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后感 | 羽秋:用近半生的时间记录异乡人

2020-07-22 16: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开展已半年有余,期间已收到不少观众朋友的好评。最近,有一位叫做羽秋的观众的反馈让MoHI君的小伙伴们很是感动。她不仅三度来馆看展,并在公众号查阅了相关文章,还撰写了观看感,拍摄、制作了展览小视频。

MoHI君不得不说这是官方推荐的最佳观展方式。

今天的推送就为大家带来羽秋的图+文+视频版的观后感——《用近半生的时间记录异乡人》。对了,如果你也有观后感想要分享出来,请在越众历史影像馆公众号后台留言,告诉MoHI君。

(文章已获作者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倒影机”。)

(温馨提醒:因为疫情期间,需要提前在越众历史影像馆公众号上提前预约哦)

 

刘博智(因为叫全称感觉到别扭,下称刘老师),1950年生于香港旺角一个中低产家庭,祖籍广东台山。从小,“金山客”一词对刘老师来说就并不陌生,最早接触“金山客”是自己的曾外祖父和大伯,而后因到加拿大求学,在求学期间常在鞋店、餐馆等地方打黑工,这时候刘老师才发现,“金山梦”更多时候是只存在异乡客的梦里。这样的身份和经历,让刘老师对海外华侨、种族文化更加的关注。

 

50年来刘老师拍摄的影像数量巨大,而展览的空间却有限。这次越众历史影像馆将刘老师拍摄的素材梳理分类再展现。这个展览与目前各种流行的视觉艺术展不同,刘老师朴实的图片和影像更多带来的是心灵的触动。展览给我感觉更像在看一个故事,一个电影,或者更准确的来说它像是一个纪录片。展览分为了两条主线,其一是按照拍摄的地域进行了分类:北美、古巴、东南亚、本土中国。而另外一条主线是人物故事线,这两个主线交叠一起,让移民的故事尽可能的丰满起来。

 

在杨小彦的“刘博智的观看术”中写道“刘博智谈论其摄影时,很多时候他自己也热衷于描述照片中的人物,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现状、与他们相关的社区与环境,以及由这社区与环境联系起来的曾经的历史。”这一句话很好的介绍了刘老师观看的关注点,以及这次展览的内容。

 

这次的展览一共去了三次,每一次去感受都不太一样。本次展览的占地面积不太大,但却需要花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观看。展览分为上下两层,一楼的作品展示人像作品,并交代了刘老师个人背景以及对民族平等的美好愿望。而二楼则是一楼的人物故事延伸,这样的布置一层层让人移民的故事拉开帷幕。

 

▲一楼古巴人像作品

 

▲二楼人物故事

 

其实我本身对纪实摄影的兴趣点不算太高,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抱特别大的期待去观看,但在进入展厅的瞬间,还是被其作品震撼到。其中的原因是其展示方式:一楼的人像作品以灯箱的方式呈现,被全黑的环境所包围,就连墙上的文字说明也只是靠灯箱发出的余光照亮。从明亮的外环境走入黑暗的空间,带来眼球的变化,恰恰带来了视觉的冲击感。

 

灯箱的利用,在生活中能广泛的看见,其实在摄影的展示上也并不少见,说起灯箱的摄影作品展示,我最快能想到的可能就是杰夫沃尔(Jeff wall),编导置景摄影先驱实践者之一。越众历史影像馆利用这样的展示方式让眼睛可以更专注在图像上,人像的细节变得更加清晰、鲜活,这让我感受和想象被拍摄者的那个说不完的故事。

“人像,是刘博智摄影中相对突出、独立,而且有力量的作品。”

在灯箱的展示下,分为两组照片,一组是北美人像,另一组拍摄的则是古巴人像。看完整个展览可以发现,在刘老师的作品里,古巴人像相较于其他作品更加的感性。这些古巴移民的后代被刘老师安排坐在镜头前,请他们和自己华人祖先的相片合影,没有相片的就将手放在胸前或闭上眼睛。在这一过程中,我觉得感情流露是双方的,现实与天国、刘老师与拍摄者,这种情绪已经溢出图像本身表达出来,这或许是这组照片能够打动人的原因之一。

 

在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中,则展示了华裔后人养女何秋兰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次展览中第二个触动我的地方。这位没有一点中国血统的老人却唱着粤剧的画面,让我不禁问起,两种文化的冲突下,她对自己的身份是如何看待的。随着展览的叙述,一个简短的视频解答了我的疑问。

 

刘:“你叫咩(什么)名呀?”

何:“何-秋-兰。”

刘:“但是你爸爸。。。”

何:“方标!何秋兰是做戏的名。”

刘:“你真的名字呢?”

何:“秋兰咯!”

刘:“你没有跟着爸爸姓?”

何:“他不是我的正式(亲生)爸爸。”

刘:“你正式爸爸呢?”

何:“我出世一个月我的爸爸就过候(去世)。”

刘:“所以,方标就那你做养女。你们都是好人。”

 

▲ 通往展览二楼的楼梯,展示了何秋兰的故事
(图片来越众历史影像馆)

 

▲ 古巴唐人何秋兰唱粤剧视频片段

假如一楼的作品比喻成电影的预告片,那二楼的作品则是整个影片的主要内容。这里的内容是整个展览需要花时间去品味,那些死亡、逃离、生存、信仰等等与移民生活相关的内容都编制在这里。在二楼其中一部分作品展示了移民在海外依然死后存放的地方。其实这一部分我在网上了解的内容更多一些,挺震撼的,很可惜这一部分的内容交代的不是特别多。

 

看了这些影像,给我的感觉刘老师的观看是不经意的,更像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随后记录下来。在展览中用大篇幅展示了移民的生活物件:桌面上的眼镜、墙上的海报、神台上的关公,这些日常的琐碎通通被刘老师拍入镜头当中,而这些被拍下来的物品都是能够传达信息,颜长江说道它们是“平实而意味深长的生活符号”。我想再借用杨小彦老师的话来进行总结:

“观看和拍摄对于刘博智来说,几乎就是一种本能,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一种自觉的追问与检索。”

 

以上这些内容是我这个展览里面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如果朋友们想要看这个展,我建议可以提前先了解相关的介绍文章,看完对展览的作品会有更多的感受。(相关阅读请见文末)

 

事后再了解了更多的展览内容,分别剪辑了3个不同类型的视频,仅是练习作业,并无特别用处。

最后我想写写一些额外的感受,《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 在深圳展出,我觉得也多了一份特殊的意义,让作品又多了一层可思考的地方。深圳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在这里不缺乏各种文化冲突,中国人和外国人、南方人和北方人、本地人和外地人。我会去思考,本地人是如何看待自己与这样的环境相处的,而移民进来的人对自己的身份有没有特殊的想法,尤其是深二代甚至深三代,他们又是怎么称呼自己的家乡的呢?说着怎么样的话呢?来了,真的就是深圳人吗?内心那个曾经的家乡是否清晰?

【相关阅读】

新展推荐 | 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

古巴白人花旦与一位华人劳工的粤剧执念 | “移民”展故事集

“金山”里的“金山客”  |  “移民”展故事集

回顾 | “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开幕

每张照片展开都是一本书:专家点评“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

在他乡建构自己的“中国”——刘博智镜头下的老侨民生活空间

晚景凄凉有多凄凉  独身老华侨的“百年孤独 ”  | “移民”展故事集

回乡,是一生中最好的礼物 | “移民”展故事集

【策展人专访】刘博智:50 年华人流散文化的影像追寻

颜长江:嗨,Chinese! ——关于刘博智及其摄影(上)

颜长江:嗨,Chinese! ——关于刘博智及其摄影(下)

【直播导览回顾】馆长带你看“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

展览名称: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

疫情防控期间,MoHI实行预约参观制,预约方式请点这里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28日 - 2020年8月30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主办单位: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学术支持:蔡涛、邓启耀、顾铮、李媚、尚陆、王璜生、颜长江、杨小彦、郑梓煜(按姓氏拼音排序)

策展人:黄丽平

策展助理:许钰琪、梁秀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