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祝羽捷:有些梦想,留给人生下半场又有什么关系?

2020-07-04 18: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大方live”是中信出版·大方的活动品牌,每月定期推出系列线上主题分享,收听来自文学艺术界的新声,激发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建造无形却热烈的现场。

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往往是文学艺术作品青睐的形象。本期大方live的主角,就是那些值得赞美的“失败者”。聊聊文学作品中的“少数派”,电影里的落魄男女,还有那些生平跌宕、大器晚成的创作者。但愿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都能获得坦然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

本期的分享人是作家祝羽捷。她跟我们聊了聊那些大器晚成的创作者,特别是她钟爱的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60岁才开始创作,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里不断给人惊喜。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总是写“那些似乎生来就会被打败或深深迷失的人”,这与她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祝羽捷说,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写的失败,有时是善良之人的失败,有时是弱势群体的失败,有时是脆弱文明的失败,而文学本就是属于失败者的事业。

祝羽捷

作家,中英文化社交媒体大使,曾任《时尚芭莎》专题总监。著有《世界从不寂静》《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等,译有《哗众取宠》《文艺复兴人》。

60岁开启人生下半场

不少人上了张爱玲的当,先是认定交付真心的女人很难善终,塑造了自己悲观的爱情观,又被“出名要趁早”蛊惑,做什么都急吼吼地,倒是迎合了这个时代的逐利和俗气。可是能有几个人会像张爱玲这么钟灵毓秀,提笔就老,早早显露看透世事的天才气;又有几个人像乔布斯那样,可以骄傲地说:“我很幸运。很早就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出版第一本书的时候已经58岁了,放在以作家为职业的人里算够晚的,1975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是有关拉斐尔前派重要艺术家爱德华·伯恩·琼斯的传记,后来被她称作是“我小小的一点写作”。

在出版小说《书店》后,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才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她的文学生涯,像是人生精彩的下半场。相比30岁热衷冒险的年轻人,60多岁的女作家有着更加严肃的态度,广阔的视野,也更加柔顺和自信。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她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里不断给人惊喜,出版了九部小说,其中《离岸》获得布克奖,而她的最后一部小说《蓝花》无疑是伟大的作品,十九次被媒体选为“年度最佳图书”,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她去世后,经常被定义为英国战后最好的作家之一。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媒体上的照片多是她白发的样子,眼窝凹陷,有深深的鱼眼纹和法令纹,嘴角轻轻上扬,在镜头中的她有一点拘谨,有一点疏离。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非常欣赏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写过回忆她的文章,在文章中直接把她描写成一位会做果酱的奶奶。朱利安·巴恩斯还分享过他们一起开会的经历,那段经历写得惟妙惟肖,说两个人回家的时候,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执意要坐地铁,特别固执,巴恩斯想打车送她她都不肯,因为她说下了地铁要直接去买牛奶,打车到了家门口还要退回去。结果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地铁站找不到自己的地铁卡,巴恩斯又跑过去帮她买了票。

说到大器晚成,我还会想到罗斯·怀利(Rose Wylie)这位英国老奶奶,她现在在英国的艺术界非常活跃,跟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非常的相像,也是70多岁了,才开始出道当艺术家,这时候已经“熬死”了自己的丈夫,三个小孩也都长大成人。她现在80多岁了,艺术生命力极其顽强,获得了英国最重要的一个艺术奖项。

罗斯·怀利

我觉得她们两个的出现让我们这些后知后觉才滑向梦想轨道的人认定,只要还留有生命力,就有再次尝试的机会。我想这个世界上其实不存在出名早的作家和大器晚成的作家,最终只留下好作家和坏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让我们这些不够早慧的人看到希望。

“出道”晚的女性创作者,一定是为了家庭吗?

我们在讨论大器晚成的人们的时候,会发现成功也不是从天而降的,其实也跟小时候的经历和教育背景是有关的,就好像是埋下了一颗种子。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考入牛津大学的萨默维尔学院,主修的专业是英国文学。而她的母亲曾是萨默维尔学院最早的一拨女学生之一。其实,佩内洛普全家都无人例外地拥有读名校的经历。毕业四年后,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嫁给了戴斯蒙德,凭的是对爱情的一腔热血,丈夫一生不得志,于1970年代后期因癌症去世。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与丈夫戴斯蒙德

在成为“英国战后最好的作家之一”之前,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做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在政府食品部门、BBC电台工作过,当过杂志编辑、书店职员、老师,抚养了三个孩子。三个孩子、一个任性的丈夫,这让很多人觉得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很晚才开始写作的原因是被家事所累,她的确是在她的孩子们长大了、可以离开家照顾自己之后才开始写作的,但她不愿意承认那是对家庭的牺牲,她说:“在早年的岁月里,我是能够写但没有写,我认为一个人可以在一生的任何时刻开始写作。”

在这一点上,我在采访罗斯·怀利的时候,也发现了同样的答案,好像这些出道较晚的女性都不愿意提到“牺牲”这两个字,“牺牲”仿佛贬低了她们对家庭的热爱,因为她们本身也是非常享受家庭的人。我们总觉得女性不去做自己的事业,一定都是要照顾家庭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一个女性可以拥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同时不能否认,她也可以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丈夫,喜欢照顾小孩。

相比于奥斯汀这种终生未婚的女作家,或者是像伍尔夫这种没有小孩、没有当过母亲的女作家,或者勃朗特三姐妹这样几乎只做过女家庭教师的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有着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家庭经验,所面对的时代课题也更加复杂。

“你受的每一种苦,都会在你人生的某个时刻起到作用。”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说自己会被“那些似乎生来就会被打败或深深迷失的人”所吸引,“他们愿意承担世界强加给他们的条件,但尽管他们有勇气,尽了最大努力,他们还是未能屈从于这些条件……我写作时,就是想为这些人发声。”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离岸》中探讨了一群居住在船上的边缘人的生存处境,这些人是陆地上的失败者,他们的生活如晃动的船只一样不稳定。这些船只停靠在泰晤士河的巴特西流段这块区域,我自己在巴特西住过一年,特别明白这里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巴特西的对面,泰晤士河的另外一边,是英国“老钱”的聚集地切尔西。切尔西是伦敦少数的不通地铁的地方,因为“老钱”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要保留很古典的英国生活方式,不希望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来到自己的区域。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泰晤士河上这些船上的居住者,他们每天望向岸边那些最有钱的英国居民,有多大落差。

《离岸》

[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著

张菊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20年7月

尽管有那么多的艺术家都描绘过泰晤士河的风景,比如说莫奈、透纳,惠斯勒有几幅关于泰晤士河的作品也非常有名,在《离岸》中被女主人公反复提到。但是如果你真正生活在船上面,是没有那么如诗如画的。那是很闭塞的空间,每天涨潮退潮的时候,你都会感受到船在摇摆,有一种不稳定性。这跟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本身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联。在1960年至1963年期间,她有一段住在泰晤士河巴特西河段上船屋的经历,是人生的低谷时期。虽然收入不够用,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绝不向父亲伸手。有一天船沉入泰晤士河,终被拖走,她焦急跑到当时任教的学校,告诉学生:“对不起,我迟到了,但我的房子沉了。”

惠斯勒笔下的泰晤士河

对于小说家来说,所有不堪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最珍贵的写作素材,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离岸》中借11岁的玛莎的嘴说,“难道你不明白吗,你学的每一样东西,你受的每一种苦,都会在你人生的某个时刻起到作用。”

我还从《书店》里读出了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和主人公相似的经历。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曾在索思沃尔德书店工作,在《书店》里,弗洛伦斯·格林夫人买下一间老宅想要开一家书店,这是她重启人生下半场的方式,“在哈德堡,她半生中有八年多时间,靠已故丈夫留给她的微薄薪金度日。她最近在想,是否应该让自己看看,同时也让别人看看,她可以靠她自己过活。”就这样一位连大衣都不更换的女士,在丈夫去世八年多后才决定寻求人生的意义,要做一件挑战封闭、保守小镇的事业,尽管阻碍重重,也没能击退她的决心。因为比起嘲讽、偏见、挑衅、阻挠、敲门鬼,更令人害怕的是老年孤独的灵魂。在《书店》的结尾,弗洛伦斯以失败告终,并得出令人伤心欲绝的结论:“那个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

《书店》

[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著

张菊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19年5月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写的失败有时是一类无法界定的善良之人的失败,有时是弱势群体的失败,有时是脆弱文明的失败。我认为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写的失败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是迷人的失败。

文学原本就是失败者的事业

谈论赢家是很无聊的事情,运气太好的事情也没什么好写的。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曾说,“我一直忠于我最坚定的信念,我指的是为失败而生的人的勇气,强者的弱点,因误解和错失良机而产生的悲剧。我已尽力将这一切视为喜剧,否则我们又怎么承受这一生呢?”我听到这句话时猛点头,我自己也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我在很多人眼里面也是一个失败者,我到现在也没有写出特别好的作品。当然这也是一种很强大的动力,如果一下子让我吃了很多甜头,我也不会努力尝试。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失败的理解也完全不一样了。小时候我觉得失败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现在不这么认为了,一方面我认为只要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就是自己人生的赢家。另一方面,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失败者,甚至在绝对意义上说,所有的人都是失败者,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完全满足,或者不受伤害。

我觉得文学是一个包容失败者的地方。如果我们每天都看媒体上面的新闻,有的时候会忘记了失败才是整个世界应该去面对的真相,而且文学让我们更加包容人心里面的幽暗之处,也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原谅自己,了解人生的多元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