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复星医药CEO谈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更说明疫苗的必需性

澎湃新闻记者 李潇潇
2020-08-26 22:26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8月25日,国际权威期刊《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刊发论文,披露了香港一名33岁男子二度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首次被证实二度感染的新冠确诊病例。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8月25日就此强调,全球2300多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仅有此1例为康复后二次感染,并不常见,但“二次感染者”的出现,还是让人们对在研的新冠疫苗产生疑问:将来打了新冠疫苗是否也无法为人体提供有效的保护?

在8月26日的复星医药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媒体沟通会上,复星医药(600196.SH)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吴以芳表示,“如果有康复者又感染,更加说明疫苗的必需性,打了疫苗,抗体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基本上可以对抗病毒,大大减少感染的几率。新冠病毒传染性很强,没有疫苗的话,很难想象。”

对于新冠疫苗提供保护的时长,吴以芳表示,新冠疫苗的研发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研究是边做边完善,即使某种疫苗获得了紧急使用上市,也需要继续观察,疫苗的效期等问题需要科学数据支撑,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复星医药通过与德国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的合作,在中国独家开发、商业化mRNA新冠疫苗BNT162b1,目前该疫苗在中国已经进入1期临床试验。BNT162b1新冠疫苗在国外由BioNTech和美国辉瑞公司共同合作研发。

吴以芳在媒体沟通会上介绍,BNT162b1新冠疫苗在国外进行二三期临床试验的同时,国内也开展了b1的一期临床试验,“b1的72例成人组已经打过第二针,安全性等各方面都很好,老年组已经打完第一针,第二针也很快就到了”。与此同时,b2临床试验也已经向国家药监局提出申请。

新冠疫情以来,预防性质的新冠疫苗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在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来同步推进,包括病毒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疫苗、病毒载体类疫苗、核酸类疫苗(质粒DNA、mRNA等)、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根据公开报道,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旗下的两款灭活疫苗已经在多国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康希诺生物与陈薇院士团队合作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经完成二期临床试验。从临床试验阶段来说,复星医药的新冠疫苗进展算不上最快。

吴以芳认为,多种疫苗为社会公众更多选择机会,每个疫苗在疗效、安全性、保护率、保护时间、注射后的副作用等都可能有所差异,“如果没有足够的备份,也没办法确定哪个能批下来,跑得快也好,慢也好,哪一家也不敢说自己的肯定能批下来”,最终还是先把自己的产品做好。

吴以芳表示,新冠疫苗的审批有不确定性,但按照BioNTech此前公开的情况,将在10月份完成临床试验,然后向美国FDA申报,如果FDA批了,相信国内也会很快获批。

对于未来新冠疫苗的供应保障问题,吴以芳向澎湃新闻表示,在与BioNTech公司的最初沟通,就将此放在非常高的高度上,双方在全球积极沟通,探索各种可能性,比如CMO(合同加工外包)、中国分装、在中国新扩建一个生产线。

“双方还在探讨很多操作方面的细节,是新建还是分装,还是CMO合作,涉及法规和技术的问题,都还在深度沟通。一旦有确定性进展,也会对社会进行公告。”吴以芳表示。

对于未来的新冠疫苗的商业化,吴以芳表示,新冠疫苗的商业化分为免疫规划和非免疫规划两种,前者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兜底,后者则民众、单位等自由选择,“看企业与各个方面沟通的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8月22日在央视财经的《对话》节目中强调,新冠疫苗的定价不能以市场的供需矛盾作为定价依据,只能以成本作为定价依据。

对此,吴以芳表示,新冠疫苗是公共卫生产品,国家一定会出台相关政策,肯定会积极响应,盈利不是第一目的。作为企业来说,获取合理的利润,也要保证公众可及。在未来新冠疫苗的自费市场,也会结合社会需求情况,并参考其他兄弟企业定价政策。

    责任编辑:孙扶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