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后错失机会,如何给袁老板提建议

2020-09-01 15: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团队特邀作者 朝文社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705,阅读时间:约9分钟

提及三国时代最有名的战役,那必须是官渡之战,正是这一战,奠定了中国北方的局势。如果没有这一战的胜利,所谓的魏武挥鞭根本就是个笑谈,也就不会有后来曹操的慨当以慷,对酒杜康了。

这场战争的胜利者,无疑是曹操,而超级背景板则是家底雄厚的“倒霉蛋”袁绍。但其实,如果从战前的战略分析看,曹操的胜算真不大。

一、战略对比

关于发动袁曹大战,后来的胜利者曹操本人,其实是有点心虚的,毕竟曹老板本人知道,他当下的实力不如袁绍。

首先从地盘看:曹老板主要占有兖州、豫州、徐州,其中的徐州刚刚从吕布手里夺过来,而且徐州人民与曹老板有多次屠城之恨,根本无法形成有力的支援,实际上真正能全力支持老曹的则只有兖州、豫州;而对手袁绍则拥有: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四个大州,地盘确实大!

其次从战略环境看:袁绍的地盘主要北方,主要敌人只有南方的曹操,而曹操占据的中原一带,那可妥妥的是四战之地——北有袁绍,西有马腾,南有刘表、孙策,东边还有不安定的徐州。这个战略环境,一不留神,曹氏集团就会陷入多线作战的境地。

从家世来看:无论如何,曹家都顶着宦官后代的名义;而袁家则打着“四世三公”的名号。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家世问题,在那个年代,家世好就意味着人脉广、朋友多、成明早,自然也就容易攀亲戚、结团伙。事实上,袁绍、袁术兄弟俩能够快速在乱世之中出尽风头,就跟他们出身名门有很大关系。这一点,从开战后很多曹营中很多人私下写投诚信,就能看出端倪。

对于双方的优劣,不光曹老板心知肚明,连老曹属下的谋臣将领们也看得很清,如果不是荀彧提出的“四胜四败”论和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论,曹老板没准还会纠结几年。

如果单从战略对比,曹家的胜算,那是真心不大,而官渡之战也实在是给了袁绍太多的机遇,但几乎都被袁老板一一完美错过。

机遇一:外交优势

这就要说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我们后人看,这个策略优点很多、很高明,但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

诸侯可并不都傻,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曹操所谓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不过就是董卓控制朝堂的翻版嘛,董卓以及他属下的西凉军给大汉王朝带来了什么,朝野上下可看的清清楚楚。所以,曹操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诸侯也可以再来一次“十八诸侯讨曹操”。

而这种讨伐的借口,早在之前讨伐董卓的时候已经玩过一次了:随便造个诏书就可以忽悠人。

事实上,袁绍也真这么玩了:他先后去劝说刘表、马腾,夹击曹操。但可惜的是,袁老板对这两路人马也实在太不上心,对两边都是用力不够,而这结果就是:本就庸庸碌碌的刘表,完全采取了观望态势;墙头草马腾,非但没有被争取过来,反而成了曹操的盟友——派出一万多骑兵给曹操助战。

可以说,本来最好的外交策略,被袁绍玩坏了。外交失败的结果就是,袁老板只能独立死磕曹操。

机遇二:三年疲曹计

虽然从表面看,老袁家地盘大,但实际上老袁家的地盘也都是刚抢来的,对地方的贡献并不大,短期内其实还无法得到四州军民的全力拥护,所以优势并不明显。

对此,田丰、沮授都看在眼里,因此不建议袁绍仓促发动大战,都向袁绍提出了“慢刀子割肉”的主意。两人的说辞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核心要点都是:不要急于和曹操大决战,老袁家自己先要稳固后方,同时号召天下人反对曹操,此外还要派出精锐的游击队不断骚扰曹操,不让老曹安稳地啃鸡腿。

两人都断言,如果按照这个策略实施下去,不出三年,老曹就要焦头烂额,主动投降了。

不得不说,聪明人的看法都很一致。

但同时,蠢人的看法也很一致——郭图、审配等人却说:我们老袁家实力这么强,还等三年?平推过去就灭了他们老曹家了!

两边争执不下,拿主意就要看袁老板了,而没什么远略的袁老板早就被打败公孙瓒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能动手就不吵吵才是我老袁的作风嘛!咱就出兵打小曹!

反观可怜的田丰、沮授,不光意见没被采纳,反而从此被袁老板不断疏远,比如沮授的监军一职,被一分为三,从此只能和郭图、淳于琼分享监军之权。

机遇三:徐州和刘备的反叛

枭雄刘备这一辈子,可能从大桑树下许愿开始,就没想过真正的甘为人下,刘大耳朵就一直想当家做主、睥睨众生,但可惜刘备的能力与机遇都差一些,拼搏多年,别说另立山头,连媳妇都顾不好。

后来,总算在公元194年从陶谦手里“继承”到了徐州牧,有了一方天地,但可惜先后被袁术惦记、吕布背叛,老刘的行情一路跌停,最后不得已才去投靠曹操,对抗吕布。

这些年的颠沛流离,老刘可以说是“心里苦,但不能说”,好容易趁着袁术败亡的时机,老刘扯旗重新占据徐州。必须说,老刘这个时机其实拿捏的很好:正好是袁曹在官渡对峙的时刻。刘备相信,在这种关键时刻,曹操应该是没工夫对付自己的,而等到曹袁两家分出胜负,他在徐州也站稳脚步了。

如意算盘打得挺好,但可惜曹操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居然真就不管袁绍,直接率领大军来揍刘备,防止自己两线作战。

老曹这么冒险,老袁家完全看不出来吗?还真不是,起码聪明人田丰就又看出来了,强烈给袁老板建议:趁这千载难逢的良机,赶紧端掉老曹的后方,这么一玩,老曹就死定了。

按说,拍板主战的正是袁老板自己,可是对于田丰的建议,袁老板居然说:哎呀,这几天我小儿子病了,这是不祥之兆啊,不宜出兵。

这理由,纵观中国历史,除了老袁,也是没谁了。

机遇四:田丰、沮授的再建议

这得说白马之围和延津之战的失败了,这场战斗可以说是官渡之战的前哨战。公元200年,袁绍派遣大将颜良作为前锋出击白马。

出击白马这个战略决策,是正确的,控制了这里,袁军就可以挺近黄河南岸,掌握一定的战斗主动权。但问题出在颜良身上,这哥们虽然出镜率不高,可是他的名气却是震天响:“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不过,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勇而无谋。所以对于他的任命,沮授又出来说话了:这个颜大兄弟,生性偏狭,虽然骁勇,但不能独当一面啊。

必须说,这个沮授,绝对是汉末三国时代一等一的谋臣,无论对战略局势,还是观人识人,眼睛都够毒辣!但可惜,在袁绍账下,太过聪明的建议,基本都会被无视,这一次也一样:沮授说颜良不行,我老袁偏偏就要用颜良!

而强行任用颜良的结果就是:颜良猛攻白马2个多月,愣是没攻下来。不但如此,颜良本人还被曹操派出的援军——关二哥给斩了。

颜良死了,袁绍由派刘备和文丑攻击延津,结果在这里,文丑又被打败,连文大将军本人也被乱军砍死。

接连失败的结果真是啪啪打脸,颜良在白马整整白耗了2个月的时间!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这俩月可太关键了,曹操早就利用这个时间差完成了战略调整。

眼见爱将颜良、文丑都死了,袁老板怒不可遏,指挥大军,就要全体南下。实在看不下去的沮授又站了出来:袁老板,别犯糊涂啊,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咱们屡次大战不利,现在的战场形势已经很清楚了,我们人多,但是老曹那边的战斗力明显更强。所以,这种情况下,老曹希望的是快速决战,我们应该偏不如他的意,跟他们玩持久战,耗死他们。

甚至,连关在大牢里的田丰,听说袁老板要大举进兵也是赶紧上书劝阻:老板,只要悠着点,咱完全能耗死曹操的。

实事求是的说,如果袁绍此时还能听沮授、田丰的建议,这场大战的胜利者极有可能还是老袁家。可是,屡屡被田丰、沮授打脸的袁老板,已经完全听不进任何他俩的建议了:你们说要打持久战,我偏偏就要速战速决!

而老袁速战速决的结果,地球人都知道的。

老袁对待谋臣的这种态度,和曹操知错就改的风格一比,老袁想不输都难啊!

感慨一声:给袁老板提建议,真是一件超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二、再看袁绍其人

对于在官渡之战中屡屡犯错的袁绍,刘不备先生在他的《只三国不演义》中感叹道:袁绍,简直就是专门和正确意见作对的人!

其实,回看袁绍的前半生,他还真不是这样的无脑:跟着何进的时候,还是很能为何进出谋划策的,虽然大部分是歪点子,但起码还是开动了大脑的;在界桥大战公孙瓒,被公孙瓒骑兵围困的时候,老袁不躲不避,迎头而上,愣是险中求胜。

那袁绍为啥就有这种百分百的转变呢?

首先是性格问题。袁绍这样的人,通俗点讲,就是顺毛驴,跟他讲道理,必须用他喜欢的方式,而偏偏三国时代的牛人们——都很有个性。其实不光是田丰、沮授有个性,曹操仗下的荀彧、郭嘉不都个性的很吗?但两边的结果却完全相反,袁老板这边是听着就头大,而曹老板这边则是从善如流。

其次是确实成绩出众。袁绍虽然家庭出身好,但其实起点很低——他独立创业的时候几乎是“一穷二白”,而他却能通过奋斗拿下青州、并州、冀州、幽州这么大地方,就个人成就而言,老袁——有本事!但也就是这份成绩单,让老袁“飘了”,人一飘自然就会犯糊涂:其他人都不如我,他们的意见,那自然也就不需要认真考虑了。

三、结语

官渡之战已然过去一千多年了,而袁绍在这场战争前后所犯的各种错误,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遍观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职场之上,类似袁绍这样“有能力”飘飘然的自大者,仍然比比皆是。

感叹一声:如果遇上这种刚愎自用,而又缺谋少断的领导,咱们职场小白,还是绕着走吧,否则田丰、沮授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官渡之战袁绍有六次机会挽回败局!》、《只三国不演义》

原标题:《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后错失的机会——从官渡之战看如何给袁老板提建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