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钱学森的毕业证长什么样?今天,交大100年前中英双配证书大公开,惊叹!

2020-06-16 16: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毕业快乐

仲夏时节,繁花热烈

2020年毕业季如约而至

但又与众不同

“云端”已成为新的打开方式

交大早年的毕业证书是什么样?

今天我们将通过云游览,穿越时空

共赏跨时代毕业文凭的芳华

见证这青春正好的荣耀时刻

现存最早的交大毕业证书

1907届上院一班高等预科毕业生、著名银行家徐新陆

这是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的中、英文毕业文凭,由文凭主人徐新陆后人捐赠。这是目前馆藏最早的,也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毕业证书之一。

中文证书样长42厘米、宽59厘米,可谓是一张超大毕业证书。证书上面写有毕业生的三代履历,这延续了清末科举考试颁发考凭时的做法,显示了新旧学处于转型时期,亦似有彰显天之骄子家族荣光的意味。英文证书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出国留学深造或者到外国在华企业就业,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1949年。

徐新陆是1907届上院一班高等预科毕业生,他曾任中国银行总裁,浙江兴业银行创始人,是著名的银行家。在全面抗日战争期间,曾以民间金融界身份,负责维持上海租界内的金融事业,积极筹措抗战资金,在奔波途中因所乘飞机遭到日军轰炸,壮烈牺牲,被国民政府追授予“烈士”称号。

一百年前的毕业证书

1920年电机专科毕业生、中国汽车之父支秉渊

这是1920届电机系的中、英文毕业证书,到如今正好整整一百年了。英文证书抬头是学校的校名“Governmen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简称GIT.

证书由时任校长唐文治和电机系主任谢尔屯亲笔签名。证书中的钢印校徽是交大最早的校徽,中间拉丁文是校训,意思是爱国是我们的目标,与今日交大校训爱国荣校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在英文证书中有三个汉字格外醒目,这便是证书的主人——支秉渊。他是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曾与交大校友共同创立近代著名的民族企业——新中机械公司。1942年他制造出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汽车,被喻为“中国的汽车之父”,“中国的福特”。

定名“交通大学”时的毕业证书

汤天栋大学毕业照、毕业赠言

这是1922届电机系校友汤天栋的中、英文毕业证书,证书左方钤有“交通大学校之关防”,这是学校1921年8月定名“交通大学”后颁发的第一批毕业证书之一。

校名“交通大学”的定名者便是时任交通部总长叶恭绰,他将当时交通部下辖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组成“交通大学”。

钱学森的毕业证书

这是1934届校友、“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中、英文毕业证书。此时的交通大学有着“东方MIT”的美誉,培育了一大批国之栋梁。这张中文毕业证书增加了学士服照片,显得庄重美观,成为一大亮点。这也恰好凸显了“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才华”!

1929年,钱学森以第三名进入交大机械工程学院铁道门学习。从三年级开始,他每学期平均分数都超过90分,自此每学期他都能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毕业时,他的总分名列机械工程学院第一名,学霸的优秀可谓是始终如一。

诞生于新中国的研究生毕业证书

这是一份新中国的研究生毕业证书。证书最为醒目的是底部“为人民服务”五个空心大红字水印。这也深刻表明了当时学子们承载着国家和人民所寄予的厚望。

这份证书亦是相当有分量。据记载,当年电信研究所的入学考试,需以全英语的方式通过三门专业课程,且每场时长达180分钟,难度之高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证书的主人陈敬熊,当时担心吃饭耽误时间,就边吃干粮边看书,最终才顺利考取。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的传统可谓名不虚传。

陈敬熊是我国著名的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领衔发明的制导站天线技术为”红旗一号”地空导弹装上了“眼睛和指挥棒”,为我国成功击落美制U-2 高空侦察机立下汗马功劳,保卫了国土安全。后来,这项发明也一直沿用在“红旗”导弹家族中。

提前一年毕业的特殊证书

这是1953届造船系汪希龄的毕业证书,他后来也是上海交大教授,是船舶设计学科带头人之一。

比较特别的是,这份证书上的学制写的是“三年”,这是因为当时新中国建设急需各类专业人才,压缩了学制,三年学完四年课程,所以提前毕业了。这一时期的学子,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都毅然拿出筑梦家园的最美姿态。

上海交通大学的第一批毕业证书

这是1960届校友刘宪治的毕业文凭,也是以“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发出去的第一批毕业证书,相比过去,这份毕业证书朴素一些,而且正文内容与现在的毕业证书也更为接近。从此以后,每一位毕业生都会收到一份印有“上海交通大学”的证书,寄托着母校对于每个学子的肯定与期望。

毕业时节

一张张旧时光的泛黄方纸

因时代不同而或有变化

但在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中

始终绽放出熠熠生辉的跃动与庄严

凝结着师生的智慧与心血

是学子与母校的情缘牵绊

见证着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

期待在那广阔的青春舞台

莘莘学子用热血与奋斗

绘就属于自己的新时代风采

资料来源: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封面图:梁月

图片处理:孔芮

编辑:胡焕芝

责任编辑:金雪 祁洁

推荐阅读

1、

2、

3、

4、

5、

毕业证,一生情!

原标题:《钱学森的毕业证长什么样?今天,交大100年前中英双配证书大公开,惊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