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标榜自己抑郁症的都不是真抑郁?丨那些对抑郁症的误解和污名

2020-08-17 11: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时至今日,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对抑郁症充满了误解。比如,一些网友指责抑郁症患者在超话中传播负能量,认为ta们正是因为不积极向上才会患抑郁症;也有网友称自己现在看到抑郁症就准备“吃瓜”,觉得“标榜自己抑郁症的都不是真抑郁”。

(图片截取自微博、豆瓣)

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来看,对抑郁症的误解和污名无疑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给ta们带来疾病以外更深重的痛苦。我们因此决定撰写此文,再次澄清一些对抑郁症的误解,也想让真正的抑郁症患者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希望你能看到最后。

01.

人们通常所说的抑郁症,其实是对重度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简称。

患抑郁症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比如:

· 几乎所有时间都处在低落的情绪;

· 对几乎所有活动丧失兴趣;

·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 经常感到自己毫无价值;

· 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

· ……

抑郁症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约有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尽管抑郁症已经非常普遍,人们对它也不那么陌生,社会上对抑郁症的谣言、误解还在广为流传:

误解一:得抑郁症是因为心态不好,软弱、矫情、想太多的人才会得抑郁症。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对抑郁症的误解。即使许多人已经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并不是简单的心情差,人们仍然会觉得,只有心理本来就有问题的人才会得抑郁症,心态好的人是不会得抑郁症的。

事实上,抑郁症背后有非常复杂的原因。除了诸如神经质、消极应对等心理层面的易感因素,生理方面的变化,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过度活动是被最广泛证实的与抑郁症相关的生理异常(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5-羟色胺,也就是血清素分泌减少,也被证实与抑郁症有关(Rubin, Phillips, McCracken, & Sadow, 1996)。

而日本慈惠会医科大学的最新研究甚至发现,抑郁症与潜伏在我们体内的一种疱疹病毒(HHV-6B)相关。研究者检验出,当我们非常疲劳时,这种潜伏的病毒会激增,导致大脑压力亢进,我们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会增加至原来的12.2倍(Kobayash et al., 2020)。

除此之外,一些负面的经历也被证实是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童年遭遇虐待、抛弃等,被证明与重度抑郁症显著相关(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而其他生活中的压力生活事件,比如高水平的工作压力(high job strain)、工作中的不安全感(job insecurity)等,也被证实会促使抑郁症的发生(Wang et al., 2012)。

所以,认为心态不好的人才会得抑郁症,是非常不科学的。

误解二:得抑郁症都会感到悲伤、绝望,产生自杀的想法,没有就不是抑郁症。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抑郁症患者都会想自杀。

抑郁症分为轻度(mild)、中度(medium)、重度(severe),自杀倾向的产生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相关。一般来说,轻度和中度抑郁症不被认为会增加自杀的风险(Robin et al., 2014)。一项在欧洲的调查也发现,在被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中,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占46.67%,其余53.33%的患者并没有自杀倾向(Dold et al., 2018)。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对所有的事都失去兴趣”是比情绪低落更为普遍的抑郁症症状。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也指出,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出的抑郁症症状也是不同的。比如,儿童、青少年患者可能出现易激惹或心境不稳定,而不是悲伤或沮丧;嗜睡的症状较多地出现在年轻的抑郁症患者中。

而更重要的是,对抑郁症的污名化也会导致人们故意隐藏自己的症状(Gillihan, 2017):一些患者即使不开心也要装作开心。临床医师们也发现,许多患者在就诊时不愿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只是聚焦在躯体的症状,认为自己只是身体出了问题(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误解三:治疗抑郁症主要靠心理调节,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多跟人交流、多关注正能量的事。

正如前文提到,抑郁症是有生理基础的,因此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的,并不能只靠“调节”。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也指出,面对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是首要考虑(initial choice)的治疗手段。

心理治疗也有助于抑郁症的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心理动力疗法(Psychodynamic Therapy)等多种心理治疗手段,都被证明对抑郁症有效(Meekums, Karkou, & Nelson, 2015)。

虽然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病人自己的努力也非常重要,但专业人士的帮助才是治疗抑郁症最可靠的方法。前往三甲医院的精神科或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自己调整、朋友家人陪伴,都不能替代专业人士的诊断和治疗。

02.

对抑郁症的误解会给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Ta们会因为这些误解得不到正确的对待和支持,经历多重的压力,甚至致使病情加重。

那么,抑郁症患者希望自己被如何对待呢?

1. 谈论抑郁症前,先了解抑郁症

误解往往源于不了解。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抑郁症,尽量避免因为不了解产生误会,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

比如,知道抑郁症有生理基础后,我们就不会简单粗暴地将抑郁症归咎为患者想不开、脆弱,还去教育他们坚强、想开点。

2. 别再将抑郁症当成好玩的事去猎奇、假装

抑郁症在被大家熟知的过程中渐渐成为了社交资本,许多人抱着猎奇的心态去议论,甚至利用抑郁症的标签给自己带来关注和便利。网络上也因此有了“抑郁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说法。

但是这种猎奇心态给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污名,人们会感到抑郁症“太频繁”、“有点假”、“得抑郁症似乎不影响生活,还会让人变得讨厌”。遇到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时,人们免不了也带着这样的揣测看ta们,抑郁症患者因此承担了不必要的误解和指责。

一位抑郁症患者告诉我,他的抑郁症日记下面常有人“慕名”来骂他,认为他是装病,想找个理由发泄自己的负能量。他原先不觉得抑郁症难以启齿,这些评论却令他产生强烈的病耻感:

“我宁愿自己断手断脚,也不想患抑郁症。断手断脚还有人惋惜,抑郁症好像只会招来谩骂。”

3. 将问题和人区分开。“性情大变”是疾病引起的,不是我们的本意

抑郁症会破坏人的行动力、社交能力、思维方式……让周遭的人感到患者懒了、冷漠了,或怎么劝都不听。而这些都可能让人们在和患者相处时产生不愉快,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

而我们常常会忘了患者只是病了,反而会怪罪患者。研究发现,关系质量下降时,未患病的一方常常倾向于怪罪患病一方,认为患病一方应该为关系变差负责(Reham et al., 2015)。

但这些变化是疾病引起的。我们需要明白对方只是病了,不想动弹也好、回避社交也好,都不是ta们故意为之,ta们只是抑郁症的受害者,平常的ta们并不是这样的。

4. 给患者ta们需要的帮助

抑郁症患者会感到强烈的失控感,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可控,自己做什么都不能改变现状。因此,如果你希望提供帮助,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让ta感到你一直都在,愿意理解、帮助ta。这会帮ta们在一定程度上“锚定”生活,找回一点对生活的控制感。

每个抑郁症患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想要帮助他们时,记得询问他们需要什么,而不是给出我们觉得有效的建议。

比如,你可以问ta们:“你想我陪你聊聊吗?”或者“你希望我做点什么,能让你感觉好一点?”让ta们感到自己被看见、被接纳,对ta们来说,就是很好的疗愈过程。

KY作者说:

抑郁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我们也越来越经常在身边看到患有抑郁症的人。可是广泛存在的对抑郁症的误解让我们很担心,担心患病的人在与疾病抗争的同时,还要承受误解带来的伤害。

写这篇稿件时,我心中隐隐有一种使命感,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让更多人意识到,我们对抑郁症仍有很多误解,并愿意去正确地理解抑郁症、正确对待抑郁症患者。而我也相信,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是怀着善意、愿意为减少对抑郁症的误解做些什么的。

没有人应该因为患病遭到苛待。我希望,每个人每一次小小的包容、理解、接纳,都将最终为抑郁症患者营造更有关怀、支持的社会环境。

Reference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old, M., Bartova, L., Fugger, G., Kautzky, A., Souery, D., Mendlewicz, J., ... & Serretti, A. (2018). Major depression and the degree of suicidality: Results of the European Group for the Study of Resistant Depression (GS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1(6), 539-549.

Gillihan, S. J. (2017, May 02). Can you be depressed without knowing it? Psychology Today.

Kobayashi, N., Oka, N., Takahashi, M., Shimada, K., Ishii, A., Tatebayashi, Y., ... & Kondo, K. (2020). Human herpesvirus 6B greatly increases risk of depression by activating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during latent phase of infection. iScience, 101187.

Rubin, R. T., Phillips, J. J., McCracken, J. T., & Sadow, T. F. (1996). Adrenal gland volume in major depression: Relationship to basal and stimulated pituitary-adrenal cortical axis funct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40(2), 89-97.

Wang, J., Patten, S. B., Currie, S., Sareen, J., & Schmitz, N. (2012).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on work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risk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76(1), 52-59.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