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危险!电动车“飞线”充电问题怎么破?人大代表这样建议……

2020-09-10 15: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如今,电动车是常用的代步工具,但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不少市民从家里拉出长长的接线板,“飞线”充电,由此带来的隐患可不小。市人大代表们也揪心这一城市安全问题,提出了代表建议。日前,市房屋管理局答复称,本市已连续两年将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列入实事项目,今年底计划将有5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资料照片

检察公益诉讼

直指“飞线”充电

近年来,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频发。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在市院的指导下,开展电动车充电安全管理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检察官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某镇老旧小区内多幢居民楼的楼梯间、安全出口、公共通道等处停放电动车、自行车等,一些居民还在此给电动车充电。小区还存在20多户居民从家中私拉电线给电动车等车辆充电的情况,其中一户居民甚至私拉电线给电动汽车充电。

为此,今年4月,浦东检察院分别向某镇政府及派出所提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对涉案小区内电动车等车辆违规停放及违规充电行为依法予以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指导居委会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及时制止违规行为;帮助辖区内有条件的住宅小区设置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解决电动车充电难等问题。

2020年5月,某镇政府及派出所书面回复工作情况。由派出所向物业服务企业开具《上海市消防监督检查意见通知书》,责令物业公司对违规行为进行清理整改,对于屡教不改的违规车主由派出所进行警告或处罚。同时,针对小区四个地下停车库没有充电装置的问题,相关部门决定紧急立项,加装充电和喷淋系统。

人大代表呼吁

加强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

市人大代表也听到了市民们关于电动车充电的烦恼,为此,市人大代表董健指出,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引起的火灾数量惊人,根据2018年全国火灾情况调查,每3起重大火灾中就有1起是电动自行车引发的。

据消防部门统计,近几年来,国内发生的多起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中,80%都是由于电动自行车电池过充导致的。实验证明,一旦电动车燃烧起来,毒烟以每秒1米的速度快速向上,很快会导致整幢楼陷入毒烟密布的状态,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董健指出,目前,上海尚存在公共充电设施严重不足情况,有的老旧小区甚至没有一个公用充电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更造成严重的充电用电安全隐患。因此,居民小区电动车用电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

董健代表认为,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是一项便民工程,更是根治小区充电用电安全隐患的必要措施。他建议对新建小区,政府、新建小区审批部门应将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作为必要条件进行审批,并根据小区建设面积、住户多少要求建筑方设置足够数量的电动车充电设施,如充电桩、智能充电柜等。对已建好的有物业管理的小区,责成管理方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应在室外集中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区域,加装集中充电装置。

新增充电设施

两度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

市房屋管理局在答复中表示,为解决老旧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减少由此引发的火灾隐患,本市自2016年开始,结合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和“美丽家园”建设,持续为既有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2019年,市政府将“为7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列入实事项目。市房管局会同市消防救援总队、市电力公司和各区房管部门,研究制定了《2019年市政府事实项目“为7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实施方案》,以及附件《上海市既有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导则》和《上海市既有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智能化建设参考要点》。针对老旧小区常见的地下非机动车库、半地下非机动车库、封闭式地面非机动车库和敞开式地面非机动车棚等四类停放场所,提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的技术性指导意见。

2019年本市为983个住宅小区新增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其中,除配套安装简易消防灭火设施外,有条件的小区还通过增设门禁智能识别、区域视频监控、充电实时监测、异常实时报警及报警信息联网推送等智能化系统,实现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无人值守,进一步减少充电不规范产生的安全隐患。

2020年,为进一步减少私拉电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市政府继续将“为5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列入2020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在有条件的住宅小区稳步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确保完成“为5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建设任务。

市房管局表示,本市也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同步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但将其纳入新建小区审批的必要条件,尚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原标题:《危险!电动车“飞线”充电问题怎么破?人大代表这样建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