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作弊被抓跳楼,评论时莫失了反思和人文关怀

2020-06-14 19: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岚 、文金月

导读

1.评论更加理智,却有些冷漠

2.年代的印记,他们“病”因何起?

3.望前方,怎思量?

这是一个奔波的年代

这是一个孤独的年代

这是一个全民皆 “病”的年代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评论更加理智,却有些冷漠

事件回顾:

      6月6日,山西中北大学软件学院18级学生时某,在当日下午的课程补考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并没收试卷,离开考场不久后坠亡。

      6月7日下午学校发布通报称,考场内未发生有教师激烈语言与师生言语冲突。当地公安机关已对事件展开调查。

      事后,家属表示,时某在被发现作弊后有长达近20分钟的哭泣,但监考老师和班主任未能及时疏导,导致悲剧发生,校方存在过错。

      9日,中北大学校长回应称,“老师做法并无不当之处”。

     学校有专门负责人与学生家长沟通。“因为诚信考试已经被列入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如果在教育上没有公平,大家通过作弊获得高的分值,我觉得是对其他人的更不公平,学校还会继续严肃校规校纪,严肃校风,严格考风。”

网友评论:

      针对这一事件,众多网友们在微博评论区的讨论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作弊”、“老师”、“心理素质”。 讨论最多的事:担责问题。

       有两种主要的声音互相拉扯。

  

       有人说:“老师抓作弊天经地义,你跳楼是你的自由”,“校长真刚”,

  

       有人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难道不是老师该做的事吗,就算是作弊的坏学生也不例外吧,不怪老师但是家人说这话好歹也能理解吧”。

       前者明显在总评论数量上占据上风。总言之,对孩子作弊和对家长的指责声一浪盖过一浪。

       想到5月“中传研究生疑因被卡住论文坠亡”事件,这次网友们从对老师的口诛笔伐转移到了作弊学生和讨说法的家长身上。他们是为争一个规定的遵守和公平的维护。人们没有因为死者是悲剧的一方就感性地放弃社会规则、忽视教育的公平。

       正如中北大学校长的回应得到大家的称赞,一方面从事实着手指出老师没有过错,维护的是考试诚信,是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沟通家长,疏通情绪,重视起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校长理性解决,而非在舆论下妥协,这都没问题。

      所有的一切看似都那么合理,大家在维护制度下的一致性下显得更加理智了。

      但是从道德层面来说,在集体意识下,评论呈现的指责离世的学生和悲痛中的家长方面的理智,却显得有些冷漠,人文关怀正在缺位。

      认知心理学取向的自杀理论模型中,Jobe的情感—认知模型中提出了强调情感和认知的活动导致实际的自杀行为结构模型。这个模型以心理痛为核心,对自杀条件做出定义,然后由个体内和人际间两方面的因素形成心理痛的应对方法。在做出认知决定的过程中,各种生存和死亡的理由相互交织冲突,继后形成了某种表现形式的自杀行为。

       时某在被发现作弊后有长达近20分钟的哭泣,在这个理论中表现的是认知活动选择的时候选择了死亡,此时的他很脆弱,这期间如果有人安慰他,疏导他,也许就改变了他的认知活动选择,而不是只有死的理由,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他在这20分钟经历的崩溃情绪关键期,独自在内心挣扎着,一个人默默的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无法排解。

       我们从此次悲剧中应该做的是好好反思些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某一方,整出个输赢责任,冷漠的用“上帝视角”来站队某一方。

  

      普通学生作弊,老师根据规定处理了。充其量就是一个学生犯错,老师指正的问题,也不至于在网络上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关键是这个学生跳楼了,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就不仅仅是学生在校作弊,更多舆论情绪在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家长与学校等之间的一系列矛盾问题上。

       不可否认,人们评论时传递的一些情绪会凝聚成舆论,倒逼某些有违法律伦理的人受到压力而矫正自身行为。

       但是,站队的同时,不少人也容易忽视道德的温度,而让情绪裹挟某些潜藏心底的善意。在这个事件中,对逝者的指责和嘲讽便是如此。

       “在这个集群中,所有人的情感和思想会选择一个相同的方向,而且他们的意识人格会消失。”——古斯塔夫·勒庞

       人们在选择一方之后,即便这个群体呈现的意志是理智的,但是他们的怜悯心和同理心也许会被这种集体意识压在角落里,被遗忘。

       就这次事件而言,并不是说学生违背规定作弊就是对的,以法理论事,学校老师没有责任无可置疑。但有多少人只是站在了理智的肩膀上,却无视了这本身是个悲剧,遗忘了悲剧背后原因的反思。

年代的印记,他们“病”因何起?

        如果将近几年媒体上报道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自杀身亡”事件放在历史线上来看:

        2020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坠亡

        2019年12月南京邮电大学一研究生自焚身亡

        2019年11月人大女毕业生自杀身亡

        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跳楼自杀

        2019年4月武汉理工大学一名男生留遗书坠楼身亡

        ……

      有数据显示,自杀是15~34岁人群最主要的死因。学生群体中, 年龄大于25岁的学生比年龄小于25岁的学生的自杀率明显要高,而大学生群体中, 20~24岁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自杀人数最多。

  

       学生自杀,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创伤,给老师带来教学上的犹豫和不安,也给国家带来了人才损失。

 

       我们会不禁想问:大学生、研究生们的心理到底怎么了?

 

       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学业问题、感情问题。而近年来网贷也成为不少大学生走投无路时结束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归根结底多数还是时代背景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心理问题从中作祟。

 

  90后、00后占大学生、研究生群体的多数。

 

        有研究表明,无论什么专业,无论男女,无论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00后大学生在心理特征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遇事只考虑自己,不关心他人感受,略显自私;

        第二,行为举止偏早熟,但内心脆弱,抗打击能力差;

        第三,叛逆感强,渴望独立,但又非常依赖家人;

        第四,极具个性,不服从管教,缺乏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五,拜金主义盛行,爱慕虚荣,价值观偏向功利化,情绪化表现明显;

        第六,大多数属于网络原住民, 严重依赖网络,常常深陷网络之中不能自拔。

95、00后大学生在行为上:

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他们渴望独立也表现得过早成熟,但实际上他们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假性成熟。

他们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但深度不够,具有情绪心境化,隐蔽性差的特点。

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因为他们表现出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

大多数95、00 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调查显示,“有 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前浪后浪挤压的时代,存在意义感不明

       追着前浪,担心后浪,这就是一个在滚滚浪涛下努力存活的时代。你不走?不行,前面的人碾压你,后面的人推着你,若想在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你停不下来。每个人如此,整个社会都在奔跑。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家长们和孩子们都略显浮躁。但是,他们跑的同时,却不够清楚自己为何而跑。

       徐凯文在演讲中用“空心病”来解释了当今不少学生们的迷茫和空虚以及对人生失去意义的问题。他认为,“空心病”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若谈理想,首先得心有所向。若对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深陷迷茫,一颗所向的心又何处安放。社会有那么多的口号,有那么多的榜样,他们似乎只需要去学习,无论是成功硕果累累的科学家,还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他们就是前浪,你得追上他。

      可是,若不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要去遵循某种前人定下的社会框架,若不引导他们去寻找属于他们个性化的标签,会导致内心脆弱,缺乏其做任何事的自我说服的支撑,那么他们在离开中学,步入大学(一个思考比接受更重要的地方)后,他们就会如同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的舟,看不到方向、找不到中心、到不了彼岸的无力感时不时折磨着他们。

家庭沟通不足,磨炼教育的忽视

       一方面,家庭离婚率的上升,解体的家庭会导致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孩子的在健康心理和性格上培养的缺位,可能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擅表达等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家庭对要求过高,孩子个性引导不足,在心理上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不懂孩子心中所想,不知其困扰,孩子心理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时,家庭的依靠难以帮忙。此外“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在当今社会也并不少见,磨炼教育和挫折教育被忽视,致使孩子抗挫能力差。

        就如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言:

       “我们拼命的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的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的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还记得曾热播《小欢喜》吗?其中里面乔英子试图自杀令不少人难过。

       乔英子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她被妈妈宋倩一手带大。离婚后宋倩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英子,但是她给的爱对孩子来说成为了一种负担。英子从小就很懂事,什么都努力做到最好。慢慢地,英子不敢在妈妈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喜欢什么不爱吃什么都不敢说出来。甚至为了让母亲开心,在一次为无意中说出”早饭想吃豆浆油条“而惊慌不已,面对早餐拼命挤出自己的假笑,忍住恶心吃下海参。后来英子想考南大”,结果也遭到宋倩的否决,坚决不同意。她太压抑了,最后被逼到跳河自杀。她站在河边,呐喊到:

       “我知道你每天给我做饭、给我上课,我知道你不容易,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

       “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没有变成你们心中的样子!”

        哪怕准备跳河,她还是体谅母亲的辛苦和付出,将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配不上母亲的爱。

       家庭有时候给孩子的,不是孩子想要的,长期压抑情绪的积累酝酿,绷紧神经的弦,终有一天,可能只是一件不经意的小事,让长期绷紧的那根弦断了,情绪崩溃,选择用自杀来逃离这个让自己伤心的氛围与环境。

信息的时代,活成了一座孤岛

      互联网以海量的信息和超高的速度连接着不同群体,每个人都是其中的数据节点。95后、00后参与其中成为数据节点中的大多数。这部分大学生群体沉迷于虚拟世界甚至比与现实中人际间沟通的时间要多,不少人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原子化的个体。

       

  正如雪莉·特克尔所说的“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E型人格”。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系的阿布贾乌德认为,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让人们沉迷其中。对一些人来说,人们沉迷网购、社交网络和游戏的“网瘾”不亚于酗酒,已不是简单的追求娱乐。长此以往,人们容易沉醉在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当中,易形成“E型人格”:缺乏耐性,容易动怒,倾向于用简短词语和符号表达感受,变得幼稚化,极端情况下容易付诸暴力。

       此外,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充斥着互联网。一些网络消极文化也在“灌溉”着沉浸其中的个体。如极端的网络暴力将不少人推向深渊,他们的价值观在长期影响下出现扭曲,逐渐漠视生命,甚至模仿自杀。如近年来出现的自杀群。

      2018年6月,武汉警方在某出租屋内发现三具男尸。根据调查,这三名青年本来并不认识,他们的生活也没有太多的波澜。但是他们网络平台上的“自杀群”中相识并相约自杀。“自杀群”充满了消极、厌世悲观情绪。甚至一些“自杀群”中还有人指导并鼓励自杀,发布攻略,这使得自杀变成承诺与邀约。

生命敬畏之心的缺乏

      

  生命是有价值的,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但是这一代人似乎忽视了。这直接导致他们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漠视生命的神圣性。

      社会上似乎一直在灌输一种思想:个体生命对他人、社会需要的满足和贡献, 即意味着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 这种贡献越大, 个体的生命价值也就越大。这种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

       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这种生命价值理论不过是将生命置于客体地位, 只看到了生命的效用价值、 工具价值,却忽视了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即生命的尊严、地位和权利,这是任何其他价值都无法替代和弥补的。在大学生群体中,若意识不到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 那就会出现更多的“我不配”。

     

       如果仅把人看作是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手段, 而无视人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生命存在, 无疑会大大贬低人的生命价值。意识不到生命本身是无价的、至高无上的, 生命具有最高价值, 离开生命, 生命价值观便无从谈起。

       无论以何种方式存活于世, 其存在的前提是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有生命才能有价值。当他们陷入某种低落情绪时, 当自己无法承担做错事情带来的后果时,以自身存在的价值来否定自己,做出的选择便是极端地结束生命。在承担着家庭重托和社会价值实现的他们眼里,自己在遭受挫折后,想到的便是自己不被父母需要,不被社会需要。

      

学识教育的时代,“开窗子的老师”不多

      厦门大学的邹振东教授曾说:“最好的老师有三种,一种是递锤子的人,你想钉钉子,老师把锤子递给你;第二种是变手指的人,你的人生需要很多黄金,老师让你的手指头变成点石成金的手指头;第三种是开窗子的人,你以为看到了风景的全部,老师帮你打开另一扇窗,让你豁然开朗,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这是最好老师中的最好老师。”

       现实教育中,前两种老师不少,但能够为学生开窗子的老师并不多。

     

如今的大学,有多少老师与学生之间联系紧密呢?有多少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大学四年,在毕业的时候,或许自己的名字不曾被学校的任何一位老师所记住过。

    

      学生他们需要一个给他们开窗子的老师,在他们碰壁或者迷茫的时候,能够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引导他们去发现另一个世界,至少帮助他们看到新的希望或者新的奋斗目标。

     

      老师面对这个现状也甚是苦恼,学生受到一点点批评就要怪老师不顾学生尊严,让学生没面子,要好好呵护这些“祖国的花朵”,掏心掏肺的教导却惹得学生们的责怪、网上键盘侠的谩骂,为了避免引火上身,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呢?老师也退居其后。

 望前方,怎思量?

      我们不可否认,不少大学生自杀有很多个人因素,但是以上是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共性原因,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因此,也需要多方合力去思考。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又或是其它各界,去帮助学生成长是  非常重要。

       家庭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要尝试去引导孩子找到的生命意义,因人制宜地培养,个性化指导,而非仅将某一种社会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同时让他们独立思考,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健康的价值观,提高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迅速恢复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学校要真正将心理教育重视起来,心理教育方面应该扛起重任,不能将之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学校老师们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才能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输送新一代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在信息时代下,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其它各界,也要尽可能帮助提高学生们对网上各种信息和事实判断的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品格,不至于学生轻易被一些消极言论所感染。

 

       学生有着一颗玻璃心,将来如何接受社会的毒打?

 

       受教育阶段是为学生之后的人生做铺垫的,打下良好心理素质才能在未来更好的腾飞。

       社会,也需要更多宽容心,尤其是互联网虚拟的背景下,少一些批判性语言暴力,多一份温暖和包容;少一些偏激,多一份温柔和理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