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把折扇存八载用百年,真正的折扇玩家,都在他的订单本里排着队

2020-09-17 12: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知了望哥 了不起频道

折扇,

用时散开,聚头扇尾,

方寸之间,拂像万千。

是中国人袖袋里的一部醒世哲学。

望哥发现中国好手艺

苏州站 · 姑苏折扇

一扇轻摇曳,清风徐徐来。

大家好,我是知了望哥。

来到苏州的这几日,正值处暑,但这里烟雨温润的天气反倒让我颇感自在。

乘着夏日徐风,我们来到了苏扇大师王健的工作室。

与扇相伴40年

起源于一声吆喝

“我只想做有意思的事情“

王健,中国最会做折扇的手艺人之一、苏扇大师,他成功复原了汉代合欢扇、明式乌泥金扇、南齐腰扇等历代名扇。

从扇骨到扇面,王健是为数不多能够完成折扇全套工序的手艺人。

不过谁也不会想到,四十多年前,王健是被木雕厂拒绝之后,“误入”扇子行业的。

年轻时的王健正逢毕业找工作时期,他一心渴望木雕技艺,却被木雕厂拒之门外。

这时他在扇子厂门口听到了一位老先生的吆喝:“我们这里很好玩的,快进来看看吧!”

谁能想到一声普通的吆喝,让王健的一生与扇子紧紧连在了一起,他的制扇之路,也从此刻开始。

进厂后的王健被分配给了江南扇王徐义林做徒弟,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光制作结构简单的扇骨,就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

就拿第一道来说,泡竹子的水池又脏又臭,大雪天里水池里结了冰,要取竹子就得把厚厚的冰层凿开,伸手进去捞。

那时的王健手被冻的连伸都伸不开,吃饭都要把手慢慢掰开。

很多学徒陆续打起了退堂鼓,与王健同龄的一批学徒有六七十个,最后留在制扇行业里的就只剩下两个,其他人都改了行。

但王健说:“我喜欢有意思的事情,能多动一点脑筋,而不是每天都做相同的工作。”

于是便几年如一日的钻研制扇工艺,自己打磨学习雕刻,甚至花了10年时间去学做扇面,而这一学,就是近40年。

虽然文人折扇的开合,大小差不多,但还有很多造型上的讲究,就拿扇头来说,就有很多种。如:方根、和尚头、古方、玛玡、燕尾头型、葫芦头型、玉兰头型等等。
为了恢复这些造型精美的折扇,王健翻阅很多资料去尝试制作,为此还研究了开发了不少做扇子的专用道具。

“学会做扇子至少要3年,学好得再加3年,想要做成扇艺,还得再有个十年时间。”

“传承它是我的责任,如果不答应将技艺传承下去,就不要做我徒弟。”

做王健的徒弟,要满足三个要求,第一个是人品好;第二是对扇子有奉献精神,不能学会技艺只用来挣钱,要为扇子做些事情;第三就是要热爱扇子。

▲王健的儿子兼徒弟

从2007年开始,王健几乎每年都自费做一次个人的展览,目的在于让人们与扇子面对面交流。

王健觉得一把扇子放在玻璃柜里展览,人们只能看不能摸,就算鼻子贴到玻璃柜上压扁了也看不出什么。

只有让人真正上手摸一摸扇子,才能做到一种共享。

所以不论多贵重的扇子,只要遇到爱扇子的人,王健都会拿出来让人把玩。

王健认为这才是“玩扇子”,也是真正地感受扇子。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的人了解扇子,将扇文化传播出去,继而传承下去。

一把折扇

存八载,用百年

以“年”记的工艺

苏扇的制扇技艺分为扇骨、扇面和扇刻,常人只单学一门,很少有人能全部精通.

王健说,全部学完要二十年时间,其中扇骨最基本要学三年,三年也仅是练练手法,如果想要做得更细致,起码需要六年时间。

多年来,王健拒绝将自己的扇子工业化,坚持手工制扇,守护着自己对艺术品追求的初心。

为了确保扇骨的材质,王健每年冬天都会亲自到竹林中去挑选竹子,

选好的竹子也并不是都能用,这些竹子往往要放上20年,期间有些竹子会发霉坏掉,优胜劣汰后剩下的才能够达到制扇所需要的紧密度,用这种材料做出扇子,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而且不易变形。
纯手工制作的扇子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把扇子往往要付出很多时间与心血,这也是王健每年仅制作十把扇子的原因。

p.s.:很多人不知道为何订购他的一把扇子要等上十年,现在的你或许有了答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正是这种对制扇工艺极致的追求,王健才能成为一个“扇艺人”,与扇子交流,赋予每一个扇子独特的意义,是他作为“扇艺人”的坚守。

不疯魔不成活

他为扇而生

“复活”折扇的600年风雅

看过好扇子的人,就能懂,扇子的魅力在哪儿。王健也是这样。

在还是学徒时,一把明代的泥金扇被送进苏州扇厂修复。金色扇面奢华含蓄,整体轻简素雅、古朴大气,令王健惊叹不已。

或许就是这一眼,让他一定要恢复泥金扇面的技法。

泥金扇面光泽细腻、纹理淡雅,在光线变化下尤显通透灵动,是书画者描绘一年四时风雪雨霁的绝美搭档。

有人作诗称赞:“夜月泥金扇,春风暖玉屏,赏四时雨雪阴晴。”

王健复原的“泥金扇面”,能很好地融金于纸,光泽清雅彰显富贵,更不影响纸张吸水性。

而这一工艺,王健学习摸索了十六年的时间。

乌木扇骨排布挺直妥帖,正扇面通撒大块金,背面撒以细碎的蘭花金,重量保持在二两以内,放在手中,能够真切感受到手工艺的温度。
采访Q&A

望哥:您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一幅作品是什么?

王健:满意的作品有很多,其实应该这样来理解,我不喜欢的东西是不会给别人的,我会自己留着,因为它不够成熟;而我做出来的每一把扇子都是我花了一番心思的,它们没有高低之分。

望哥:您平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里?

王健:我每年会修复很多把扇子,每个时代的扇子风格都各不相同,所以我会把他们全部分出来,当作自己的一个原始的积累,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望哥:您修复过很多扇子,最喜欢的是哪一种风格?

王健:我最喜欢明代的扇子,明代的物件都比较清雅,没有过多的修饰,而且很轻巧,明代以人为本以轻为贵,对材质的要求也很高。清代的扇子比较花哨,装饰的东西比较多。

望哥:您平时除了做扇子还有什么其他的爱好吗?

王健:我平时除了做扇子还会做些小玩意,比如痒痒挠什么的,除了做展览平常也很少出去活动,偶尔会做做雕刻。

原标题:《一把折扇存八载用百年,真正的折扇玩家,都在他的订单本里排着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