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正略钧策:区域性燃气企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2020-08-14 12: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我国大部分城市广泛使用天然气始于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贯通和广东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输气专案的建设联营。有报告预测,2020年末,全国燃气企业达到3000家,城镇人口天然气气化率将达到57%。随着城镇燃气行业成本上升、需求下降、竞争加剧等环境变化,区域性燃气企业传统主营业务增长乏力,普遍面临发展瓶颈。本文将从区域性燃气企业发展瓶颈、如何突破瓶颈以及典型区域性燃气公司发展案例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一、区域性燃气企业发展瓶颈

区域性燃气企业传统业务包括城镇燃气供、储、输、配、售,燃气工程设计、建设、安装、维修,压缩天然气经营等方面,其中,燃气销售、燃气工程建设和安装是区域性燃气企业的核心业务。当前,区域性燃气企业面临以下发展瓶颈。

01、人员活力不足,运营成本过高

区域性燃气公司大部分是老国企,人员冗余现象普遍存在,通常同规模民营燃气企业的人员规模只有国有燃气公司人员规模的一半。此外,国有燃气公司人员还存在整体年龄偏大,人员活力不足,创新和开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公司运营成本过高,盈利能力不足。

02、业务模式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城镇燃气用户主要分为居民、工商业、公建与公福三类。针对这三类客户,区域性燃气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卖气赚取差价,业务模式单一,产品服务同质化;多年来延续坐商模式,市场意识薄弱,服务质量不高,客户粘性不足。

03、供应区域内用气需求增长放缓

区域性城市燃气企业供应区域内市场增长主要来自于区域内燃气渗透率的提高和区域人口及经济规模扩大。根据住建部数据,2018年全国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6.7%,县城燃气普及率达83.85%;乡镇燃气普及率较低,但是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燃气普及速度缓慢。因此,区域内燃气渗透率难以提高。而供给侧改革深入,中小城市大量落后产能不断淘汰,人口持续外流,这些因素叠加,决定了中小型城市区域内人口及经济规模难以扩大。基于这些原因,在燃气企业的供应区域内,用气需求增长放缓。

04、地域发展受限

2004年住建部颁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城镇燃气行业开始实施特许经营。经过近10年的“跑马圈地”式发展,全国发达地区主要城市燃气管网特许经营权基本瓜分完毕。特许经营具有排他性,加上燃气管网在特定区域内的自然垄断性,燃气企业难以走出区域,大部分只能受限于当地发展。

05、市场竞争无序

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个城市内往往出现几家甚至多达二十多家小型燃气公司同时竞争。无序竞争产生了特许经营权划分不明、管线重复建设或出现区域空白、恶意降低供气价格等问题,使区域性燃气公司的存量市场受到蚕食,经营环境更加恶劣。

06、市场集中度提高,行业竞争加剧

能源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效应行业,随着行业市场化程度逐渐增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目前,昆仑燃气、港华燃气、华润燃气、新奥燃气、中国燃气等全国性燃气企业销气量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并且,这些大型的跨区域燃气公司还在利用其资源和成本优势不断兼并收购小型燃气公司,争夺新的市场。区域性燃气公司在与这些大型公司争夺新市场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还要避免被这些大公司兼并收购。

二、区域性燃气企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正略咨询建议区域性燃气公司将以下七个方面作为突破口,打破发展瓶颈。

01、进行市场化改革,激发内部活力

燃气行业是水、电、气、暖四大市政公用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然而,很多区域性企业还在沿用老国企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市场化环境。区域性燃气企业亟需抓住国企改革深化机遇,从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管控、人力资源管理、品牌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

在股权结构方面,区域性燃气公司可以引入民营股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内部活力,提高运营效率;在治理结构方面,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组织管控方面,从功能定位出发,确定企业近期、中期和远期组织形态,推动集团组织管控方式承接和支撑未来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在人力资源方面,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进行战略性人才筹备和布局,引入职业经理人,建立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在企业品牌文化方面,通过重构企业品牌文化体系,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提升品牌影响力。

02、提供增值服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区域性燃气企业可以利用主营业务形成的用户资源,发挥品牌、渠道和市场等优势,为用户提供主营业务以外的增值产品和服务,深挖客户价值,增强客户粘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可以开拓的增值业务主要包括燃气终端设备及配件类产品、整体厨房及家电类产品、生产及生活服务类产品等。

燃气终端设备及配件类产品包括家用燃气器具,商用锅炉、大灶,工业用燃气设备,以及配套的燃气胶管、切断阀、燃气报警器和智能表等。整体厨房及家电类产品指居民客户厨房内的整体设计安装,俗称智慧、智能厨房,如:抽油烟机、消毒柜、整体橱柜、干衣机、洗衣机等。国内四大燃气供应商——港华、华润、中燃、新奥借助城燃业务的有利契机,纷纷开创了自己的燃气具品牌,拓展了燃气具增值业务。区域性燃气企业由于客户群体有限,可以从代理其他公司的品牌切入。例如,长春燃气、武汉燃气等公司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代理港华燃气旗下燃气具。

生产及生活服务类产品包括燃气保险服务、燃气培训服务、燃气设施设备维护服务等。燃气保险业务是融合了燃气和保险的应用场景发展出的新业务,目前已经成为一些较大的燃气公司的收入来源之一。

03、发展燃气智能化技术

“互联网+”的出现,让许多燃气企业不断向智能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区域性燃气企业应该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提升燃气智能发展水平,在大幅提高燃气企业的运营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强用户粘性。

燃气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燃气智能化可减少传统营业点、入户抄表及管网巡查等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燃气企业运营成本。第二,燃气表智能化可以实时掌握消费者的能耗和安全用气的数据,降低事故发生率,及时制定最佳的输配方案,克服燃气企业管理上的难题。第三,智能燃气能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用户建议及时做出调整,在线缴费、电子账单、节能提示等服务的发展可大幅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04、投资区域管道互联互通和气化乡镇工程挖掘潜在市场空间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随着新型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加快推进,乡镇对燃气的需求会稳步增长。区域性燃气企业可以积极参与省内城市之间、市县之间、乡镇之间的管道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和“气化乡镇”工程,深入挖掘潜在市场空间。

05、开拓多元化气源供应渠道降低气源成本

区域性城市燃气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天然气的销售和购买差价。目前,还有部分地区是单一管道供气或尚未接通管道气,从而导致了气源不足、气价成本较高等问题,限制了当地燃气企业的发展。

区域性燃气企业可以拓宽气源获取渠道,采购液化天然气(LNG)等多种气源,与多供应主体合作,采购最经济的气源,多措并举,降低气源采购成本,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06、优化业务布局打造天然气全产业链条

寻求合适机会,通过投资、合作、采购、并购等多种方式进军产业链中上游,打造天然气全产业链条,是燃气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区域性燃气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纵向延伸产业链。

1.参与中游天然气管网、地下储气库建设投资,获取稳定收益。

2.参与LNG船、LNG槽车投资。

3.与大型燃气企业合作,投资国内外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项目,获得稳定气源,降低气源成本,增强上游话语权。

4.投资海外LNG进口项目,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07、加快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

目前,终端用户在用气、用电、用热和用冷等方面的需求愈发多元化,促使燃气企业提供管道气供给、LNG点供、热力供应、分布式能源联供等结合的综合服务,也倒逼燃气企业从单一燃气供应转向综合性能源服务。

区域性燃气企业可以在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公用设施等范围建设区域型分布式能源系统,还可以战略性投资生物质能、光伏、地热、电力、储能、加氢站、LNG加注站、CNG(压缩天然气)加注站等清洁能源业务,另外也可以尝试在工业园区供热、污水处理等公共事业领域投资。

三、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庆燃气)经国有企业改制,2014年在A股上市,是有着40余年专业经营经验的市级燃气企业,其核心业务是重庆市管道燃气供应及燃气设施、设备的安装服务,还涵盖了分布式能源和CNG/LNG加气站等业务。公司城镇燃气输配管网长度已占全市城镇燃气输配管网长度的80%以上,是重庆市城镇供气量最大、覆盖区域最广的城市燃气供应与综合服务商。2019年,重庆燃气营业收入达70.33亿元,同比增长10.39%,利润总额达4.97亿元,同比增长12.69%。

作为一家市级燃气公司,重庆燃气通过以下四条路径,挣脱区域束缚,突破发展瓶颈,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商。

01、服务增量提质,打造品牌优势

2015年上半年,重庆燃气开始积极推行燃气延伸增值服务,增加服务项目,拓展市场。同时,重庆燃气持续创新服务机制,统筹实施“六减”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业务办理效率,开展品牌推广活动,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用户粘性。2019年重庆燃气被人民网评为“重庆年度人民满意品牌”。

02、重视科技创新,组建专业团队

重庆燃气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组建、培养了一支业务素质与忠诚度都极高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2019年,重庆燃气全面建成全国首家省级燃气管网地理信息平台,助推燃气智能化产业。在燃气智能表、智慧燃气、物联网云平台以及北斗精准定位等方面实现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非居智能表覆盖率超过85%。同年,重庆燃气科技团队共获19项授权专利,参与多项科技项目并取得优秀成绩,整体科技实力获得行业认可,科技水平达到国家先进标准,提高了各经营环节上的专业化优势,为企业高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03、突破区域束缚,拓展市场空间

从2003年开始,重庆燃气相继收购了重庆市数十家区县级燃气公司,并且通过对湖南仁师燃气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民生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领水县渝邻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收购,突破区域束缚,实现跨区经营。

04、加强产业链整合,实现多元化经营

2014年,重庆燃气开始积极拓展产业链,上游进入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页岩气销售、LNG加注站等,下游大力发展新能源,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上下游延伸。

2016年,重庆燃气抓住市场拓展的机遇,引入在重庆市周边云、贵、川地区及全国燃气市场具有优势主导地位的华润燃气,共同拓展分布式能源市场,吸引了众多的高能源消耗的工业园区、商业中心和公共建筑加入。

四、总结

随着全国发达地区主要城市燃气管网特许经营权基本授尽,燃气行业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用气需求增长放缓,用户服务要求提高,区域性城市燃气企业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发展瓶颈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得一席之地,正略咨询认为区域性燃气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推动存量业务向高价值领域升级,从产业链下游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大力投资开发其他清洁能源,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