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天生就是自私的吗?你的直觉左右了它

2020-06-18 08: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师生撰写,内容聚焦时事热点,科普生活知识,涉及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职场之道等诸多方面。将心理学应用于日常,让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朱悦 应用心理学学士

        段锦云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运营/ 杨晓                                                     

2020年6月1日,美籍华人黎某被批准逮捕,其通过服用退烧药来隐瞒病情的行为,与澳籍华人梁某不顾劝阻,坚持不戴口罩跑步锻炼一样,均可谓是自私自利的典型。然而,同样是在外华人,同样面对着新冠肺炎,在加拿大的一次募捐中,在不到24小时内,有近4000名华人慷慨解囊,募捐总额超过170万元,打破了加拿大的记录。

此般“自私”和“慷慨”间的角力,其实并不鲜见,除了在个人行为中,它还可以拓展至艺术创作、群体文化、科学研究,甚至是其他物种的行为中。就像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凭借两位迥然相异的富商形象——慷慨大度又乐于助人的安东尼奥,和吝啬贪婪且自私冷酷的夏洛克,塑造了故事的主要矛盾和冲突。

 

图/ unsplash

不同研究对“自私”和“慷慨”的具体定义不尽相同,以Crocker等学者(2017)的观点为例:自私动机(selfish motivation)指个体行为不顾他人福祉,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慷慨(generosity)或亲社会(prosociality)则与之相反,指行为出于对他人福祉的关心并力求使他人获益。

1 自私的基因

在自私和慷慨的抉择中,安东尼奥选择了慷慨,夏洛克选择了自私。这样的选择受到包括遗传和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此外,现有研究指出,“亲社会”的遗传性并不高,环境因素对其影响可能更大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对比上世纪和本世纪的影视作品,如同样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我爱露西》(1951年开播)和《杀死伊芙》(2018年开播),不难发现,许多原先备受争议的题材被关注、被呈现。类似地,对于社交媒体、流行音乐乃至新闻报道来说,“伟光正”或“大团圆”不再是唯一选择,甚至他们会刻意追求略带“黑暗”的“现实”。这一方面可能源于社会接纳度和信息可获取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黑暗”本身的高刺激性。

就像美国大众传媒学者约翰·马丁所说,“报纸之所以对负面新闻感兴趣是因为这种新闻有一种缺憾,而有缺憾的东西才更有吸引力”。就此,可以试想“百亿富豪再立慈善基金会”和“特大地震百亿富豪仅捐1万元”两则新闻中哪一则更容易火。与上述变化相关的是自私概念的不断强化。当今社会,个人主义思潮盛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被反复提及,“独善其身”成为了许多人的行为准则……不同程度的“夏洛克”更为常见。由此来看,似乎“自私正当道”

图/ unsplash

 

同时,利己在人类行为理论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Miller, 1999)。根据许多生物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Lehmann & Keller, 2006),我们能得出“自私应当道”的结论。如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就认为,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但对自私个体和亲社会个体而言,前者的效用源于自己的行为结果,后者的效用源于他人的行为结果。因此,长远来看,自私个体能通过优化个人而生活得更好。换言之,从结果出发,以生活质量为指标,可以视自私为一种理性选择。 

2 慷慨应当道

然而,大量事实也表明亲社会并没有消失,且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性(Schroeder & Graziano, 2015)。历史长河中一直有夏洛克,也一直有安东尼奥。那么,为什么仍有人坚持着亲社会?

同样从结果出发,一篇研究综述指出,亲社会动机意味着更高水平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关系(Crocker, Canevello, & Brown, 2017),即亲社会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对于关注利己的理论而言(Miller, 1999),健康和关系是人类生活的相对次要的目标。具体地,在进化和经济学理论中,核心问题是个体能否成功繁衍后代并积累资源。更通俗地讲,“人们为何坚持亲社会”这一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慷慨是否会带来更多的后代和更高的收入。Eriksson, Vartanova, Strimling & Simpson(in press)在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发表的文章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首先选用了四个大规模、有代表性、且可用于评估核心变量的数据集:综合社会调查(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 GSS),欧洲社会调查(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ESS),英国家庭纵向研究(the U.K. Household Longitudinal Study, UKHLS)和收入动态追踪研究(the 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 PSID),分别进行了四个子研究。

GSS和ESS分别提供了来自美国和23个欧洲国家的不同主体在同一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据,即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 data)。数据表明,相较于自私个体,亲社会个体生育数较多且收入较高,但亲社会与收入间并未表现出完全的线性关系——中等程度的亲社会性与最高收入有关。凭借截面数据,我们不能确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如电影《寄生虫》中的台词说道,“如果这些钱都是我的,我也会很善良”,可能是高收入和更多的孩子导致了亲社会。但同样也有可能是亲社会影响了个体的未来收入和生育数。为对因果关系做出合理推论,研究者进一步分析了UKHLS和PSID所提供的来自英国和美国的不同个体在不同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据,即面板数据(panel data)。研究发现,若个体在一个时间点报告更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那么在接下来的多年间,其会表现出更大的生育数和收入的增幅,甚至最终他们会有最多的孩子和最高的收入(基于PSID的数据)。

图/ unsplash

从慷慨为人到子孙满堂和家财万贯的机制是什么?凭该研究并不能得到答案,但研究者仍提出了合理的猜想。生育数方面,养育孩子伴随着包括时间和金钱在内的多种形式的自我牺牲,因此自私的人对养育孩子的兴趣可能更少。同时,自私个体的低质量人际关系使生育孩子的可能性减小(Crocker et al., 2017)。收入方面,之所以大多数数据表明亲社会个体收入增幅最大,但适度慷慨的人收入最高(除PSID的数据),可能同样是因为人际关系,亲社会个体的高质量人际关系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多关于就业信息等关键资源(Granovetter, 1995)。亲社会性也与工作中包括奖励和升职在内的许多获益有关(Podsakoff et al., 2009)。此外,亲社会性可能会影响生涯选择,极度慷慨的人会坚持从事低收入但利他的职业,如社会工作者、消防员和警察等。

3 自私何以当道?

总的来说,自私者在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生育数和收入这些重要生活成果上都表现出了劣势。就像《威尼斯商人》中,故事的最后,只有自私的夏洛克没能拥有一个满意的结局,丢了财产,又无人陪伴,唯有凄凉度过余生。单就此点看,自私不能算作一种理性选择,其并不能优化个体自身的行为结果。所以可能并非是“自私应当道”,而是“慷慨应当道”。那么,问题至此演变为“为什么仍有人坚持着自私?”。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人们的固有信念,或者说是直觉。具体来说,是人们相信自私有良报,从诗句或俗语便可见一斑,《孟子·滕文公上》里道“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中国民间有俗语“好人不长寿,祸害遗千年”,西方同样也有“Good guys finish last”的俗语……这些语句是否反映了人们的固有看法,以及更进一步地,直觉与实证研究的结果究竟有何异同?

 

图/ unsplash

就该问题,学者们展开了第五个子研究。研究招募了400名美国被试者,要求他们回答五个问题:“平均来讲,哪一类人会有最多的孩子;最好的生理健康水平;最高的收入;最佳的人际关系;和最好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有四个选项:亲社会,自私,位于亲社会和自私之间,类别间无差别。结果发现,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直觉正确,即与实证研究结果相符,他们能意识到慷慨与社会关系、心理健康和生育数间的正向关系。但人们的直觉同样会犯下错误,他们会相信自私意味着高收入和高水平的生理健康,相信自私可以优化部分行为结果。因此,有些人尽管“明知山有虎”,但出于对特定行为结果如收入的强烈渴求,他们“偏向虎山行”,于是,最终选择了自私。从人们的部分固有观念出发,我们仍可以视自私为一种理性选择。

Eriksson等学者(2018)所进行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使我们从经济学和进化学的角度进一步理解了自私和亲社会性。同时,它引发我们去思考“自私正当道”与“慷慨应当道”之间的矛盾:为何即使夏洛克在最后落得一无所有的悲惨境地,仍有许多人会选择成为他,而不选择当安东尼奥;去反思是否在不同文化中这样的矛盾的普遍存在;去探究各方应如何合作使社会向善发展;特别地,对科学研究而言,应如何让学术成果走向大众。倘若人们都相信慷慨有良报,那么即使是自私的人,即使仍出于自私的目的,他们仍可能表现得更为慷慨。

参考文献:

Eriksson, K., Vartanova, I., Strimling, P., & Simpson, B. (2018). Generosity pays: Selfish people have fewer children and earn less mone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