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后浪”发问:人工智能会出现临界点,AI从业者会被替换?

澎湃新闻记者 王心馨
2020-07-11 16:56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7月11日下午,2020WAIC“全球人工智能的传承与发展”论坛召开。在论坛上,主办方设计了“后浪发问”环节,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以及美国国家工程院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作为“前浪”来回答“后浪”青年学者关于AI领域的问题。

其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超高清音视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娅代表后浪了一个问题:当前我们看到AI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都在以特别快的速度发展。会不会将来出现某一个临界点,到这个临界点以后,AI就自动产生AI了,我们的AI从业者被替换掉了。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我们AI从业者应该怎么去应对,怎么为这个挑战提前做好准备呢?

沈向洋听完问题后,表示这个问题非常好,值得探讨。他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面看。

第一,大家对人工智能最近的快速发展,有一种恐惧感,对未来担心,这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确和以前的技术不一样,到计算机产生以后,人工智能以前,所有人类的几千年来的工具是我们体力的延伸,现在人工智能慢慢是做脑力的延伸。”沈向洋说,“而脑科学到现在为止发展不是那么快,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所以大家有点恐惧,这东西怎么会那么得强。加上AlphaGo的出现,更加增强了大家的担忧。”

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的确一些技术发展到取代掉现有的人类的工作。但是取代工作这件事情,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出现这样的事情。

沈向洋表示:“以前要打电话,还有电话员接线的业务,电梯刚出来时还有开电梯的职位,所以有些工作肯定是会被淘汰的。至于未来发展或有什么新的机会出来,沈向洋表示,他特别想强调:今天AI并没有那么强,真正的认知远还未强大。所以要看什么样的工作被取代掉,而且有没有些新工作能够产生出来。”

高文听完沈向洋的回答后表示自己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重复性的工作有可能会被取代掉,越简单的被取代性的时间会越早。越复杂的,取代的可能会晚一点。但是非重复性的创造性的工作,我觉得大概取代不了。”高文回答。

他给出了理由:一方面现在世界确实是对人的大脑到底怎么工作的知道的特别少。另一方面,即使有一天全都知道了,但要把它模型化也没那么容易。

“一定还是有创造性思维更强的人,走在前面的人,那些东西我认为临界点是找不到的。可能和具体工作有关系,也没有必要太担惊受怕,主要把自己的训练、本事做好了,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大概就不会有这个临界点。”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