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别就业季,南京拿出10亿元支持10万名硕博研究生见习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实习生 刘诗吟
2020-07-21 20:47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新冠疫情肆虐下“较冷就业季”,南京的一项暖心举措正在“消融”它带给广大硕博士毕业生的丝丝寒意——南京市委市政府近日决定,“宁可少修一段地铁线,也要挤出资金为青年优才安排见习岗”。

南京市人社局局长刘莅向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媒体表示,南京拿出10亿元,面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优秀青年人才,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并通过发放见习补贴、奖励留人主体、加大创新扶持等措施,吸引硕博研究生通过来宁见习,更多在南京成功就业、创业。

南京市人社局在今年2月的一项调查中发现,新冠疫情影响下宏观形势变化,以及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等叠加因素,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尤其是众多高校对学生复学返校普遍推迟甚至取消,毕业生出于安全等考虑不愿外出求职,企业发展困难、新增岗位需求不足和网上对接不能面谈导致人岗匹配难、签约难,等等。

为有效破解当前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难等难题,并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储备更多人才,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出台了“战疫情促就业 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关键力量。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引才比引资引项目更为重要”。

“今年减税降费任务重、财政压力大,政府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但在人才工作上,我们要会算账、算大账。宁可政府再紧一紧,宁可缓建一批项目,也要在引才上再加把劲,挤出钱来为研究生提供十万个见习岗位,让更多人才感受到南京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引才聚才的诚意,让更多的企业招引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让社会各界感受到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决心。”张敬华说。

通过“开发提供见习岗位、给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提供补贴”的方式,南京市希望将企业和有初步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撮合”在一起,从双方互相熟悉了解,对刚毕业的年轻人“送上马、扶一程”。

具体而言,自当前至今年年底前,对符合相关范围的人才来南京参加就业见习的,见习期间经认定可按300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见习生活补贴”,最长可达3个月。同时,鼓励见习单位积极留用见习学员,根据留用率不同给予1000元或2000元/人的就业留用奖励。

能享受上述见习生活补贴的,目前仅限于符合南京主导产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优秀青年人才,部分行业特殊岗位可扩大至“双一流”高校及海外知名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对于拥有53所高校、80多万大学生南京而言,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留下来,是近年来该市着重考虑的一大课题。2018年,在国内多个城市展开“抢人大战”之际,立志于打造过国内外一流的“创新名城”的南京,也推出了“宁聚计划”,鼓励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才留下来,措施包括给予生活补贴等“真金白银”。2年后,南京推出的“宁聚新10条”,则主要面向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

这一调整也基于现实需求。在南京等城市朝着知识型服务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系列知识密集和数字化程度高的新兴产业和职业,都面临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局面。

去年11月南京市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调查发现,超过六成的被调查企业在未来一年存在用人缺口现象,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达23.9%,排在前三位的其他产业依次为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

这次南京推出的10万个相关见习岗位,主要围绕南京“4+4+1”主导产业(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等)发展方向,也组织动员全市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创载体和各类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发更多岗位,储备一批青年人才。

比如,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2018年南京大学光电集成院士团队与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这次就提供了50个见习岗位,包括研发、工程工艺岗等。

南京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刚向澎湃新闻表示,新型研发机构被公认是未来创新链条的重要一环,但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既不像高校、研究院等,也不像企业、孵化器,社会认知度相对较低,毕业生将其作为人生第一份职业尝试还是有所顾虑。

赵刚说,作为技术转化的公共平台,他们的理想人才应当具有一些特质,首先是技术控,相信技术发明改变世界,其次理工科知识扎实,对理化、生医等不同领域前沿技术感兴趣,求知欲旺盛。他们希望在毕业生还未进入社会之前,寻找到拥有这些底色的大学生,培养成一批骨干的中坚力量。

“这次南京市出面支持见习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既减轻了我们的用人负担,同时也帮助人才熟悉我们,我们可以走进一流高校后浪的视野,获得他们关注,即使最终没有为我所用,但这次见习体验会给他们心中留下一个种子。至少知道新型研发机构在干什么。”赵刚表示。

    责任编辑:李克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