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脱贫干部的肤色换来群众脱贫的成色,幸福“大理样板”可期!

云南发布
2020-07-17 14: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7月17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大理州专场,由大理白族自治州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基层扶贫干部代表介绍大理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片区的主战场。2014年,全州12县市中有11个县是贫困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乡镇34个、贫困村541个、贫困户10.97万户、42.09万人,其中深度贫困乡镇5个、深度贫困村153个,贫困发生率11.62%,脱贫攻坚任务无比繁重、十分艰巨。

大理三塔

2015年以来

大理州苦干、实干、加油干

全州扶贫干部

以肤色换取贫困群众脱贫的成色

目前,大理州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34个贫困乡镇、54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1.31万人,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今天的大理

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

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

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

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各族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即将变成美好现实

剑川县充分发挥木雕石刻传统特色产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跟随小布

一起来看看大理州脱贫攻坚

取得的成绩

↓↓↓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766元上升到12665元

大理州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8766元上升到2019年的12665元,年均增长9.8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洱源鲜梅加工产业

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

积极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

宾川县成功探索了“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以葡萄、柑桔为主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弥渡县立足传统生猪养殖大县实际,探索创新“党组织+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打造了年产达50万头正大生猪扶贫全产业链。

开展厨艺培训促进群众就业

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余万人次

加大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力度,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余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6余万人次,今年以来的贫困劳动力到省外务工人数同比增长23%。

大理双廊镇

5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公路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1151个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5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公路,人背马驮将要成为历史的记忆。

贫困群众喝上了自来水

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5%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5%,让贫困群众都喝上了自来水。

鹤庆县实施5大片区安全饮水保障工程,历史性地解决了山区“人在崖上住、水在崖下流”的工程性缺水问题。

剑川县老君山镇新和村索玛小镇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万户

住房保障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万户,完成168个集中安置点、70个分散安置点、4466户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鹤庆县龙开口镇忠义小学整体搬迁工程

健全完善“控辍保学”机制

义务教育保障上,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建档立卡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不再因为贫困而失学辍学,还享受到了有鸡蛋、牛奶的营养餐。

巍山县健康扶贫让百姓“看好病”

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

基本医疗保障上,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大理州防止返贫五项措施”在全省推广

积极探索防止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成果新举措,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防思想松懈防返贫致贫抓巩固提升的实施意见》《大理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大理州防止返贫五项措施”在全省推广。

“支部+脱贫”助力产业发展

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 设立110个乡镇扶贫工作站,组建了541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派驻了1.2万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全州1416家单位参与“挂包帮”定点扶贫,4.4万名各族干部结对帮扶10.97万户建档立卡户。

● 1789个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带动建档立卡人口38.69万人,437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628个村,实现贫困村均有企业结对帮扶。

● 深入推进沪滇扶贫协作、校地合作,全力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上海浦东新区,教育部及所属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建集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等中央企业和31家省级部门对大理开展帮扶。

2016年以来,浦东新区投入沪滇帮扶计划内财政资金1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66个;中央、省定点扶贫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实施项目883个。

上海交通大学在全力助推洱源县脱贫攻坚的同时,设立了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为洱海保护、洱海水质稳定向好和流域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将三个“最”作为检验驻村干部工作标准

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将“情况最了解、问题最清楚、工作最能干”作为检验驻村干部工作标准,加大在脱贫攻坚一线识别、考察、选拔使用干部的力度,激励各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农村。

弥渡县苴力镇五台村委会大寺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下一步

大理州将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加强对脱贫人口的跟踪监测,认真落实好后续帮扶措施,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切实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认真总结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挖掘和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讲好“大理扶贫”故事,传递好“大理扶贫”声音,展示好“大理扶贫”风采。

大理洱海 杨继培 摄

继续保持工作定力,厚植脱贫攻坚生态底色

以流域高质量发展促进洱海高水平保护,早日把洱海流域打造成为国家级绿色发展示范区,走出一条既保护好洱海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以村容村貌提升、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为重点,着力抓好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公路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增强贫困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宾川的果农进行果品分拣和装运 杨峥 摄

继续保持冲劲干劲,夯实脱贫攻坚产业基础

全力实施产业兴州战略,做强做优高原特色农业、大健康、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大理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鼓励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贫机制。

航拍喜洲乡村一景 张彤 摄

继续保持昂扬斗志,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相衔接的有效路径,以脱贫攻坚奠定乡村振兴基础,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效。

加大乡村振兴试点力度,打造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大理样板”,在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中争当标兵。

更多详细内容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

看发布会实录

资料: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供图:云南省扶贫办

原标题:《脱贫干部的肤色换来群众脱贫的成色,幸福“大理样板”可期!》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