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考压力大?试试这个方法,只需10分钟丨神经周周发

2020-07-07 11: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Unseen Worlds 神经现实 来自专辑神经周周发

各位神友,本周的「神游口播室」继续上线,听主播和你聊聊这周的新鲜事吧~

大家好,本期周发又来啦,你们想念我们接地气又有内容的科普短讯了吗?

本期的内容十分丰富,会带着大家一起探索追星的心理影响,了解比想象中普遍的施虐者心态,并学习偏头痛的一个作用机制;另外,我们还会解答如下两个问题:人在濒死时,会听到什么?人类的“复读机本质”,除了在说话的时候,又能体现在什么别的地方?最后,周发还会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给今年高考的朋友们分享一个无比简单的解压小窍门。

还等什么,快接着往下读吧!

高考时期的10分钟压力缓解

高考将近,各地学子们都进入了倒计时的最后几天。对很多高三学生来说,和高考日期一同到来的还会有增高的压力,那么,有什么有效又简单方便的缓解压力方式呢?

去年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在自然环境中呆上10分钟就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压力。这项由康奈尔大学完成的跨学科研究,调查了身处大自然对15-30岁年轻人的正面影响,并发现:仅仅亲近自然10分钟,就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整理情绪、提高注意力、并改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这种正面影响会随着他们亲近自然的时长叠加,直到50分钟——在50分钟后,大自然带给学生们的正面影响会开始饱和。

研究人员们希望,这项研究成果可以为处于学业高压之中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休息方式。相比于“出去溜溜弯散散心”这样模棱两可的休息计划,“出去呆十分钟”显然更加目标清晰、也更容易完成。

同时,这项研究也指出,我们对“大自然”的定义可以更加宽泛。大自然并不一定要是森林或田野,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们来说,几棵树、一个花坛、一个草坪,都可以起到同样的解压作用。

因此,若是高考学子们在最后的几天里感到疲惫、压力过大,就放下笔,与自然亲密接触10分钟吧!

参考资料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9.02942

发现家族性偏头痛机理

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让患者在发病期间难以正常活动或工作学习,并带来很大的压力。虽然偏头痛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晰,但通常被认为可能和内分泌、饮食、遗传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相关。

偏头痛发作时,感觉信息处理和整合方面出现全面性功能障碍,患者通常会对感觉刺激的皮质反应增强。苏黎世大学与帕多瓦大学合作的科研小组最近确定了一种涉及到由基因突变引发的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2型(FHM2)机制,这种类型的偏头痛是因为存在参与疼痛感知的扣带回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一方面,星形胶质细胞不能清除神经元释放的过多的递质;另一方面,扣带回皮层星形细胞的谷氨酸摄取损伤,强烈地增强了皮质树突的兴奋性,从而增强了神经元的兴奋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操控特定基因可以减少此类型偏头痛发生几率。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对头痛触发器的敏感度增加时,通过操控可扭转扣带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障碍,阻止了携带这种基因缺陷的小鼠头痛的恶化。

研究结果说明扣带皮层可能是家族型偏头痛的关键区域,而遗传缺陷会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影响了神经元的活动和对头痛的敏感性。当然,我们现在还无法借助基因手段解决偏头痛,但仍有一些小贴士帮我们缓解它,包括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对症下药;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记录偏头痛发作时的环境和自身状态,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大师。

参考资料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23/eaaz1584

追星给人的心理影响

“疯狂”、“无脑”、“烧钱”…… 提起饭圈,这些词汇总会轻易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旁人对于饭圈男孩女孩们的看法呢?又是什么推动了他们的“疯狂”呢?

对于饭圈的不理解,部分原因来源于对于“偶像”和“榜样”的标准和理解的多样性,实际上每个人对可以崇拜的对象的定义都是不同的。小的时候我们人生的第一榜样通常都是自己的父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发现了更多似乎比起父母更加“完美”的崇拜对象。成年人更多时候会更崇拜精神品质上有突出表现的人,像是政治家或者科学家,而年轻孩子们则更喜欢体坛名将、娱乐明星等等。对于崇拜标准的认知差异使得很多大人对于追星这样的行为很难赞同和理解,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些爱豆不过就是唱唱跳跳,并不符合也没有什么值得他们称赞和感叹的品质。

- Image by scartmyart from Pixabay -

陷入崇拜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大人,都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极端的“英雄崇拜”,他们会认为崇拜对象是完美的,并且无限缩小甚至忽略崇拜对象身上的缺点。也是这样的心态使得饭圈有了“反黑”、“控评”这样的行为,专门有计划地组织粉丝删除网上关于自家爱豆的负面内容(他们认为这些评论都是不正确的),并在和爱豆相关的内容下发布大量正向评论,使得最靠前的,甚至是大部分评论都是正向的。那么,是不是当网上没有一条对于自家爱豆的批评的时候,他/她(们)就是完美的人了呢?单从网络舆论来看似乎是这样的,然而事实上,无论爱豆在粉丝眼中多么有才多么优秀多么完美,他们本质上也都和我们一样,是“不完美”的普通人。

就像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荣誉退休的扫罗·莱文教授为他的书《我们的情绪脚印(Our Emotional Footprint)》所用的副标题“普通人和他们不普通的生活(Ordinary People and their Extraordinary Lives)”一样,爱豆们也是有着各种缺点的普通人,只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成为了发光发热的存在。莱文教授认为“榜样”对于人们在遇到挑战或者想要达到目标的时候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鼓舞、安慰和镇定作用的。但是同时,盲目崇拜和“超人化”崇拜对象并不是理智的行为。因为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心目中的“完人”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那时候失望就变得不可避免了。他同时也认为也许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别人不普通的“榜样”。

那么饭圈带来的正面影响又有哪些呢?

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劳拉·斯坦伯格认为,事实上社交网络和演唱会等活动为有相同爱好和相似想法的青少年提供了交流和联系的机会。斯坦伯格教授同时也指出,团体接纳感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建立自我认知,并让他们本来平淡的生活能多一些不同的意义。在这样的群体里,青少年们常常会产生归属感,他们会更乐于和饭圈的朋友们交流,因为他们知道所要谈论的话题一定会得到回应,这些对于精神和情绪健康都是非常有利的,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学校和朋友之外的交际圈。

如今饭圈的“低龄化”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都认为初高中生追星过早,会迷失了自我。擅长治疗女性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师丽莎·巴哈拉将其描述为一种“身份vs角色困惑”的困境,孩子们在这个时期渐渐开始区分什么是他们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什么又是别人期望他们成为的样子,并逐渐开始完善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角色。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开始越来越多地和自己的同伴而不是父母看齐和交流,这个帮助他们学习不依靠父母作出正确决定的过程也被称作自性化。巴哈拉认为追星这件事是有利于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和定义自我角色的,只要掌握好尺度,不过分沉迷,追星并不是什么坏事。

不可否认,饭圈的的确确存在着一些令人反感和不妥的行为,但是追星真的只会让人堕落吗?我们真的不能将爱豆作为自己的榜样吗?饭圈有句名言:始于颜值,忠于人品。也许一开始,是小哥哥小姐姐们的颜值让你一秒陷入爱情,但是通常能让这份喜爱延续的是爱豆本身的言行和品性。作为粉丝,是否应该让爱豆走下神坛,把他们作为有突出特质但也有缺点的普通人看待、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身处饭圈之中,我们是否也该思考如何维系健康的饭圈环境,帮助年轻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追星的路有很多条,粉丝很多时候收获的并不仅仅是“小哥哥”或者“小姐姐”的“盛世美颜”和“惊才艳艳”,更多的时候收获的可以是力量、安慰、朋友;也许追星的我们,看着台上的他们,只是在向往那个更好的自己,那个期望中的自己,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参考资料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our-emotional-footprint/201712/our-illusions-role-models-heroes-and-idols?amp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teenvogue.com/story/psychologists-say-fandoms-are-amazing-for-your-mental-health/amp

你也是施虐狂吗

同理心是重要而普遍的社交工具,这种能力让我们理解甚至体验别人或动物遭受的伤害和痛苦,并驱使我们去帮助他们。然而,同理心并不是回应他人痛苦的唯一方式,还有一个孪生共存的暗黑心理状态——施虐——让我们从他人的痛苦中获得快感。虽然这种心理状态并不那么常见,心理学家仍旧认为,在许多人身上存在着一种较为温和的“日常施虐”心理。

在生活中,那些表现出“日常施虐”倾向的人从他人的身体或心理痛苦中获得快乐。他们可能热衷看大街上别人争吵,或者同事搞砸一个重要的工作演讲。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喜欢做一些事情来引发他人痛苦。在一项由加拿大和美国研究者设计的实验中,承认有施虐冲动的学生(他们同意诸如“我喜欢伤害身体的人”和“我喜欢让人受苦”这样的陈述)确实更有可能选择做出残忍的行为:比如挑战用改装过的咖啡豆研磨机杀死木虱;在另一个实验中,他们更有可能用更大声、更持久的白噪音轰击电脑游戏对手,或者愿意花更多时间在无聊的计数任务上,以换取攻击对手的多一次机会。

- Image by Hanna Kovalchuk from Pixabay -

在实验室外,那些在日常施虐倾向得分较高的人也更有可能进行破坏行为、性侵犯、网络霸凌和网络攻击他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性虐是小众性文化BDSM的一种表现方式,但和日常施虐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基于伴侣间的知情同意,而后者日常施虐的对象从未同意遭受那些伤害。

有心理学家认为日常施虐倾向可以和黑暗三性格(精神变态、权术主义和自恋)一起扩展为黑暗四性格。但是和所有人格特质一样,日常施虐倾向并不是一种二元现象。那些倾向得分较低的人会以更微妙的方式享受他人的痛苦,例如观看暴力电影和游戏。但必须说明,享受这类内容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驱动,包括好奇心或悬念刺激;而一个人的品味并不意味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可能伤害他人,或是减少他们的同理心。比如,观看一段自行车骑手失误受伤的视频时,倾向得分较低的人也可能感到内疚的快乐,但如果他们发现情况严重时,快感就会消失。而在日常施虐倾向得分较高的人则相反,当他们被告知自行车手遭受了严重的伤害时,他们会在视频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总的来说,从他人的痛苦中体验某种程度快乐的能力其实惊人地普遍。也许这种日常虐待倾向和同理心一样,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譬如生存、奖励和获取社会地位。但这也会为他人带来显而易见的痛苦,我们需要理解这种意识并学习如何处理它。

参考资料

https://psyche.co/ideas/ever-taken-pleasure-in-anothers-pain-thats-everyday-sadism

死亡来临时,人会听到什么?

在死亡来临前的数小时,人往往会经历一段无法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时期。亲人们常常会在这时讲出最后的告别,但我们尚不知道死者能否感知这些话语。有家庭成员和护工称,濒死的人能听到声音,因为他们在听到熟悉的人声时会发出呻吟或产生面部表情的微小改变,但这并不算科学依据。同样,有过濒死经历的人称,濒死时会听到自己被宣布死亡或一些不寻常的噪音,但由于此类人群过少,我们对临死前认知神经机制认识也不够充分,这些自述依旧不能作为严格的证据。

- Image by 2427999 from Pixabay -

近日,一项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用电生理的手段给了我们准确的答案。研究者们记录了健康对照和临终关怀病人分别处于清醒和无反应期时对于声音变化产生的3种(MMN、P3a和P3b)事件相关电位(ERP)。其中MMN(P3a也可能)表征对不规则声音有自发响应(automatic response),而P3b与意识对新刺激(oddball target)的检测相关。结果显示所有的健康对照和大多数清醒期的临终关怀病人会对音调或声音模式的改变产生“局部”响应(MMN或P3a或二者兼具)和一些“全局”响应(P3b);无反应期的病人大多会对音调的变化发生MMN的改变,其中一些还会对音调或模式的变化产生P3a或P3b响应。换句话说,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濒死之人的听觉系统功能仍与健康人相似。

死亡无情,难以阻止,而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声音,让爱的人在弥留之际,仍能感受到人间真情。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7234-9?fbclid=IwAR1H9s96xGz3YhaUzQjvRxXJhUn18dAVxGLuNbdpaU5G3YRLNjwGzn6MNUE

人类“复读机”本质在决策行为中的体现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指出人在面临选择时,其决策取决于各个选项的价值。而认知科学认为除此之外,曾经做出的选择也会发挥作用,使人在决策过程中显露出“复读机”的本质,相关论文已于7月3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论文中,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学习与决策范式,并将其应用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及3项独立的行为学实验中。实验首先使被试在三组日本汉字(kanji)(条件刺激, CS)和价值不等的三种食物(非条件刺激, US)之间建立巴甫洛夫联系(Pavlovian association,可简单理解为一种对应关系,如狗在进食时多次听到铃声后,哪怕没有食物,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接下来,实验让被试在缺少食物刺激的环境中于两组日本汉字间做出选择,以此测定选择诱导的价值再评估。最后,实验要求被试在所有的日本汉字组合中做出选择。在接下来的fMRI实验中,实验利用“重复抑制效应”测定了日本汉字与食物,也就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关联强度。

结果显示,面对等值的日本汉字,被试倾向于重复之前的选择,而不愿意选择未曾选过的,fMRI成像表明这一选择诱导的决策行为变化伴随着海马体与外侧眶额皮层CS-US重复抑制效应的改变。

下次做决定时,你或许可以问问自己:究竟是理智,还是脑中的复读机在帮你做决定?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192-7

大脑-脾脏协作促成抗体产生

古希腊的学者认为脾脏内过剩分泌的液体会造成性情忧郁,然而现代研究发现,脾脏与免疫系统息息相关。大脑对脾脏自上而下的控制能够促成抗体的产生。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来解释大脑与脾脏之间的免疫回路。当给小鼠注射抗原,并将它置于高台时,大脑内与压力反应相关区域(杏仁核和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元会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种激素会使连接这些神经元与脾脏神经的细胞回路更加活跃,进而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形成。这样,每当T细胞受体激活CD4和T细胞,也就是免疫系统的主力细胞们,去甲肾上腺素便会与之结合,产生乙酰胆碱,使B细胞(负责生产抗体的细胞)上的烟碱受体形成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

浆细胞的形成与烟碱受体中的蛋白质亚组Chrna9有关。实验发现,体内被移植了缺少Chrna9编码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的小鼠们,在注射抗元后只会产生少量浆细胞。同时,由于上面提到的连锁反应,如果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神经元被抑制,也会妨碍浆细胞的形成。

不过,杏仁核和下丘脑室旁核中的神经元在过大压力的刺激下,还会使肾上腺分泌抑制免疫的糖皮质激素。因此,即便有脾脏帮我们生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只有压力不过大时,免疫抗体才能形成。

我们对小鼠体内大脑与脾脏的协作免疫回路似乎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未来仍需要实验来探究人类身上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回路。这个研究为大脑与免疫系统联系的理解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1168-0

作者:沁仔、大梨子、Dora、Chen、Margaret

主播:Dora | 后期:荷阳

封面:Anastasia Suvorova | 排版:牙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