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致所有搞笑艺人:我没笑是因为你不行

2020-07-05 08: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罗屿 新周刊

每年综艺市场有大大小小上千档节目,对GAGMAN有强烈需求,但GAGMAN的现状却是新人匮乏、青黄不接。我们需要有潜力的新鲜血液满足这个行业的需求,刺激这个行业的发展。

2020年1月,一直主攻喜剧综艺的导演朱慧,想做一档关于“喜剧人”的新节目,在和企鹅影视天马工作室副总监李笑沟通后,后者提到,不如做一档选秀,只是选的不是歌手、不是演员,而是GAGMAN。

GAG有搞笑之意,关于GAGMAN,喜欢观看韩国或日本综艺的人或许比较熟悉,很多著名MC(类似主持人,负责带动现场气氛)都来自GAGMAN选秀。

韩国MC姜虎东也是从GAGMAN选秀来的。

在综艺领域深耕多年的李笑,这些年深刻体会到GAGMAN的缺失。“每年综艺市场都有大大小小上千档节目,对GAGMAN有强烈需求,但GAGMAN的现状却是新人匮乏、青黄不接,在年龄上甚至出现某种断层危机。”

活跃在荧幕上的综艺人十年来似乎还是那一批,新生代综艺咖要么是明星跨界,要么还只能作为陪衬和气氛调节剂。无数以搞笑为生的有趣青年散落在各种行业中,等待着一个契机。

某种程度而言,选秀对于野生综艺咖来说,是在大海捞金,就像当初打造《创造101》,腾讯视频打出的概念就是,女团爱豆都已经炒冷饭无人问津时,选秀相当于她们的求生之路。

选秀舞台,女团爱豆的求生路。

而针对GAGMAN的选秀,便是定位了一群原本散落在各处的人才,给他们一条能用搞笑天赋发光的路,能以有趣技能获得职业尊严的体系。一档节目的出现,成为了这群散落在各行各业的人最后孤注一掷的尝试——“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7月3日,这档由腾讯视频出品、名为《认真的嘎嘎们GAGMAN》的节目,历经半年多的策划、选拔、拍摄、制作,正式上线。

GAGMAN来了。

只是,在现今这个时代,这档节目会如何定义GAGMAN?

他们是嘉宾之间的粘合剂,是舞台情景的观察者,是节目的核心与灵魂

近几年,随着国内综艺节目数量猛增,一度有种说法——“综艺咖”大热。然而在所谓的“大热”背后,却是这样的现实:相同面孔,频繁现身于不同节目。他们中既有喜剧业内人士贾玲、岳云鹏、宋小宝,还有“跨界”人才大张伟、薛之谦……他们无一不成为拉动收视的嘉宾标配。

综艺是大张伟的“福地”。当年离开花儿乐队单飞,大张伟一度发展得不温不火,于是他干脆写了一首歌——《唱什么都红不了》。唱着“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的他那时没想到,当人生换到另一个舞台,他却红得不得了。他在综艺节目中“出口成段”,拿话损人又不至于毒舌,浑身上下都是梗,不少网友都在微博上盘点“大张伟爆笑金句合辑”。

疫情期间,大张伟成了各大综艺的救场王:罗志祥绯闻缠身,大张伟果断顶上《创造营2020》;欧弟涨价罢录,大张伟临时成了《天天向上》MC。《向往的生活》第一季也曾对大张伟临时召唤,他没有带行李箱带着电脑包就到村里当DJ打碟去了。《快乐大本营》、《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一众节目都曾被大张伟救场过,网友戏称“大老师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也可窥见大张伟的抢手程度。

大张伟成救场大师,似乎证明了“综艺咖”是个稀缺资源。但这些年,明星跨界“综艺咖”其实并不少见:黄晓明先是化身“明学教主”,后又忽然走起“可爱风”,和姐姐们一起乘风破浪;章子怡化身优雅知性大姐姐,刘晓庆担当大咖“加油来宾”;凭“好男人曾小贤”一角出道的陈赫,在综艺中将“天霸动霸tua”当做口头禅,偶尔还会展示一下自己的魔性笑声,以至于让不少人忘了他是话剧演员出身……

救场,大张伟是专业的。

但当明星纷纷跨界综艺,他们或许靠着几个梗就能重新翻红,但综艺业态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加入,焕发新生。非但如此,当类似“雨露均沾”、“我的天哪”、“你神经病啊”这些“综艺咖”的口头禅成为多档节目的高频词汇后,“综艺咖”们被过度消费的“搞笑才华”,也无法让综艺内容保持新鲜。

正如不是每个跨界明星都能像大张伟一样拥有TOP级别的综艺感和反应能力,真正的gagman也并不是跨界考个主持人证就能胜任。当综艺变得似乎谁都可以来做,但又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时,才越发凸显专业GAGMAN的价值。因此,何炅曾在采访中说,“主持人的工作其实是陪衬,但gagman可以是一个综艺的灵魂。”

好看的综艺不能没有GAGMAN。

其实在综艺界业内,常流传GAGMAN以为专业精神救场的佳话。

比如2014年,芒果金鹰节后台采访时间,由于主办方安排出了问题,原本受访的人临时换成了贾玲,导致场面一度尴尬,很久没有记者提问。

“都没有问题啊?我已经不火成这样了吗?都没点绯闻要问问吗?”

贾玲一句话带活了气氛,紧接着就是一场精彩的单口相声,既给人台阶,又让人捧腹。从视频下面的留言可看出,贾玲的这次神级救场圈粉无数。

还有一次救场,同样与贾玲有关。

在一档名为《青春环游记》的节目中,有一个环节:用照片认明星。轮到贾玲时,她看了周震南的照片很久,依旧认不出,想了半天,说出了“Justin”这个名字。

此时场面略显尴尬。而综艺王杨迪机智救场,不仅替贾玲说出答案周震南,还顺带“吐槽”她:“还憋出一个Justin,Justin都是现学的。”

救场王杨迪,我看行。

顿时,全场爆笑。而贾玲也幽默回应:“哎呀,不知为何,春心明月乱我心呐。”贾玲言下之意,是身旁的丁禹兮扰乱了她的思路以至于不认识周震南,也顺便赞美了丁禹兮。

这些随机应变的救场故事,或许刚好证明,没有一个成功的综艺离得开GAGMAN,因为他们是嘉宾之间的粘合剂,是舞台情景的观察者,是一档综艺节目的核心和灵魂。

GAGMAN同样可以成为一个职业,一个有能力要求的职业

但《嘎嘎们》主创团队认为,GAGMAN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综艺咖”、“综艺人”或是“谐星”。

为什么提出GAGMAN这个概念?

在长短视频大量涌现的当下,在各种平台与渠道,内容表达存在多种形态。过往的词语已经不能定义现在在做的这件事以及参与的这群人,因为他们身上更新鲜的特质和魅力,需要一个更专业化的统称。

舞台对这些人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更多的新秀需要一个爆发的出口、一个成就的契机。他们需要综艺,综艺也需要他们。在喜剧界、脱口秀界、直播界、短视频界甚至是素人里潜伏着很多好苗子,但是缺乏快速选拔机制让最有趣的灵魂脱颖而出,更缺乏一个职业标准和能力训练的方式。

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综艺节目似乎都处于娱乐资本市场的“鄙视链”末端,而这直接影响了“综艺人”在大众心中的地位,就像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强调参与综艺只是曲线救国,并非“主业”,而GAGMAN所要求的各项能力象限都并不是“兼职”所能迅速培养的。

“有趣”不仅是一种特质,也是一种能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综艺的发展,主持人原来满腔热情、声情并茂地背诵串联词,只能适用于大赛、晚会等正式场合的主持需求。在语言表达能力之外,本身有趣的人更能散发感染力,更好地愉悦观众而非取悦观众。近年来,很多节目的主持人角色逐渐边缘化,比如《王牌对王牌》中的主持人沈涛的功能只用于推进流程,而节目好看程度完全取决于嘉宾MC的个人魅力。当节目更偏重于人格的展现时,GAGMAN自然散发的欢乐感染力,比起恶搞捉弄插科打诨的传统综艺效果便更胜一筹。

和电影、电视剧相比,综艺的确很像快餐式产品,但其实它陪伴大家的频次更高。因此,就像演员演技好,歌手唱功好一样,GAGMAN也需要得到能力的认证。

这样看来,国内综艺若想更迭创新,急需的是正是综艺人才的培养机制,“我们需要有潜力的新鲜血液满足这个行业的需求,刺激这个行业的发展”。李笑说。

而在日韩,其实已有相对成熟的GAGMAN培养经验。

在韩国,包括刘在石在内的顶级GAGMAN其实都出身于一档名为《搞笑音乐会》的节目,他们在那里积累了三、四年甚至十几年经验,才进入综艺界。这些GAGMAN之所以能在综艺舞台收放自如,某种程度正源于《搞笑音乐会》的培养与训练。

“要让搞笑艺人们知道,靠着搞笑也能维生”是《搞笑音乐会》的宗旨,因此节目属下的搞笑艺人,会像KBS的职员一样每天勤奋地到办公室上班,一起开会、讨论策划、彩排练习。

在日本,情况也类似。很多漫才演员都是先经过线下剧场培训,再输出到综艺当中。

日韩经验让我们看到,GAGMAN同样可以成为一个职业,一个有能力要求的职业。当GAGMAN成为成熟职业时,他们便能从职业中获得价值感,就像演员从演戏获得价值感一样。

如果真的想以GAGMAN为职业,就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

但优秀的GAGMAN绝非一天炼成。

大张伟曾在采访中说,演艺行业的人都是”鸭子”,表面波澜不惊实际上脚底下一直在”扑棱”,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游。GAGMAN便是这样的鸭子。每一句恰到好处的调侃,每一次分寸得体的自嘲,每一次尴尬的完美化解,都不是灵机一动,而是多年积累和学习的沉淀。

GAGMAN们,都在认真地搞笑。

大张伟自己曾为了看懂美式脱口秀,苦学英文。他每一次上综艺要说什么,都做了非常多的准备。而这些背后的努力,他是不愿意通过屏幕告诉别人的。

何炅也是一样,从1997年开始主持《快乐大本营》,至今已有23年参与综艺节目的经验。从业多年,何炅救场无数:某年跨年晚会,他紧急为话筒故障的搭档递上自己话筒;某次颁奖典礼,由于平板设备故障,他拿出手卡,且说:“我们除了有高端科技,还有最原始的手段”;某综艺节目游戏环节,他用调侃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换道具……这是多年经验的累积,而综艺界也需要将这种经验,以“老带新”的理念传递下去。

《认真的嘎嘎们GAGMAN》中就设置了这样一些导师课,“我们并不会教大家什么是GAG,因为这需要选手自己去悟。但我们会教,你该如何在综艺中更好地发挥。”朱慧说。

李诞会在自己的课上讲广告植入,告诉选手作为一个GAGMAN,要在看似无意中把该做的广告做好。何炅会针对选手心理开课,“作为GAGMAN,心理上要克服很多难。有些人在第一期选拔后是崩溃的,有人则信心爆棚,何老师会一一解答他们的困扰。”

至于大张伟,给选手开了一堂谐音课。“他告诉大家要做好谐音梗,并和大家探讨到底何为好的谐音梗。另外,他还说GAGMAN的形象管理、身材管理、表情管理和idol同样重要。”朱慧记得,每节导师课,选手们都听得意犹未尽,“有的孩子说,我们不想下课”。

此时还在野生状态的选手们,依稀窥见了成为GAGMAN的成长道路,迫切的想摄取更多的养分,想完成自己的野蛮生长。第一期里,选手张益宁把前一天的烂梗用到了一发技中,自称为“call back”,遭到了导师们的吐槽。对喜剧技巧一知半解的运用、表演经验的缺乏让他们仿佛闷头前行。

因此,光有师傅的点拨,其实并不够。就像早年的郭德纲,拎着一台录音机到处找前辈偷录扒活,之后自己复盘学习,GAGMAN的成长还需持之以恒的自我修行。

“我们在节目中,不仅设计了复盘环节,同时每个选手都有一本综艺小本本,让他们每天随时记下,忽然想到的可供以后使用的梗。”朱慧觉得,这些梗虽然都是短小的,并不像喜剧,有故事情节和结构支撑,“但他们可以去试,去打磨,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他们不断自我摸索的过程。”

此外,《认真的嘎嘎们》还会邀请行业内著名的制作人,如严敏、吴彤、王征宇等,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程,为选手量身打造一档《嘎厂实习记》的衍生综艺节目,带领他们提前感受真实综艺场景、综艺创作的过程,并给予全方位的指点。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足够长的时间酝酿创作、整理修改、打磨成型、积累经验。

这种打磨与摸索,正符合节目的片名——《认真的嘎嘎们GAGMAN》。

在简单的快乐已成日常刚需的当下,《认真的嘎嘎们GAGMAN》努力探索的,是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者喜欢上,这样一群以有趣为特殊气质的新偶像,他们有梦想,且为梦想不断努力。

“参与节目,只是他们成长的第一步。随着舞台机会的增多,他们的阅历会增长,经验也会丰富,他们会在综艺中更为游刃有余,成为更好的GAGMAN。”李笑期待,这档由腾讯视频出品的《认真的嘎嘎们GAGMAN》,可以完成更多基于综艺人才的迭代和创造,让观众看到未来国内原创综艺的点点星光。

作者 | 罗屿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致所有搞笑艺人:我没笑是因为你不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