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无法归乡的上班族,是时代留下毛细管般逼真鲜活的写照 | 有书看

2020-09-12 20: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有多少人大概都要被划进上班族这个圈子,每一个在城市漂泊打拼的上班族,几乎都经历过挤地铁,赶会议,吃外卖,加班的日常......渐渐地,忙得没有了娱乐,忙得失去了爱好和兴趣。时代在不断更迭,但不管哪个时代,上班族,都已成为那个时代下生存环境的真实映射与命运的写照。

今天,我们开始第17期「有书看·有话说」的征集,书目为《夜行货车》,台湾作家陈映真把书写持续定位在历史与文学的界面上,用深刻的寓意,讲述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台湾,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那些上班族、无法归乡的人,他们的生活逐渐被逐利的世界异化,梦想在现实中渐渐隐匿,尊严在金钱与职位级别面前被辱没,最后留下伤痕累累的人沦为时代的缩影。

点击阅读原文,在评论区留下你想读此书的原因,即有机会获得本期推荐书籍,加入共读。

第17期书目:《夜行货车》           

《夜行货车》
陈映真 著
九州出版社,2020 年 6 月版

作者简介

陈映真

1937—2016,台湾文学家、思想家、社会运动家。本名陈永善,生于台湾苗栗县,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淡江文理学院外文系毕业。1959年以小说《面摊》进入文坛,曾获吴浊流文学奖、《中国时报》小说推荐奖、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等。1985年创办《人间》杂志,开创中文纪实摄影报道先河,关怀边缘族群,为弱小者发声。他的小说以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对社会嬗变的深刻体察及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和知识分子。陈映真是台湾文坛赓续五四传统的作家和思想家,被称为“台湾的鲁迅”。

书籍简介

“上班,是一个大大的骗局。”

《夜行货车》收录陈映真创作于1967-1982年间的6部中短篇小说,包括《夜行货车》《上班族的一日》《云》《万商帝君》及两篇反映越战题材的小说,聚焦两次世界大战后台湾饱食、腐败、奢侈、炫丽、幸福的“后街”,反思环境的崩坏、人的伤痕、文化的失据。透过台北八〇年代“华盛顿大楼”里的故事,讲述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被异化的生活、被压抑的梦想、被辱没的尊严、被无声伤害着的心。辞职寻电影梦却被上班格式化的黄静雄,对资本主义文明由信仰到幻灭的青年张维杰,罢工遭压制的女工文秀英,出身贫寒、职场不顺终致精神错乱的跨国公司小职员林德旺……这些“下定决心成功”的上班族、这些无法归乡的年轻人的故事,诉说着我们生存的时代之预言。

《夜行货车》为台湾急剧变化的时代留下毛细管般逼真鲜活的写照,今天读来,如对镜自照般亲切,看到当今时代与我们自己的投影。

精彩试读

01 温柔的乳房 

他在电话的那头哼哼地笑。他说他下了班回到赁居的地方,觉得累,竟而睡着了。“我刚洗完澡出来的,饿了。”他说。

她放下电话筒,端了两个菜到厨房去热。她的心荡漾着不可救药的甜美。她想要唱歌什么的,但一颗眼泪却静悄悄地滑下她的面颊。“啊,James,坏种,”她无声地说着,点上炉子,打开抽油烟机,“为什么老叫人盼着,盼着……”

她想起她的父亲,一个曾经活跃在民国三十年代的华北的过气政客。来台湾以后,他忽然变得不但不问政事,即便连家中的生活巨细,也撒手不管。刘小玲生下来的那一年,带来的一些赀财已经用尽。坐完月子,她的母亲就把头发烫起来,出外为生活张罗。比她的父亲年轻了三十岁,作为第四任妻子的她的母亲,不久便显露出在外交上、商业上的奇才。透过过去的“刘局长”的关系,母亲开起时装社、贸易公司和餐厅。随着生意的隆盛,当时在三十边缘的母亲,竟也日益丰艳起来。据老家跟了来的周妈说,从那以后,她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姊姊们,吃的、穿的才渐渐像了样,至于母亲的独生女的她,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她的父亲,却一年到头冬春一袭长棉衫,秋夏一袭单长衫,诸事不问,时而弄弄老庄,时而写写字,又时而练练拳,写一些易经和针学的关系之类的文章,在同乡会的刊物上发表。初时母亲苦口求他,穿个像样儿的,几些场合也出去周旋周旋。“唉。宝莲,”父亲呵呵地笑,“二十岁从日本学兵回来,什么我没抓过,什么我没见过?”父亲于是依旧是一年两袭长衫,依旧是百事不问。刘小玲懂事以后,母亲的事业越来越大,父亲在家里越发成了一个破旧的、多余的人。母亲即使在家小的面前,也开始称他“脏老头”,任意支使。为了应酬,为了牌局,母亲不回家过夜的次数越来越多。而母亲另有男人的谣言,在外面绕了个大圈子,终于流到他们家中来。异母兄姊一个个搬到外面住校、通学。刘小玲开始反抗母亲在家中强大的权威。

她上高二那年,老父终于病倒。母亲把他送进一家很好的医院,每半个月到医院缴一次医药费和特别护士的费用,却连病房都不去探一下。那时候,她是一个沉默的少女,日日陪伴着昏睡的时候多的父亲。有一天晚上,她回到家里,看见客厅里摆着装饰得很辉煌的圣诞树,树底下堆着一大堆礼物。

“你娘为你摆的。”周妈说。和蔼地笑着。

她无言地伫立在客厅,然后又无言地把树上的吊饰摘下,连同树下的礼物搬到庭院中心,划了火柴,点燃那些花花绿绿的礼盒子。周妈在一旁默默地流泪。火光把她的脸烘得发红。寒冷的冬夜,她忽然周身困倦。那夜,她没有回医院陪父亲,而父亲却正巧在那夜过去了。

(节选自《夜行货车》)

02 沙漠博物馆

詹奕宏留下一小块牛排,让侍者撤去盘子。他用餐巾仔细地揩着嘴。原本就没有什么食欲的他的肚子,这时感到满是番茄汁味道的饱胀。摩根索先生提议大家依次给两位今夜的客人干杯。詹奕宏看见刘小玲霍地站了起来,在那一瞬间,她亭亭地站着。

“不,”她说,“让我谢谢大家。”

两个洋人也跟着起立。全桌的人零乱地站了起来。詹奕宏低着头,紧握着高脚的酒杯。

“不要忘了我们啊,刘小姐。”Alice 突然说。

他抬起头,一眼就迎见刘小玲注视着他的忧愁的、微醉的眼睛。他看见她手握酒杯,向大家画了一个邀饮的小圆弧。

她的丰腴的手指上,什么也没有戴。他无言地喝尽杯底原已不多的果汁。大家重又落座的时候,詹奕宏突然想起放在自己西装口袋里的戒指。他伸手去摸,它果然还在。那是和她现在戴着的项饰、腰带成为一套的铜戒,上面烧着统一的墨绿的烫金的雨荷图案。那时候,原是准备过几天去公证结婚时为她戴上,所以才放在他这一边。

摩根索先生似乎在开始谈论政治。

摩根索先生说,“S. O. B. said that w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here would never let Taiwan wiped out from the map...”显然是喝醉了酒的摩根索先生把脸凑向刘小玲,“奇怪吧,”他说,“我们美国商人认为台北比纽约好千万倍,而你们××的中国人却认为美国是××的天堂。”

詹奕宏看见刘小玲的脸色僵硬地往后退。“我并不以为美国是个天堂……”她矜持地笑着。她聪明得体地在“天堂”前面删去“f...ing”这个脏字。她没有窘迫,没有生气,她甚至有些轻蔑着摩根索先生的失态。詹奕宏迅速地把视线移到墙上去。他觉得胃部有些发冷,脑筋逐渐地感到空漠。“她毕竟是个见过世面的女人。”他想。“And you f...ing Chinese think the United States is a f...ing paradise.”摩根索先生说,“奇怪吧,达斯曼先生?”达斯曼呵呵哗哗地笑。Alice 不懂得英文肮脏字眼,却天真地应和着笑。詹奕宏深深地吸一口气。他的脑袋顿时空荡起来。摩根索还在不住地咿咿哦哦地说着些什么,但詹奕宏只觉得“f...ing Chinese”在他的空旷的脑筋里打转。他忽然发觉他的手在不由自已经地、微微地颤抖着。

他忽然说:“先生们,当心你们的舌头……”

他用英语说。但那声音却出奇地微弱。除了林荣平,没有人听见他说了什么。林荣平讶异地望着他。詹奕宏为自己怯弱的声音深深地刺伤,并且激怒了。他霍然地站了起来。

“先生们,你们最好当心点你们说的话。”

他说。他的脸色苍白,并且急速地气喘着。餐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似乎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我以辞职表示我的抗议,摩根索先生。”詹奕宏说。他的脸苦痛地曲扭着,“可是,摩根索先生,你欠下我一个郑重的道歉……”

“James...”林荣平小声说。

“像一个来自伟大的民主共和国的公民那样地道歉。”詹奕宏说。

“怎么回事,J. P. ?”摩根索先生嚅然地说。

“James...”林荣平说。

詹奕宏猛然转向林荣平,脸上挂着一个悲苦的、痛楚的笑。

“J. P. ,”他改用闽南语说,“在番仔面前我们不要吵架。”他勉强地扮着笑脸,努力用平和的语调说,“你,我不知道。我,可是再也不要龟龟琐琐地过日子!”

他于是头也不回地大踏步走出餐室。

“詹奕宏!”

刘小玲忽然站了起来。“詹奕宏!”她喊着,提起触地的长裙,追着詹奕宏跑出悬着温馨、豪华的吊灯的餐室。 

(节选自《夜行货车》)

03 上班族的一日

十年了,他想。十年来,他过着千篇一律的、上下班的生活。到台湾莫理逊以前,他在两家不同公司待过。五年前,他在这宽敞的、华丽的吹着实实在在的冷气的办公室里,找到一张桌子。但是从来也不曾在应该是上班的、星期三的上午,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对于“上班族”,家毋宁只是一个旅邸罢,他想。十年来,他生命最集中的焦点,最具创意的心力,都用在办公室里的各项工作上。第一年,他从会计员升高级会计员;第三年,他升信用组主任;同年秋天,他调升表报组主任。

然后,他开始成为野心勃勃的杨伯良的心腹。也就在那时,他开始热心地想望副经理的位置。薪水高、配车子,这都还在其次。黄静雄想望着副经理的椅子,还因为工作会轻闲些。那时他就有时间和心思的余裕继续他在大学时代没有拍完的一部纪录片。

他于是站了起来。他一眼就可以看见靠在客厅右边墙的他的书架上,一排破旧的、关于电影的书。罗塞里尼的专集三本,安德烈·巴桑等人关于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的研究论文集,以至于最初级的Young Film Maker。这些全是他在大学时代耽读、并据以做梦的书。在大学的“影响社”里,他是个没有摄影机的拍片迷。他为那些有摄影机的社员写脚本,跟在他们后面谦卑而又热心地提拍摄上的意见,帮他们做剪接,然后从试映室走出来,孤单地踩着破旧的脚踏车回家。就在那些孤单的、几乎绝望地渴想着自己有一架摄影机的贫困的夜归的时光,使他立定要以单车为主题,拍一部纪录影片的志向。他的第一个镜头,是从车把照下去的转动的轮子,和不断地碾过去的道路……

和美娟论及婚娶的时候,他在一家小小的广告公司上班。美娟的家,一定要按照风俗收一点聘礼。他终于鼓足勇气,向师专甫毕业的、很传统地爱恋着他的美娟提起,请女方也以一个十八厘米摄影机作为嫁妆带过来。婚后,直到他进入台湾莫理逊前的贫困的、甜美的两年,他断断续续地拍了大约有五百呎的毛片。

就在昨夜,他才又想起整整搁置了四年许的毛片,和于今已嫌老式的摄影机。

——搁下那么久了。趁着这一段时日,再拍个百来呎。

——从脚踏车的转动的轮子开始,再照后座上的便当盒,然后让骑单车的最低等的“上班族”逐渐没入私家轿车、计程车和公车的街道中。然后,镜头调上矗立的、积木似的大厦的森林……

——Bertland,家伙!竟而让他骗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年。

——以后的生活吗?美娟近三四年来存起来的薪水,就是让我闲个一年半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上班,几乎没有人知道,上班,是一个大大的骗局。一点点可笑的生活的保障感,折杀多少才人志士啊。             

(节选自《上班族的一日》)

如何参加共读?

希望你是

1. 关注社会话题,具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能力

2. 有表达的欲望,能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

3. 尊重彼此的时间,遵守我们的约定

你需要做

1. 点击阅读原文,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为什么想读《夜行货车》,包括但不限于你对相关议题的了解及兴趣。截止时间为9月14日24时。

2. 等待回复。我们会选出5名读者,确认地址和联系方式,把书邮寄给你们。

3. 在10天内(从收到书当日起计)把书读完,发回500-1000字的评论。你的文字,将有机会在澎湃新闻客户端及“湃客工坊”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如果你成为当期的共读成员,我们将邀请你加入“湃客有书看·有话说”微信群,让你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喜欢阅读、享受思考、愿意表达的读者交流。

运营 / 实习生 吴雨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