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斜视手术后会复视吗?

2020-09-21 12: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姚医生 目健连

准备通过手术矫正斜视的患者往往会问医生:斜视手术后会复视吗?

这是互联网上较常见的一个关于斜视手术的疑问,难怪常有患者会问。

先说答案:一般不会。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请继续往下读。

首先,什么是复视?

通俗地说,复视就是看东西有重影。

复视分为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单眼复视相对于双眼复视较为少见。双眼复视基本都是由斜视引起,所以,我们这里说说双眼复视。

双眼复视,就是双眼一起看时,会把一个东西看成两个。严重的,两个东西明显分开;较轻的,可能只是觉得看东西模糊,或者不能下楼梯。

上述任何症状,如果遮住任何一眼症状消失了,那么双眼复视的诊断基本就明确了。

有些患者,特别是儿童,会采取各种姿势来消除复视,比如,向左右肩膀歪头的,抬头或低头的,脸向左右转的,医学上称为“代偿头位”。这些患者不会承认“我复视了”,但通过他们的头位,就要高度怀疑存在斜视引起的复视,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排查。
努力消除复视/斜视的样子,就是“代偿头位”

一旦怀疑复视,需要做什么检查来确诊和评估复视的严重程度呢?

红玻璃试验可以定性诊断复视,明确复视的类型(水平、垂直或旋转)、筛选可能受累的肌肉。

红玻璃试验:

让患者坐于半暗室内,头部固定在正直位,勿转动,右眼前放置红色透明镜片(或右眼红玻璃+左眼绿玻璃),检查者持光源站于患者正前面1米处,让患者双眼随光源向各个方向运动(诊断眼位的6或9个方向)。复视患者将会看到一红一白(或一红一绿)两个灯光,红色的就是患者右眼所形成的影像。通过发现患者哪个凝视方向出现问题,就可以知道患者是哪块眼外肌瘫痪。

三棱镜和马氏杆可以定量复视的严重程度,并指导后续的配镜(三棱镜)或手术。

上:马氏杆;下:三棱镜

同视机既可以定量复视的严重程度,也可帮助筛选可能受累的肌肉。

无斜视手术史的、突发的斜视和复视除上述检查外,一般还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眼眶影像学检查和/或鼻咽部检查,以排除占位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等。

那么,斜视术后的复视原因是什么呢?

后天性的斜视多合并复视,原因以外伤、颅脑占位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多见,如原发病治愈或稳定后仍存在斜视和复视,可以通过配戴三棱镜或斜视手术纠正眼位来改善和消除复视。但斜视手术后也有一部分本身没有复视的病人会出现复视,原因多种多样:

1.控制过强:多见于控制较强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已矫正了眼位,但患者的大脑还没有适应这种状态,仍然下意识地试图控制眼位,就会出现斜视和复视,偶尔患者在放空状态,斜视和复视又消失。这种情况只能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放松和适应,一旦患者适应了这种状态,斜视和复视就会消失,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2.肌肉充血水肿:与手术操作和个体反应等有关,随着术后消炎药水的使用,充血水肿逐渐消退,斜视和复视逐渐好转,一般2周左右明显改善或消失。

3.调节因素:患者多存在远视,看近时需要更多的调节,调节的同时产生辐辏(双眼内聚),导致看近时更容易出现内斜视和复视。这种情况可以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然后配戴足矫的远视眼镜,并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症状会逐渐改善或消失。

4.异常视网膜对应:手术矫正眼位的早期,视网膜对应关系仍未恢复导致复视。这种情况大多数可以通过视能矫正训练来逐步改善。

5.融合障碍:双眼融合范围小,虽然手术矫正了眼位,但大脑仍然无法融合双眼的物象,导致复视。这种情况可以配戴厎向外的三棱镜联合视能矫正训练来帮助物象的融合,复视大多数可以消除。

6.过矫:就是内斜变外斜,外斜变内斜,上斜变下斜,下斜变上斜,通常为持续性斜视和复视,也有的小朋友表现为代偿头位。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肌肉力量的个体差异,导致即使同样的手术量用于同样的斜视度,个别患者也会出现过矫。过矫了怎么办呢?一般先考虑配戴三棱镜。据国外报道,外斜视术后导致的连续性内斜视通过通过三棱镜矫正,不仅可以消除复视、维持双眼视功能和预防新的弱视产生,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矫正,斜视度数逐渐减少,1年的脱镜率达到32%,3年时达到82%,大多数患者可以不用二次手术。对那些不能接受三棱镜、三棱镜矫正无效和/或术后半年斜视度仍较大的患者可以考虑二次手术。

所以,即将要面临斜视手术的患者及其家属,请不要过度担心复视的问题,复视的概率本身不是很高,而且很多是一过性的。即使出现了持续性复视,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治好的。

原标题:《斜视手术后会复视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