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视热评丨迟来的北影节,带来更为珍贵的十岁记忆

朱辛未/央视新闻
2020-08-22 15:21
舆论场 >
字号

在众人的共同期盼下,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今天拉开帷幕。作为一个有着十年历史和巨大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北影节每年都会在内容与形式上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北影节也有一个特别的开场,启动式首次采用提前录制、线上播出的方式。北影节的“变”与“不变”,折射电影业的发展变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示。

北影节之“变”:变的是形式与心态

北影节变了,这是每个见证电影节活动流程的人的共同感受。

一大变化是“减”,减去电影节开闭幕式、明星红毯及部分线下互动环节。这种删减无疑减去了电影节的部分“星光”,会令一些明星的粉丝们略感失望。但看看电影节安排大家很快就有更多发现和惊喜,因为还有一大变化是“增”,增加了更多活动形式。从过去单一的传统线下活动模式变为如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联动模式。线上展映、电视展映、影院展映、露天放映四种模式相结合的展映形式,令影迷们不仅可以多种方式在影院、在户外观赏展映影片,还可以在电视媒体和网络平台收看自己心仪的影片。

此外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心态的变化,如果说往届电影节的精彩,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轻松娱乐的心态,本届电影节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激励、一种信号。受到疫情影响,电影产业停滞多月,北京国际电影节再次启幕,应对困难、线上线下生长,十岁的电影节由此迎来平台的延展、粉丝群的扩大,这一迟来的节日对影迷来说尤为珍贵。

北影节之“不变”:不变的是信心与成长

尽管北影节有着诸多变化,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观众们对它的期待。

尽管举办时间从以往的每年4月推迟到了如今的8月,人们对电影节的关注其实一如既往。众多网友通过网络搜集电影节各种相关信息,很多影迷早早便做好抢票攻略,只为能看上一场自己心仪的展映电影。于是,我们又一次见证购票系统开通不到一小时,所有的观影券被抢购一空的盛况。这盛况背后,是人们对优秀电影产品的需求和对文化市场的信心。

今年7月20日,全国电影院线开始有条件逐步复工,与之相伴的还有影院上座率30%的限令。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多地影院上座率也提高到50%。电影院热闹的场面会回来吗?一个月后,复工满月的8月20日,一个数据的公布给出了明朗的答案,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的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8月20日,全国票房已超10.1亿,超3300万人次走进影院观影。 

从被抢购一空的电影节观影券,到数据可观的票房数据,无一不在展示着观众对文化市场的强烈需求。除了因长时间影剧院关闭、观众的消费需求需要释放,高质量的影片也是这一轮观影热情高涨的主要原因。纵观片单可以得知,无论是经过北影节精挑细选的参展影片,或是在院线上映的大量经典复映片,质量上乘都是它们吸引观众们的的“杀手锏”。应当说,只要影片品质优秀、防控条件得当,人们选择走出家门、去欣赏文化产品的热情与意愿从未消退。

时光流转,北京国际电影节迎来自己的第十个生日。

十年岁月,几多成长。

通过它,我们得以再一次领略世界电影魅力、接触多元文化。而它身上的“变”与“不变”,则更多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乐观、从容、自信与顽强。

(原题为《热评丨迟来的北影节 带来更为珍贵的十岁记忆》)

    责任编辑:陈建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