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说|全球确诊破千万死亡破50万,新冠持久战怎么打?

澎湃新闻记者 王亚赛 陈良贤 蒋馨尔
2020-06-29 18:27
来源:澎湃新闻
美数课 >
字号

短暂平息后,全球疫情再次失速。

北京时间6月28日,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新冠肺炎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冲破千万关口,美国、巴西、印度等人口大国每日新增确诊持续保持五位数增长。一天之后,全球新冠死亡病例突破50万例,这一规模已经大幅超过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的致死总和。在新冠肺炎致死最严重的两个月里,单周死亡人数一度突破5万,相当于每12秒就有1人因新冠失去生命。

关注下降,但疫情发展不断刷新纪录

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开始大面积复工复产。在历经冲击、严防死守后,紧绷的神经开始放松,人们逐渐适应了与疫情相伴而生,不断攀升的确诊人数渐渐虚化成一个个数字。

从微博话题的热度更迭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从“惊心到漠视”的变化。随着全球确诊数字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阅读量不增反降。

然而在“麻木倦怠期”背后,新冠病毒仍所向披靡。疫情每突破一个百万的时间越缩越短。从武汉封城到4月初,最初的一百万例确诊历时70日之久;而从900万增至1000万,新冠病毒仅用了6天。

愈来愈快的增速意味着什么?我们绘出了新冠疫情暴发首月的确诊人数,当时新冠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国,确诊逼近8万,单日新增在几千例浮动。但这一规模倘若与几个月后相比,却实在是无法比拟。在6月27日,全球单日新增17.8万例,比最初一个月累计总额的两倍还要多。即便在全球疫情延烧半年之后,人们仍然望不到新冠病毒的终点。

美国、巴西、印度带动全球疫情增长

新冠疫情最新一轮的急速增长,主要来自几个人口大国。全球新冠疫情的接力棒已经从几个月前的中国、意大利转接到美国、巴西、印度手中。

在6月27日,全球单日新增17.8万例,其中美国42597例,巴西38693例,印度19906例,上述三国的新增确诊约占总数的一半。

这并不是一天的偶然现象。

美国延续前一阶段的发展态势,每日新增病例保持五位数已近百天;6月26日,美国单日新增刷新纪录,达到45255例。巴西已有40天保持每日万例以上增长;6月19日,巴西单日新增54771例,创下新纪录。而另一人口大国印度近半个月来,疫情蔓延也不容忽视,连日录得近两万例增长。

在屡次刷新单日新增纪录的同时,多国防疫政策有所“松绑”。在下面的图表中,我们使用色块示意政府应对疫情措施的严格程度。不难发现,积极严格的政府应对能在一定程度上阻遏疫情蔓延。但即便在疫情最严峻的国家,如果疫情绵长反复,人们也难以长期执行最高级别的严格管控。

50万人死亡意味着什么?

漫漫防疫路中,人们对于不断刷新的纪录几近麻木。但是,无论从确诊规模还是死亡人数上看,新冠病毒确是病毒界翘楚,人类正在遭遇近半个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瘟疫。

截至6月28日,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已经突破千万。按照78亿的全球人口估计,平均每780人就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而在一些疫情严峻的国家中,每百人就有至少1人确诊。中东国家卡塔尔人口约为288万,截至6月27日,已有约9.28万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这意味着,在卡塔尔,每100人就有3人确诊。国土面积与天安门广场面积相当的梵蒂冈,809位国民中,累计确诊12人;这一确诊规模与人口超过300万的江苏镇江持平。

而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也绝不容小觑。6个月,50万人死亡,这比21世纪人类经历的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加起来还要多得多。在新冠肺炎致死最严重的两个月里,单周死亡人数一度突破5万,相当于每12秒就有1人因新冠失去生命。新冠的致死率已经超过了包括溺水、糖尿病、交通事故在内的诸多常见死因。

防疫与发展,各国寻找平衡点

新冠疫情已经走过半年,世界多国从初期的严控严防逐步过渡到恢复常态、重启经济。但眼下疫情尚未有效阻遏,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拿捏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的平衡点,成为眼下各国都需要探讨的课题。

在目前的全球防疫局势中,韩国、新西兰、越南等国在保证疫情低增长的前提下,人员流动较为自由,提供了相对优秀的平衡样本。在目前疫情较为严峻的智利、南非,一定程度限制人员流动成为防疫举措。而在美国、巴西、印度这几个人员流动正在逐步放开的国家,新冠病毒仍在蔓延肆虐。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