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就算钱包被掏空也要爱,BJD娃娃到底有何魔力?

2020-07-25 14: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BALL JOINT DOLL

富二代?养小鬼?狂热偏执?

这是知乎上对“娃圈”的标签式的发问。

但是身在“娃圈”的她们却说:

“圈地自萌,甘之如饴!”

�� 左滑解锁更多BJD美娃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许多社交媒体的兴趣部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多了一个 “养娃族”。

他们自称“娃娘”、“娃爹”,但是养的并不是熊孩子也不是可爱的猫猫狗狗,而是一种人形娃娃。

这就是,最近兴起的一种亚文化潮流玩具——BJD娃娃。

01

BJD娃娃到底是什么?

BJD(Ball joint doll)娃娃,又称球关节娃娃,指的是关节处由球形接头连接起来的、可活动的娃娃。

BJD娃娃的起源

这种起源于欧洲,以精美细节出名的娃娃,不仅模样制作得惟妙惟肖,还能够做出许多接近于真人的姿势,十分逼真讨喜。

目前,市面上还在售卖的最老牌的娃娃厂商是法国Bleuette娃娃。它面世于1905年,截止到今天,她已经有115年岁了。

法国古老娃厂Bleuette娃娃

相比BJD娃娃,你可能对SD娃娃更加耳熟。

其实BJD才是这类娃娃的总称,被更多人所熟知的SD娃娃只是日本著名BJD厂商VOLKS生产的一个系列。而作为BJD娃娃商业化的引领者,VOLKS公司至今仍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BJD公司。

VOLKS社开发的SD(Super Dollfie )娃娃

BJD娃娃的分类

BJD娃娃通常是按照真人等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所以分类也十分简单明确。最主流的分类方法就是通过“娃娃身高”来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男娃是按照180cm的成年男性为原型,女娃则是按照168cm左右的女性为原型。

大概可以分为:

叔娃:成年男子体型,70~80cm左右,基本不到90cm。

大女:成年女子体型,60~70cm左右,少数在70cm以上。

三分娃:缩小到三分之一,约60cm。

四分娃:缩小到四分之一,约45cm。

六分娃:缩小到六分之一,约30cm。

市面上还有更小的八分娃和十二分娃,这些都是主流娃社通用的尺码表,通常也会配有标准尺码的服饰配件。当然有些私人娃师的尺寸会更加随意,也意味着更难买到合适的衣物。

BJD娃娃风格多样,既有日系萌妹风、欧美系高冷范,也有哥特暗黑式、中国风以及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形象。但无论哪种风格,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精美绝伦。每一只,都是二次元世界里走出来的天使模样。

也正是因为超高的颜值,BJD娃娃的主要用户群体,不再是过家家的小朋友,而是15~30岁拥有一定消费水平的Z世代。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产品颜值属性的消费偏好,都与BJD娃娃的“高颜值”的产品内核不谋而合。

02

BJD玩家,在玩些什么?

“娃圈”和所有小众领域一样,有着明确的游戏规则和专属暗号。

“ 娃 圈 ” 黑 话

拥有BJD娃娃的玩家,往往自称“娃妈”或“娃娘”,甚至“娃爹”;

娃娃厂家也会被称作“娃社”;

“娃娘”们入手娃娃很少说购买,往往冠之以“接娃”这个带有感情的词;

平日里把玩娃娃,叫做“养”娃娃;

转手二手娃娃,随之赠送的配饰、配件往往被称作“嫁妆”;

如果订购的娃娃还在制作,“娃娘”则会说她们的娃娃正在“孕期”中......

在“娃圈”,有一群“灵魂党”玩家会真心实意把娃娃当作自己孩子般的存在。

虽然在圈外人看来,BJD娃娃与普通的芭比娃娃或者动漫手办似乎并没什么不同(除了价格以外),但灵魂党“娃娘”们却不这样认为。她们认为每一只娃娃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个性,也就是拥有所谓的“灵魂”。

这得益于BJD娃娃的销售机制,大多数BJD娃娃都采用的是订购模式。BJD厂商通常只有在接受订单后才会开始制作,并且每一个娃娃都由人形师手工打造而成。更有甚者,厂商会给每一个娃娃定制一个专属的身份ID,上面会包含娃娃的名字、身份、家庭、社会关系以及职业等等设定。

所以,BJD娃娃常常被认为是“因为你的需要,才诞生的孩子”,每一个娃娃都是被需要,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正是,这种微妙的情感寄托,赋予了玩家对BJD娃娃不同于其他玩具的特殊情感。

同时,BJD娃娃作为可以灵活拆卸的玩偶,玩家可自由拆卸变换人偶的每一个身体部件和造型细节,包括妆面、头发、眼睛、手脚乃至腹肌等等。

BJD娃娃零件

极大的创作空间,给了玩家足够的自由去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玩偶。

但是,定制只是进入“娃圈”的第一步,“养娃”才是重头戏。

大多数BJD娃娃玩家,都会为娃娃购买服饰,做日常的服装搭配,根据设定调整娃娃的身体细节,甚至还需要定期为娃娃更换妆容。

相比起可以直接购买的娃衣和配件,在漫漫“养娃”路上,更让玩家头疼的其实是娃娃的妆容。

BJD娃娃多为树脂材料,很容易吃色。阳光直晒、高温或者是潮湿的环境,都会加速树脂的泛黄。

所以,BJD娃娃一般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需要进行一次换妆。如果化妆品长时间不卸,就会渗入到树脂里,对娃娃造成永久损害。而一旦吃色严重或是发黄,就意味着这个娃娃被“养死了”。

除此以外,“养娃”还有诸多日常的保养Tips需要注意。比如:假发不能用70度以上的热水清洗,要阴干;触碰娃娃时要双手洁净,不能碰到妆面;还要适当使用消光剂来预防吃色和关节磨损.....

所以,你看,“养娃”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03

BJD玩家为何氪金“百万”?

“娃圈”让人却步的,除了“养娃”繁琐的过程外,还有“价格高”的特性。

每一只BJD娃娃都价值不菲,仅正版“素娃”的入手价就在1000~5000元左右,更高品质的则是万元起步。

国内某娃社官网截图

你可能觉得,几千块钱对于潮玩而言谈不上太贵。

但是,这才是刚刚开始。真正烧钱的是“养娃”。

不同BJD娃娃眼珠上眼效果

一对可替换眼珠差不多20~100元;

妆发定制要100~300元;

服饰普通一件100元左右,如果是工艺复杂、华丽的服饰就更贵了,要300~1000元左右;

更有100元左右的娃娃专用的小家具、配饰之类的......

而这些,还只是一只BJD娃娃一套LOOK的价格,精致的“娃娘”们,又怎么可能只配置一套呢?

BJD娃娃配饰

所以,“娃圈”闲置物品的产生成为了一种必然。二手交易,变成了“娃圈"的另外一个兴趣阵地。

某鱼BJD类目交易信息截图

包括娃娃在内,二手交易在“娃圈”非常常见。原因无他,“养娃”花费巨大,如果你没有一双灵巧的双手,那只有靠真金白银去砸,而如果手上现金不够,那就可以用闲置置换一些。

所以,有这样一个段子在“娃圈”流传着:别问我在干嘛,我不是在准备二转家里的BJD,就是准备买二转的BJD。

虽然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玩法,但“养娃”就是个无底洞,这点跟养孩子其实也别无二致。

04

为什么会喜欢BJD娃娃?

有人说,BJD娃娃是玩家对理想自我的一种投射,是隐藏着的另一个自己。也有人认为,“娃圈”的兴起,反映了当前社会年轻群体对身体美学的推崇和现阶段“颜值经济”的盛行。

说到底,BJD娃娃不过是一种兴趣。就像有人痴迷口红,有人痴迷健身,大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追求兴趣而已。

“养娃”到底是为了颜值买单,还是为了内心的陪伴需求买单,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BJD娃娃只是一个具象化的情感寄托,大家“养”的都是生活的情趣。

能够让我们在平凡生活里找到些许乐趣,这也许就是潮玩的最大的价值。

文章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参考资料:

《BJD娃娃的秘密》清水bady、元气森林编著

《都市"养娃族"兴起背后的社会心理分析》李晟辰 2019.07.14

《BJD娃娃的模拟人生》吴怼怼

知乎话题《玩BJD的都是土豪吗?》半次元

原标题:《就算钱包被掏空也要爱,BJD娃娃到底有何魔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