培学院等的前期探索。

再来看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专业院系型”强基计划。从他们公布的整体招生简章和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专业院系型”的强基计划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落实了教育部文件中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强化了“专业教育”。在强化专业教育方面,这些强基计划的学生所修课程与相同专业的其他学生所修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学生能够更早的接触到更为“专业”、更为“高阶”的专业课程,并且进入“项目”和“实验室”直接进入到专业工作中来。以中山大学历史、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物理和化学专业为例,这四个强基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部分都仅仅只包括了“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四个通识教育板块中选择12学分的课程,而其他课程都是属于专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需要的是宽松的知识与教育环境和更加个性化的培养,而这些在“专业院系型”强基计划中都是恰恰不能提供的。专业教育的固定性以及所谓的“本硕博”连读的配套资源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让基础学科学生的教育环境变得更为狭窄与固化。

中山大学采取的这种“专业院系型”强基计划是源自其以学科为主体的院系设置与切割,这种设置与切割贯穿到了本科生招生和培养之中。中山大学从2019年开始了所谓的大类招生与培养。但中大半的大类招生其实仅仅是指在同一个一级学科下的大类招生与培养,换句话说,按照这种逻辑,连中国史、世界史都需要分开招生与培养。然而,中山大学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其实一直都设置有所谓的“创新实验区”,即逸仙学院和博雅学院。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19所高校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山大学便是其中之一。2012年起,逸仙学院作为组织实施单位,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四个基础学科中启动该培养计划,每年从这些学科的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60名优秀学生组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在原有专业培养轨道的基础上实行精英教育和动态培养机制。围绕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逸仙学院号称要“探索突破学科专业壁垒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及跨院系的选课机制,使学生能享有更具个性化与复合创新特征的培养机制”。博雅学院则成立于2009年,也是中山大学为探索本科教育体制改革而专门设置的学院,通过二次遴选的方式,每年选拔约30名学生,这些学生脱离原属的专业院系,集中住宿与学习。这些学生在一、二年级统一接收通识教育——修习博雅学院开设的以经典阅读为主的“核心文本与核心课程”,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中文、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这六个专业中选择自己的专业并接受专业教育。虽然逸仙学院与博雅学院的模式有所差异,但是他们都针对基础学科人才方面试图突破仅仅以专业院系为依托的专业教育,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然而,虽然中山大学在数十年前就开始了针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也必然积累了诸多经验,令人困惑的是,一方面,这些创新实验区的探索并没有在中山大学本科教学中逐渐推广,从而扩大学生受益面,甚至在本科教育中整体铺开;另一方面,就连在强基计划这种与教育部前期“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完全一脉相承的人才选拔与培养项目上,中山大学都没有任何承袭或者借鉴之前的创新实验区的做法,而是直接退回到了专业教育模式的起点上。这无论如何也可以看出中山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上面的敷衍,甚至是漠不关心。而这种“专业院系型”的强基计划,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对基础学科人才的限制乃至扼杀。

因此,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及其家长们来说,如果对基础学科感兴趣,其实没有必要选择这种“专业院系型”强基计划。因为强化专业教育的“专业院系型”强基计划其实只是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限制。如果真的对基础学科感兴趣,且可以选择有“专业院系型”强基计划的高校时,其实无需进入强基计划,从而可以给自己留有更多的学习空间、调整空间和选择空间。如果真的对基础学科感兴趣,可以尽管大胆的填报普通志愿,毕竟基础学科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是高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中最低的。而基础学科的考研报考人数与考研分数线也同样是如此。毕竟,正是因为基础学科在学生、家长群体中并不是那么受欢迎,才诞生了这么个“强基计划”。

原标题:《何以“强基” ——对高校两种不同类型的强基计划的分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