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武昌七日:一次影像与城市的因缘际会

2020-08-10 14: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极光视觉 极光photo

极光视觉导师组在工作坊结束前一天为学员编选照片

2020年8月8日,“武汉再发现”影像工作坊在武昌顺利结业,这场为期七天的工作坊由“极光视觉”发起,导师组成员包括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荷赛”多媒体比赛评委王景春、“荷赛”获奖者、资深摄影师傅拥军和陈杰,资深图片编辑、中山大学副研究员郑梓煜。从两百余位报名者中筛选出的11名学员也涵盖了不同地域、年龄和专业背景。

七天的工作坊对于探寻一片历史悠久的城区而言显然过于短暂,“再发现”更多地应该视为一种出发点与方法论,而非已经定型的成果。工作坊所寄望的是与热爱摄影者一道尽可能开启城市与摄影相互激发的丰富可能性,寄望于视野的开拓与观看的重塑。

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说:“为一座城市造像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他的“匹兹堡项目”证明了这一点。匹兹堡只有200平方公里,而武汉的城市面积是匹兹堡的四十多倍。所以,作为一场七天内着眼于“此时此地”的影像工作坊,“武汉再发现”最终把行走范围落定于武昌区——面积相当于半个匹兹堡的城市核心区,其历史、自然和人文积淀绵长深厚。对一个热爱摄影的人而言,行走中拍摄是探寻一座城市的最佳形式,为了使漫无边际的行走变得有章可循,而又不仅仅是猎奇式的浮光掠影,工作坊的把“再发现”的对象指向了城市生活中的烟火气息,用一种见微知著的日常视角,发现一片城区在经历了2020年春天一场漫长的隔离之后的复苏重启。

早在踏足武汉之前,学员们便开始着手做相关资料调研,工作坊头两天以导师授课和学员作品展示、拍摄计划陈述为主,而后便开始了执行各自选题的城市暴走。为了争取更多时间感受城市的多面时刻,学员看过凌晨三四点的武昌街头,体验过广场舞与宵夜档的生猛喧嚣,也试过在武汉8月正午的炽热阳光下搜寻奇遇。导师组每天晚上检视学员当天的成果,提出改进意见,修正拍摄思路。

除了拍摄,编辑自己的照片对学员而言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训练

照片的编选和展呈都是作品的一部分

在最终结业的作品评选中,学员王翰林、陈秋实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王翰林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接受本科和硕士教育,他的选题关注的是非常时期人与宠物的细腻情感,切入点新颖而视觉呈现手法精致到位。陈秋实本科修读法学哲学双学位,硕士在英国修读艺术,他的作品可称为在日常凝视中汇集“武昌色彩”,不是来自宏大场景,而是在寻常巷陌中抽离出特别的色彩与光影结构,在司空见惯中提炼视觉的“再发现”。曾经的杂志摄影师、如今的独立艺术家李伟用他习惯的6x7彩色负片再现水位高企的长江边与大桥下的微妙景观与细腻人像;设计师出身的胡佐卿把人物肖像、手绘和书写结合起来,钱文轩在密集老旧的市集中尝试寻找一种“剧场感”,施金宇则试图在人物、动物、植物甚至昆虫之间构筑一种基于影像的“生态系统”;彭焕彬选择了胭脂巷的服装定制店、张晨选择了最熨贴武汉人胃口的热干面店、王薇选择了黄鹤楼脚下的得胜桥开展他们的蹲点观察;徐刚、王建玮则是各自在街头快照中凝固各自的武昌印象。

工作坊学员张晨在拍摄中

与一般工作坊导师们仅仅提供指导不同,这次三位摄影导师融言传与身教为一体,自己也各自寻找一个选题进行拍摄,与学员们共同实践这场影像再发现。曾经在武汉大学求学7年的王景春,选择了以汉剧、黄梅戏等地方小剧种的传承与发展为题;以拍摄杭州西湖而闻名的傅拥军则流连于东湖边寻找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的烟火气息;陈杰则深度采访了一批疫情期间的市民互助志愿者,有留守武汉的日本人,有盲人按摩师……探寻非常时期的人性之光。梁音和刘可与另外三名年轻人组成的独立团队则围绕昙华林社区密切相关的七个典型人物,把他们的日常生活拍成图片和小型纪录片,写成系列歌曲,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形成动人的小诗。

工作坊的导师与学员们共同探讨初步作品的呈现

8月8日下午,作为对7天来超高强度拍摄工作的犒赏,工作坊的结业典礼在黄龙湖风景区一处晚清教堂建筑中举行,作为东道主的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喻惠平在其茶室“无意间”接待导师组和学员,结合了他对“摄影”与“茶”对两大爱好,武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麻建雄和极光视觉导师组代表王景春共同为两位优秀学员颁奖,来自武汉摄影和文艺界的专家们也一同听取导师组总结陈述和学员心得分享。

导师组代表王景春(左一)与武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麻建雄(右一)分别为王翰林(左二)和陈秋实(右二)颁发优秀学员奖金。

(以下为学员作品节选与感言,极光photo公众号后续将逐步编发推送导师和学员们的更多作品)

王翰林:《人与宠物》

©王翰林

王翰林:我的选题是在一段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关注疫情后武汉的人与”宠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细节不仅仅体现了”宠物“在当下的生存境况,同时也展现了人类自身的精神状态。

疫情期间武汉作为第一现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作为局外人的我一直在远远的观望。近距离接触当地,感受危机之后的平静。正好近期关注现代人与“宠物”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切入点来观察武汉人与“宠物”在“例外状态”下的微妙变化也就再好不过了。在朋友多方协助下,最近一周的工作量堪比平日的几倍,这是一次充实而又辛苦的武汉之旅。

陈秋实:《武昌颜色》

©陈秋实

陈秋实:视觉总是一个地方人们习惯,文化,以及诸多方面综合而直接的表现。这次的作品以光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为出发点,试图用另一种方式表现武昌城区的视觉感受以及人们生活与情感的多样性

我总是会想,为什么是摄影而不是其他?我开始推测是不是因为无处释放的快感,又或者是仅仅凭借那小确幸式的得到一张照片的自我感动。但随着时间的进程我才将将明白,原来摄影就是自己生命的一种形态,他与绘画不同,他需要摄影师真正的走入那个时空中,用身体创造一个新的画面,再将其作为记忆,这样我们所有的行动才会有了意义。

生活中不是只有摄影,不是只有记忆,就如同武昌它不会在快门中暂停。生活中还有很多持续着的东西不断滋养我们的思考。也许作为一个年轻的摄影师,在相机之后的这些才能让我们更好的面对世界,将相机端的更稳。

李伟:《武汉长江边》

© 李伟

李伟: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后,武汉这座城市正在逐渐恢复活力。我就围着长江大桥转,拍摄了很多大桥附近的照片。武汉这几天正好是防汛,沿着江都封锁了,轮渡停运,江滩公园全部关闭,当地人也无法接近江边。但我觉得这是现在武汉的真实状况,晒着大太阳。

一年之内这座城市经历两次大考,生活不易。

胡佐卿:《来武昌走亲访友》

©胡佐卿

胡佐卿:疫情后回武汉与亲友相聚,透过镜头去发现和记录亲朋好友的日常生活。我用漫画和照片的方式混搭成一个呈现体系。

享受摄影带来的快乐,每进一步都是收获。

钱文轩:《剧场》

©钱文轩

钱文轩:几天的时间里,我走访了武昌区大大小小的生鲜市场与集市,试图将其中的摊位与摊主化作“剧场” 与“演员”,捕捉他们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中最生活化的瞬间。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类工作坊的活动,让我挑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做出一个成立的摄影项目。我明白自己离一个成熟的摄影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徐刚:《武汉快照》

©徐刚

徐刚:在短时间内用照片去认识一座城几乎是不可能的,用大量的照片来呈现对武汉的总体印象,也许这不是一个好的策略。

在这里了解了摄影记者的工作流程,在分享中看到了成熟摄影师的素养。

张晨:《大城小店》

©张晨

张晨:在最有武汉气息的大成路上发现了小秋水饺,店主小秋在二十出头的花季年龄继承妈妈的生意,带领几个年轻人在武汉大成路做早餐生意, “小秋”也变成了“老秋”,但味道从来没变过。这家店的人都像一家人一样,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力量。我用系列肖像的拍摄手法,记录这批经过时间考验的温情团队。

不得不说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太薄弱。几次打了退堂鼓,选择逃避困难,幸好傅老师及时看出了苗头督促我,让我选择迎难直上,以至于感觉自己在最后像褪了一层皮。工作坊确实比自己自由创作或者完成学校作业的工作强度高太多了。

施金宇:《武汉花园》

©施金宇

施金宇:被装扮成风景的城市变成了花园,作为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集合体,这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花园在混乱中重生,珍藏着历史的痕迹,赋予了生命活着的定义。

而在这里,人类是花园的创作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

“武汉再发现”除了是对这座英雄城市的再表达,也是对于自我身份的再发现。认识自己,放松自己,解绑自己,质疑自己,这将会是我今后成长的常态与方向。

彭焕彬:《“胭脂”社区》

©彭焕彬

彭焕彬:潜藏着武汉人对衣装的追求,哪怕只是地摊里的衣装,这是一个城市的另类时髦的符号。

在武汉三四十度的高温下进行拍摄,晚上评片时导师们的批评,都让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每一次老师们都不“嫌弃”我,不断地引导我寻找新的思路。我会将这次工作坊的所见所闻转化为收获,

王建玮:《街头“镜像”》

©王建玮

王建玮:对于生活的了解总是主观的与片面的,应该尝试用更多样、更独特的视角,来发现规律生活中的光怪陆离。

王薇:《告别得胜桥》

©王薇

王薇:我以武昌区得胜桥为中心,以一家汉漂经营户和一家本土居民这两个不同的群体为样本,通过对他们的深入采访,记录他们后疫情时代的日常和面临拆迁背景下的特殊状况。

我在工作坊学习到了最前端的影像思维和表达方式的无限种可能,无论从基本功还是摄影理念方面,都使我看到自己的差距。

原标题:《武昌七日:一次影像与城市的因缘际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