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寻找齐鲁巾帼红色印迹​④】《苦菜花》的“娟子”王利华:跟着党走,永远是愉快的

2020-07-01 16: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重温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我们共同寻找齐鲁巾帼红色印迹,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她说:跟着党走,永远是愉快的

△2015年王利华看70年前写她事迹的小册子《她笑了》。

战场

牢狱里关满了人,像甏子里的咸萝卜,一个挨着一个,坐下连伸腿的地方都没有。常年不见天日的狭小空间,充斥着霉湿、臊臭味儿,她憋闷得厉害,很想呼吸点新鲜空气,很想看看多日未见的太阳。她试着从牢门的铁柱子中间伸出头去,老衙婆突然来了,狠狠地抓着她的头发往外拽,她觉得脖子都被拽长了几寸,牵动背上的伤,疼得她惨叫。

那是她第一次被捕,因为掩护游击队员。当时,她还不到14岁,被敌人吊在树上严刑拷打,留下满身伤痕。但是,她一个字都没说,她牢记着哥哥们说过的话:向敌人屈膝低头是最丢脸的事。

1944年,桃花盛开的季节,22岁的王利华受组织指派,到位于掖县(今烟台莱州市)大泽山区的西海军分区医护所当护士长。到达的第一晚,她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往事像开了闸的洪水,滚滚而来。

她在牢狱里被关了三个月,敌人一无所获。后来,她被营救出狱。可是不久,敌人到她家所在的村子搜捕共产党员时,再次带走了她。这一次,她被关了十几天,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她毫无惧色,问什么都说不知道。虽然最终她被放了出来,但留在身上的那些伤痕,只要想起来就隐隐作痛,那些凶恶的吆喝声、打骂声以及非人的惨叫声,一直还在耳边回响。

想起往事,她更加痛恨压迫者。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好这份工作,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信任。

这里,将是她的新战场!

地下医院的护士长

西海军分区医护所,人称“地下医院”,病室分散在郝家、柞村、王门等附近四十多个村子的地洞、地道里。平常,医护人员不仅要当护理员,要承担采买、做饭、做群众工作等任务,还要机智应对敌人不时的袭扰和扫荡。

虽然来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初来乍到的王利华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

刚到王门村的第二天,所长正在召集大家研究工作,敌人忽然过来扫荡,大家分头隐蔽。同事小范拉起王利华就跑,跑到另一个院子的井口旁,早就有另一位同事小韩等在那里,小韩一把拉过辘轳上的绳子,麻利地系在小范的腰上,小范两手紧握绳子,往井筒里一跳,就“嘎啦嘎啦”地到了井底。小韩接着把绳子绞上来,拴到王利华腰间,王利华双手紧紧攥着绳子,看着黑洞洞的井口,心怦怦直跳,怎么也不敢往下跳。此时,院外已经传来敌人自行车的铃声和急踏踏的脚步声,再不跳就来不及了,王利华心一横,眼一闭,小韩借力一推,她的身子就开始垂直降落,一直到了井底,她还不敢睁开眼睛。

这是王利华第一次“下井”隐蔽,吓得她半天没缓过劲来。不过,经过这次以后,她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

几天以后,敌人又来袭扰,准备去给一个病员做手术的王利华正在街心走着,听到枪声拔腿就跑,跑到一个她从未到过的洞口,同事还没来得及拉住她,她就跳了下去。半个多小时后,敌人走了,同事喊她,却无人应,下到洞里一看,她跌得太重,已经晕了过去。

跌跌撞撞中,王利华快速掌握了复杂的地道的构造和上下办法,并很快适应了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每天爬上爬下地为伤病员送药送饭、洗脸擦身、换洗衣服被褥,借着萤火虫一样的灯光为大家读报。

伤病员入院、出院,都需要护士帮忙,伤病轻的还好说,搀扶着上下就行,重的就需要捆绑在软担架上,护士把担架带套在脖子上,入院时前面的擎在头顶,后面的弓着腰,出院转病室时,前面的弓着腰,后面的擎在头顶,一步一步地挪。王利华迅速掌握了要领,遇到紧急情况转移伤员,抬担架人手不够时,她还能一人在地道里将担架带子挂在脖子上,爬行拖曳伤员,四肢磨得鲜血淋漓也不吭一声。

处理大小便也不是件容易事。从地道中往外运送大小便要趁一早一晚敌人不出动的时候,进出的洞口小,光线又昏暗,护士们一手端着便盆,一手扶着洞壁往上爬,稍不留神就会把便盆打翻。有时候,上面下来人,看不见往上爬的人,一脚把便盆踢翻,粪便就会从头到脚淋一身。王利华不止被淋过一次,每次被淋了,爬到洞外收拾一下,下到洞里继续工作。

到“地下医院”的第二年,王利华的小儿子出生。地道里空气流动性差,憋闷,孩子不能呆里面,王利华就把儿子放在洞口的草垫上。地道中的工作忙,她顾不上照看孩子,有一天,她听着孩子哭闹不止,爬上来一看,原来包孩子的小被子里有一窝小老鼠,有只小老鼠正在啃咬孩子的脚趾呢。

地道战

这里是医院,也是战场。战场上,要赢得胜利,就得跟敌人斗智斗勇。

面对敌人的封锁,医院经常缺医少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利华和其他医护人员想了很多办法。没有酒精、碘酒,就用盐水消毒;没有来苏水,就用香油涂抹伤口,防止蛆虫生长繁殖;没有镊子,就用筷子;没有胶布,就用牛皮纸刷上糨糊替代;有的伤员需要上热敷,没有热水袋就把砖头烧热,用布包上当热水袋……

有些病员生疮,没有软膏可用,王利华就带领护士们上山采相虎草药(土名)回来制药。有位病员气管炎很严重,医院缺乏治疗药品,王利华想出了到山上挖远志泡酒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位病员的病势明显减轻了。

能想出这些办法,王利华感谢在胶东军区医训队的学习。

1943年,王利华刚到医训队的时候,一个字也不识,药物学交白卷,同学们都笑话她。她不气馁,医训队受命在栖霞的军区医护所挖地洞,每天挖洞前,她都在腿上写上几个字,休息时就念就写,三个月下来,认识了500多个字。挖地洞更是不落人后,每天鸡一叫就起床,挖到岩石,别人不愿挖,她带头挖,用钻子钻,手都被震出血。有一回,挖地洞时挖出了泉眼,她当机立断撕开自己的棉裤,用棉花堵住泉眼,保住了那个地洞。她累得抱着镢头都能睡着,也不肯停下来歇息,创造了一个月挖16个地洞的纪录。

她积极参加当地的开荒生产,“比一个大男人干得都多”,天天超额完成任务。即使如此,她也没有耽误学习。盛夏的午后,庄稼人都躲在树阴下歇凉,医训队里的同学们也睡了午觉,她却躲在床上偷偷地看书。指导员来查房,听到脚步声她赶紧放下书用被单蒙上头,指导员走远,她拿出书来继续学习。

她还创造出许多学习方法,比如将生理学上那些难记的神经名称编成顺口溜,联系实际训练记忆。

等到学习结束时,四门功课她门门优秀,胶东军区授予她“特等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这段经历,帮她在掖县“地下医院”的战场上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不止是解决缺医少药难题。

“地下医院”的大多数地洞分布在地道的两侧,一旦被敌人发现,一组地洞就会全部暴露。为了便于隐蔽,医护人员想出了“错层”的办法。在地道的一端,高出一层挖大洞,室门用泥巴糊起来,关闭后和洞壁颜色一样,不细看瞧不出分别。关键时刻,所有人都转移到大洞里。

王利华有在栖霞时的挖洞经验,带领大伙儿挖得很快,有时碰上岩石挖不动,她也不沮丧,鼓励大家“挖过岩石去就好了”,年轻的护士们在她的带领下,个个干劲十足。为了保密,挖洞常在晚上进行,弯弯曲曲的坑道,只点一盏油灯照明,灯光如豆,周围一片模糊,全凭感觉往前挖。洞内狭小,人在里面直不起腰,甩不开膀子,只能一点点抠土。为了不留痕迹,地面上的人要赶在天明前把土全部运走,数九寒天,底下的人碰到石头,半天挖不下一筐土,地面上的人就在洞口跑跳着等,太冷了,站不住。

这样的“错层”地洞,在危急时不止一次救了伤病员和医护人员的命。

有一次,敌人突然闯进王利华所在的村子,把老村长和没来得及躲避的村民逼到一起追问八路军伤员藏在哪里。村民们不说,日伪军就四处乱搜乱刨,虽然洞口都伪装得很好,但还是被敌人搜到了一个,敌人不敢下去,让老村长带路,老村长和敌人周旋,可怎么说敌人都不信,逼着老村长下了洞。老村长点了一盏煤油灯,敌人在后面跟着,下到地道里胡乱照了照,没走到头老村长就说没路了,敌人什么也没发现,骂唧唧地就上去了。敌人没想到,老村长之所以不往前走了,就是因为他知道前面有个“错层”的大洞,趁老村长跟敌人周旋的工夫,王利华他们把伤病员都转移到了大洞里。

地洞里通风差,潮湿,不少伤病员伤口化脓,身上生疥疮。医护人员心里都火烧火燎的,有的护士看到伤员抓挠患处的那种痛苦样儿,忍不住直掉泪。商量来商量去,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一个闲置的大草园子里,挖了个能容纳五六十人的大洞,天气好的时候,王利华就带领护士们把伤病员抬到草园里晒太阳,一旦有情况,就转移到大洞里隐蔽。地洞里、病室里,也铺上医护人员从外边抬来的河沙,河沙都晒得干干的,上面再铺上一层厚厚的麦秸。这么一改造,化脓的伤口和疥疮,很快就好了起来。

敌人一天比一天疯狂,有一阵子,菜也进不了大泽山区了。伤病员伙食跟不上,王利华急得不行。她带着医护人员得空就到周围的山上挖野菜,肉吃不上,但一星期可以让伤病员吃上两顿野菜饺子。

那一带的山上,有一味叫茄梗的草药生得多,除了挖野菜,王利华还发动大家采茄梗。茄梗能卖钱,她怀着六七个月的身孕,带头采。大伙儿让她多休息,她不肯,直到后来实在走不动了,才不再去,但到晌午的时候,指定还会去给大伙儿送饭。伤病员感动得不行,大家齐动手,能上山的上山,反正都穿着普通老百姓的衣服,和庄稼人一个样,上不了山的就留下来剥皮。采的茄梗卖了钱,一部分用作给伤病员改善生活,一部分买了奶羊,挤奶给重病员吃。

这里是医院,也是战场,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王利华和所有的医护人员一起,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地道游击战。

跟着党走,永远是愉快的

△王利华1978年参加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代表证。

△王亮、王利华:硝烟中走出的革命夫妻。

王利华出生在文登县(今威海市文登区)汪疃乡西院下村,父亲王志福1934年入党,是文登县昆嵛山院下区党支部第一任书记,1946年牺牲。大哥王洪,1934年入党,1938年牺牲。二哥王言贵、姐姐王言采、弟弟王言昌都是共产党员。家里仅有的几亩地,也因为革命需要而卖掉。生在这样一个革命之家,王利华从小就随父亲参加党的地下武装斗争,传递情报,望风放哨,深受党的熏陶。

1936年,党中央派遣理琪同志到胶东任地区特委书记,当时,理琪就隐蔽在王利华家,王利华负责传递信件和警戒保卫。别看王利华那会儿年纪小,其实她已经入了党,经历了两次被捕,信念坚定,胆大心细。

空闲的时候,理琪会给王利华讲革命道理,讲中央红军,讲妇女解放运动,这让王利华大大开阔了眼界。在理琪屋里的报刊上,王利华看到苏联妇女的照片,有女拖拉机手、女警察等,她羡慕得不得了,盼望着未来的中国也能这样,这是她的动力。

理琪住的屋子里,挂着一个小铃铛,一根细绳通到外面,遇到情况,外面一拉绳子,警报传进屋里,屋里的人就能从后窗跳出翻墙上山。王利华守护着那个小铃铛,就像守卫着自己的信仰。

信仰的种子,打小时候起就已经深深地种在她的心上。就像后来她说的:“跟着党走,永远都是愉快的。”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山东作家冯德英以王利华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小说《苦菜花》,1655年搬上银幕,红极一时,那个娟子,就是少年王利华。那一代人通过娟子,感受到胶东人民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一个农家女的成长。

王利华的丈夫王亮,1935年入党,是胶东“一一•四暴动”和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国民党烟台伪政府曾悬赏100银元买他的人头。这是一对硝烟中携手走出的革命夫妻。新中国成立后,王亮受命组建山东省交通厅,为第一任厅长、党组书记,后在省政协副主席任上离休。夫妻俩留给孩子的家风是:轻做官,重做事,干干净净做人。他们的孩子听从父母的教诲,做人做事都很低调,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高干子弟,更鲜有人知道他们家的故事。父母那些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他们只记在心里,但是永远地融进血脉。

这就是这对革命夫妻留下的精神遗产。

传承:从交通医院到省立三院

新中国成立后,王利华受命组建山东省交通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前身),作为第一任院长。她把红色基因植入医院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

今天,走进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以下简称省立三院),“奉献、至诚、严谨、创新”八个大字就贴在墙上,镌刻在医护人员心中,在每一次党和国家需要时,都体现出责任和担当。

2003年,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全力应对“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医院举全院之力抗震救灾,时任副院长(现任院长)吕涌涛第一时间深入灾区,经历生死考验;2008年奥运会,为保障奥帆赛顺利举行,医院组织医疗队赴青岛保障浒苔抢运……

省立三院的老同志都记得王利华说的:“我革命一生,就是要争取中国的强大,不受人家欺侮。”

——这个信念,这股劲儿,在省立三院一代代人身上传承,跨越时间的长河,在新时代熠熠闪光。

△吕涌涛(左二)第一时间深入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省立三院全力抗击“非典”。

文/吕红霞

原文刊于《祝你幸福》2020年第1期

原标题:《【寻找齐鲁巾帼红色印迹​④】《苦菜花》的“娟子”王利华:跟着党走,永远是愉快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