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代人和一个游戏的故事丨专访《穿越火线》主创

2020-08-10 14: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骨朵 骨朵网络影视

文 │ 魔王

“有人觉得我们是问题少年,但是叔叔我问你,当你十八岁的时候有一个三四十岁的人与你交谈,你会有什么话跟他说吗?”

面前这个电竞少年的提问一下子戳中了编剧徐速,他仔细想了想,如果自己十八岁的时候碰到一个三四十岁的人好像真的没什么可以对他说的。即便只是和这群打职业电竞的选手短时间的接触,但听到这番话从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嘴里反问出来,让徐速有了新的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把这群十七八岁就去面临高压去打职业联赛的孩子当成孩子,而是把他们当做成人了。”

年轻电竞选手自带的倔强与叛逆,让徐速意识到《穿越火线》中的路小北似乎也可以具备这样的性格。通过与职业电竞选手的交流,也让徐速重新了解了电竞和电竞人,而这些走访都是在为网剧《穿越火线》做前期准备。

起源

2017年的夏天,徐速接到耀客传媒老板吕超的微信,问他是否熟悉穿越火线这款游戏。徐速表示自己并不是游戏迷,但自己在大学时代玩过穿越火线。只是这款游戏本身没什么剧情,如果用来影视改编,写什么方向就至关重要。

2017年电竞比赛变得十分兴盛,包括当时的社会舆论对电竞已经在往好的方向转变。徐速想:“既然游戏本身没有故事,那我就讲打游戏的人,所以就写电竞选手。”

带着这样的初衷,徐速走访了上海、太仓的电竞俱乐部,采访了那里的电竞选手。当时有一个选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天才型选手。我问他,父母不反对你这么年轻就来打职业吗?结果那个孩子笑着告诉我,父母不仅不反对还主动将他送到这里,因为打职业比外面的工作挣得多的多。”徐速说。

直白的回答也让他意识到电子竞技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与互联网发展息息相关。2017和2008两个年代的电竞选手也有着不同的境遇,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大家对待电竞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观。

徐速当即想到,是否能写一个两代电竞选手的故事,同时暗含着互联网对中国深刻的改变。这样一来,《穿越火线》就不只是写打游戏的剧,而有了更深刻的东西。

但在普通的剧集里两个时代的两条主线不能永远单独展开,它们需要交织。游戏的虚拟空间就给徐速带来了天然的交织点,双时空的构想成为《穿越火线》的核心主线。徐速在2017年底完成了故事大纲。

2018年,导演许宏宇接到只有一页纸的故事梗概,正是徐速对《穿越火线》的阐述:两个时代的两波少年因为追求自己的电竞梦想和队友们并肩奋斗,逆流而上。他们在游戏中相遇,彼此产生联系,命运捆绑在一起又影响着对方。

和徐速一样,许宏宇也不是一个游戏迷。对他来说《穿越火线》的梗概让他看到了游戏奇幻的部分,加上自己一直不太想在影视剧中呈现太过实在的东西,面对这样一个故事,许宏宇很有兴趣将它深挖并呈现出来。

“人生应该要有奇幻感,游戏本身就有一种奇幻感在,在这个前提下,我就对游戏有了兴趣,开始琢磨这部戏的趣味在哪里,然后慢慢陷进去。”

有了核心骨干,剧中的两代人该如何表现,是许宏宇思考的下一个问题。

他提到,有一天自己看了一本书,讲述的是游戏的起源,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许宏宇脑海里很快浮现了“游戏人生”和“人生游戏”这两个概念。许宏宇认为游戏其实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因为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挫折会崩溃、放弃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是在游戏里的人生,其实就可以再来一次。

“再来一次”像一个响亮的口号,通过游戏重启人生。

剧中,路小北的战队叫continue,肖枫的战队叫1coin,许宏宇解释说:“以前打过街机的人都知道,只要你还有一个硬币在手里,你就可以continue。”一些小的设定开始在戏中慢慢铺开,许宏宇对于《穿越火线》的主旨表达也越来越清晰。

两代人

无疑,生活在2008年的肖枫和生活在2019年的路小北是剧中两个时空的关键人物,对于这二人,许宏宇有着不同的理解。

他表示,不同的年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08年其实会加重它的回忆感,处理的像98年甚至更远一些。因此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肖枫就更纯粹、自然、随性和佛系。相比之下,路小北对标的就是现代,他更贴近当下的每一个普通人,有梦想就拼命追,骨子里透着执着。

“你可以发现,路小北的腿是瘸的,这也暗示着他不仅身体是残缺的,其实心也缺失了很多东西。这种‘不完整’的状态其实更像我们现在,但同时路小北又是一个执念很强的人。”

许宏宇坦言,肖枫是他羡慕并且想成为的人。“如果我是路小北的话我希望生命中有肖枫这样的人出现,因为他自在、纯粹,对自己想做的事有清晰判断。我觉得小北把他当成了一个心灵导师,一个目标。”

完美的肖枫和不完美的路小北形成鲜明对比。而对于编剧徐速而言,如何把两个年代的人交织在一起,是最大的难题。

路小北哥哥的车祸是勾连起两个时空的重要前史,悬疑部分的加入不仅天然在两个时空中形成人物的命运羁绊,也成为引导观众继续追剧的动力。

“我们想把这个戏写的有笑有泪,人物做的有血有肉,所以08年的人物什么时候出现在19年,人物发生了哪些变化都成为环环相扣的情节点。”徐速说。

命运的羁绊使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徐速看来,小北和肖枫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找寻自我,而后者是坚持自我,就像现实生活中他遇到的那个十八岁电竞选手一样,小北身上的叛逆和倔强是明显的。

“路小北是一个带着伤的人。他还不知道如何组织一个战队就要当队长,周围的队友都是00后的孩子更是一帮刺头儿,这种情况下的小北是不可能不要强、不自我的;而肖枫经历过社会的打磨,很有生活智慧,他不是不去适应社会,相反他能在适应社会的同时意识到梦想的重要性,为之放弃很多东西,是一个乐观的理想主义者。”

对人物准确的打磨让观众通过故事充分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网友调侃《穿越火线》里不仅可以组很多奇奇怪怪的CP,还有一些夸张情节设置让人看了不禁哈哈大笑。

许宏宇和徐速都表示,自己没有刻意的加入喜剧元素,可能是出于本能,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人物之间的情感浓度,加重友情、亲情的戏份,使人物与人物之间比正常的关系多了一些情感浓度。

许宏宇说:“如果观众看到觉得好笑是因为这些人本就很可爱,比如肖枫和许蔚两个好基友在游戏空间里才会抱在一起,实际上现实中两个人是眼神看着对方,我们只是利用游戏把他们的心理动作外化出来,变得更丰富、更好玩。”

未来

诚然,《穿越火线》在电竞题材剧中又开拓了新方向,不仅大胆玩起了双时空架构,更以有血有肉的电竞人的原创故事取胜。当然,除了故事,观众最为惊叹的还有剧中炫酷的场景还原和精准的镜头语言,这些都不同程度的为《穿越火线》加了分。

有细心的网友就对第一集肖枫和队友在大排档摊牌的戏进行了拉片。听到这样的称赞许宏宇觉得很是欣慰,他表示,相比剧中的武戏,其实文戏更难拍。

将近150天的拍摄周期,团队其实先把体力活最重的武戏进行拍摄,而文戏往后搁置也是为了培养演员间队友般的感情。如果说拍摄武戏是依靠现场武术指导进行技术把关,那么文戏则依靠着导演的敏锐度和因材施用的“技巧”。

戏从何处来?

拍摄过电影、剧集、音乐MV多种形式的许宏宇非常清楚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抓戏”。首先,区别于传统电视剧,网剧尽可能多安排了机位,让演员在规定情境中动起来,通过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产生“戏”。

其次,许宏宇很少提前设计好怎么拍摄,通常是到了现场当天,和演员互动以后再看如何进入这场戏。“我更注重演员在环境里走戏时的调度,我会根据他们的状态再加入东西。”

当然这样做并非是偷懒,许宏宇解释道,“电影可以一天只拍一场戏,但剧集一天可能要拍四五场戏,时间不够。镜头更不可能像电影设计的那样精准,因为很有可能出现设计好了到现场反而不能用的状况,所以倒不如让演员轻松一点,在现场找到感觉,我们以最快的时间去设计,这也是我这次拍摄的心得体会。”

在许宏宇看来,镜头的精准和剧集是否用电影的方式方法来拍摄其实是两件事,因为载体的不同,不可能要求剧集使用拍摄电影的方法拍摄。而作为一个创作者,面对不同的题材也好,呈现不同的形式也罢,许宏宇始终在意的是观众在观看后是否有所收获。

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想看到表现单一的长剧集和那些注水剧。他下一步想实现的就是拍摄的网剧也能让观众专注的看。“如果观众不认真看,那么创作者也不认真拍,这实际上是一种双向的伤害。我希望和一些年轻导演尝试认真拍剧,希望能够改变创作者和观众的关系。”

《穿越火线》的尝试大家有目共睹,那么,国产电竞剧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正如徐速所说,电竞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作为创作者这个题材应当值得去写。从前几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到后来的《全职高手》,影视剧对于这一领域的挖掘也逐渐展开。徐速说:“这两部作品都非常优秀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正因有朱玉在前,所以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角度。”

只是面对同一题材,徐速认为,“一个题材不能都是一个样子。不能都讲友情人生,也不能都谈恋爱,应该呈现一个多点开花的状态,找到不同的角度进行创作,开辟新的维度去讲电竞人的生活。”他也表示自己接下去还有一部电竞题材剧,如何去突破,其实也很忐忑,“也许风格上会延续,但故事又是全新的。”

“人生总是如此痛苦吗?”一位豆瓣网友写《穿越火线》的剧评时这样写道。

《穿越火线》通过对人物精准的把控将游戏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剧中的真情实感打动着每一位观众。这更能说明,一部电竞剧承载的不仅仅是游戏本身,还有电竞人的人生。

原标题:《两代人和一个游戏的故事丨专访《穿越火线》主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