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今的村庄,都是什么模样? ——影响村庄性质的,是村庄活的历史

2020-07-01 13: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是生活书店2020年的第111篇推送

在有些地方的农村,一走进村子,立即就可以感受到强大的传统阴森森地扑面而来。在这里有高大的祠堂和依然保存完整的牌坊,有新修的族谱和新建的村庙,有讲究的仪式和严格的尊卑位置。

在另一些地方的农村中,村中完全找不到过去的影子:房子是新建的,农民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待人接物与城里人别无二致。

更多地方的农村介于两者之间。表面上传统道德还是重要的,酒席上的礼仪也很严格,但从酒席上下来,谁也不大会将酒席上的事情当回事。同龄人中,晚辈也可能会叫长辈为“叔叔”,但谁都知道这声“叔叔”与直呼其名并无什么差别,因为“叔叔”里已缺少了传统中的尊重与期待。在大年三十的团年饭上,也请祖宗回来团圆,但这里面已缺少了虔诚而纯粹成为一个仪式。……有时也问一问有关祖上和过去的事情,但那似乎是别人的故事,蛮好玩,说说而已,千万别当真。

这样一来,在中国大部分农村,传统与现代之间便断裂开,历史记忆不再鲜活。

以下全文约55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

文︱贺雪峰

理解村庄性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诸种在村庄范围展开的活动都必然受制于村庄性质的影响,不理解村庄的性质,就很难理解在村庄范围内发生的诸种事项。……农村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变迁之中,笼统地谈村庄的性质本身可能就不太合适。因此,理解当前农村社会性质的关键,不在于抓住农村社会的性质为何固定之物,而在于抓住是哪些线索和何种因素构成了村庄性质的基础。

若将村庄性质划回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即可以理解为当前农村人际关系的性质。总体上看,当前农村社会中人际关系理性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但因为人际关系本身还是过于抽象,我以为可以从村庄精英和社区记忆两个维度来考察村庄的性质。所谓村庄精英,即在农村社会中影响比较大的那些人物。也因为他们对社区影响比较大,研究他们的产生原因、行为方式、社会基础和他们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对于理解村庄性质就相当重要。所谓社区记忆,即村庄过去的传统对当前农村社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途径。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不同可能就是日渐失去历史,失去过去。不同地区失去过去的程度并不相同。以村庄精英和社区记忆为线索,可以建构起一个较人际关系更易于理解村庄性质的框架。……

社区记忆:村庄历史的性质

社区记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已有诸多学者注意到了社区记忆对现实的影响。社区记忆的对立面即是社区无记忆,也即社区本身有无历史的问题。构成对村庄性质影响的,是村庄活的历史而非死历史,是村庄过去的生活为村庄今天的生活留下的影响力。

在传统乡村社会,村庄历史构成了村庄特性本身,现在发生的所有事情,只不过是过去发生过的类似事情的重现与循环,社区生活中缺少新生的东西,也很少为新生事物留有生存空间。“老祖宗传下来的”,“过去就是如此这般的”思维成为习惯法的依据,也成为生活秩序中的合法性源泉。与这种“老祖宗传下来的”合法性相关,人的年纪越大经历的事情便越多,所具有的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便越多,也就越有权威,因此有所谓“长老统治”。

自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初以来,迅速的社会变迁使“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越来越不灵验,来自外界的强大力量具有较祖宗成法高得多的威力,“长老统治”开始动摇。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宗族组织和宗族法规受到强有力的冲击,普及教育和科学下乡则证明了过去所信仰的“天上地下”世界不过是一种迷信。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渗入和与之相伴的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使农村社会日渐与外面的世界勾连起来,日益脱离传统的桎梏。在大部分迅速变迁的现代中国农村,年轻人早已较年长者更具权威,历史的记忆业已封存。

因此,要理解村庄的性质,首先还不是要理解村庄的历史,而是要理解村庄有无历史,有无自己的叙说者与阅听人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

因为经历历史事件的程度不同、与外界沟通的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社会分化的程度不同、地理条件的不同和文化传统的不同,造成了当前村庄历史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遗存与影响力。在有些地方的农村,一走进村子,立即就可以感受到强大的传统阴森森地扑面而来。在这里有高大的祠堂和依然保存完整的牌坊,有新修的族谱和新建的村庙,有讲究的仪式和严格的尊卑位置。在另一些地方的农村中,村中完全找不到过去的影子:房子是新建的,农民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待人接物与城里人别无二致。更多地方的农村介于两者之间。表面上传统道德还是重要的,酒席上的礼仪也很严格,但从酒席上下来,谁也不大会将酒席上的事情当回事。同龄人中,晚辈也可能会叫长辈为“叔叔”,但谁都知道这声“叔叔”与直呼其名并无什么差别,因为“叔叔”里已缺少了传统中的尊重与期待。在大年三十的团年饭上,也请祖宗回来团圆,但这里面已缺少了虔诚而纯粹成为一个仪式。同姓人之间还讲“亏我们还姓一个字”,但谁也知道他与自己即使是一个姓,他也不会比别人在自己困难时给自己以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同姓仅仅是在姓名中用了同一个符号而已。有时也问一问有关祖上和过去的事情,但那似乎是别人的故事,蛮好玩,说说而已,千万别当真。这样一来,在中国大部分农村,传统与现代之间便断裂开,历史记忆不再鲜活。

……更广泛地讲,历史遗留下来的记忆,除了人的记忆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建筑、财富、人口、土地、公共设施;意识的方面,如政治认知、宗教情感、宗族观念、人情味道;交往的方面,如人与人之间、人与小共同体之间、小共同体与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村庄精英:农村社会分层的性质

村庄精英已成为一个“陈旧”的学术话题了。村庄精英的概念属于社会分层的范畴,在传统社会,社会分层是以土地、权力、声望三维因素进行的,地主、宗族领袖、儒生以及将三者集于一身的乡绅广泛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个体户、专业户的出现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农村能人,事实上即经济精英。农村社会分层中引入了经济的因素。

与社会分层有联系的一个范畴是社会分群。所谓社会分群,可以理解为农村社会的一种横切分割。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宗族大都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分群因素。人们分属于一个一个的宗族。与宗族有些关联的另一个社会分群因素是地缘分群,以自然村或自然村群落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有些时候,宗教也成为重要的分群因素,如在20世纪初,华北平原上的农村社会中即存在诸多的信仰群体。

一般来讲,在传统社会,构成社会分群主要前提的是一些先赋性条件,如血缘与地缘因素。在现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现代化的进展,后天性因素逐步成为社会分群的主要前提,诸如同业引起的同事关系群体,同学朋友群体乃至于同龄同趣群体,如经常在一起打麻将聊天所形成的群体。传统的先赋性条件在社会分群中的作用在某些地方依然重要,在另一些地方则不可避免地衰落了。相对来讲,地缘因素较血缘因素的重要性增加。

社会分层与社会分群是形成农村社会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分层是一种纵切的关系,分群则为横切关系。社会分层与社会分群可以有两类不同的结合方式,一是相对独立社会群落的内部分层,如宗族内部分为族长与一般成员等;一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群落之间构成分层,即一个群落较另一个群落更为显耀,如贫下中农较“五类分子”。……

从以上社会分群与社会分层相结合的角度来理解村庄精英,大都可以发现精英本身的分裂特征,构成精英分裂特征的正是分群与分层的分裂。……

当前村庄精英可以分为传统型精英和现代型精英。

所谓传统型精英,大致可以指那些以名望、地位、特定文化中的位置乃至明确的自我意识而形成的村中精英。举例来说,过去当过村干部的和现在仍在当村组干部的公众人士,有教养而服众的人士,有名望有知识的明事理人士,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在宗族中有地位的人士,等等。构成此类精英人物的条件往往来自于某种既定的身份和品质以及他们个人对村庄事务的关心程度。比如党员身份、在外当过兵见过世面、曾参与村务决策,以及曾处于边缘地位而产生明确的自我意识从而关注公众事务的村民,等等。

所谓现代型精英,大致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的经济能人,这些经济能人诸如种养大户、私营企业主、建筑包工头、运输专业户等等,因为经济上的成功,而在农村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缺乏历史背景的情况下,村庄精英特别是经济精英有着更多发挥个人才干的空间……

流动的村庄性质

以上关于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的讨论适合于个案研究。事实上,当前中国农村村庄的性质具有强烈的区域特征。村庄精英一般都具有村庄特色,甚至可以讲,决定村庄性质的精英人物的构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某个魅力型人物的出现,可能成为改变村庄性质的转折点。将村庄精英划分为传统型与现代型两类本身并不能囊括农村精英的全部。在当前中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传统型精英与现代型精英都是合一的,即那些农村社会中过去的村庄精英同时也成为了经济能人,而一个在经济上获得了成功的能人,往往也会在传统位置上变得重要起来,从而拥有声望。从某种意义上讲,依传统与现代的两分法来区分村庄精英,是一件相当困难且吃亏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衡量村庄精英属于现代型还是传统型本身具有相当难度,且很难建立区域性分析的指标。为了分析的方便,可以将现代型精英代之为经济型精英,因为当前农村经济收入的多少,往往成为并且迟早会成为衡量他们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经济型的精英本身也与区域性分析有些距离。但一般来讲,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分层越成为主要的社会分层依据,村庄的经济精英也越多且越占主导地位;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社会分层越发与经济分层不同,村庄的经济精英也越少且越不成为决定村庄性质的主导力量。如此一来,我们便有一个依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的衡量村庄精英性质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前者如东南沿海地区、山东部分农村、城郊型农村和江浙农村,后者如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

依有些人的想象,社区记忆也可以化约为经济发展状况。这些想象以为,经济越发达的农村社会社区记忆越弱,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社区记忆越强。这种想象有些合理性且会越来越具有合理性,但就当前的农村现实看,这种想象是成问题的。秦晖以宗族为例说,恰恰东南沿海较内地农村,宗族更有活动空间和活动能量,并因此而与历史上有更多牵扯。显然,起码在目前,社区记忆状况是一个不可化约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村庄性质的线索。

这样,以社区记忆的强弱和村庄精英的类型,就可以区分出四种理想类型的村庄性质,如表1:

上表中的A类村庄中,历史上的事情仍然严重构成对村庄现实的影响,且由于经济分化不明显,影响村庄社会的精英仍以传统精英为主。这类村庄大致可以在江西、湖南等宗族势力相对强盛但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找到。

B类村庄中,人们正在变得理性化且世俗起来,传统严重失落。又因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经济分化不明显,构成对村庄社会以影响的村庄精英仍以传统精英为主。这种类型的村庄当前遍布中西部各地,是当前农村社会的主导类型。在很多时候笔者所分析的村庄性质都来自此类村庄。笔者主要调研所在的荆门市域多是此种类型村庄。

C类村庄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及一些城郊型的发达农村地区。一方面,传统已不再对现实构成多大影响;另一方面,经济相对发达,经济分层较为明显,经济型精英已成为影响村庄社会的主要力量。即使在苏南这样集体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经济分层依然明显,不同之处是处于经济上层地位(即经济精英地位)的企业经理、工厂厂长,大多与村组干部职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D类村庄是当前学术界最感兴趣的村庄。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精英往往由经济能人来充任;另一方面,传统的东西却在复兴,历史记忆不仅未消退,反而严重影响到村庄的现在。此类村庄多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如福建、广东和浙江。在D类村庄中,往往是因为历史上宗族强大或有广泛的海外联系。海外联系成为推动传统复兴的一大力量,因为复兴过去意味着建立起村庄与海外社会的联系,从而可以引资建厂或外销产品,或直接让海外关系为村庄举办公益事业。

D类村庄的性质是最为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很多人完全被D类村庄迷住了。之所以有趣,是因为D类村庄不仅经济迅速发展了,而且富有地方文化的韵味。套用一句“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D类村庄越是具有地方文化的韵味,就越具有全中国的韵味。不少人就是以D类村庄的性质来套中国农村的现实。

真正占到中国农村大多数的是B类村庄。B类村庄无故事,经济上不发达,文化上也已经退化,就没有了引起国内外读者兴奋的情节。

相对B类村庄,A类和C类村庄也比较有趣。C类村庄有农村社会成功发展的经验,因此引起经济学家的关注。经济学家喜欢以C类村庄的发展来总结农村社会的发展经验。A类村庄有农村社会丰富的文化意味,有时这种文化记忆也造成残酷的大型械斗,因此引起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重视。族谱与祠堂有研究的价值,宗族在调解矛盾、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有社会价值。为争山权、水权而进行的械斗,不只有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必须解决它,因为它构成了农村社会不稳定的源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上述四类村庄都还存在,它们也非一成不变,而是相互流动的。这种流动主要如前所述,是村庄记忆总的来讲渐趋断裂,即便是A、D两类村庄也是如此。而从村庄精英的类型来看,则一方面因为中国农村社会过于庞大,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仍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缓慢发展并不影响农村社会的经济分化,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缓慢发展的过程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现象可能更趋严重。如此一来,村庄的性质便会发生新的流转。

也就是说,代表将来农村村庄流变方向的,可能是A、D类的村庄性质向B、C类的村庄性质流转。其中特别重要的是B类村庄的性质及这些村庄将来的发展方向。

在B类村庄中,因为社会记忆的断裂和传统的失落,传统的村庄精英日渐失去与某一固定传统群体之间的联系而日益个体化了。这些个体化的传统村庄精英往往并无充裕的经济资源或谋取经济资源的手段。这样,村庄精英在影响村庄社会的过程中,就必须在两个方面进行奋斗。第一,他必须不断地为建立自己的支持者系统而奋斗;第二,他必须为自己的经济收入而奋斗。若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不能完成,他就必须退出村庄精英的行列。

而当那些传统的村庄精英退出村庄精英的行列之后,村庄便在失去历史的背景下,任由着另一些新近崛起的强势人物的自由意志来予以塑造。这些新的强势人物会发现,他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着更多影响村庄本身命运的机会与可能。

本文摘自《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略有删节)

贺雪峰 著

三联生活书店出版

文章版权归生活书店所有,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

贺雪峰 著

ISBN:978-7-80768-317-9 定价:54.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原标题:《如今的村庄,都是什么模样? ——影响村庄性质的,是村庄活的历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