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们的名字叫中国军人

2020-08-01 18: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所有中国人都清楚地知道“中国军人”背后所承载的意义。

守卫和平、保护人民、冲锋陷阵,他们无处不在,却又悄无声息。

他们说:“你不必知道我是谁。”

因为万家灯火的安详,已转告了每一个人,他们的姓名。

一段视频,你若看完,

是否会忍住眼泪?

当孩子遇见军人,

一种“默契”悄然展现。

中国军人跟中国人民的关系,

可能只有中国人才能懂。

前段时间,受暴雨影响,

安徽歙县高考语文、数学考试时间延迟。

补考结束后,

考生在考场外鞠躬致谢武警官兵。

看完这段现场视频,你是否被感动?

无需多言,无关年纪,

所有人都明白,

“中国军人”背后承载的,

是无条件的信任与“安全感”。

中国人,

总是被他们当中最勇敢的人,

保护得很好。

01

当“新冠”阻击战进行到下半场,

各地接连暴发的自然灾害,

继续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暴雨洪水中,

最先冲在前面保护一方平安的,

仍是那些身穿迷彩服的战士。

裤腿灌满泥水,

汗水湿透衣背,

奋战多日,

这些都成了一线抗洪战士的日常。

02

7月11日前后,

江西南昌赣江大堤发生多处管涌。

面对不断涌起的水面,

突击队战士率先跳入水中,

用身体封堵管涌点,

连续奋战8小时后,

才终于建起临时堤坝。

险情得到了初步控制,

一线抗洪战士终于可以短暂休息,

尽管只有2个小时。

躺在地上短暂休整的一线抗洪战士

图源:央视军事

抗洪抢险时,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闻“汛”而动,

战士们会睡在离险情最近的地方。

满是泥泞的公路、

凌乱摆放的课桌、

来不及收拾的仓库,

以及战友同样疲惫的肩膀……

这些都成了一线战士的“床铺”。

“累到倒头就睡”对于他们来说,

从来不是夸张的比喻。

救灾任务暂告一段落,一线抗洪战士靠着村屋“倒头就睡”

图源:人民日报

03

抢救险情时,

战士连吃饭都要争分夺秒。

顶着大雨,蹲在路边,

战士大口吃着饭,

小女孩便帮他撑伞。

相视一笑,

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安徽巢湖抗洪救灾现场

小女孩为冒雨吃饭的战士撑伞

图源:新华社

被救小女孩为连续奋战

19个小时的军人送来糖果。

战士笑得异常满足,

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小脸,

他说:“和我孩子差不多大,很亲切。”

小女孩为连续奋战了19个小时的抗洪战士送上糖果、零食

图源:中国青年报

这世界上有一群人,

他们是别人的英雄,

也是家中的父亲、丈夫、儿子……

04

防洪大堤上,

战士迎来了自己的生日。

见到战友为自己准备的蛋糕,

他激动许愿:

“希望洪水快快退去,战友平安归队,人民安安全全。”

这一天,他22岁。

图源:人民日报

将群众安全撤离后,

决口突然扩大,

“95后”排长冒小驰瞬间被洪水卷走,

被救上岸后陷入深度昏迷。

“95后”官兵冒小驰被洪水卷走现场

图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在ICU病房,

七尺男儿隔着玻璃看见母亲瞬间泪流满面,

对不起妈妈,让您担心了。

一线抗洪战士冒小驰受伤苏醒后与父母见面

图源人民日报

从“95后”到“00后”,

从前的“少年”渐渐成长为如今的“英雄”,

危险时,他们从不后退,

因为他们知道,穿上军装,

自己便再也不是“孩子”了。

05

几天前,

第73集团军某旅卫生连17名女兵写下请战书,

主动请缨上前线。

“男兵女兵先是一个兵,女兵也是战斗员,

面对洪魔,我们义无反顾,集体请战,

上大堤,到前线,洪水不退,我们不撤。”

巾帼不让须眉,

男兵女兵都是最好的战士。

女兵们集体写下请战书

06

当凶猛洪水再次来临,

人们很难不去回忆22年前的,

那一次“惊涛骇浪”。

1998年,

长江流域外、黑龙江嫩江、松花江

爆发了150年来最严重的特大洪水。

全国受灾面积超过3.18亿亩,

受灾人口多达2.23亿人,

危难关头,

众多官兵奔赴各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1998年特大洪水“抗洪”现场

在各项条件都相对简陋的情况下,

战士选择用身体抵抗凶猛洪水。

头顶烈日,

他们的背部满是暴晒后的伤痕,

脚下也全是被泥水泡过的痕迹。

1998年特大洪水“抗洪”现场

时任抗洪总指挥的董万瑞将军,

在提起正在一线战斗的官兵时,

几次哽咽:

“两天两夜不睡觉怎么了?

兵都不睡,我们睡什么?!

我们的战士非常好!非常可爱!”

1998年董万瑞将军,在车站泪别一线抗洪战士

22年前,战士喊“誓与大堤共存亡”;

22年后,他们说“你们放心,洪水有我们!”

上图:1998年一线“抗洪”战士的后背

下图:2020年一线“抗洪”战士的后背

图源:人民日报

“能打仗,能吃苦!”

从1998到2020,

这些年,什么都变了,

他们却一点都没变。

上图:1998年“抗洪”现场图片

下图:2020年“抗洪”现场图片

图源:人民日报

07

大灾大难面前,

“解放军来了”便意味着希望。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

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

多处房屋顷刻倒塌,

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仅仅几十秒,

这座城市就成了“孤岛”。

1976年地震过后的唐山
1976年唐山灾区等待救援的人们

里面的人急需救援,

外面却对他们一无所知,

举步维艰时,

超过10万救灾部队官兵

日夜兼程,奔赴灾区。

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灾现场

天气恶劣,余震不断,

冒着生命危险,

没有大型机械,

他们用双手、用肩膀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扒、挖、刨、扛、抬……

一次又一次在废墟中托举希望。

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灾现场

44年弹指一挥间,

有些光阴一去不复返,

有些牺牲和感动,

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在陆路、通讯恢复正常之前,

空中通道是唯一的希望。

2天后,

一架载有15名空降兵的飞机,

到达灾区上空——

此行他们要做的,

便是打通那条“空中通道”。

2008年汶川地震“惊天一跳”

受复杂地形和天气影响,

彼时的汶川根本不具备跳伞条件,

战士们决定在无气象资料、

无地面标志,无指挥引导的情况下,

进行一次最高跳伞高度达4999米的“盲降”。

2008年汶川地震“惊天一跳”,中国伞兵出机舱画面

在留下遗书与一句“请人民放心”后,

15名战士纵身一跃,

完成了“中国军事史上最悲壮的一次空降”,

幸运的是,这一次并无人员牺牲。

汶川地震空降兵15勇士从灾区回来后在机场合影

那一天,

他们面前是等待救援的人民,

身后是随时可以“替补”的战友——

如果这15名伞兵空降失败,

那剩下的战士,

将继续完成这项任务。

没有人知道这“惊天一跳”的结果是什么,

若一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

左: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灾现场

右: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现场

08

危险降临,身穿军装,

他们总可以让人民放心,

可对于家中亲人,

又总有诸多亏欠。

他们会因为母亲的一顿晚饭,

而潸然泪下;

战士在看见许久未见的母亲后

哭得像个孩子

他们会因无法按时完成婚约,

而对妻子满怀歉意;

图源:直播吴忠

他们会因错过孩子成长,

而留下永久的遗憾:

“(儿子)会说话的时候,喊了我一声叔叔。”

提起年幼的儿子,在边防守卫国家的军人父亲,总有很多亏欠与遗憾

图源:第1军视

他们是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

面对每一次生离死别,

都有诸多的无可奈何。

特大泥石流发生时,

时任武警甘南支队副中队长王伟,

连夜从石块泥水中救出多名被困群众。

休息时,

他看到手机上有多个妻子的未接来电,

因为救援时间紧迫,

他没来得及多想,

便投入了下一场战斗。

王伟在救灾现场

图源:央广军事

然而直到第二天下午他才知道,

那是爱人打给自己的最后一通电话——

这场泥石流,

同时也吞噬了其岳父、岳母、妻妹、妻子以及未出生的孩子。

握着手机,王伟一次又一次拨打着家人的电话,

只是再也没能等到回应。

王伟回忆妻子

图源:央广军事

“哪怕她能和我说一句话就行。

我想听她说一句话就行。

在她最绝望的时候能想到的是我,

我却连她的电话都没接上。”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

如今,近10年过去了,

他的手机里仍然存着妻子的那通未接来电。

王伟回忆妻子

图源:央广军事

09

4年前,

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突然在朱巴发生激烈交火,

而战士杨树朋、李磊此时,

正在该地参与维和任务。

在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

他们所在步战车突遭一发炮弹袭击。

一声巨响后,二人瞬间倒地。

南苏丹交火现场

图源:军事纪实

混乱中,

战友们一次次呼喊他们的名字:

“杨班长,挺住!”

“老杨,别害怕!”

杨树朋遇袭后现场

图源:军事纪实

可再多的呼唤也没能留住战士。

在全力救助之后,

他们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这一年,

杨树朋刚刚33岁,

李磊也才只有22岁。

李磊烈士

图源:中国军网

杨树朋烈士

图源:中国军网

几天后,

烈士遗体被送回家乡。

而此时,

距离杨树朋与妻子约定的归家时间,

仅仅只剩下四个月。

“我一看到战友敬礼,

就会想到我老公。

再也见不到他了。”

烈士杨树朋妻子回忆丈夫泪如雨下

图源:军事纪实

在那个炎热的盛夏,

两名中国维和战士生命的最后一刻,

永远定格在了遥远的南苏丹。

从此,

这世间多了两位英雄,

而家中却永远少了儿子、丈夫、父亲。

杨树朋烈士、李磊烈士

10

远赴异国,守卫和平。

这是维和军人的责任与付出。

“蓝盔”之外,

在其他人们看不见的地方,

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守护着祖国山河。

驻守在漠河县北极村的北部战区陆军某部官兵巡逻间隙展开训练

来源:人民日报

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

伫立于平均海拔4300米的帕米尔高原之上,

是全中国海拔最高的边防检查站,

因此它又多了一个名字——“中国最高门”。

冬季里,这里的最低气温可达-40℃,

而风力则日常可达八级。

常年寒冷,四季风沙,

在这片被称之为“死亡之谷”的地方,

有一群边防战士,

正在守护着祖国的“门锁”。

战士们在国门前巡逻

图片来源:人民网

新疆北湾,39号中哈界碑所在地区,

世界四大“蚊虫王国”之一。

在这里,

每立方米蚊虫多达5200只,

一巴掌最多可拍死100多只。

新疆北湾地区边防战士驱蚊

图源:中国军事网

点着牛粪打篮球,烧着茅草上厕所,

蚊帐里面开班会,夏穿棉袄去巡逻。

这是北湾边防连战士流传的顺口溜,

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新疆北湾地区边防战士巡逻现场

图源:中国军事网

每到巡逻时间,

战士都需要徒步一小时,

穿过蚊虫最密集的森林与沼泽地带。

新疆北湾地区边防战士巡逻现场

图源:中国军事网

11

西藏察隅,素有“雪域江南”之称。

农奴时代,这里是统治者流放犯人的地方,

因此当地也称其为“野人谷”。

位于中印之间

这条蜿蜒几百公里的边防线,

是我国少有的没有划定国界的边境线之一,

也是西藏边境最危险的一条边防线。

正在巡逻的边防战士

图源:人民日报

1956年之前,

这扇祖国的西南大门与外界完全“断联”,

直到戍边战士踏足这片“无人区”。

相比其他边界地带,

这里没有界碑,

也没有“您已进入中国”的边境警示牌,

唯一有的是边防战士用脚印,

组成的“行走的界碑”。

边防战士用双手开辟巡逻之路

图源:人民日报

穿越原始森林,

翻越千米高山,

趟过沼泽浅滩,

在这里,

每一条巡逻小道都是边防战士用血汗走出来的。

正在巡逻边境线的战士

图源:人民日报

“绝不把领土守丢。”

在4500米海拔的山口上,

官兵们用红漆写下的每一个“中国”,

都听到了他们的誓言。

图源:人民日报

12

云南山区,

守护着中国、老挝、越南三国交界的零号界碑,

战士们在深山与蚂蟥、蚊虫为伴,

身上的每一处伤疤都是他们巡逻的印记;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保卫中越边境,

扫雷队的战士们一寸一寸地

仔细搜排着脚底密布地雷的土地,

就算毒蛇从面前爬过,

他们也一动不动;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忍受烈日狂风,

战士从不轻言辛苦。

一寸山河一寸血,

边疆的风沙雨雪都听过战士的誓言,

身后便是祖国,他们绝不后退。

边防战士:“我们什么都不怕,就怕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守没了、守小了。”

图源:第1军视

13

戍守边疆,守卫和平,

中国军人永远义无反顾。

这是他们的勇敢,

同时也成了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割舍的责任。

安徽抗洪一线,

71岁退役老兵陈勤虎申请“归队”。

作为战士中最熟悉当地地形的人,

老人家与武警官兵一起坐着冲锋舟,

冒雨挨家挨户的撤离群众、清障排险。

老兵“不老”,军魂常在,

时间可以带走很多,

但带不走中国军人的信仰与坚守。

71岁退伍老兵与一线官兵一起抗洪救灾

图源:武警安徽总队

14

抗战老兵李安甫,

今年已是95岁高龄。

自13岁参军以来,

他前后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诸多战斗。

去年,老人家不远千里来到北京,

只为完成“此生最后的心愿”——

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

图源:央视新闻

黎明时分老英雄来到广场,

在五星红旗升起的瞬间,

他站得笔直,对着国旗敬以军礼,

眼中闪烁的光芒一如昨日。

从前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眼前,

在那漫漫长夜中,

是他们坚定守望,不死不休。

老兵李安甫向国旗敬礼

图源:央视新闻

在李安甫英雄观礼前,

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队员从他的身边走过。

他们擦肩而过,

完成了一次“时代”与“责任”的交接。

图源:央视新闻

15

几十年前,敌寇猖獗,

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

最终换取祖国山河无恙;

几十年后,和平年代,

是他们无畏艰难险阻,

护卫万家灯火通明。

图源:人民日报

从过去到现在,

从战争到和平,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

是不被人们知晓姓名的“无名英雄”。

但是——

当城镇中祥和的炊烟升起时、

当危难中急切的脚步声传来时、

当街道车水马龙平安繁华时、

当炮火连天相隔千里时、

当这一切可以被你、我清晰感知时,

所有人又都知道了他们是谁,

他们是“中国军人”。

岂曰无声?

青史为证,

山河即名!

致敬,

中国军人!

部分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军事纪实、中国军网等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资料及新闻截图、网络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