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喜欢“黑政府”的韩剧,这次又出了顶级“王炸”

2020-08-22 10: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暑期档韩剧大爆发。

《亲爱的精神病》以8.7分收官,《恶之花》拿下9.2高分。

抱歉,以上都只是预热。

真正的王炸,在这里。

秘密森林 第二季

비밀의숲2

三年前,《秘密森林》播出时韩媒惊呼——

“韩剧分为《秘密森林》之前的,和它之后的。”

为什么?

它代表韩剧的最高规格和新的转向。

顶级卡司,制作拿出tvN的看家本事。

主题上一如既往“黑政府”?

不。

它并不把黑暗当成你对面的假想敌。

而是描绘出一片黑色森林,当你身处其中,会不会也长成其中的一棵树木?

暧昧,复杂。

这是超车后再自我超越的野心。

01

余波

先给忘了第一季剧情的同学打个底。

男主黄始木(曹承佑 饰),黑脸检察官。

小时候因为一台脑部手术,男主留下后遗症,丧失了情绪感知能力,表情永远冰冷,不是面瘫,胜似面瘫。

女主韩汝珍(裴斗娜 饰),乐天派警察。

和男主在一起就是冰火两重天。

同样对受害人家属。

在案发现场,他抢过死者母亲的钥匙,不顾哭喊把她锁在门外。

——喊什么喊,没看见我要工作么。

韩汝珍呢,擅长打情感牌,用她的超级亲和力,拉近和调查对象的距离。
他们各自属于不同体系,但结成战友,共同面对韩国司法的黑暗面。

第一季,以检查长李彰俊牺牲自己,揭开了森林的一角而告一段落。

掌控韩国经济命脉的集团会长被捕,举国震动。

面对法律,黑幕李允宰毫无悔意,爆出“名言”——

我是肩负着韩国国民生产总值30%的人

为养活这个国家,奉献了一辈子

就算检察官们能从法理角度对我进行各种误读

但是我站在大韩民国恢弘的历史面前,是无罪的

潜台词:想给我盖棺定论?还早得很。

会长落网,接手集团的是女儿李在妍。

她颜值不减,眼神还多了几分凌厉。

检查厅也没闲着,大把逃税材料手里攥。

随时给摇摇欲坠的财阀补上最后一击。

另一边,3年前的勇士也将面临新的波澜。

黄始木,揭露韩祖集团黑幕的功臣,却被下放。

他还是老样子,面瘫,因意外吃不上饭。

女主韩汝珍的待遇也没好到哪儿去。

升了警衔,进入警察厅负责舆情工作。

其实是明升暗降,每天就是处理一些法治新闻,不痛快的她一有功夫还是要查案。

第二季回归,Sir的第一感觉——

慢。

海边,大雾。

男主独自在案情还原。

两青年酒后海边玩耍,意外溺亡。

黄始木凭借经验,发现了线索——海滩警戒线是被人为烧断的。

意外,另有隐情。

就这么小个案件吗?

对。

但正是这不起眼的裂缝,慢慢延伸开来,形成一张巨大的蛛网。

02

始木

《秘密森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每一个线索都会关系到日后剧情的走向,不容忽视。

小人物,是揭开森林迷雾的第一棵树木。

第一季,黄始木撞破关键人物朴武成的死亡;第二季,黄始木介入青年溺亡事件。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实则牵动各方利益。

两少年溺亡的起因,他们越过了警戒线。但警戒线,早就被一对打卡网红照的情侣烧断。

这对情侣该不该论罪?

检方结论:不起诉。

原因,我们等下再说。

除了检方的掣肘,这个案件更麻烦的是,那对情侣请的律师是前部长法官吴朱善——

刚刚从法官的位置上退下来转做律师,享有“前官礼遇”。

PS:前官礼遇指的是一种潜规则。韩国法官、检察官在离职后担任律师,会享有同等待遇;且一般转职当律师的第一场官司都会赢。

这不是在纵容罪犯吗?

大众的不满,立刻指向了检方。

一时间,检察院门口布满了记者,纷纷质问检方“潜规则”的行径。

在上一季中互为照应的黄始木和韩汝珍,终于,被推上了互相厮杀的阵营。

大检查厅禹部长把黄始木和他的冤家徐东宰召集到晚宴上。徐东宰手上有一份警方掩盖警员离奇死亡的材料。

剑指韩汝珍的上司崔光。

而崔光那边,早已决心要把案件小题大做。

给检方一个下马威。

在她的部署中,韩汝珍的名字赫然在列。

男女主再次相遇,就在谈判桌上。

战友变对手。

这是编剧强行安排的套路吗?

非也。

他们对决,某种程度上是必然。

因为他们都是同一种人。

黄始木为人刚直,就像他的名字“始木”——初生之木,离本心最近,笔直,没有斜枝。

韩汝珍,同样单纯正直。

身为警察,屁股却经常“坐歪”,不为警方说话,得罪身边同事。

是从一开始就是残忍的恶魔,才会做这样的事吗?

都是因为做着做着发现可以,才会这样的

因为所有人都闭上眼,缄口不语

黄始木和韩汝珍是体制里的两个理想主义者,他们不仅不打算同流合污,甚至想要把滋生的黑暗连根拔起。

刚。

通常会有两种下场:

其一,过刚易折,被打压。

其二,变成锋利的武器,被利用。

就像姜元哲说的——

你是一把很锋利的刀 只会被用来处理难题

他们把刀挥舞至锋芒尽失后

才说自己的手被割伤

怪罪那把刀过于危险 接着将其束之高阁

因为这类人,不考虑个人得失,不顾及政治后果。

只要嗅到不法的气息,他们一定奋不顾身,誓要把腐败者拉下马。

胜出的会是正义吗?

Sir不知道。

但发笑的人里,一定有腐败者的政治对手。

换句话说,黄始木和韩汝珍都在被当枪使。

《秘密森林》说出了一种更诡异莫测的黑暗——

这不是一场正面厮杀。

刺向黑暗的利刃,会被挪移操纵,反过来成为黑暗的斗争工具。

光有正直,够吗?

在秘密森林中。

不一定都有光明的出口。

于是,不少人开始反向调侃韩国的现实主义作品:

“韩国导演:敢拍,改变国家的电影。”

“韩国:你随便拍,我就是不改。”

但这便是我们安于现状,犬儒下去的理由吗?

你是否忘了,曾被《熔炉》感动过的——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

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秘密森林》同样也在说。

在改变之前,请先别问结果——

看第二季开头一个场景。

主角面对阶梯,前方是无尽的黑暗。

他迈步向前,义无反顾。

再想想,男主的前辈曾对他说过的——

正义,是永远的暗恋对象

正义是渴求。

哪怕求而不得,心中仍忍不住渴望,永不停止。

03

影子与我们

韩国的“秘密森林”如何形成?

第一季里,检察长李彰俊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

罪恶,因一碗饭一杯酒一个钱包的人情而生。

腐败,从来只有0和100次之分。正是第一次的纵容,造成了一座充满腐败的森林崛起。

时间一长,要拔起一座交错纵横的利益森林,谈何容易。

说到韩国的“特产”:黑政府。

《秘密森林》确实黑。

但它更想追寻,黑暗从哪里生长出来。

比如,青年溺亡案件中,我们会疑惑,警察和检方为啥要窝里斗?

到底谁是坏人?

抱歉。

现实似乎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有两部电影,给过我们相反方向的输出。

《杀人回忆》,对准警方。

调查连环杀人案,小镇警官朴斗满(宋康昊饰演)纯靠直觉“猜”凶手。

诱供、逼供等手段层出不穷。

玩暴力逼供也是家常便饭。
“嫌犯”抓了一个一个,真凶却一起接一起地犯案。

大城市来的苏警官原本是一股清流,办案讲逻辑推理。

不久后却发现,这套在这个小地方不管用。

最终他也用枪抵着嫌疑犯,逼他认罪。

如你所看到。

不受限制的警权,不仅无法保护我们,还会陷我们每一个人于危险之地。

那另一面就没有问题吗?

《追击者》,对准检方。

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最让人痛心的一点是:

凶手池英民(河正宇饰演)在监禁妇女美珍后没多久,就出车祸进了局子。

一反套路,警察例行盘问,他居然自己就招供了杀人的事。

可结果呢?

凶手已经落网,被害人也已经成功逃脱,找到人求救。

却还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残忍地锤杀、分尸……

你要问点解?

在找到证据之前,没有检方的许可,警察也必须放人。

检察官眼尖地发现池英民身上的伤,开始作威作福。

而警察表情,像是撞见猫的耗子。

所以,杀人的只有凶手吗?

不,还有执法者的弄权和不作为。

为什么要互相斗法?

事实上,任何一种权力都趋向与自我的无限膨胀。

在《秘密森林》中,溺水案一出,就成了两方争夺的一块肉。

警方借媒体发难,指出案件另有隐情,是检方阻止了调查。

而让检方耿耿于怀的是,警方始终要争夺搜查终止权。

这意味着抢夺他们的固有领土。

这是黑暗吗?

他们全都披上了程序的外衣。

然而当你放弃了正义的参照,不假思索地融入体制,去分享权力时,也就成为了那片“秘密森林”。

第一季的检察长李彰俊,曾经铁面无私的他,在入赘韩祖集团后,成为黑幕李允范的棋子。

此后,他每天与各类财阀高层觥筹交错,充当他们的保护伞。

他还用自己的特权保护警方高层。

龙山警署署长金宇均,非法参与未成年人卖淫。

李彰俊倒好,利用自己的特权替他掩盖罪行。

在危急时刻,告诉金宇均保命的手段。

《秘密森林》并没有打算对着体制一黑了之。

黑暗是什么。

不是别的。

它就在脚下。

——那是你的影子。

Sir仍然记得,律师受到当事人的委托,帮他们免于起诉。

对溺亡者的朋友威逼利诱,劝他不要出声。

但律师离开。

看到当事人得意忘形的嘴脸,却抑制不住内心的厌恶——

要是当法官时遇上,早就把这俩货给……

过去,他是正直不阿的法官。

现在,他是代表当事人利益的律师。

这是两个人吗?

他只是出于不同的立场,做着不同的事。

但一回头,却再也无法与自己相认……

在秘密森林里。

不是别的。

是我们在不停与自己的影子凝视。

如何才能保持独立,不堕入它的轮廓里?

在今后的路上,请时刻记住:

追逐真理前行,向着正道迈进

都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止步的瞬间就是落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爱伦坡的雪糕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

原标题:《「改变国家」?他才不满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