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0年了,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又有什么新预测?

2020-08-17 09: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大数据文摘出品

2013年,一个新词开始出现在多数人的生活中——大数据。

高级酒店内举办各种数据峰会,抓取个人数据的移动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或许当时我们可能都还没有察觉,但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

尽管对于“大数据元年”的定义众说纷坛,但毫无疑问的是,从2013年开始,数据在日常决策和策略制定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一本书密不可分。

2012年末,《大数据时代》一书横空出世,书中十分具有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思维中掀起一场变革,大数据正在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

可以说,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是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除了对大数据时代的前瞻性预测外,舍恩伯格最具洞见之处在于,他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对相关关系的研究会逐渐取代因果关系,这一说法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认知与交流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同时,舍恩伯格还提出了大数据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即预测,他认为,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即将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也正是因为如此,舍恩伯格在国际上被誉为“大数据之父”。

从青年程序员到“大数据之父”

或许是成长在大数据被频繁提及又几乎销声匿迹的时代,无形之中培养了舍恩伯格对大数据的敏感。

1966年,舍恩伯格出生,从当地中学毕业后,舍恩伯格在萨尔茨堡大学学习了7个学期的法律,但他也没有放弃对数据和计算机的热爱,大学期间,他成功参加了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奥地利青年程序员大赛。

1986年,舍恩伯格在他20岁的时候,创建了Ikarus Software,开发了奥地利最畅销的软件产品之一Virus Utilities,也正是这个时候,学界和业界针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讨论,但在舍恩伯格看来,这些都还停留在表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我还是个学生,全球的研究者就已经在谈论人工智能了......在我年轻的时候,对人工智能的相关讨论非常多,正儿八经的应用却很少。更奇怪的是,时间进入到九十年代,之前那种'人类即将迎来人工智能革命'的讨论居然戛然而止了。”

1992年,在获得萨尔茨堡大学和哈佛的法学学位之后,舍恩伯格获得伦敦经济学院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格拉茨大学信息法的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舍恩伯格加入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在那里工作和教学了十年。随后,他在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了3年,如今,舍恩伯格在牛津互联网研究所担任互联网管理和监管的主席。

舍恩伯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在网络经济中的作用,他的研究主题包括了数据隐私治理、大数据等,同时,他还是被遗忘权的提出者。

时间进入九十年代,舍恩伯格而立之年,大数据和人智能的成果——而不仅是讨论——也急速壮大起来。谈及原因,舍恩伯格的归纳很精简。第一是人们发展人工智能方式的改变,第二是技术本身的限制。

最开始,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是将通用规则和抽象概念植入计算机,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实际上挑战着人类的提炼能力,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常识,人类都需要提炼出概念,这样的方式不仅低效,且阻碍重重。上世纪七十年代,新的人工智能理念出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思路,核心概念在于,让电脑来承担获取知识的重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人类来提取知识、凝练规则。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听舍恩伯格亲自为你讲大数据~

这就是舍恩伯格归纳的第一点,即人类的人工智能理念在变化。

这种思路的前途大好,数学模型也非常合适。但是不幸的是,这次的问题出现在了技术本身。别忘了,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别说互联网普及,就连随身听都还没影儿呢。“神经网络”这种让机器自己学习的新思路,好是好,然而需要机器学习海量的“练习数据”并且拥有巨大的处理能力。这两者在当时都不可能——至少不可能花得起那个价格。

这就是舍恩伯格归纳的第二点,技术的限制。在人工智能这件事上,人类明显经历了理论先行,技术姗姗来迟的过程。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个世纪不行的事情,现在行了。

时间来到21世纪,我们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却有了很大提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一台普通的智能手机的运算能力,就超过了1969年NASA计算首个登月飞船轨道的大型计算机。因此,人类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已经可以在相对低成本的情况下飞跃,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就这样,从灰尘堆里冲出江湖,擦拭一新后,重新上路。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项技术还在高歌猛进。

舍恩伯格教授自己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也在高歌猛进。1986年,舍恩伯格创办Ikarus软件公司,专注数据安全。1991年,舍恩伯格被评为奥地利五大软件企业家,2000年被评为萨尔茨堡年度人物,2014年获得世界科技奖(World Technology Award)。

而在学术领域,舍恩伯格也相当活跃。他曾先后任教于世界最著名的几大互联网研究学府。现任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信息监管科研项目负责人,哈佛国家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监管项目负责人;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学院信息与创新策略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大学 、维也纳大学的客座教授。

至今,舍恩伯格已经出版11部著作。几乎每隔几年,舍恩伯格都会出版一本在当下颇为超前的著作。

2020年,舍恩伯格对大数据又有哪些新见解?

2012年出版的《大数据时代》是开国外大数据系统研究的先河之作,预测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出大数据时代将带来人类对相关性的关注,淡化对因果关系的渴求。

而在紧接着的2013年,舍恩伯格又出版了一部《删除》,反思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互联网遗忘权”。“被遗忘权”(Right to be forgotten),或称“删除的权力”(The right toerasure),是在欧盟已经付诸实践的人权概念的一种,最早由舍恩伯格在2009年提出。简而言之,即人们有权利要求移除有关他们的个人数据,同时阻止个人数据的进一步传播。

而最新一本《数据资本时代》则讨论了经济社会的变革,数据技术转向数据资本,传统市场转向海量数据市场,企业、货币、金融、就业、政府监管、社会公平,都将面临巨大挑战。舍恩伯格对未来再次做出了清晰的预测,海量数据市场将引发市场机制的再次复兴;传统公司的重要性会下降;货币资本衰退,银行将面临“风暴”;人类工作和分配正义会受到严峻挑战……

原标题:《2020年了,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又有什么新预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