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时隔7年亮出前锋身份!31岁后卫补时造两球,打垮中超豪门

2020-09-17 11: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要说中国足球最大的不足,相信很多球迷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锋线。的确锋无力已经伴随了国足很多年了。尤其是近十几年,这个问题是越来越严重,国足面对强队把握不住机会,面对弱旅进不了球已经快成了常态。可以说如果一支球队连球都进不了,怎么奢望他们能够赢球呢?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责怪我们的本土前锋,因为他们不进球的原因是很多客观因素造成的。比如在我们的中超联赛中,锋线位置都是以外援为主。为了能够简单直接的取得成绩,我们的俱乐部普遍喜欢个人能力超强的前锋,这些前锋有能力在关键时刻自己解决问题,甚至可以单挑中超整个防线。尤其是在金元模式开启之后,我们中超俱乐部的锋线外援更是升级到了世界级球星,比如像魔兽德罗巴、阿内尔卡这样的超级球,可以想象,我们的本土前锋怎么有可能和这样的球星竞争呢。

正是因为竞争不过外援,所以我们的本土前锋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如果你坚持踢前锋,那么就意味着你可能面临长期坐板凳的窘境,而且长时间打不上比赛,球员的成长就会缓慢,状态也很难保证。当然了有一些前锋为了能够在中超踢上球,也会选择改换位置。比如速度快的去打边前卫,身体好却脚下技术好的去踢后腰,甚至直接后撤到后防线,去做后卫。典型的就是北京中赫国安于大宝和王刚。他们两个曾是葡超豪门本菲卡的锋线双星,而回到中超之后,为了踢上比赛都踢成了后卫,于大宝踢中卫,王刚踢右边后卫。

当然了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其实还有很多活跃在中超联赛的本土球员都曾经踢过前锋,比如此前刚刚取得进球的上海绿地申花的中后卫毕津浩,他曾经也是踢的中锋位置,但是因为竞争不过外援所以最后改成了中卫。不过如果现在球队需要他再踢回前锋,他进攻的感觉还是在的,甚至还能帮助球队攻城拔寨。

比如最近又有一个国脚后卫在中超大放异彩,身为右后卫他却在补时阶段制造了两个进球,帮助球队最后时刻实现逆袭扳平。这个球员就是目前效力于河北华夏幸福的张呈栋。在河北华夏幸福对阵北京中赫国安的焦点战中,他帮助球队扭转了乾坤。

当时河北华夏在第88分钟以1:3落后,所有人都觉得北京中赫国安这场比赛拿下了,但是进入到补时阶段突然风云突变。伤停补时的第2分钟,图雷前场左侧连续踩单车后将球推到大禁区弧顶内,张呈栋停球后稍作调整后直接来了一脚兜射,皮球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直接飞进死角,守门员是鞭长莫及。这球太漂亮了,这哪里是后卫的脚法啊。

当然了这还没有完。伤停补时的第4分钟,张呈栋前场左侧的传中球给到门前,马尔康在与郭全博的争抢中倒地,主裁判金京元跑到场边观看了视频回放,确认郭全博犯规,判了点球,马尔康轰入绝平球。可以说这个球也是张呈栋间接造点,他是两个球的制造者,是逆转绝平的大功臣。

而且相信不少球迷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张呈栋就是一个前锋,这射门的脚法,这进攻的意识,都是前锋的感觉。你们的感觉没有错,张呈栋曾经是踢过前锋的。而且还不是在中超,是在欧洲。张呈栋曾在葡乙的马夫拉效力,首个赛季在各项比赛中打入11球,助攻6个,而且还在葡萄牙杯上在面对葡超豪门里斯本竞技队上演过帽子戏法,一鸣惊人。此后他也曾效力于葡超的莱里亚以及贝拉马尔,其中在贝拉马尔一个赛季打入6球,成为了队内最佳射手,而且他的关键进球还成功地帮助了球队保级成功。

不过随后他转会到了德乙的布伦瑞克,虽然随球队获得了德乙第二,冲甲成功。但是在球队中张呈栋并没有获得太多机会,所以心灰意冷的张呈栋选择了回国,加盟了豪门北京国安队。然而在国安队张呈栋想踢前锋或者中场都难有机会。所以万般无奈之下他改踢了后卫,不过由于张呈栋身体素质强悍且有一定的速度,所以在右边后卫上也表现不错,甚至进入了国家队。久而久之,大家都忘了这个曾经在欧洲上演过帽子戏法的进攻球员了。

不过不管你记不记得他曾经踢过前锋,张呈栋的进攻本事一点也没有忘。就像这次最后时刻拯救球队,当你需要他进球的时候,他还能变回一个前锋。不过我们还是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本土前锋获得更多机会,不会因为竞争不过外援而改踢后卫。中超的锋无力真正能够得到缓解!你认为这种情况要多久才能实现呢?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