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让娃突破遗传长高秘诀在这里,切勿拔苗助长

2020-06-23 0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鱼小南 儿科医生鱼小南

鱼小南:80后儿科医生妈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师。

为了让宝宝长高,不少家长都有过病急乱投医的经历,殊不知一旦用错了方法会对宝宝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太迟了,性早熟,孩子的骨骺线已经闭合,身高1米62,已经到顶了。”

带着10岁的孙子来看病的张奶奶,听了杭州市红会医院生长发育门诊特聘专家、原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参赛资格审核骨龄专家余绍淼的一席话,一下子哭出声。(详见杭州日报官微)

跟张奶奶一样,中国家长对宝宝的第一步规划就是“绝不能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这么一句话,从肚子里的胎教到宝宝出生后的早教,中国教育纷纷开启“拼爹”、“拼妈”模式;

但是如何让宝宝长高长高长高高,拥有完美大长腿,这该怎么拼呢?

是啊,长得不好看可以整容,成绩不好可以奔走各种补习班……宝宝怎样长得高却让家长发愁,甚至不少家长盲目购买一堆增高产品,结果适得其反。

身高到底多少才算达标

以上2个表,可以对比了解一下,您的宝宝是中上,中等、中下还是矮小?

当然,除了关注宝宝身高外,生长速度同样重要(如上图)。

如果一年没有达到以上这些数值,建议去医院看看。

也就是说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能只关注某一个时间点的测量值,更应该看重长期生长趋势。如果连续两三个月指标没有明显的增长,或者是生长曲线图向下倾斜偏离了正常的轨迹,就要及时的咨询医生。

如何估计宝宝的遗传身高潜能

默默算完宝宝的身高,不少宝爸宝妈哇凉哇凉的,根据遗传学,那我们的宝宝还能高到哪里去?(如上图)

身高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是毋容置疑的,比如说白种人大多高于黄种人,北方人长得比南方人高。但是除此之外,睡眠、营养、运动、心理状态、环境也都会影响到身高的增长。

改善宝宝后天身高的方法

让宝宝吃的对

对宝宝来说,不是吃饱了就够了,要保证科学营养。

宝宝太胖或者太瘦都是营养不均衡的表现,都有可能影响宝宝长高。比如营养过剩,体重增长过快,会给宝宝的骨骼造成负担,也将拖累长高的速度。而且肥胖也会导致性早熟,影响最终身高。

小南建议:像鱼、虾、瘦肉、禽蛋、花生、豆制品这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还有含钙、磷丰富的食物:牛奶、虾皮、豆制品、骨头汤、海带和紫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千万要忌高糖和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快餐和肯德基这些也尽量少吃。同时盐类也是增高的一大天敌。

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宝宝的成长是按照规律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误信各种广告给宝宝乱补。虽然一些促生长的保健品,短期内可能让宝宝长得更快,但其中含有的激素类成分会让骨垢线提早闭合,长远地看,负面影响宝宝的最终身高,那才悔之莫及啊。

让宝宝玩的好

科学的、一定强度的运动可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从而促进身高生长。

研究表明,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可高出4cm左右。

所以,儿科专家建议:

1~2岁的宝宝,每天活动两小时,其中一小时活动中高强度,就是要心率加快出汗。

3岁以上最好能保证每天 3小时的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中高强度。

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伸展运动、简单地抛接球类,都能很好地挤压刺激孩子的骨骼和韧带,帮助孩子长得更高。

至于学龄期的大宝呢,小南悄悄教您一些宝宝增高小窍门,别的人我不告诉他们哦~~(如上图)

不过家长要知道的是运动助长的效果是缓慢的,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另外,运动要合理,如果像运动员般高强度的运动量,反而会增加宝宝的关节负担,抑制生长发育。

让宝宝睡得香

这点不用小南多说,很多宝妈知道,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宝宝生长激素良好分泌的前提,因为宝宝睡眠状态下分泌的生长激素是清醒状态的3倍左右。

刚出生的婴儿,每天睡眠20小时以上,在24小时内都有生长激素的分泌。从儿童开始,只有在睡眠时体内才分泌生长激素。进入青春期后,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呈直线状嗖嗖上去了。

那参照以上标准,你家宝宝乖乖做到了吗?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每每拿着已经闭合或即将闭合的骨龄照片,总不忍心说:“你家宝宝个子不会再长了。”

为了不给宝宝留下个矮的遗憾,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哦。

关爱宝宝的你,还需要看看这几篇:

原标题:《让娃突破遗传长高高秘诀在这里,那些年拔苗助长的“坑”,你中了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