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双相情感障碍是小众群体吗?| 840万过山车玩家,期待被你看见

2020-09-08 13: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过山车玩家 双相躁郁世界

编校 / 李施瑾 审阅 / 许珮玮

双相亲历者的原创非虚构故事平台

临床上,双相障碍指的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躁郁症与抑郁症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

双相患者的特点在于情绪、思维、精力和行为的变化十分极端,如果科普知识不到位,亲友与公众可能很难对患者予以理解与包容。

纪录片《过山车玩家》第一阶段宣传片

双相通常于成年早期开始出现,也可能以青少年抑郁的形式首次发作。有患者戏称“双相是个框,啥都往里装”,因为双相的症状、发作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等,都是因人而异的。

及早接受治疗对双相患者而言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指望双相自然而然地消失。亲友可以多观察患者的生活状态,在陪诊时可以更好地协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亲友应该尽可能中立地判断患者的状态,尽可能有商有量、共同决策。在关注患者的情绪与身体健康的过程中,交流、观察、信任、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双相还是单相?

大约有60%的双相患者一开始会被误诊为重性抑郁障碍。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患者可能会花费长达10年的时间才能被准确地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初次走进诊室的双相患者往往处于抑郁发作期,而双相抑郁和重性抑郁的临床症状很相似。

无论是双相还是抑郁症,患者的核心问题都是情绪处理,而双相情感障碍的标志是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即在一段时间内情绪异常高涨、过度健谈或易怒,可能伴有以下症状:

1. 自尊心膨胀或夸大;

2. 睡眠需求减少(例如仅仅睡了3小时就认为休息够了);

3. 比平时更健谈或有持续讲话的压力感;

4. 思维过度活跃,意念飘忽;

5. 注意力太容易被不重要或无关的外界剌激所吸引;

6. 有很多行动计划,或漫无目的的活动需求增多;

7. 冲动行事,不计后果(例如挥霍、轻率性行为或冲动投资)。

以上症状至少存在三项、至少持续一周、足以导致显著的社会功能损害(或必须住院以防止伤害自己或他人,或存在精神病性症状)、且不能归因于物质生理作用或躯体疾病,这才能考虑诊断为躁狂发作。

若存在至少三项症状、持续四到七天、且不能归因于物质生理作用或躯体疾病,则为轻躁狂发作。

上述(轻)躁狂症状需要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互相鉴别。一次躁狂发作即可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然而,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患者都经历过抑郁发作。抑郁期通常比躁狂或轻躁期更常见,持续时间更长。

很多症状不是双相特有的,患者还可能带有其它疾病的症状,比如跟强迫症症状相互重叠、相互影响,同时符合两种或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准等等。

此外,共病与伪共病也是个被关注的话题,有些研究者认为部分双相患者的强迫症不是独立的共病症状,而是呈周期性的、双相本身的表现之一,而且有的轻躁狂行为与强迫发作很相似,比如重复大量购买同一商品。

图源:《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I型还是II型?

双相I型的标志是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重性抑郁发作虽然常见于双相I型,但这对双相l型的诊断不是必要的。

双相II型则至少有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重性抑郁发作,且从未有过躁狂发作。大多数双相II型患者都有反复的抑郁发作。

除了I型和II型外,双相还有另外两种亚型:

1. 非特定性双相情感障碍。具有双相及相关障碍的典型症状,且引起临床意义上的痛苦,但症状不够严重或持续时间不够长,不足以诊断为轻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发作,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特定的双相情感障碍;

2. 环性心境障碍。指的是至少两年内(儿童青少年为至少一年内)有多次轻躁狂或抑郁症状,且个体无症状的时间每次从未超过2个月,但这些症状都不够严重,不足以诊断为轻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发作。

在精神科的用药过程中,治疗方案并非固定且不容更改的。大家如果觉得药物副作用难以忍受,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还是需要多提出来,和自己的医生讨论,在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中找到一个平衡。

毕竟,精神科大部分疾病的治疗过程都是一场持久战呐。面对情绪障碍,患者和医生是战友,不是敌人。

据近年推算,中国的双相障碍患病人口应为千万级*。

双相情感障碍的防治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中国却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科普倡导工作,为双相去污名化、去浪漫化,提升公众对双相的可见度与应对力,与专业的医护人员、社工、以及传媒工作者一起,为康复者回归社会提供支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于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患者本身更承受着旁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和压力。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对这种病有所了解,对患者及其亲友给予更多的支持与理解。

数据来源|Huang YQ, et al. Lancet Psychiatry, 2019, 6(3):211-224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