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追糖记忆:上海国内最早生产巧克力的地方

2020-08-02 15: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巧克力是一味高档糖果,在上世纪80年代前属奢侈品。儿时,就是条件再好的人家,也不会过年单拿巧克力待客;只不过糖果盆里,放上几颗巧克力糖。

图说:巧克力的味道,好极了。

记忆里的巧克力不仅昂贵,也是一种营养品。客居杭州时,邻居余叔叔是省文化局军代表。说浙江歌舞团排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演员体力消耗很大,就发巧克力吃。过去,一直以为是余叔叔的发明;后才知道是“旗手”为样板团定的特殊补助,她说:“舞剧要吃巧克力糖,京剧要吃精的营养蛋白。”

图说:吃巧克力的娘子军。

看重巧克力,皆因它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钙磷镁铁锌铜等矿物质较丰富,能补充大量能量和营养,尤其是吸收和消化速度快,恢复迅速。就是没大运动量的人,在出现低血糖时,吃巧克力能立竿见影。难怪它被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指定为运动员专用。

图说:跳《白毛女》也有巧克力吃。群众演员每场1块,主要演员2块。

巧克力据Chocolate译音而来,粤语叫“朱古力”怕也是依据当地的读音。自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上海开埠以来,来沪工作和生活的老外日益增多,洋行进口了不少巧克力。

图说:上海最早生产巧克力的沙利文。

上海不仅是巧克力进入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内最早生产巧克力的地方;有纪录的最早生产者是1922年建厂的美商沙利文面包饼干糖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益民食品四厂)。在老上海,“沙利文”为饼干糖果的代名词;就如“申报”成报纸的同义语。华商最先做巧克力出名的是1931年成立的天星糖果厂(上海儿童食品厂)。它专做巧克力,品种有奶油的、条形的、雪茄的,还有香草等;后又推出花色巧克力和金币巧克力。

上海九十多年巧克力生产中,遭过两次较大打击。一是抗战时生产原料中断,二是抗战后被大量美国剩余物资冲击。1951年,沙利文的巧克力生产设备调上海益民食品一厂,生产幸福牌巧克力。在计划经济年代,上海出口的巧克力统一用一个“幸福”商标。到90年代,上海生产巧克力主要两家:上儿的幸福牌(1989年改上儿牌)和益民四厂的快乐牌。

图说:老牌子的幸福巧克力。

1976年,我拿到了第一个月工资18块。在给家人买的礼物里,就有上儿的蜂皇浆巧克力。他家除了蜂皇浆巧克力和朱古力等,新品不断。1974年引进意大利金币套壳机生产金币巧克力,五年后又推出蛋形巧克力。1987年再引进联邦德国设备,推出夹心巧克力和奶油夹心花生浆巧克力。

上儿最出挑的是金币巧克力和蛋形巧克力;获国家银质奖,特别受孩子们喜爱。一枚金币巧克力,直径五公分,色金黄,刻花纹;宛如一枚枚金光闪闪的金币。在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为喜糖首选并为孩子过年礼品。

图说:金币巧克力,吃出甜蜜梦。

而蛋形巧克力一身花色,似一只只纤巧玲珑的鸽蛋。此后,上儿的足球巧克力和申丰巧克力也大受欢迎,电视广告是上海广告公司制作,我曾采访过。《申丰巧克力》在孩子们口中传唱甚广,“让我们甜甜蜜蜜,生活变得更快乐”的歌词,配上脍炙人口的圣诞歌曲《红鼻子驯鹿鲁道夫》。

图说:就吃个球吧。

我第一次收到巧克力喜糖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佳能公司上海办事处一日本朋友结婚;送来M&M,当时,结婚发巧克力很少。今天,巧克力基本成了喜糖的主角,有金莎、好时等。进而发展到生孩子,也发起了巧克力。

改革开放后,进口巧克力大举进入。有我称之“生煎馒头”的“金莎”,意大利费列罗的产品;也有叫它“费列罗”。金光闪烁的金箔包裹全身,下衬一咖啡色花边纸。打开金衣,这只“生煎馒头”又像只小肉丸,巧克力里一粒粒碎果仁喷薄欲出,芯子里还有一颗完整的榛子;吃来脆而香。

图说:

图说:“生煎馒头”是意大利金莎巧克力。

图说:“洋葱头”是美国好时巧克力。

还有被我叫作“洋葱头”的美国好时巧克力。它披金挂银,也有其他颜色;头上飘着长条小旗,上写KISSES。它是美国最大、也是最早的巧克力制造商赫尔希食品公司(Hershey Chocolate Corporation)制造,早在1923年就到了上海。这些巧克力,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最爱的还是黑巧克力,多买可可含量70%或80%,黑的品质好,喜欢它苦滋滋的味道。

图说:黑巧克力是吾的最爱。

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豆。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到墨西哥,在印第安人那尝到苦辣的“巧克脱里”液体。七年后,把这神奇的“众神的饮料”带回国。西班牙人在这饮料里加了香料和蔗汁,使之变得香甜;后又将液体变固体,并命名“巧克力特”。

图说:从可可豆到巧克力。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美国纽约圣卢克罗斯福医院弗朗兹·梅瑟利论文,他研究23个国家巧克力消费量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关系后发现:一个国家人均巧克力消费越高,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机遇就越大。那时,获诺奖比例最高的是瑞士,人均年消费85克的巧克力120块;其次是瑞典和丹麦。而美国获诺奖居中,按梅瑟利计算,美国想要多产生一位获奖者,每年需再多吃1.25亿公斤巧克力。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人埃里克·康奈尔评道:“巧克力消费量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有关,但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图说:巧克力在情人节大放异彩。

普通人眼里的巧克力,大显身手在情感生活中。它是情人节的礼物,作为心声的表达:榛子巧克力代表忠贞、酒心巧克力表示与你共醉、黑苦巧克力赞扬情人刻苦……

巧克力,真的是味道好极了。

袁念琪。1978年从农场考入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上海电视台,高级编辑(专业技术二级),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等,入选王蒙主编《中国最佳散文》和《中国新闻年鉴》。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门槛》、《上海姻缘》、《上海B面》和《零食当饭吃》等。

原标题:《G追糖9:巧克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