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后疫情社区·治理|泉州社造:用自上而下推动自下而上

口述:林德福 整理:李思妤 冯婧
2020-09-30 16:0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我来自中国台北,是一个社区行动从业者,从2008年开始到大陆工作,此前有二十几年的相关经验。坦白说,到2013年我才算真正意义上在大陆开始推动社区营造相关工作,同时花了三四年时间才开始真正了解泉州,在泉州做项目。

今天我想聊聊“泉州社区营造前传”,泉州计划是怎么来的,计划开始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泉州计划实施的基础,我们称之为机制创新。在做泉州之前,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社区营造比较强调“自下而上”地发生,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可行吗?今天我就借一些案例来聊聊这件事情。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计划

2013年,当时的厦门市市委王书记结合他在广州的经验,在对厦门做了全面了解后,推出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行动计划,这算是一个由上而下的推动力。当时规划局发现,这个计划跟我之前做过的案例有点类似,就请我做社区营造的介绍。而厦门海沧区有很多联系紧密的两岸团队,所以政府也想把这个项目当成是跨两岸的共同缔造试点。2014年我们开始进行试点工作。但是开始时很多人并不太了解什么叫共同缔造,我们在海沧做了4个试点,只有一个点真正启动起来,其他三个还在原地踏步。为什么会这样?

当计划全面铺开,由上而下推动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当计划推行一周年时,王书记做了一个重点总结,强调这个计划既要推动中央的精神落地,也要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他也说道,由于绝大部分人对共同缔造理解不深,即使投入很多干部去做这件事,发动的群众仍然不够广,社区参与也仅停留在开会提意见这个层面。

总之,当时厦门的整个机制不够系统,还没真正做到社区基础和群众自主参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大家一起持续探索和努力。 

思考厦门困境

大家都想改变和创新,但创新不容易,即使脑袋变了,我们的习惯、行为,甚至身体的感觉,还处在过去的惯习里。在转型过程中,只要稍不留意,行动就会变得又跟过去一样。从想法到行动的距离,不会仅仅因为一场演讲、一个案例、几次参访就能变。 

因此,我们就要设计一个过程,让参与的人能理解这个过程,之后慢慢去试错,改变过去的习惯。这里包含的面向不仅是居民和专业者,还包括政府。 

在大陆跑了很多地方后,我觉得两岸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发展阶段不同,现在大陆面临的困境,当年我们刚开始推社造时也遇到过,我把它总结为设计尺度的问题。当社造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层面时,设计尺度就会改变,这个改变在学界也有说法,我把它简单称为:从社区管理变成社区治理

社区管理是什么?就是行政。在这个阶段,重点在于发展,而不在社区,是自上而下的标准化管理。当政府面对无数社区时,有一部分的确需要共同标准,可是从管理的角度看,很容易导致一刀切。每个社区的人群和需求不一样,用同样的方式做就会出现矛盾。

所以,完成快速发展后,需要在已经发展的地区重新发掘新可能,也就是社区治理。这意味着要强调社区生活,强调自下而上,希望居民多参与,鼓励多元化、个性化。我们需要尝试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融合起来,既要行政推演,也要加入个别化的东西。 

总结我过去的经验,社区营造会面对三个各有特色的主体。

1)社区干部对地方的制度和问题非常清楚,但往往希望简单快速地实现发展,往往应激反应多于长远视野,容易忽略很多在地居民的意见,甚至也不让专业者有比较长的工作时间。而政府,过去几乎像保姆一样,所有事都包揽。

2)专业者经过专门训练,观察比较宏观,有结构感,但由于过于专业和理想化,又有政府的支持,所以常常会忽略群众,对于不同群体和真实世界知识技能的掌握会比较欠缺,往往停留在规范化的理想状态下。

3)群众通常也只关注自己,不见得会真正关注别人。 

我们的经验就是,必须把三者融合起来,通过取长补短,兼顾宏观与微观、理念与实际、权利与责任,把这三个角色创造出来,让这三种人能坐在一个社区中共同推动事情。我们借助之前的经验整理出了一张简单的图表——3合1公共性。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政府部门的赋权,这借鉴了成都的经验,希望政府愿意把更多权利交给社区。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需要愿意培力社区的专业者。我们不太愿意把这些专业者称为领导者,而是要去除这种自上而下的意识,只把他们称作所谓爱管事的人。第三个当然是一群有公共意识跟参与精神的社区住民。

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团队,所以需要这三者的组合。 

我也开始重新思考,改变我2008年到大陆来之后,对计划实施机制、试点的习惯,重新审视计划行动的机制和要素。以前通常是政府交给我4、5个点,让我帮忙推,后来我就改变了,要重新谈谈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机制,让社造比较容易去做。 

325实验性社造计划

2014年之后,在和包括厦门在内的很多地方谈时,我自己推了一个“325实验性社造计划”,包含“三年两轮五阶段”。我把自己20多年的经验浓缩成这个三年计划,因为觉得大陆政府很难接受比三年更长的周期,其实5年最好。很多时候政府不要怕做不到,关键是我们试试看,重新整理思维。 

第一个阶段是三主体的磨合培训期;第二个阶段是择优试练,择优选取组合,一起尝试推一个事。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看出真正的关系;第三个阶段,我称为推动落地实施,支持他们把想法落地。这其中牵扯到很多专业性的法令规章,每个人做的领域、落地条件,需要的专业知识都不同。比如,有人做交通,有人做公园,有人做老人福利,所以需要专业的培训计划辅助;第四个阶段则是继续实施,继续推进。 

两轮的设置则是为了树立信心。在第一轮的计划阶段,人们通常充满好奇,但更多时候都观望不前,因为没有人知道未来如何。而当我们完成前三个阶段后,大家会发现,只要说到做到,就有预算、奖励和落地支持。所以,第三个阶段就可以开始推第二轮,因为已经能看到之前的行动和收获。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通常第二轮都会比第一轮更积极更有效。

最后,第三年时进入第五阶段,重新调整改进,把两轮的人放在一起比较分析。

泉州“美丽古城,家园共造”

2016年,我们刚开始在泉州做项目时,很多人都说,你的模式时间太长,当地政府和群众不一定会接受。但我还是去做了尝试,当时泉州找我去做老城区,我介绍了之前的社区营造和老城经验后,政府也觉得很好,但他们觉得三年实在长。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做完确实不容易,所以当时我委婉拒绝了,同时也承诺我会一直关注陪伴。

后来泉州成立了古城办来自己推动改造,我是以顾问老师的形式给意见。但2017年6月,泉州自己做了快一年以后,又回来找我,那一年的效果可想而知。

很多时候,社造不是靠投经费和资源,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你越不给他那个过程,他越学不会。于是,之后我的模式就有了很大发挥空间。

我们的做法其实并不困难。原来我们通常都是先选点,再找专业的人去做社造。现在,我改变了一下,先选人,再选点,只是这样而已。

为什么有效呢?刚刚讲到,找对三种人后,他们才会愿意一起去这个地方干一件事。我们选了5个试点,找5个有责任心的干部,群众也来给意见。给完意见,政府就要做,做不好就会被投诉,我们就在这种循环里推进。

这样一来,我把过去精英式的、群众等靠要的方式重新改造,改变成自下而上的培力赋权,先尝试把人和团队选出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人对了,点自然就出来了,之后再去推所谓的社区工作,就比较好上手。 

其实这个尝试很简单,只是我们通常不会这么想。关键是要改变自己的思维系统,所以我就设计了这个社区草根的培养图表。 

如果最后有5个试点,那就要找至少10个团队来竞赛,给每个团队资源、条件、时间和专业者的协助。 

初阶培训是针对专业者、社区干部和热心群众三类人群设计的,那次活动中,除了泉州我们吸引了全国共400多人来参与。而进阶阶段是三合一的磨合,我们给三类人定了不同的比例,之后让大家自由组队报名,编组上课培训,最后自己找一个社区去做尝试。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他们彼此对话、学习,慢慢引导他们找出社区真正面对的问题。我把这个阶段称为自我反思、学习对话、形成共识。 

竞赛阶段,首先我们会挑出11个团队,提供5万块预算和三个月的试验期,让团队去找社区尝试,动员民众一起来参与做一件事。当时还办了一个正式的开工仪式,让参与者产生责任感。最终,从11个中选出5个,这个挑选的过程叫“以赛代练”。经过这个过程,参与者跟居民的心开始连接,开始跟地方连接。 

从初阶到进阶,实际总时长已经超过半年,最后的5个团队经过这9个月的磨合后,才会获得真正的实战机会。在总结时,我们听到最多的词就是“不一样”。主管单位和社区干部改变了行事方式,居民通过参与感受到了社造的魅力,而专业者也会获得成长,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非常重要的。

公共空间可以连接群体,聚集人心,而社区要“自我改造”,真正的社区营造和培育是从出现一群理解社区的人开始的,所以改变已经发生了。为了给选出来的5个团队提供奖励,我们跟政府和团队共同讨论,专门推出了一个社区营造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我想要强调的是,机制不是提前先定好的,而是在真实的过程中,基于实际需要和相互信任产生的。联合政府“自上而下”来推动需要“自下而上”生发的社区营造,是有可能的。 

我觉得,社区营造的过程比结果重要,但也不可能没有结果。这个结果是每个阶段的成果,而不是一步到位。只要每个阶段都让人感受不太一样或者有改变,就很好。为什么说过程比成果重要?因为我们常常把成果误解为一步达到后就宣布完成的结果,但社区营造是没有终点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要这个社区还有人生活,我们就可以继续往下走,让社区更好。 

(讲者林德福系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乡愁经济学堂社长。本文根据“看见社区”栏目7月19日的直播分享整理而成,“看见社区”栏目小组每周邀请社区一线从业人员分享社区实践,致力于听到不同声音,看到真实视角下社区的样子。)

 

关于“后疫情社区”

2019年,“社区更新观察团”走进上海5个社区,听社区实践者分享在地经验,与关注社区议题的人,一起漫步、观察和讨论。2020年,社区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后疫情社区将有哪些变化?社区治理会有哪些转向?我们将在“融合”、“治理”和“数据”三个主题下,继续观察,探讨社区的未来。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