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垃圾分类有多难?这本书梳理了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

澎湃新闻首席编辑 冯婧
2020-08-13 12:0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在2020年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假期里,澎湃研究所完成了《垃圾分类的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这本书的编辑工作。

如果说2020年,“防疫”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事件。那么,在过去的2019年,“垃圾分类”无疑是上海乃至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和防疫一样,垃圾与所有人密切相关,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上海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约为0.89公斤。而据世界银行预测,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全球垃圾量将增加70%,达每年34亿吨。

面对日益紧迫的垃圾问题,2019年7月1日,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你是什么垃圾”,这句因垃圾分类而流行的戏谑问话,成为一些上海居民的内心真实写照。

事实上,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起,已经推行过几轮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使市民对“垃圾需要分类”的认知逐渐清晰。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全程分类体系及垃圾后端处理体系,几次推行均止步于试点。

那么,上海为何要强制推行垃圾分类?这次推广垃圾分类的成效如何?2020年,中国将有46个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上海的垃圾分类实践经验有哪些可供中国其他城市参考?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垃圾分类经验呢? 

从2015年起,市政厅就陆续发表垃圾分类和垃圾再生的相关文章50余篇。2019年6月-9月,在上海推行强制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市政厅前后组织了三次沙龙讨论,基层社区工作者、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垃圾处理各环节的企业、相关学科的学者,以及普通居民等,分享了各自在上海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这些内容由市政厅最终整理成文,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在《垃圾分类的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这本书中,我们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对垃圾——这个无法回避的城市治理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梳理。

普通居民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本书将通过图解信息,让公众对垃圾分类有更直观的了解。垃圾从居民家中出来后,会被分类运送到不同的垃圾处理末端,在这些末端的垃圾处理设施里,垃圾会经过怎样的流程,最终减量并转化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城市的垃圾被填埋在哪里?垃圾焚烧后会产生什么?湿垃圾如何转换成肥料回归土壤?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的直观了解,一方面会帮助居民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比如湿垃圾可以加工成肥料,所以不要把纸巾、牙签等干垃圾混入,否则会给后端处理带来很多不便;另一方面,也会让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产生更多的认同,比如,垃圾分类可以让垃圾减量,也让更多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那么,居民在家花费的分类时间就有了直观的价值。

垃圾分类推广的实践者

垃圾分类的推广离不开社区的参与及行动。

对于推动垃圾分类的地方政府和参与社区工作的实践者来说,本书将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述在垃圾分类的推广过程中,需要向居民解释哪些问题以消除其疑虑?社区推进时会出现哪些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社区志愿者、居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及其他相关的机构,要如何参与和协作?

围绕以上这些问题的讨论,上海的一手经验可以给其他城市提供鲜活的参考。上海爱芬环保——一家推动垃圾分类的社会组织——的创始人郝利琼认为,垃圾分类不光是给垃圾进行分类。垃圾分类也是培育公民意识的过程,还是推动社区自治、社区治理的方法。而这两点正是垃圾分类的价值所在。

垃圾问题的决策者与研究者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019年1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正式推进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对于决策者和垃圾问题的研究者来说,本书试图从垃圾分类拓展到对资源回收利用以及“无废城市”的探讨。

上海正在建设两网融合的资源回收体系,上海及中国城市里原有的收废品小贩将何去何从?如何重新思考回收利用的含义?如何理解垃圾的“无害化”?如何客观认识垃圾焚烧?如何理解“无废城市”的愿景?

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精细化的城市治理、科学严谨的解决方案以及包容性的发展策略。而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一些值得参考的案例。

一个方向是依靠科技创新。2019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零废弃规划,目标在 2030 年前成为“零废弃国家”,具体包括使人均日均垃圾产量由0.36kg降为0.25kg,总体废物回收率达到70%。规划指出,开发新型回收技术和研制环保替代材料是重中之重。

而另一个方向是依靠人们的包容和共享。日本2018年度设计大奖授予了“寺庙零食俱乐部”项目。因为看到单亲母子饿死的新闻,日本知恩寺的和尚将信徒供奉神明的食品送给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们,每月有约9000个孩子获得援助。这一项目在让人感到温暖的同时,也让人看到对食物的尊重和物尽其用可以产生出强大的力量。

其实,在全球各地都出现了类似的食物共享活动,人们不仅共享食物和技能,也创造出让人相遇和产生连结的场所,把人们的心连结到了一起。在经过2020年这个特殊的疫情期后,我猜想,人们会更珍视与他人的连结。

澎湃研究所编著的《垃圾分类的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目录

借助别人的经验,会走得更快更稳

在疫情严峻期,作为一名上海居民,我每次出门都要做好周全的防护,为了节省口罩,只能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垃圾要攒三四天一起扔。但我依旧每天在家给垃圾分类,我所居住的小区从2019年年初就开始宣传垃圾分类,在这一年时间里,垃圾分类已经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个环节。

在这特殊的疫情时期,之前被多次讨论的“定时定点”问题又突显出来。以前,我无法按时扔垃圾,多是和996的年轻人一样,加班后回家太晚,错过了扔垃圾的时间。而在疫情期,也很难“定时”扔垃圾,为了减少出门,很多人常常是趁着拿快递的机会把垃圾带出去。

在本书中,也有很多关于“定时定点”的讨论,“定时定点”本意是为了让志愿者更好地监督,帮助居民正确分类。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居民已经养成了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并且有合理的监督措施,上海的一些小区也可以做到24小时开放垃圾桶。

至少在我居住的小区里,从楼下堆放的垃圾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分好类的垃圾。如果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期,上海的居民仍然能保持垃圾分类的习惯,那么,上海的垃圾分类就算深入人心了吧。

在1970年代,日本东京爆发的“垃圾战争”迫使东京都政府进行垃圾处理的机制改革,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垃圾分类及垃圾处理模式。上海的垃圾分类刚刚起步,中国更多的城市也会加入进来。

上海及中国其他城市即将走上的道路,已经被全球很多城市走过,虽然不能直接照搬别人的做法,但借助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才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稳。中国未来的“无废城市”会是什么样子,离我们还有多远,相信读完这本书,会带给您一些启发。

垃圾分类只是一个起点,只有从这个起点开始,垃圾才会慢慢减量,更多被放错地方的资源才能得到有效利用。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垃圾分类是我们能为日益严峻的垃圾问题及环境问题做的一点点小事。

最后,借用世界清洁日的一句话:普通人可以用一种积极的方式组织和团结起来,为世界带来巨大的正面改变。

(本文摘录自《垃圾分类的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一书,系该书的前言)

8月18日上午10:30,我们将进行一次新书分享会的直播活动,介绍书中的精彩内容及背后故事。欢迎届时扫描图中二维码或在澎湃新闻·上直播栏目进行观看。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