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胡满基: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020-08-05 15: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上海浦精 浦精心灵驿站

2020年7月30日,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与上海浦融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健康有道》之【浦心堂】第十二期的主讲人-副主任医师、七病区主任胡满基为大家带来了—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以下内容根据本次节目主持人欣绘和胡满基主任对话整理,希望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说的:幸福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快乐幸福的童年是我们每个孩子的向往,童年里父母的陪伴,无忧无虑的生活,特别幸福。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幸运,他们可能会因为家庭的一些阴影,导致成长过程的不愉快。有些人随着年龄增长会忘记曾经的不愉快,而有些人会因为这些不愉快形成童年期的阴影。这些童年期的不良经历是如何影响到个体健康的?会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又该怎么来驱散童年期不良经历带来的阴影?

1

什么是童年期不良经历

欣绘:是不是那些容易忘记童年不愉快的人,他们就不属于我们今天讨论的人群呢?

胡满基:一般童年期的一些经历,影响成年以后的形式,并不是说一定是记得那件事,那件事往往我们不记得,甚至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当下的一些情绪困扰、人际方面的困扰是跟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系的。

那种不良经历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并非个体对整个事件的记忆,而是对那件事的一些细节的记忆。如小时候被父母揍,记忆中可能已记不清被揍原因,却清楚记得那个被揍场景,以及自己当时内心恐惧的情绪,尤其是当时那种无助的感受,影响至今。

欣绘:我小的时候,父母对我特别的严格,哪怕我现在每次去爸妈家,到了家门口,我要回想一下我今天有没有做一些事情会让我爸妈不满意,长这么大了,我还是会有心结的。但是你真的让我来回忆小时候爸妈是怎么批评我,怎么打骂我,我还真的记不起来了。

胡满基:的确如此,往往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并不是说那件事情在影响我们,而是当时的那件事情给自己造成的一些情绪上的体验和对自己的一个负面的评价,比如当时感到很害怕、很无助,自己内心感到“我是一个不好的孩子,我没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在此后的经历过程中,一旦有类似的一个扳机事件,引发了他类似的负面的情绪,就会让他联想到“我是没有能力的,我是一个很无能的人……”等。所以这个负性的核心信念,才是影响个人行为和情绪的内源。

欣绘:有一种说法:一生都是童年的重复。我们怎么来理解这句话?比如说我的带入感,带入到我的童年,父母对我非常的严格,直到现在我都会担心:今天会不会惹父母生气。这种算不算我还活在童年的阴影中?

胡满基:其实您提到的这种重复体验,虽然个人已经成年了,但是好像童年的那种感受依然历历在目。其实在我的工作中,一些个案,甚至是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有同样的体验:现在我已经作为一个成年人了,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尤其是在与上司或者权威人士接触的时候,就担心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但是自己静下心来一想,好像这种想法并不客观,自己能力是有目共瞩的,但是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体验呢?在我们进行创伤治疗过程中,我们就要去寻找这种线索, 与事件相关的个人的核心信念和主要的情绪的体验,根据当前的体验沿着个人生涯往前回溯,去找到个人生命历程中最早的核心的基石记忆,往往这种创伤的基石记忆,可能就是发生在童年,但是有些经历是我们能意识到的,有些却是我们无法意识到的,最早期的可能会产生在个体的前语言期,也即妈怀孕期间、分娩过程、以及婴儿出生后到掌握语言的前一阶段,这些都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值得探索的。

欣绘:童年期经常遭到严厉父母的各种责备,这是否也属于童年的不良经历?这是否同中国古语“棍棒底下出孝子”相矛盾?难道现在孩子就打不得骂不得了?

胡满基:的确现代很多家长不大敢管孩子了,担心自己的严厉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做出极端行为。现在又是正值中、考高考出分、放榜的时候,父母更加小心翼翼,唯恐自己不经意一句话会刺激到孩子。

而这种管教因人而异,如果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能积极回应到孩子的心理情感及生理情感的需求,孩子会与父母发展出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这种情况下偶尔的严厉,让孩子更加懂得规则、边界,感受到父母的保护,内心更加安全,这时不仅不会出现问题,更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有些父母可能常年在外打工,或者虽然在家里,但是很少关注孩子,只是在孩子考得不好或者犯错时,施以暴力管教,这种没有稳定、安全的依恋关系反而容易产生问题。简单粗暴的管教只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一些负面、消极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关爱,不值得存在,活着没有意义。

欣绘:我们经常会说: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觉得父母打骂孩子是很正常的教育方式。这是否算是童年的不良经历呢?

胡满基: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父母,总会存在让孩子感受较严厉的时候,有的甚至会在出奇愤怒而出现打骂孩子的行为。但我们也要相信孩子的受挫性,并不是只要被父母打了、骂了,孩子就一定会出心理问题,要看这个刺激是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发生的频率是什么?是否长期存在?伴随着这种打骂,是否存在对孩子的习惯性的侮辱、贬低,比如:你这个人真笨。打是一种对孩子的躯体虐待,辱骂是属于精神上的虐待。家长骂孩子:你这个人真笨,你这个人真丑,这样骂一次两次可能还不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经常这样的话,孩子就会灌输给自己一个负性信念:我是不好的,我是笨的,我是教不会的,这会成为孩子的自我贴标签,会成为孩子的自我预言。

欣绘:说到这让我想起一旦到了假期,很多家长要每天面对辅导孩子做作业,这时候很可能就会出现这种父母责备孩子的情况:你怎么那么笨,你怎么都学不会,你怎么又忘了。

胡满基:是的,因为情绪脑是我们最先发育的,控制情绪的大脑皮层是后期发育的,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情绪,会发怒,冷静下来好像没必要因为那件事情发那么大的火。

欣绘: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在童年时得过佝偻病,并因为表现不好,经常被老师批评,而他的父亲却鼓励他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束缚。不知是父亲的鼓励,还是他的自我追求,他后来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心理学家。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阿德勒的童年是不幸福的,为什么他能够勇于突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胡满基:从您刚才的描述里面可以听得出来,阿德勒小时候与他父亲有一个比较好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对于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性的依恋关系,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支持,个人成长以后的那种自尊和自信都源自这种依恋关系,他感受到来自父亲的接纳、鼓励和支持,这对一个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我们可能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爸爸妈妈总数落、责骂导致自己的孩子很没自信,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咨询师会尽量用各种方法鼓励爸爸妈妈看到孩子那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其实就像阿德勒的父亲那样,肯定、鼓励孩子,让他获得足够的自信。

2

童年期不良经历包括哪些

欣绘:童年不良经历,到底包括哪些?

胡满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童年期的不良经历越来越引起心理医生以及精神科医生等各方面的关注,美国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Felitti(1998)等人把童年期不良经历提到了研究的范畴,提出了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之后有许多研究证据证明儿童逆境与成年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童年期不良经历具有12种之多,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家庭功能的不良:包括:性虐待、躯体虐待(欺凌)、忽视、父母精神疾病史、父母滥用药物史、父母犯罪行为和家庭暴力(同胞欺凌)),溺爱等。还有一种是其他形式的童年的逆境: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婚、其它形式的父母缺失、童年期躯体疾病和家庭经济逆境,等造成的童年忽视,以及孩子目睹他人对母亲的暴力侵害。

我们常说的童年期创伤有5种:躯体或精神上的忽视、躯体或精神上的虐待、还有性虐待。躯体虐待简单说就是打,精神虐待就是辱骂、冷落,长期忽视孩子的冷暖饥饱就是躯体忽视,长期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就是一种精神忽视,没有人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存在、对没有人及时的关爱他,在乎他在学校发生什么不愉快,包括在学校里霸凌等事件。其中如非常严重的虐待就是性虐待。性虐待我们平常可能不会重视,认为离自己生活很远,并不是说我们没关注到它就不存在,我们不能说普遍存在,实际上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关于性虐待的信息浮出水面。

还有一种童年期不良经历可能会被忽视掉,就是溺爱,大家可能会质疑,为什么溺爱会属于童年期不良经历,现实中父母都很爱孩子,不但是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方位360度被爱包围,那么多的人爱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用不着为任何事情操心,怎么就不良经历了。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是没有原则的,没有边界的,不用为自己的任何事情、行为负责这是可怕的,孩子不知道现实中的边界,从内心的发展上来讲,个人无意识中是没有安全感的。没有底线的爱,是一种不安全的爱。溺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剥夺了他感知世界,对外探索的机会。

3

为什么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欣绘:为什么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呢?

胡满基:童年不良经历无论在生物学上还是在心理-社会角度都对个体造成巨大影响。早期逆境可以在生物学上嵌入大脑,导致压力反应系统的长期激活。那种经历不但对大脑的表观遗传学上有影响,而且对于大脑的结构和神经系统传导也存在影响。

在生理层面上和心理层面上的影响,如果不处理的话,有些经历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创伤它给我们个人带来的伤害,如果我们不去处理,它永远会冻结在我们大脑里面。它是以一些碎片化的形式,比如声音、气味、一些画面、情绪的体验,或者身体的感受等存储在大脑中,可能在个人成年以后,在某个扳机事件的激活下,某一个瞬间个人会感觉和过去那么的相似,瞬间就连接到了最早期的那种情绪的体验和一些核心信念的体验。

欣绘:有研究说早期不良养育的经历对大脑发育和内分泌系统都是有影响的,这些影响包括:学习记忆能力、大脑结构、功能发育等等。如果说有些孩子的记忆能力不够好,是不是做家长的也要扪心自问一下。

胡满基:童年期的不良经历,尤其是一些创伤性的事件,它对个体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认知模式、情感体验、行为习惯、个性、人际交往、自我情绪调节、认知执行功能、学习成绩、未来事业成就等。使个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因为原生家庭的忽视、冷漠,使得孩子的情绪情感表达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以致成年以后对爱和情感饥渴。导致精神/躯体疾病风险升高:童年不良经历与44.6%的儿童自发性疾病和25.9%至32.0%的晚发性疾病有关。导致认知功能的影响:个人的记忆准确性降低。对学业、事业成就的影响:不良经历会形成个体的消极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会导致个体负面的行为,从各个维度影响个体的学业、或工作成就。

欣绘:3岁看大,7岁看老,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认为人格在5岁时候就定型了,是吗?

胡满基:因为个人的自信、自尊主要在小时候形成。孩子在小时候与他的主要抚养人,无论是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关系,这会给孩子一个信念: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我是一个值得被珍惜的人,这种感觉给他一种自尊、并且心安的体验,会进一步促使孩子放心地向外探索;而那些从小与主要抚养人之间形成一种不安全的、矛盾的依恋关系的孩子,他们的情感需求,生理需求往往没有被及时的镜映、满足,这会在无意识层面让孩子形成一些对自己的负面的信念:我是一个不被关注的人,我是一个不值得存在的人,是的没有价值的人,不重要的人,我的处境不安全等信念。从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处处低自尊,没有信心,体现在行为上可能为退缩,也可能是过度控制等不适应性行为模式。

在以上负性信念基础上,这些个体从小就会发展出一些自我保护的防御方式,比如压抑、转移、隔离,或退行等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在行为上可能表现为回避、攻击等。比如有些孩子可能月子里面他会频繁哭闹,那时候妈妈如果有产后抑郁或者没怎么关注到他,此后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现他第二个月第三个月就好带多了,因为孩子可能就是在这时候前语言期他会有一个反正我哭也好,不哭也好,都没有人关注到我,有吃就好,其实他就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压抑、回避的模式,如果在日后成长过程中不断有经历强化这种模式,到了青春期或成年后可能就会产生不适应的应对模式。再比如开始上学的孩子,如果想要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学习,但是爸爸妈妈完全是那种专制型,孩子的学习方式完全应该按照父母认为的去执行,孩子就会感受到自己的探索是没有价值的,自己是没有能力去探索的,如果自己去探索,就会遭到被贬低、被侮辱、被攻击等,与其如此,还不如不去做,他逐渐就会发展出那种固化的回避行为。

欣绘:经常听到有些孩子非常有攻击性,很小的孩子就喜欢打人,这个会不会也是和他家庭关系不够稳定有关联的呢?

胡满基:也不能完全说一定是家庭关系不稳定造成的,因为我们看到的一般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源自多种因素。比如,孩子在家庭里完全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没有权利表达自己。比如学龄期的孩子,完全没有机会想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没有犯错的机会,他探索的能力和机会都被压制、剥夺了,在家里面他又不敢发怒,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他的这种愤怒可能就会转移到其他的场合,比如我门诊中有很多这样的小学生,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经常跟其他同学打架,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家很听话啊,挺乖的,但也不难理解,孩子在家庭里不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不能尝试自己的探索,他个体的本能是受压抑的。用一个孩子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在家里他就像木偶一样,家长怎么滴溜他就怎么动。他肯定需要有个发泄的地方,如果不能发泄,就可能又像别的孩子一样,可能会呈现出各种躯体的症状,比如:表现为无缘由的频繁呕吐,头痛、或者身体的其他不不适症状。

4

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个人的影响

欣绘:有一位听众提问,俗话说经历过苦难有智慧的人,会把他所经历的东西变成人生的财富,没有智慧的人才会被苦难击倒,所以我们小的时候多点困难又有什么不好呢?再者,不是有云:小时候吃得苦中苦,长大才能成为人上人吗?

胡满基:某种程度上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现实中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完全没有经历任何挫折的人,因为每一个人对挫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再如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指的就是从经验中习得我们更好的一个技能,适当的挫折是成长为一个相对健康人格必须的要素。但为什么创伤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影响?影响个人的并不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经历那件事情时,个人无力应对的状态,这个状态会给个人留下一种很深刻的情绪体验:害怕、愤怒、恐惧等,给个人形成的负性信念会是:我很无助,我很无能、我不安全等。如果在挫折中有人及时看到他,并且及时的给予他有力的一个支持,这个挫折对他来说可能会促使个人的成长。

欣绘:童年的不良经历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吗?

胡满基:对个性会有很大的影响的:比如隔代抚养可能造成个体内心孤独、脆弱、退缩,社交困难、低自尊/羞耻感;幼年时期原生家庭的过度卷入(溺爱)会造成个体过度依赖,破坏儿童信心等;童年时期遭受过被排挤、孤立的经历不会导致个体安全感/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孤僻,过于谨慎、人际敏感、偏执,过度控制等特质。

欣绘:经常会听到:感觉自己活在童年的阴影中,人生一直在重复早年的关系模式,怎么来理解这种现象。

胡满基:一般促使个体寻求专业帮助不是早年的经历,而是个体在当下的现实生活或工作中,体会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无法应对当前的人际关系,这些使他感到非常的痛苦。比如,他跟老板之间相处的模式越来越让自己感到非常痛苦,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意识到目前自己与上司的关系模式与他早年跟爸爸的关系很相似。这种成年以后职场中的关系,不知不觉的就重复了他童年的那种小孩和家长之间的那种模式了。这种重复早年的关系模式一般会呈现在成年以后与权威人士之间、或亲密关系中。

在现实中我们遇到一些事情,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感受和体验,这种当下的反应可能都是小时候自己早已经形成的、固化的反应模式,甚至融入了个性中,而这些个性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现在的生活。

引用一种治疗方法的理论来理解,即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机制:认为我们当下所产生的困扰,比如情绪失控,假如这个情绪失控是一种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背后可能会是个人认为当下这件事情我没有能力应对,个体会控制不了对自己的一种愤怒,在这种信念及情绪的支配下,他可能产生一些对自己攻击的行为,或者退缩的行为。举例,有一位来访者被公司看中,将他提拔为大总监,他感到自己肯定不行,担心自己会让公司失望,他对公司领导充满内疚、自责,对自己充满愤怒,结果行为上他表现为退缩不敢往前,以至于抑郁。这种“认知---情绪---行为”的模式好像来访者并不陌生,在他早年生活中一直在重复。

欣绘:有听众提到:隔代教养,晚上接受隔代抚养对学业成绩的负面影响最大,白天接受隔代抚养影响最小,我们怎么来理解这句话?

胡满基:的确有很多国内的研究提及,隔代抚养对于孩子学业方面的影响。认为晚上隔代抚养对成绩的影响显著于白天隔代抚养。不能单一地归因,隔代抚养的孩子成绩不好并不能肯定地归因于爷爷奶奶没有任何的底线来满足孩子,因为在现实中有很多隔代抚养的孩子取得非常傲人的成绩,也有很好的个人发展,发展不如意的,也有可能是他们家庭功能不是非常良好,还有可能是孩子孩子被爸爸妈妈长期忽视等原因。

5

如何消除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影响

欣绘:一位听众提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市,就会使得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不得不留在家乡,托他人代为照顾,甚至是隔代的教养。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您认为应该怎么样帮助他们,如何帮助那些孩子应对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

胡满基:现在社会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关注,也出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有些地方会在一个学校里面,或者村子里面组织固定的一些人,在生活、情感方面更多地给予这些孩子关注与支持,以便减少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伤害发生。在我的临床工作中,不乏一些已踏入工作岗位的曾经的留守儿童们,提及自己的童年,他们更多地感受到自己小时候情感上遭遇到的长期忽视,他们会说爷爷奶奶只是关注到自己的冷暖饥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对情感的需求,似乎从来没有谁关注(或者在乎)自己内心的想法,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比如他在外面受到一些小朋友的欺负,他觉得很委屈,但是这个委屈一直憋在那,长此以往,会在个体内心形成一些负面的想法: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不被关注的,不值得被人爱的,这也是日后促使个体前来寻求专业帮助的原因之一。

欣绘: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愉快的童年经历,是不是日后遇到心理问题都可以归咎于那些不良经历,我们怎么样能够消除这些负面的影响呢?

胡满基:首先我们不总是能第一时间意识到当下遇到的困扰就一定是发展受阻,更不能第一时间就与曾经儿时的不良经历联系起来。在我的门诊中也经常碰到这样的家庭,现在很多爸爸妈妈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心身健康,具备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储备,在育儿这方面也的确是做的让人无可挑剔,但是碰到孩子不愿意去上学,家长也百思不得其解。在临床对孩子进行评估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目前让他进不了校门的与症状相关联的事情让你始料未及,可能就是在学校里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让孩子感到好像被老师忽视了,因为青少年又比较敏感,他会认为自己不被老师、集体所接纳,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逐渐他就会跟很多事情都关联起来,来自我印证自己是不值得被关注的,但理智上认为自己需要读书,这种内心的冲突,最后他就逐渐发展出要上学的时候呕吐,肚子痛,然后不能去学校了。治疗过程中,沿着孩子的症状找到他核心的信念,处理他不良的经历中的情绪和负性信念,将无意识的内容意识化,困扰他当下的症状就自然消融,自然瓦解了。

欣绘:有一位心理学家好像有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能够想起他过往的创伤,那么创伤就会被治愈。我很疑惑,是否说如果我们现实中遇到一些困扰,我们可以随着专业医师的指导,回忆起它的根源,也许跟我们的童年有关,那么当我们愿意回忆起曾经我们经历的一些不美好的时候,那么我们愿意回忆这个举动是否归为心理治疗的结果,还是说这只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胡满基:这只是创伤治疗中的过程,因为处理创伤需要由经过创伤治疗这方面受训的专业人士来进行,因为重新回忆那些创伤细节,有可能会造成他再一次经历创伤事件,导致对当事人造成再次创伤。所以在我们创伤治疗过程中,一定是有方法的推进,其一,无论咨询师还是来访者不可能即刻将其当前的症状与早期的某一段经历相关联,即使可能是因果关系,但推进过快可能让来访者产生阻抗;其二,有些早期的经历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也未必就能浮现在来访者意识中,更不用说相关联了;其三,对于创伤的治疗须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临床中经常被问及需要多久能治愈,这个问题很难给予确切的回答,因为个体差异性太大,很少来访者可能经过短程治疗可以缓解,但经过多年治疗的也不少见。

欣绘:那如何来消除由于童年不良经历给个人带来的消极方面的影响?是否可以认为一味承认自己不好,同时认识到当时父母的一部分责任,以后自己就可以被治愈了?

胡满基:针对创伤的治疗,因为治疗方法不一样,可能侧重点会不一样。比如世卫组织WHO推荐用于创伤治疗的方法EMDR(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就是循着当下来访者体验最强烈的情绪,如非常的害怕,找到引发这种体验的当前的扳机事件,或事件的某个片段,然后找到相应的消极观念,依据这种负性信念回溯找到最早的相关记忆,同时注意找到来访者应对创伤的资源等,治疗的结果是能让来访者重新体验自己的积极的信念,掌控能力,自己存在的价值,或者对以往的事件自己是没有责任的等。

欣绘:近期发生在杭州的男子杀妻案,面对妈妈被亲生父亲惨害,父亲也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家中才11岁的女儿,她的心理创伤应该怎么去抚慰?根据您的临床经验,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吗?

胡满基: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当前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孩子今后的心理支持,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关系,有效的陪伴。因为当下这件事情刚发生,孩子尚处于急性的应急状态,这是对孩子进行心理支持的关键窗口期,如果能够抓紧这个关键窗口期进行合适的心理干预,她以后发展成为PDST的概率会降低很多。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到他的一生,无论你的童年经历了什么,请谢谢现在的自己宽恕了曾经充满自责的小孩,请你谢谢现在的自己,用你充满能量的方式解救曾经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小孩,请你一定要谢谢现在的自己,我们可以用更加直率的表达找回原来更好的自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