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学的奇迹,就像小说一样令人惊叹

2020-09-02 14: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免疫学火出圈了,新冠疫情引发的一系列卫生反思,也致使我们对健康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医学事实与普通人的距离有多远?有些研究以别国语言发表,普通人也很难拥有学术论坛的登录账号。大多情况下,我们以他人转述的方式获取“事实”。信息爆炸式增长,一行字、一句话,就被视为真理。

在第十四期“有书看·有话说”活动中,我们选出了四位读者并寄出《优雅的守卫者》一书。当张文宏的一番“别喝粥”的言论都能颠覆无数网友认知,他们也在思考:与其通过不明不白的转述,从权威的科普读物及专业人士的口述中获取“事实”,会更加可靠。

第14期书目:《优雅的守卫者》

《优雅的守卫者》
[美]马特·里克特 著;秦琪凯 译
中信出版·鹦鹉螺,2020 年 6 月版

期待分:8.5    读后分:8.5

免疫系统涉及不计其数的细胞、特殊物质及器官之间的高度纷繁复杂的相互作用。任何药物也无法取代它,它是人体自带的杀毒软件。

——周游

疫情过后,免疫系统这个以前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的词汇,成功“出圈”,成为了普罗大众较为关心的话题。

同样的环境,面临同样的病毒,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结局。有的人没有被感染,依然健康;有的人却不幸成为了感染者。就算是感染者,命运也不尽相同——有的人仅仅是轻症,治疗几天就痊愈了;有的人却是危及性命的重症,上呼吸机,上猛药也不见缓解,命悬一线,在阴阳两界之间徘徊。说到底,是我们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在起作用。

地球上有很多病毒,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并不代表不存在。时不时的,病毒就会在人类世界肆虐一番,很多人会因此死于非命。病毒进入人体,会遇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这个抵抗,自然存在着变数,输赢都有可能。赢了,就是健康与生存;输了,就是疾病与死亡。我们人类能够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生存,就是一段免疫系统不断与病毒抗争的历史。

人类其实是与病毒长期共存于地球上的,甚至病毒存在的历史要远远长于人类。地球两极厚厚的冰层下,就有很多史前病毒。很多人担心,一旦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地球的温度持续升高,两极冰层融化,很多病毒,甚至已经绝迹多年的病毒,会重新回到人类世界,让人类遭受磨难。

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很多疑难杂症,纵使很多医学界的权威大神,也无能为力,并对有些病因充满了疑惑。有些病毒进入了人体内,似乎所向披靡,免疫系统只有招架的功夫,沦陷只是时间问题。这些病毒似曾相识,但又和以前的不完全一样,后来人们发现,原来病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会进化的,也存在着迭代。地球上再小的物种,也会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自我完善,让自己强大,人类如此,病毒亦然。

各种疫苗的研发,实际上就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使之能够更加强悍地对抗入侵我们体内的病毒。可以这么说,如果免疫系统是我们人类自带的杀毒软件,疫苗就是对杀毒软件的不断升级。因为,病毒也在升级,杀毒软件不升级,岂不是坐以待毙?

当然了,日常饮食和营养摄入也很重要,合理膳食,以及像钟南山和张文宏两位教授提倡的那样,多喝牛奶,多补充蛋白质,实际上也是为了增强免疫力,就好比我们对电脑的日常维护,才不至于关键时刻“死机”。新冠肺炎的阴影尚未散去,病毒也永远不会消失,“与狼共舞”将是常态。

©Unsplash

科学家的职责是研究病毒,研制疫苗,开发新药。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对自己,对家人负责,戴好口罩,避免病毒入侵;同时还要锻炼身体,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不断增强免疫力,提升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能力。

病毒从来就没有真正战胜过人类,这次也不会。

期待分:10分  读后分:8分

想知道自己的免疫系统的神奇,给自己多点安慰。

——Sandra' Hu Santé

一个健全和强大的免疫系统带来的是健康,和对于疾病强大的抵抗和恢复能力。

如书里所说:“科学的奇迹就像小说一样令人惊叹”。没有医学功底的人看这本书可能有点困难,因为其中有很多隐晦的专业名词。

近两年我因为身体的原因对医学领域开始接触,就是想了解自己的身体,看能否在了解更多的知识之后更好的帮助自己。接触医学,生物学,营养学,不过都学的不精,毕竟不是专业出身。

免疫系统是我一直想要了解的领域之一,又同时看到书里描述一名绝症者从坟墓中复活,这个奇迹般的故事,更是让我想亲手揭开免疫系统神秘的面纱。

免疫系统之所以基本机构复杂,原因在于它要保护一个具有生长和治愈能力的生物体。组织必须不断再生,来替换受损或衰老的细胞。拿产房的简单例子来说:当疫苗穿刺婴儿的皮肤时,身体必须能够替换掉那一小块皮肤。当皮肤被刺破或被猫咬伤时也是如此。否则,我们就会像雨中的沙丘一样,一点点地退化,被腐蚀。

为了治愈,我们的细胞必须分裂, 增殖。这听起来很理所当然,也很简单。但这对免疫系统来说却是不稳定的因素,因为它必须允许新的组织生长出来,同时还要非常小心地提防坏细胞那些腐朽、缺失、错误的突变,也就是癌症。免疫系统有助于细胞分裂,可促进愈合和重建组织。

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我认识的一个孩子,患有红斑狼疮。以前我不懂,只听大人们谈论说有这种病的人很难结婚生子,除非对方不介意,还说需要每天吃很多药。当时听了觉得很可怜,暂时医学也不可治愈。

这两年,我开始接触医学书,才了解一点点关于红斑狼疮的皮毛。据史料记载,早在963年,科学家们就发现了一种不寻常的症状,受到影响的人看上去就像被动物咬了一样。他们称之为狼疮(lupus),来自拉丁语,意思是狼。在阅读关于这种疾病的中世纪记录后,我发现了很多形象的描述,如“撕咬状皮肤病”,这些“奇形怪状”的病变出现在面部、下肢,甚至全身各处。人们当时认为这些是狼咬伤的结果,甚至预示着某人将要变成狼人。狼疮的研究人员发现,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正在吞噬骨髓中的游离物质。这真是祸不单行,骨髓帮助人体并激活免疫系统,而它所孕育的系统却在攻击自身。

人类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有100多种,但是他们的机理相似,都是人体免疫系统不断地攻击自身的细胞。拿红斑狼疮来说,患者的眼睛,皮肤,肺部,肾脏......几乎每一个器官,每时每刻都在遭受着自身免疫细胞的攻击。

疾病的价值在于让人锻炼出日渐强大的人体免疫系统。每一次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都可以激发和锻炼人体免疫。人体免疫系统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变得更强。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增强免疫力。避免各种损害人体免疫系统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烟酒过量,精神压力过大,偏食等。

或许最好的药物就是免疫力。

期待分 8.0    读后分 8.5

一直很想明白免疫是生化意义上的东西,还是具有精神内核。

——孙琳琳

被称为“西医之父”的古希腊医圣希波拉底曾说:“病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他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医生和药物只是在帮助自我修复能力而已。可见,虽相隔万里,古代先贤的智慧是相通的。德国一项研究表明,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到70%的不适和疾病。但遗憾的是,现代人却没把它当回事,一生病就习惯于依靠药物来抵抗疾病,反而渐渐削弱了自愈的本能。期待这本书可以给人更好的答案。

2020年的疫情,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免疫这两个字,免疫是我们身体里暗藏的神功,就像这本书的推荐序言中写道,一旦身体碰到坏蛋,它就会释放出来并保护我们,当然,碰到不同类型的坏蛋是我们发挥的神功是不一样的。

从学术的角度,《优雅的守卫者》这本书是非常可信的,因为本书中提到了多位传奇人物,都是在免疫学的江湖上有一席之地的,比如2018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的James allison。像这样的后来成为著名的癌症中心免疫系主任在文中以传奇人物出现,让这本书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类的免疫学属于医学的一部分,正在飞速发展,但是依然有很多未知而神奇的功能,人体就像一个精密的小宇宙,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刻感受到,人类某些疾病已经从无药可治,发展到了可以根治的某些阶段,免疫就是成为这种可能性的一条路径。是这条路上优雅的守卫者。

从个体经验而言,这本书对于国内的读者非常的生动实用,因为文章列举了大量的案例,以故事的形式铺陈徐来,向你解释免疫系统是如何在抵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神奇的功能。

当作者马特·里克特还是纽约时报的自由撰稿人的时候,一切都生活进展顺利,他喜欢新闻工作,不断探索,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这之后的路上他遇到了癌症患者杰森,故事性的笔法,让枯燥的医学内涵附着在人的经历上,十分有代入感。

从专业角度,马特·里克特详细地解释了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点在于信息的传递方式,这样的举例很生动,各类分子发送并接收信号,促使免疫细胞发动攻击,展开进一步的监视撤退,内保潜伏,帮助新组织生长,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些信息是以两种不同的格式或媒介传播的。 

很难定义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医学?故事?生活?健康?人文读物?这位普利策奖得主会将你带入到一个跨界的“专业境界”。                                            

期待分 8.0    读后分 9.0

疫情期间,看着那么多感染新冠肺炎甚至因此失去生命的人,我对生命的敬畏与恐惧变多了,遇到了这本书,我也因此产生了阅读的兴趣。

——晴阿晴

免疫,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它关于我们的身体,围绕我们的健康,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深奥不可测。这是我读完《优雅的守卫者》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这并不是一本单纯讲医学的书,它衔接于四段故事,用叙事性的口吻向读者呈现了人类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生相伴的紧密联系,重情节轻科普,缓缓讲出了主人公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患癌症的杰森,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琳达,还有鲍勃、梅瑞狄斯,都是和自身免疫系统作抗争的人,有的人成功了,成为了“医学奇迹”,但也有人失败了。我为作者讲述免疫学起源和运作形式的文笔手法感到惊喜,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细菌、病毒、病原体等在人体的运作方式,是通俗易懂的,相比于生硬的医学知识,它更有如“细水长流”般的耐心与细致,让不精通免疫学的人们来了解这一段知识。

这本书并不短,把免疫学讲的明白,还要有趣是很不容易的,长篇的文字中包含着作者想要向读者真实展现和还原免疫系统的诚恳之心。作者把人体比作一场盛大的狂欢,而免疫系统就是时刻警惕外敌入侵的守卫者。

读完这本书,我很有感触,人是脆弱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疾病击垮,免疫系统它在守卫着每一个人的身体,但它不总是强大的,甚至会让人们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大可不必过分苛责它,毕竟,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永远保持优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感谢本期有书看·有话说读者周游、Sandra' Hu Santé、孙琳琳、晴阿晴的用心反馈。

整编 / 胡雅婷 实习生 吴雨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