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磅首发 | 吕品昌出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

2020-09-25 20: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艺术头条 雅昌艺术网 收录于话题#艺术41#人物1

2020年9月24日上午,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训国到景德镇陶瓷大学宣布:吕品昌就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品昌

吕品昌,男,1962年生于江西,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主持工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雕塑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艺术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委员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瓷协会(IAC)会员。

2008年11月至2020年9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雕塑创作研究所所长。1993年起享受 国务院“政府津贴”。2006年入选教学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01

艺术教育:

传承雕塑学脉 拓展学科建构

从1995年吕品昌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立陶瓷工作室算起,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已经工作了25年。对于雕塑系的发展,吕品昌谦虚的表示做系主任这些年,并没有做太多的拓展,他延续之前积累下来的教学结构和体系,继续深化已有的一些课程建设,另外逐步拓展雕塑系的学科建构。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在于保持了留法留苏的一批前辈留传下来的现实主义雕塑传统,并在教学中实现了自我更新。在基础教学领域强调双基础,即除去传统泥塑写实等基础训练外,还有新兴的材料基础、观念基础、公共艺术基础等训练,这是一种宽基础的训练途径。另外就是,方向性、特色性非常明确的导师工作室制一直在延续。”

目前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已经形成了大基础部与六个导师工作室相结合的优化教学结构。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有写实教学方向、现代材料教学方向、公共艺术教学方向、中国传统雕塑方向,以及石雕、木雕、陶瓷、直接金属焊接、金属铸造、综合材料构成工作间。

吕品昌表示,如此设置既保持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写实雕塑的优秀传统,又涵盖了材料技术、公共艺术等新兴领域。应该说,这种学科建构代表了国内美术院校雕塑教学专业改革的整体趋势。实际上,这种趋势就是要完成从单一的传统写实雕塑到多元的现代雕塑的格局转换。

2020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现场吕品昌在介绍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联合艺术院校,积极为中国青年雕塑家搭建高水准、具有学院品质的学术平台,旨在发掘中国雕塑的青年力量,2008年至2020年,吕品昌担任执行主席、评委主席,策划并组织了12届“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全国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为中国雕塑界输送了大量的雕塑人才。2018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迎来了第十个年头,”并在这一年完成了“十年一见”的全国巡展之旅。“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已经不能简单看做雕塑展览和艺术赛事,它已然成为放置于中国现当代雕塑历史中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中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2016年6月开始,中央美术学院牵手陶瓷重镇景德镇,中国美术最高学府与千年瓷都把握历史契机,共同打造艺术推广与教育的文化战略平台。吕品昌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在加强雕塑学科建设的同时,也深入践行美育及艺术深入社会的重要指示。在他的推动下,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立足艺术传播、美术教育,充分发挥美术馆的教育职能,在推动艺术与社会结合、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迄今为止已举办展览21次,学术讲座与论坛若干场,尤其将展览与美院学科建设与教学成果相结合,从而形成从教学、展览、推广再反馈教学之中的良性循环。

02

艺术创作:

深化陶瓷语言的现代转型

拓展材料的表现性

基于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以及民间创作的潜心探究,吕品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中国写意》《阿福》《历史景观》等几个系列的创作,致力于以形式因素意蕴化和形式意趣民族化为目标的纯化语言的探索性实践。九十年代创作了《石窟系列》、《混沌的失却》、《太空计划》、《太空几何》等众多重要作品。

阿福no.1 萌娃瓷 46x15x32cm 1985年

中国写意no.12冷冬 陶 321x44x28cm. 1993年

混沌的失却....陶.不锈钢 56x64x66cm 1998年(局部)

在持续深化、纯化陶艺语言的现代转型的同时,如何在更大范围和空间中拓展陶瓷的表现性,更大程度地和当代社会文化发生关系,是吕品昌创作所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阿福No.10母子.瓷.42x36x32cm 2005年

九十年代末以来他创作了《混沌的失却》《太空几何》《太空计划》《触摸世界》等直面现实的作品。这些作品力求充分调遣雕塑造型及其空间语言,并发挥陶瓷媒介的表现优势,来更多地关注当今时代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增强陶艺呼应当代文化精神的主题性。吕品昌尝试更大范围和空间中扩展陶瓷的表现性是与当下社会、文化发生关系,更多地从作品的空间角度、从雕塑造型的角度,关注当下的生存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发挥陶瓷作为材料媒介介入当代艺术创作的表现优势,从而真正进入当代文化的主题创作。

触摸世界-反视觉化的寓言 瓷

触摸世界-反视觉化的寓言 瓷 1800x100x6cm 2011

近些年来,吕品昌的创作风格有了一些转变。这种由具象向抽象延伸的转变绝非刻意之举,而是基于多年创作理路逻辑的一种自然生发。回顾他的创作路径,“抽象化”是一条隐含线索:形式纯化与精神升华,因而他在具象与抽象间并无转化的间隙与违和。吕品昌表示:“无论是早期《阿福》系列到《捆绑的形体》、《璧》系列,追求膨胀形体的有机结合;还是早期《历史景观》系列到《金砖》系列,追求几何形体与抽象孔洞在融合,再到《太空计划》系列追求工业秩序与手工偶然的拼合……我的深层追求指向的并非外在的形式,而是雕塑本体的内核。”

“金砖”no.2-1 钢玉瓷 57x57x10cm 九块 2016

捆绑的形体no.3 钢玉瓷 66x45x32cm 2016年

复制no.1 骥 铸铝 430x170x290cm 2017

复制no.2 桌 铸铝 350x210x142cm 2017年

“复制”系列作品是吕品昌的最新实践,艺术家在这些作品里探讨了当今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工业复制与原型的关系。在吕品昌看来,手工操作的过程总能激起无限的创作欲望,因此,他将原本的完成品复制转换到对创作过程的瞬间固化,从而以雕塑的形式为艺术家的主体创造性在大工业复制的背景上建立起一座丰碑。

捆绑的形体no.3 汉白玉 70x46x35cm 2019年

太空计划 陶、金属 展示面积1000x1200cm 2004年至2020年

中国写意 no.46 颂石 青铜 43x48x93cm 2020年

03

公共创作:

拓为时代造像 讲好中国故事

吕品昌沿袭着学院派写实主义的发展路径,延续着中国公共雕塑发展的线索,大胆突破创新。他的公共雕塑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和个人风格,他也一直秉承“为时代造像,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信条。

吕品昌主题性雕塑创作《方志敏》

吕品昌主题性雕塑创作

上世纪90年代,吕品昌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同仁们集体创作了《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群雕打破了纪念性雕塑固定的经典模式,采取了“无中心”整体布局和“碑林式”的阵列方式。吕品昌完成了《大刀雄风》和《枪林弹雨》两组雕塑的设计创作,他从本土艺术中汲取营养,力图实现建筑的结构之美与雕塑的形式语言和谐统一。吕品昌同央美团队创作的“抗战群雕”创造了一种纪念国家苦难,记录民族过去的全新形式,是对中国传统继承与突破的成功探索。

吕品昌公共艺术创作《鄱阳日出》

吕品昌大量的公共雕塑作品中,红色题材的现实主义雕塑占了很重的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吕品昌参与了许多重大主题性雕塑创作任务:从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一代英豪”、延安枣园的“走向胜利”到军事博物馆的“解放全中国”等等。《八一广场纪念浮雕》是吕品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经典的致敬和对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脉的传承。《广昌路上》以生动的人物刻画和情感表现,体现出了“十万工农下吉安”的恢弘气势。吕品昌将雕塑语言与文学韵味完美结合,将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手法融会贯通,形成了即传承老一代革命题材雕塑的写实功底,又极具个人风格的创作风格。

公共艺术作品《太空计划》

吕品昌始终将中华传统作为创作精神主线,植根于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积淀。以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坐落在武夷山五夫朱子故里的《朱熹像》是吕品昌研习中华传统文脉,在公共雕塑上的探索。朱子雕像矗立于青山绿水之中,雕像的艺术气质与村落古朴的空间气场一脉相承,吻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意境。吕品昌从汉唐造像手法中提炼语言,在衣纹的处理吸取了工笔线描和传统造像的处理方法。力求通体浑然大气,体现朱子学说的丰富博大。

04

学术活动策划:

拓展材料的表现性立足当代陶瓷与雕塑艺术 加强国际交流

吕品昌除了创作和雕塑教育之外,这些年他还在雕塑和当代陶瓷艺术的推广发展上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96年至1998年受中国文化部委托,组织策划《中国当代陶艺国际巡迴展》,巡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陶艺的面貌和成果。2008年受中国美术馆委托,策划《文思 物语 大陆当代陶艺展台湾展》呈现大陆当代陶艺面貌。2011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陶艺展”评委。策划并促成了陶艺首次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全国美展框架中展出。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成立暨推衍—中国当代陶艺学术邀请展现场

2017年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夏令营合影

2012年担任哥斯达黎加“首届全国陶艺双年展”评审委员,2013 年获中国陶瓷协会“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和发展杰出贡献奖”。2015年担任韩国“第四届京畿道国际陶艺双年展”评审委员,2015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雕塑双年展”总策展人。同时担任 《“新陶”中国当代陶艺新作展》策展人。2016年策划了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推衍-中国当代陶艺展》。2016年受文化部委托 担任“中拉文化年”《志和山海—中国.厄瓜多尔当代陶艺展》总策展人。展览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天主教大学文化中心展出。

2018年大同雕塑双年展现场

2019年《“时代新象”中国景德镇公共雕塑国际大展》终评现场合影

2014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雕塑展”评委。2018年担任《十年一见—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优秀作品全国巡回展》总策展人。2019年担任《“时代新象”中国景德镇公共雕塑国际大展》总策展人。2019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雕塑展”评委。2010年至2017年策划并组织了七届“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金属雕塑夏令营”。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领衔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团队完成了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委托的中共党史博物馆主入口的大型纪念群雕《伟大信仰》的设计和创作任务。

05

学术建构:

梳理与补充中国雕塑艺术的理论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着运用陶瓷媒介展开创作与思考,吕品昌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陶瓷艺术的论述,其中 “论陶瓷缺陷肌理及其对雕塑介入环境的意义”“陶瓷特质论”等文章,对传统技术审美理论提岀了反思,“缺陷”肌理的审美论述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在理论方面奠定基础。这个理论符合现代造型艺术的审美品格,体现了现代审美意识,在陶瓷界乃至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些年间,他还出版了众多的著作,比如新中国美术研究系列丛书《辉煌70年.雕塑卷》、《美术表现-雕塑卷》、《陶瓷.当代雕塑》大型画册、《雕塑之道-学术论文集》、《中国当代陶艺》、《西方现代雕塑》、《世界浮雕艺术》、《陶艺》、《陶艺•中国》等等。

吕品昌讲到,这30年来在中国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当代雕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无法回避西方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我们无论是教育、理论、建设,都没有进行很好的梳理和系统性的传承,既然我们要与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就必须要了解人家的话语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光靠揣摩人家的理论、思潮或者是完全是模仿跟风,这些书籍其实都是上个世纪西方六七十年代的,我们在做这些事情实际上仍然是在补课,填补现当代艺术基础性理论的缺失和不足,“我想一定会对中国当代雕塑或者是当代艺术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通过了解然后判断和分析我们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中国雕塑发展的道路。”

在这里祝贺吕品昌老师履新,也祝愿他艺术之树长青,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以及雕塑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和成绩。

- END -

今日推荐,一起涨知识

原标题:《重磅首发 | 吕品昌出任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