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工作无限制地入侵到个人生活,我们如何摆脱职场倦怠?

2020-09-22 17: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个时代,我们常常面临工作入侵生活的困境,疫情来临之后,一些人陷入拼命工作后的迷茫,一些人在失业后感到无所适从。人的一生无可避免地要经历风浪,只有做好准备拥抱突如其来的变化,淡定的看待这个世界才不会被它击垮。6月16日,受成都“寻麓书馆”的传灯人线上分享会邀请,我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线谈了谈怎样在过渡期调整自我。感谢“寻麓书馆”的授权,现略有调整,将当时谈话的记录整理如下:

1

工作和兴趣本身并不矛盾

我在广告行业工作了21年。2004年,我开始写博客,后来写专栏,写书评。每年读两百本书,写稿六七十篇。广告行业经常加班加点,非常辛苦,每隔几年我的一些同事就会遇到所谓的“职场倦怠期”。很多人会选择跳槽,或者换种生活方式,去旅游或培养新的爱好,而对我来说,可选的生活方式就是读书写作。前段时间我失业了,这也不失为一个调整自我的契机。

有很多人问我,平时工作这么忙,怎么还有时间读书写作?也有些人揣测,恐怕我在职场上混得不怎么样,否则哪有那么多精力投入到业余生活中。在这样的想法中,工作跟兴趣是相互排斥的,一个做得好,另一个势必做得不好。不得不承认,一天只有24小时,至少工作的时候没办法同时看书写作;但这两者其实并不完全互斥,人毕竟不是机器,不是你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你的工作就一定出色。

《私人生活史》一书中提出,现在的“休闲”概念是随着现代工作生活才出现的,正是因为工作太忙碌,所以才需要休闲。休闲就好比有人给你加油让你恢复能量,或者给你的工作一个缓冲,一个身心更平衡的人,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

我常问我的团队,工作之余有什么兴趣爱好,无论是游泳、摄影还是芭蕾,如果没有,我鼓励他们发展一个。我自己是那么过来的,也见过不少上班族的痛苦,如果一个人没有兴趣爱好,当他对工作感到厌倦时就没什么可以休憩平衡的东西,更糟糕的是,有一天他会憎恨这份工作。我的一个朋友在一个行业里工作了七八年,非常勤奋优秀,但后来却突然辞职,再也不想干那一行了。

这些年来,我的生活状态跟卡夫卡有些相似,卡夫卡平时在保险公司做工伤事故法律顾问,但他又是一个极好的小说家,在他看来,工作和兴趣必须“绝对分开”——我觉得这说出了我的心声。现在我们看到的恰恰是工作无限制地入侵到个人生活中去,工作和生活的边界空前地模糊了。

在我这一行也有类似的现象,哪怕我尽量一下班就把自己的状态切换到读书上去,但实际上却很难完全撇开。有时到了家里,晚上八九点钟,同事还是会突然打电话进来,跟你说一件事非常紧急,今晚就要赶出来,明天一早就要给回复。这种事情很多,现在手机、微信全民普及,有时变成24小时stand by的状态,你根本无法离开工作。

这使得我们很多人没办法将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也使得工作非常消耗人。像我有些朋友做编辑,下班了会把稿子带回家看,工作和生活几乎混在一起。当然,某种程度上讲,我现在失业后在家的状态也有类似之处,我在家除了读书写作,也要做饭接送孩子,两者混在一起让我有些不适,但现在逐渐学会把它当作是不同的活动,家务累了看看书,看书累了做家务,就当作换活动时的休息时间。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很多人的生活轨道发生了改变。很多人被裁员,留下来的人压力更大,工作任务更重。最近看到戴蒙德在《剧变》一书中提出“马赛克”这个术语,意思是在面临巨大危机时,往往会出现新旧拼接的状况,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也有类似的特征,这会让人非常苦闷。或许我们可以将自己抽离出来,换个角度看这个社会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值得观察。

当你把自己的职业、生活都当作是一个观察对象时,它就不再那么直接影响你了,相反,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平时难以意识到的有趣点。平常看来的像是鸡毛蒜皮的生活现象,比如邻里之间的谣言、人力资源部门的审核等,如果持续地把它当做社会学个案来观察,你就会发现很多的乐趣。个人兴趣其实有助于摆脱职场倦怠,因为它可以让你找到意义,有时也正因此,才使我更能忍受工作的枯燥乏味。

2

单向度的人

我起初是误打误撞读了广告学这个专业的,那时对这份职业也谈不上多喜欢,反倒是工作以后我慢慢意识到,广告也是观察现代社会很好的窗口——就像不懂吟游诗人无法理解中世纪社会一样,如果你不了解广告,就很难去理解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下,营销手段渗透到全社会,仅凭直觉的反感无助于我们去理解这些传播学现象。也因此,我的公众号“维舟”的签名档就是——“思考的乐趣是不可取代的”,琢磨这些问题本身给我带来乐趣。

马尔库塞写过一本《单向度的人》,他在书里提到,现代资本主义到了一定阶段后,不鼓励批判性思维,培养完全肯定现实生活的单向度的人,这种人没有超越性的批判维度,只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由于这是作为“西方现代思潮”被引进的,我一直想当然地以为他讲的是西方的状况,直到近几年才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工作环境可以说培养的都是单向度的人。他们希望你全身心地绑在工作上,心无旁骛,最好你没有反思、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认为一切兴趣爱好都会妨碍你的正常工作,事实果真如此吗?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任何人都有三重生活:公共生活、私人生活、秘密生活。公共生活就是日常的工作,私人生活其实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匮乏的,往往仅仅理解为吃喝玩乐。曾有朋友曾和我说,他老家湖北黄冈那边的学生压力非常大,黄冈中学升学率全国有名,但每年都有学生跳楼。学生就像机器,除了做题外几乎没有任何生活空间,即使很多人如愿以偿考上了名牌大学,工作也还不错,但业余精神生活非常贫乏,往往除了消磨时间打游戏之外,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这是当下真实的生活现实。我有个同事工作极为努力,经常加班,原本想趁离职后好点自己平日没空做的事,但真正在家休息后,他躺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干,只想多睡一会——上海人说”做伤掉了”,意思是休息了都缓不过劲来,完全提不起兴趣做事。其实这就是过劳的表征,有些人的职场倦怠已经非常严重,只是他们自己没有察觉,用法国存在主义小说家加缪的话说,“机械的生活,只有在它被意识到的那一瞬间,才成其为悲剧。”一个人的私人生活或秘密生活中的乐趣一旦被剥夺,生活里只剩下工作,这是非常可怕的,你将不再成为完整的人。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在狱中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布就是活生生的写照, 当他晚年获释出狱后,完全不适应外面的世界,他更喜欢监狱里的生活。监狱是制度化最严厉的地方,工作对人的个性剥夺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过分投入其中,就很难再去想象其他的生活方式。我不相信机械的生活会带来更高的产出,如果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些简单重复的事,一门心思扑在上面琢磨,你或许是可以熟能生巧,但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身处非常需要创造性的行业,我不认为单向度的人能很好地适应。

3

失业之后,生活继续

现在的人,几乎很难指望自己可以一成不变地安稳度过一生。在传统时代,人的平均寿命或许只有三四十岁,加上那时每一年的变化不大,在此期间,世界在总体上变化不会太大,也就不大会有什么“中年危机”。然而,现在人均可预期寿命已将近80岁,时代变革眼花缭乱,如果职场生涯有40年,那40年里行业几乎不可能不发生变化。1978年以来这40多年,中国可以说翻天覆地,每个领域都在不停地变,还指望“以不变应万变”是不现实的。

不仅如此,从技术上讲,人类寿命完全可能进一步延长。我曾看到国外医学前沿的报道,说不久的未来,人均寿命可能会到200岁,这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和技术上的麻烦。

为什么说会有伦理问题?活到200岁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跟一个人白头偕老会变得更难。80年的时间里已然是巨变不断,200年的时间更不可能安稳地做同一件事。这样一来, 一方面给人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每个人不断更新知识。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需要不停地平衡生活与工作。

想到这一点,我便对这次疫情的冲击很淡然。4月里,公司人事约我谈,我心里也很平静。公司裁员超过30%,更少的人承担了比以前更多的工作,还要减薪,其实留下来的人也并不轻松。有时我想想,一个人一辈子总要经历一些风浪,和我们的父辈、祖父辈相比,如今这些冲击也不见得更难。应该说,我们这一代恐怕经历了中国从1840年以来最安稳的和平时期,已经很难得,但运气不可能一直那么好。

网上不少人说,连维舟都失业了,备受打击;但其实我的工作和兴趣是两回事,老板也并不知道我的另一面——换言之,我不是作为“维舟”被裁的。当然,反过来想或许也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安慰:连维舟都被裁了,那我被裁也没什么不能接受了——这样想心里会不会好受一点?

我把这看作是一次强迫改变。从心理学来看,诸如失业、离婚、亲人死亡之类的非常事件在强迫人自我改造和发展上常常是必要的,荣格还曾着重指出:自我改造是人的后半生而不是前半生的使命。人生的可能性有很多,这次疫情也算逼迫我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而自己要选哪一个,准备怎样过下去。对我来说,阅读写作一直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只是它现在突然好像变成了一个“好的退路”——至少这的确也是我本来就一直想做的事。

4

读书即自律生活

很多人都曾问我,工作生活这么忙,怎样才有时间读书写作?甚至问我:“你哪来的时间?”我想,你如果有兴趣,总能找到时间,但除了自律外,这也需要时间管理。

我以前的习惯是,每天早上出门上班前,用一个小时读书,等候、坐地铁时都可以看书,中午饭后,可以在电脑上看会儿电子书,晚上还能有三个小时读书写作、做笔记。除此之外,我要陪家里的孩子读书,我还会做家务,扫地、做菜、洗碗。我喜欢做家务,因为那时头脑放空,就像做运动一样,是很好的休息。

也有人问我读书时读不进去怎么办?这点我有切身的体会。几年前的工作非常忙,回到家脑子里也是工作的事,根本没心情读书,有时甚至连报纸都看不进去;但不管怎样,你还是先读起来再说,读着读着慢慢就可以进入状态了。

有一次跟朋友聊起,意外发现塑形跟读书也有类似的地方,练体操一段时间后,会觉得自己实在忍不下去,但把那个关口练过去后,身体就会逐渐适应,直到下一个关口,读书其实也是这样。我在早些年读哲学著作时觉得读起来好累,很难啃下去,但当我养成了这个习惯,就会慢慢地适应过来,体会到原先无法体会到的乐趣。

阅读写作需要不断练习、不断操练,让自己的身体逐渐适应这样的节奏和规律。我家里因为有小孩,几乎不开电视,我们不会刻意让他们读书,但家里的书很多,画画的材料也很多,当他们想看书和画画时,随时都可以进行。有那个环境、培养一个习惯,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当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时,自律就已变成了习惯。

对成年人来说,自律会更加重要,我们可以固定每天的一个时间用来读书,形成生活规律后就不会觉得痛苦。很多事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我坚信好习惯会带来稳定的产出。

5

成为更完整的人

我看过比尔·盖茨的纪录片,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他按说极忙,但即便是去度假几天,都会带上14本书,每小时读150页,能同时处理几件事。当然,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像他这样,但这个时代在不断地变化,中国也正在从世界工厂逐渐向创造性为主的后现代社会转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拥有创造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动。

前些年,中兴、华为等企业的一些中层,在四十多岁被裁员后,找不到人生方向,加上贷款各方面的现实压力,选择跳楼自杀。他们可能没想过人生会遇到这样的挫败,也没给自己准备退路,这引起很多人的兔死狐悲,但也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你需要随时做好准备。

从个人来说,每天只是忙碌于手上的工作非但不能让人得到愉快的感受,还会让整个人被异化,原本用来赚钱养家的工作不仅改变了你,甚至把你吞没了,以至于一旦失去工作,似乎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不知道能干什么了。但其实,人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活法,只要你想,一直都可以换个活法。

当然,读书写作只是我的个人爱好,并不是每个人都得这样,如果你觉得观察昆虫可以给你带来平静、乐趣和意义,那当然没什么不可以——就像纳博科夫既是著名作家,也是很有名的蝴蝶研究者。一个爱好可能看起来没多大用处,但它可以让你不至于强烈地涌起那种“生活的无意义感”,毕竟,至少你沉浸在其中的那一刻,是能感到幸福的。

也许有人觉得这奢侈,无法适应激烈的职场竞争。但我的想法相反:正因为高强度的劳动必然带来强烈的职场倦怠,你才更需要从生活中找到意义感。就像《天龙八部》里那位武功最高的扫地僧所说的,练的绝技多了,如果没有相应的禅理领悟,就会自然而然地遇到障碍,无法突破。

在当下这个时代,个人转型在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已经常态化了。人生很长,世界也始终有不同可能,人不应该被工作或职场给束缚住。我们应该想想:除了职场还有什么?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些东西,我们又是谁?这时候,生活才真正开始,我们要有所准备,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不然就很容易被它击垮。

答读者问

问:阅读让人很享受,但写作非常折磨人,如何调整这种状态?

答: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我有个朋友在写作时,常常要磨蹭两三个小时才能进入状态,她问我如何在很忙的情况下还能写那么多。我想正是因为我整段的时间太少,所以我写作时必须很快进入状态。我下班到家,吃完饭、洗好澡,总要七八点,如果磨蹭两小时再写,那这一晚就几乎什么都干不成了。

我的习惯是随时记录想法,走路时、发呆时、坐地铁时,想到什么就记下来,再利用平时零碎的时间把这些想法归纳整理,碰到合适的时机我就拿出来再梳理一下。等到坐在桌前要写的时候,倒一杯水,酝酿一下情绪,再回想一下这个结构思路,想想第一段怎么写,基本上我用不了半小时就能进入状态。事先把第一段第一句要怎么写想好,进入状态就会好很多。这就像做菜,我是先用碎片时间把食材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坐下来写作就只是开始烧菜了。

问:马赛克的新旧交织状态与个人苦闷的联系是什么?

答:马赛克的新旧交织状态是戴蒙德《剧变》这本书中的关键词,它从非常宏观的角度讲解七个国家在面对危机和冲击时的巨变。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跟苦闷有什么关系呢?在新旧交织的状态当中,个人容易产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的感觉。许纪霖在《家国天下》这本书里也提到,五四时期的新知识分子从宗族社会中脱嵌出来后,旧的思想已不能指导自己应对现实,而新的思想又还是新生事物,这就很容易陷入迷茫。

鲁迅曾写过一句话“娜拉出走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娜拉出去有了自由,但她并不知道能用自由干什么,这让人感到苦闷。当她有了明确的方向后,之前的苦闷就扫除了。从个人自由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在新旧交替的状态中,怎样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要过什么样的人生?这些类似的问题也许自己一时想不明白,但可以去找人讨论,或者从初衷里寻找答案。

问:如何保持批判性思考?

答:批判性思考无法凭空杜撰,更多还是参照不同的书而来。我们可以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正反两方观点可取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很多社会学著作都会用一些文献回顾相关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学者提出了哪里观点,还要了解这些观点的说服力和欠缺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我们才知道还有什么新观点可讲,这个新观点也许比他们的解释更加充分,这样才能有批判的独立性思考。这个东西绝非偶然发生,需要多看书多了解才知道。

我读书并不是为了指导和帮助生活,日常生活就是这么的乏味,但我在书中有我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像我在自己洞穴里能恢复精力,得到乐趣。有了这样一个自足的世界,你会觉得外面的东西也算不得什么,再艰苦的生活我也能忍受。这也是我鼓励大家要有兴趣爱好的原因。为什么读书对我这么重要,因为在我的心里,我可以保持我的自由和意义,不会因外界而改变。

问:如何克服或接纳安心从事自己兴趣的想法,在今天普遍异化的社会形态下,工作和生活的“二元化”是必然的吗?

答:完全摆脱职场是比较理想化的,能够到这种境界至少要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也许个别人可以做到,但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大部分的情况还是妥协, 但这并不代表不能把爱好兴趣这件事做好。

工作和生活的二元化也是必然的。在《私人生活史》这本书中,二元化生活是现代生活的标志,我们现在知道的隐私权、休闲等这些概念也是因此而来,中国也不可避免会经历这种状态。到了后现代的状态下,这种边界可能又会变得模糊,比如微信群已经变成了工作的一部分,甚至会要求你24小时待命。但我个人还是习惯把工作和生活稍微分开一点,因为我觉得要有自己的选择权,尽量不要有太多的跨越,这也取决于每个人的习惯。总的来讲,不要让工作和生活互相隔绝和冲突,要在其中保持平衡。

问:《一只脚踏进后现代》中有一篇是憎恨思考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您讨厌的吗?您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

答:一个时代有很多维度。有些方面会让你觉得挺好,有些方面就会让你哭笑不得,又有些方面你是讨厌的,这要看取决于哪个维度。

我早年的好友张晖是读古典文学的,他生前曾说,觉得现在是“末法时代”,在佛教术语中,这是指真理沦丧的时代。对他来讲也许这个时代并不好,因为他的古典文学理想无法实现,古典文学好像完全被边缘化。所以他在考虑怎样寻找古典文学的现代意义,在当下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跟他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以抽离的态度来看这个时代。我注意到这个时代一方面是令人振奋又引人思考的,比如80年代是美好的全民读书的年代;但另一方面,自2013年以来,各方面形势都非常严峻,也不能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看我们怎样适应这个时代,怎样开创某些可能性。很多人都在说“我们不能改变这个时代,但也不要被这个时代改变”这句话,但我更愿意让自己成为这个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问:维舟老师平时阅读的书籍一般会集中在什么领域,如何在种类繁多的书中进行选择?

答:对于读书的选择好多人都说自己无从下手,其实这跟吃自助餐一样,到了自助餐餐厅,我们就知道哪些东西我爱吃,或者这个东西没吃过,可以尝一下试试看。根据自己的口味,你自然就会选择,而这背后,其实是你积累下来的个人判断。在阅读上,道理也类似,判断就是靠读书积累而来的。

我小时候喜欢古典文学,中学以后,更多地偏向历史,大学以后,我又发现历史不是一个能自足的学科,如果要解释历史现象,必须用到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甚至语言学,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资料才能解释这些历史现象,我开始对社会学、人类学产生兴趣,但在起初,我只是把它们当作解释历史现象的工具。我以兴趣为出发点,围绕自己的问题再去寻找相关的书籍,这点非常重要。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对哪些问题感兴趣,知道找哪些书来解答这些问题。

我特别反感“文化没用,不能当饭吃”的观点。文化是有巨大力量的。历史学家刘浦江先生2014年夏在身患癌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之际,对他的学生们说,我为什么不畏惧死亡?他曾在住院时听病人家属讲,有个中年男子整天哀怨,我要死了我挣下的钱都是别人的了, 我老婆也是别人的了,我的儿子也要跟别人姓了。刘先生说:“这就是因为没有精神寄托,而我和他不同。一个人文学者, 有一流的作品可以传世,能够培育出一流学者来继承他的事业,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顶多有一点遗憾而已。”这就是读书带来的内心力量,当你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就不那么容易被生活中的变故击垮了。

原标题:《在阅读和写作中摆脱职场倦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