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专家呼吁:以“同一个健康”策略应对人与动物共患病

张梦然/科技日报
2020-08-10 07:49
科学湃 >
字号

全世界依然在抗击新冠肺炎(COVID-19)这种人与动物共患病的大流行病。英国《自然》杂志5日公布一项最新传染病学研究,通过对全球范围内6000多个生态系统的分析显示:相比未受干扰的生态环境,人类管理的生态系统中其实生活着更多的人与动物共患病宿主。

英国《柳叶刀》期刊日前发表的社论则指出,人与动物共患病超越了“人类—动物—环境”的边界,不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结构。而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一次发人深省的警示,告诫人们不应无休止地“挖掘”大自然。

社论文章呼吁,解决人与动物共患病应激发出全社会的紧迫感,就像人类文明面临威胁时一样。

人与动物共患病以指数级增长

人与动物共患病是病原体从动物传染给人类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广为人知的狂犬病、埃博拉、炭疽、鼠疫等等,它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频频“突袭”人类。而现在,新发和再现的人与动物共患病,正以指数级增长。

据《柳叶刀》文章称,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刚果民主共和国共暴发了11次埃博拉病毒疫情——其中6次发生在过去10年中。冠状病毒的感染也越来越频繁,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再到新冠肺炎(COVID-19),虽然并非所有的人与动物共患病都会发展为大流行病,但绝大多数的大流行病都是由人与动物共患病引起的,它们已经成为“人类世”(新地质时代,以20世纪中叶为“人类世”起点)时代的特征。

有些动物更可能成为宿主

科学家认为,一些因素会影响人与动物共患病感染人类的风险——譬如土地利用变化,即人类将自然生态环境改造为农业用地或城市。不过,可预测的生态变化是否促进了这种影响,科学家对此一直不甚清楚。

鉴于此,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凯特·约翰斯及其同事分析了全球范围内6801个生态系统和376个宿主种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使得当地的人与动物共患病宿主群落,具有全球性和系统性的影响。这一研究发表在《自然》上。研究人员指出:在人类管理的生态系统中,已知人与动物共患病宿主的种类和数量都比邻近的未受干扰的生态环境要多。

土地利用造成的这种全球性影响,对于啮齿动物、蝙蝠和雀形目鸟类最强,这或能为我们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动物在人与动物共患病宿主中普遍出现。

研究人员提醒,全球土地利用变化正在增加人类与潜在疾病宿主的接触机会,这项研究凸显了应立即加强对农业、畜牧生态系统的监测,同时,未来还要考虑土地利用、保护规划以及相关的卫生事业成本。

安全、实用、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柳叶刀》社论还指出,集约化畜牧业和农业、外来动物的国际贸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日益频繁的侵犯,加上国际旅行网络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种种因素打破了“人类—动物—环境”的边界。这让动物病原体可以轻易波及人类,而人口的增长幅度和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使病原体扩散的可能性更大,严重后果随之而来。

全球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对人与动物共患病采取“同一个健康”策略。该策略作为一个整体措施,综合考虑了环境的可持续性、牲畜的健康和人类的健康,用多部门协作这一最佳方法改善公共卫生。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建立了三方合作机制,以协助各国实施“同一个健康”策略。

现在,许多国际专家也在尝试改变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期在未来降低另一种类似新冠肺炎大流行病暴发的风险。目前,已出现了不少有价值兼具可行性的方案,譬如,为防止不同物种混合而出台法律条例、通过限制放养密度提高农场动物的健康水准、对兽医护理提高标准、支持食用植物性食品等等。

目前,人类可能还无法解决与人与动物共患病相关的所有复杂问题,但真正安全、实用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将来自跨专业、跨学科和国际间的密切合作。新冠肺炎不会是最后一次人与动物共患病的大流行,但它这次出现,让人们团结在一起,为转型变革而努力。

(原标题:全球专家和国际组织呼吁——以“同一个健康”策略应对人与动物共患病)

    责任编辑:贺梨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