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健康码难住的老年人

2020-09-16 14: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被健康码难住的老年人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文金月

作为一款疫情期间被突击式开发出来的新物种,健康码让人们见识了它疫情防控的巨大威力。

健康码作为数字化个人的健康身份证或者信息访问入口,在疫情期间起到了"安全阀"和"助推器"的作用,从技术层面、国家治理层面具有重要价值。

自步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健康码的使用或许是中国社会首次全国性、高效率、高精准地收集、掌握个人信息的案例。

不过当下,我们思考的是:它会不会只是特殊时期的昙花一现?

健康码已在全国多个地方使用,各省借力信息化手段筑牢疫情"防控网"。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健康数据,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一省一码,一城一码的现象,给不少出门的人带来困扰。如何打通现有数据资源、克服"数据孤岛"现象。

如何写好"大数据战疫"的下半篇文章,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

健康码互认范围有限、层层加码、新形式主义质疑。

另外,如果继续扩权,会否引发公众隐私被进一步掌控、甚至进行公开排序的担忧。健康码,引发公众对数据安全、算法决策可靠性的隐忧。

健康码现实中运用的棱镜,也不难发现健康码的一些不足,比如老人,特别是不太会使用手机的老人出门,使用绿码经常卡壳,诸多不便。

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健康码的推出,旨在让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进行。

老年手机网民数量达到8000万,占老年人口比例的20%。对于更多老年人来说,智能手机的使用方面,他们是有障碍的。

从使用互联网的年龄构成、学历水平和社会地位来看,大致集中在60~70岁,他们学历较高,居住在城市,退休前大多从事教师、职员等工作,他们对互联网功能的需求相对简单,上网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收发邮件和浏览新闻,维护健康、培养专业兴趣、维持和扩大社会关系网络。但是,大量农村老人,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方面,还是存在障碍的。

8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一位白发老人乘公交车时因没有手机,无法扫健康码,被司机停车拒载。因迟迟不下车,老人遭到车上乘客愤怒谴责“为老不尊”。还有人劝老人下车,称“这些年轻人上班多不容易”。老人不知所措,直到民警接警后赶来将老人带离。民警告诉老人,现在没有健康码无法乘车,“这是政府规定”。

客观来说,老人没有手机,司机不让上车,老人没有智能机,扫不了码,他们没有错,司机根据规定办事,也没错。

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在乘坐公共交通、超市购物、景点参观时都需要用手机出示健康码。

健康码申请成功以后,是和手机运营商连接一块的,你出哪个地区 ,移动会发信息给你 ,欢迎你进入某某地界,然后同步健康码 。

它的作用除了表示个人健康外,主要是掌握人们的行动轨迹。

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不怎么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这就是个大麻烦了。

技术门槛太高,很多老人都还是用老人机。

到人老的时候会大概率会赶不上时代,让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很难,年轻人从小接触科技时代,脑袋活,学东西快,但对他们那代人来说基本就只会生活基本技能,甚至老年机都用不好。

有的老人忘性快、还有很多老人不识字,普通年轻人忙于奔波挣钱,不能时时刻刻陪在老人身边 。另外,有些子女根本不在身边,老人智能手机不会用,开流量什么都很麻烦。

“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疫情期间处处不便”,这种说法绝不夸张。

活到老学到老是没错,但是老一辈的人大半辈子没用过高科技,现在突然让他们理解支付宝、理解健康码也不现实,老了代表反应力和理解力不再像年轻人一样快了。

谁又愿意真的与时代脱节呢?

到老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力不从心”!老年人的能力是随着年龄在衰退的。

谁都想老的时候依然身轻如燕,智力超群!

公众会关注大众传播媒介对某社会问题和某一事件的报道,而且其关注程度随大众媒体的关注程度增长或减弱,因此能使某些问题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

媒体已公开报道了多起“数字鸿沟”影响正常生活的案例,当事人上不了公交车,到不了医院,甚至进不了小区,简直寸步难行。

对此,有专家直言:“不少老年人跟不上社会变迁的节奏,在‘数字化生活’中被‘代沟式’淘汰。”这是令人担忧的现实,更是人人都无法回避的场景。

央视也呼吁提升科技和服务的适老化:有近2亿老人从未接触过网络,不会用健康码,不会网约车,也不会预约挂号,甚至智能门锁都打不开。希望政府或组织可以加大相关的投入,提升老人的科技幸福感。  

难住的仅仅是老人吗

你我皆有

需要明白的是,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陷入“数字鸿沟”的困境之中,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中青年人也可能遭遇此等窘境。

 

要是年轻人丢了手机也是寸步难行,现在人们已经在完完全全的依赖手机。

有网友表示有时候确实把健康码验证搞的太死板,比如之前参加考试,明明有纸质的,而且纸质的有效期身份证都写的很清楚,结果保安非得看手机上的才行,但是考场还有屏蔽仪,导致加载手机上的通行码很不顺利。

有时出门忘带手机了,连地铁票都买不到,有现金也不行。说是因为疫情管控,不卖地铁卡地铁票,只能扫码登记后刷卡乘车。

手机需要时刻保持电力充足,如果手机没电代表根本无法使用手机。

手机也存在不小心摔坏的意外;手机用久了,不知不觉也就有可能卡顿。

健康码系统有时还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人们正常出行。

 

管理混乱

各种平台各地区相继推出了各种码。健康码,行程码等等类型,还数据间不互通,相当不方便。

这也遭到许多网友的吐槽:

 

另外,高铁本身服务很不错。但各站点因地而异。出发站不用健康码,不测温,不强制口罩(但很多乘客自觉戴)。来到另外的城市,抵达站的健康码,测体温,强制口罩。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没有统一的健康码能让人们便利出行。

形式主义

为什么创办健康码,初衷是什么?现在不戴口罩满大街跑成为常态,进商场时保安一句健康码,当你拿出你的健康码给他,他却看都不看,一个可以自己申请的健康码比起戴口罩更高效?

当然,不要用上帝视角去看待,健康码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不能在执行中变味。

深入人心的形式主义,没有实际的作用,只为敷衍规章制度,大可不必。

将心比心

据国家统计局的2019年数据,60岁以上的人,会上网的比例仅占23%。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

也就是说,有5亿的国人是脱网的。

他们正在逐渐失去话语权。

甚至,失去起码的社会参与的机会……

麦克卢汉所提的“热媒介”表示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是“热”的,接收者在处理信息之际不必再进行“热身运动”。冷媒介与此相反。

健康码之类的强推,实际上是抛弃了中国几亿老人,就更别提那些没有智能机甚至连手机都没有的人群了。可是对于互联网这些业务和智能手机的种种功能也都学起来很费劲。老人用手机就是打打电话、微信也是传传养生谣言什么的。

这变化飞快的世界,当老人们笨拙地被训斥着找不到健康码的入口、或者因为行为迟缓被排队的人催促的时候,他们感觉的是被时代抛弃了的弱小和无助。

这世界数字化大潮不可阻挡,可是给老人们准备几条小船慢慢漂来或者伸手拉一把避免他们被淹没也是应该考虑的。

疫情来临之前,跟不上时代的人已经生活的很不方便了,他们的结局只是默默被社会遗忘。疫情加速了这一过程,跟不上时代的人被果断的抛弃掉了,出门都寸步难行。

老人信奉了一辈子的道理,用钱能买到东西,都已经不再有效了。

所以,他们的悲哀不在于坐不了车,而在于仿佛整个社会都在冷漠地告诉他:你现在除了等死以外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了,你的存在只是在给社会添麻烦。

确实很多地方是通行证和健康码并行,我们都不想看到他们被高速度发展的信息时代抛弃。 

不要用“何不食肉糜”的语气说去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健康码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而已,智能手机时代,网络普及,APP广泛应用,给我们极大方便,但同时需要这些便捷的老年人却没有享受到这些便利。他们也需要送上门的油米面粮,他们出门最好也有个导航,他们出门坐车可能也需要滴滴顺风车,他们挂号也想要能预约,可这些现在都只能通过智能手机APP来实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不断迭代,新事物层出不穷,新应用全面升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掉队。一定程度上说,哪怕社会运转再缓慢,也不可能使所有人都能紧跟时代,都能迅速而全面拥抱时代、掌握必需技能。这虽残酷,却是事实。

规章制度其实大方向是没错的,但是希望能在大方向尚可的基础上对一些细小的漏洞出台其他完善方式。

 

打通数据壁垒,充分调动通信大数据。毕竟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根据手机号确定到人身上。另一方面靠出行记录,各种交通方式的购票都是有实名记录的。

现行的各种码都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但是智能手机是有一定的门槛的,用身份证作为载体,第一时间迅速下发各种各样的可以读取相关数据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果技术支持的话,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孤寡老人,社区应该上门排查并且帮助开具纸质健康证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也可以向村里或者社区预约,工作人员要去上门服务。

用纸质健康证明代替健康码。发动社区力量,可以对老人是上门登记健康码打印出来弄成胸牌免费给,能正常出门乘坐公交的人,打印张纸带着相信应该也能做到。

公交多配了一个乘务员给那些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人登记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还有手机号码,还能给乘客测体温。

…………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对于老人的处境可能无法切身体会,但现在老人迫切需要我们去关注,去体谅他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