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千万家庭的苦难背后,病程三十余年,老年失智究竟怎么预防?

2020-09-21 22: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徐子铭 丁香医生

9 月 21 日

农历八月初五 星期一

世界

阿尔茨海默病日

每年 9 月 21 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设立这个日子,是为了号召人们对这个导致老年失智的主要疾病进行关注、研究、预防和关怀。

在一次 TED 演讲上,学者 Lisa Genova 指着台下的年轻观众说:

「未来的你们,假设都已经 85 岁。我们随便挑选两个人,就有一个可能患有阿尔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很慢,从最早的病理改变到出现临床症状,往往需要 15 到 20 年,出现症状后病程还会持续 2 到 12 年左右。

这就意味着,按年龄倒推,有些人在四五十岁时就已经开始悄无声息地滑向深渊。

在买保险、交社保、生儿育女,用各种方式保障退休生活时,你可能偶尔会想:我年纪大了会失智吗?有办法预防吗?

这个问题还真有点复杂。

1

生活中,好像很少看见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建议,为什么?

你可能见过央视新闻的「预防阿尔茨海默 12 法」。但是这些建议乍看都不太具体,也没太多科学依据,似乎用来防什么病都适用,跟阿尔茨海默病没啥关系,对不对?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下滑查看全图)

预防建议看着「水」,一个关键原因是:科学家研究了两百多年,至今还没闹明白,为什么人会得阿尔茨海默病。

连原理都解释不清楚,就很难给到一针见血的理想预防方法。

比方说,绝大多数宫颈癌是由 HPV 病毒反复感染,诱发细胞癌变引起的。那么预防的方式就可以很有针对性:打 HPV 疫苗。

阿尔茨海默病就比较尴尬了。大脑是一个很复杂的器官,虽然科学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仍没有找到幕后黑手,不同研究之间还有分歧,甚至会互相「打脸」。

这种疾病比较公认的原因,是 β-淀粉样蛋白在脑中的异常积累: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它像「糊糊」一样,在脑子里形成一团团斑块,影响正常的脑功能,引起一系列的瀑布级联反应。这种积累会经历 15 到 20 年,让人缓慢衰退,出现记忆力等认知功能减退。

但这个「糊糊」只是直接原因,没人知道它究竟从哪来、为什么来,背后的根本原因仍众说纷纭。

关于幕后黑手,有的说是另一种蛋白 tau 蛋白出了问题,有的说是细菌、病毒感染导致的,有说跟「肠脑轴」有关,有说与遗传有关(家族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约占 5% ,目前认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还有说雾霾、脑外伤也可能造成影响……总之,我们还不清楚。

2

连病因都没搞清楚的疾病

能找到相对靠谱的方式预防吗?

也能。

除了「原理解释」,预防建议还有一个来源:「循证证据」。

「循证证据」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深入到群众中,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搞清楚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或者更不容易得这种病。

它通过开展足够大、足够多的人群队列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探讨、研究人群生活各个方面因素,或者给予某种特定干预措施,并且长期随访,看看哪些因素或干预措施增加或降低了患病风险。

虽然这么统计出的那些五花八门的因素,不是个个都能说出原理来,但想远离阿尔茨海默病,就尽量别成为容易得它的那类人,也是一条预防之路嘛。

今年,中国学者郁金泰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循证预防国际指南》。这个指南根据大量循证研究,把种种预防方法按照研究质量、证据级别、推荐程度分了等级。

其中有很多建议,如果你没有从年轻时就开始注意,等到出现病兆就为时已晚了。

根据这份指南,我们整理出了三个最重要,但只有少数人知道的建议:

01.

打麻将、广场舞……老年爱好真有用

民间流传广泛的「健脑类预防措施」——包括适度打麻将、搓核桃、读书看报、下棋、益智游戏、弹奏乐器、跳广场舞等等,确有证据能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这些活动统称为「认知活动」,有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康复和早期干预。

「我看谁还不让我甩纱巾!」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出门嗨的时候,要鼓励。

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流言,说智商高的人更容易老年失智,并且会举政客、学者、企业家当例子。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美国前总统里根晚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并不是因为智商高或低。

图片来源:Official Portrait

相反,认知能力强、注意锻炼大脑的人,对老年失智的抵御能力也强。

认知能力强,相当于给老年失智留下了「认知储备」,即便发生同等程度的病变,也比其他老人衰退得更慢、症状出现得更晚。一项持续44年的研究发现,经常参与认知活动和体育活动,都能降低大约一半的患病风险。

学者们还发现,年轻时受教育程度越低,老了越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接受教育年限越长,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越低。

为了健康着想,也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02.

从今天开始,关注精神健康和睡眠

你抑郁吗?是不是总有很大精神压力?是否睡不好觉呢?它们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素。

精神压力

精神紧张会加速「糊糊」的积累,会提升患病风险。总处在「压力山大」的状态之下,不仅会让认知能力变差,还会加速大脑的老化,导致慢性炎症,这些都让人更容易老年失智。

抑郁

抑郁,甚至轻微抑郁症状也会升高患病风险。老年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经常一起出现,互为因果。如果已经患了抑郁症,要更重视老年失智的早期干预。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会导致大脑无法有效清除脑内的「糊糊」,而且睡得太少( <4 小时)或太多( >10 小时)都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

睡眠质量也很重要。即使时间够长,睡不安稳也会造成影响。只要一两天不睡觉,这种坏影响就能被实验方法观察到。

长期昼夜不规律、上夜班或者几班倒,长期失眠,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都要比常人高。这群人也要加强对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重视。

「一天睡 4 小时」,后果可能很严重哦。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3.

预防其他慢性病,

也就是在预防老年失智

患有其他慢性病的老年人也更容易失智。这不是因为命运不公,而是这些疾病之间有着某些内在联系。

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共患病包括:

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包括中风)、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头部外伤、房颤、衰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这些疾病虽然大多是「老年病」,但如果拖到老了才开始预防,你就输了。

某种意义上,「老年病」是一个整体,它们都不是几天之内忽然产生的,而是遗传和不健康生活习惯长期作用的结果,大都从中年就开始出现了问题,预防行动也不应该等老了再开始。

预防它们的方法,也很大程度上是共通的。

从娃娃抓起,从中年做起,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不过瘦、不过胖、多运动、健康饮食、不吸烟、不酗酒——这些都有循证证据,能够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预防老年病,是对生活的系统改造。

肥胖不好,但过瘦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素。没在减肥却逐渐消瘦,要提高警惕。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或许你今年还不到 30 岁,但人人迟早都要面对自己的老去。

没人愿意想象自己也会衰老、会衰退,不断丢失年轻时积攒下的记忆与荣光,直到连至爱亲朋都忘得一干二净。

但侥幸没用。2010 年,美国65-74 岁老人中 3% 有阿尔茨海默病;75-84 岁是 17% ;85 岁以上是 32% 。

换句话说,三分之一的人在 85 岁后会因为这种疾病失智。

这不是衰老的正常生理变化,而是一种疾病。

美国45 和 65 岁的男(黄)女(紫)在余生中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

中国的预期寿命是 77.3 岁,已经开始老龄化。按一家三代人算,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疾病可能会波及到我们中七到八成的家庭。

人类有几万种疾病,而保持健康的核心建议只有那么几条。当我们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有可能会在未来发现,它对不同的疾病有着殊途同归的预防效果。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我们还有太多未知。现有的预防建议或许显得「太水」「不够干」,但这些建议确实经过了人群的检验。

想知道医药健康领域的先行者都在关注什么?记得「健康新事」栏目!

策划 徐子铭

监制 王姐 feidi

封面图来源 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Stern, Yaakov. "Cognitive reserve in age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The Lancet Neurology 11.11 (2012): 1006-1012.

[2]Chene G, Beiser A, Au R, Preis SR, Wolf PA, Dufouil C, et al. Gender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from mid-adult life. Alzheimers Dement 2015;11(3):310-20

[3]Yu JT, Xu W, Tan CC, Andrieu S, Suckling J, Evangelou E, Pan A, Zhang C, Jia J, Feng L, Kua EH, Wang YJ, Wang HF, Tan MS, Li JQ, Hou XH, Wan Y, Tan L, Mok V, Tan L, Dong Q, Touchon J, Gauthier S, Aisen PS, Vellas B. "Evidence-based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243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studies and 153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20); jnnp-2019-321913.

[4]Yu JT, Li JQ, Suckling J, Feng L, Pan A, Wang YJ, Song B, Zhu SL, Li DH, Wang HF, Tan CC, Dong Q, Tan L, Mok V, Aisen PS, Weiner MM. “Frequency and longitudinal clinical outcomes of Alzheimer's AT(N) biomarker profiles: A longitudinal study.” Alzheimers Dement. (2019):1208-1217.

[5]Braak H, Thal D R, Ghebremedhin E, et al. Stages of the pathologic process in Alzheimer disease: age categories from 1 to 100 years[J]. Journal of Neuropathology &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011, 70(11): 960-969.

[6]Bertram L, Tanzi R E. Thirty yea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genetics: the implications of systematic meta-analyses[J].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8, 9(10): 768-778.

[7]Melissa E. Murray , Val J. Lowe , et,al.14,254 Results for term "Clinicopathologic and 11C-Pittsburgh compound B implications of Thal amyloid phase across the Alzheimer’s disease spectrum".Brain March 24, 2015.

[8]Ittner L M, Götz J. Amyloid-β and tau—a toxic pas de deux in Alzheimer's disease[J].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1, 12(2): 67-72.

[9]Gatz M, Reynolds CA, Fratiglioni L. Role of genes and environments for explaining Alzheimer disease. Arch. Gen. Psychiatry. 2006, 63 (2): 168–74. PMID 16461860. doi:10.1001/archpsyc.63.2.168

[10]Qiu, Chengxuan, Miia Kivipelto, and Eva von Strauss. "Epidem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occurrence, determinants, and strategies toward intervention."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11.2 (2009): 111.

[11]Barnes, Josephine, et al. "Alzheimer's disease first symptoms are age dependent: evidence from the NACC dataset." Alzheimer's & dementia 11.11 (2015): 1349-1357.

[12]Alzheimer's Risk Linked to Extended Family.

https://www.medpagetoday.com/neurology/alzheimersdisease/78569

[13]Cannon-Albright L, et al., (2019). Relative risk for Alzheimer disease based on complete family history. Neurology, 10.1212/WNL.0000000000007231

[14]Xu W, Tan L, Su BJ, Yu H, Bi YL, Yue XF, Dong Q, Yu JT. Sleep characteristics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in cognitively intact older adults: The CABLE study. Alzheimers Dement. (2020):1146-1152.

[15]Xu W, Feng W, Shen XN, Bi YL, Ma YH, Li JQ, Dong Q, Tan L, Yu JT. Amyloid pathologies modulate the associations of minimal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older adults without dementia. Biological Psychiatry (2020) (Online).

[16]Hebert, Liesi E., et al. "Alzheimer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0–2050) estimated using the 2010 census." Neurology 80.19 (2013): 1778-1783.

[17]Hebert LE, Scherr PA, Bienias JL, Bennett DA, Evans DA. Alzheimer Disease in the US population: Prevalence Estimates Using the 2000 census. Archives of Neurology. 2003, 60 (8): 1119–22. PMID 12925369. doi:10.1001/archneur.60.8.1119

[18]https://time.com/5876612/sleep-alzheimers-disease/

原标题:《千万家庭的苦难背后,病程三十余年,老年失智究竟怎么预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