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与国同庆|他是环卫一线职工,坚持技术革新已有13项专利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栾晓娜
2020-10-07 14:1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尹惠璇 设计

【编者按】

金秋时节,新中国迎来71周年华诞。

在过去的9个多月里,我们经历了抗疫,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显示了旺盛的生机活力。这一切的背后是许许多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

初心与使命,是抗疫一线的奋不顾身,是广袤田野的默默耕耘,是科技前沿的求知探索,是高速道口的日夜执勤,是景点民宿的贴心周到,是城市马路的清扫捡拾,是高铁车站的微笑服务……

10月1日起,澎湃新闻推出“与国同庆 他们筑梦而行”系列报道,讲述平凡英雄的国庆长假故事。

10月7日上午,李德成正在维修车间里指导工人对湿垃圾清运车进行保养。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栾晓娜

10月7日,国庆长假已近尾声,但在位于上海平型关路上的环卫车辆维修车间里,却依然一派忙碌景象。“以后记住每辆车都要喷一些,这样里面不容易积灰。”53岁的李德成穿着蓝色工作服,蹲在一辆湿垃圾清运车旁,叮嘱正在做保养的工人。

从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者,一路成长为如今的静安城市发展集团环卫分公司作业二部副经理,李德成身上有着诸多荣誉:13项专利、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工匠、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上海环卫一线职工第一人……来上海近20年,他凭借出色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成为业内颇有名气的“技术大咖”。

10月7日上午,李德成在维修车间里指导工人对湿垃圾清运车进行保养。

“长假期间,道路保洁、垃圾清运等环卫工作都不会停,任何一辆环卫车辆出现问题,我们都要在第一时间解决。”李德成说,市容环卫行业被称为“城市的美容师”,而在环卫一线,同样需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他将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李德成创新工作室内的作业台,班组成员可先在这里将想法做成模型,再判断可行性。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已有13项专利

10月7日早上 9点左右,平型关路上的静安城发集团环卫分公司内已停满了洒水车、扫路车、垃圾清运车、三轮电瓶车等各种环卫车辆。维修车间内,近十名工人正在为一辆湿垃圾清运车做例行检查和保养。

虽然仍在国庆假期,但环卫工作却从不停歇。从早上7点半开始,李德成和他的同事们就开始忙碌了,根据前一天晚上的报修单,对发生故障的车辆进行维修,对需要保养的车辆进行保养。

10月7日,李德成向记者介绍自主创新的可移动环卫登高梯。

这里的维修车间,看上去和普通车间无异,但实际上,却有不少工具、设备是拥有自主专利的技术革新产品。比如,有一种可移动的环卫登高梯,下面安装了滑轮和固定装置,滑轮可上可下,放下时可推动,收上去后登高梯就固定不动了,操作工人搬动起来特别方便。

李德成创新工作室内的作业台。

走进离车间不远处的李德成创新工作室,展示台上的创新成果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洒水车水位报警装置、刹车片自动镗毂机、环卫车辆延时断电装置……一个又一个实用又接地气的创新成果,李德成都如数家珍。

“可别小看这种洒水车水位报警装置,虽然想法很简单,但效果却很好,既方便了坐在驾驶室里无法准确控制水位的驾驶员,也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对水泵造成的早期磨损。”他指着一辆洒水车的模型说,如今,这种报警装置已成为进入静安区作业的洒水车的出厂标配。

如今,李德成和他的班组同事们已拥有13项专利,另有17项专利正在申请审核的过程中。除了这些专利,还有不少没有申请专利的小发明和技术革新,同样解决了环卫一线在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难题,“有些革新是不能办专利的,但在工作中很实用,很受大家欢迎。”

李德成创新工作室内展示的部分创新产品。

从不“安分守己”,创新点子层出不穷

如果将时间拨回上世纪90年代初,李德成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外来务工者。但热爱动脑钻研、乐于技术革新的他,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却做出了不一般的成绩,逐渐崭露头角。

1991年,刚从农业机械中专毕业两年的李德成,从黑龙江来到上海,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当时的闸环运输厂(后来并入静安城发集团)里开挖掘机。但仅半年后,喜欢新鲜事物、热爱钻研的李德成,便开始做起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此后十多年,他有很多创新的点子都陆续得以实现。

2008年,闸环公司接到了一个项目,3个月内要拿下40万平方米土方挖掘任务,然而,当时使用的瑞典产沃尔沃210B型挖掘机尽管性能好,却有些“水土不服”,由于作业区域空间狭小,设备操作受到限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至少要半年才能完成项目。

怎么办?李德成大胆向公司提出,改造沃尔沃!在公司的支持下,他仅用20多天就改装了液压系统,缩短了大臂和小臂,使挖掘机适于在较小的空间作业,而且操作难度减小,挖掘效率显著提高,累计为公司节约增效300多万元。

随着公司的逐步发展,环卫车辆多了,但这方面的专业修理人员紧缺,于是,敢想敢做的李德成被调到了环卫分公司,负责环卫车辆的维修。

从工程机械到环卫车辆,虽有相通之处,但差异更大。作为特种车辆,环卫车有不少附加装置是根据不同环境设置的,而且一直在更新换代。于是,从不“安分守己”的李德成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的点子随即层出不穷,各种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不断涌现,解决了环卫一线作业的诸多难题。

经李德成改造后的沃尔沃210B型挖掘机(左一)可在相对狭小空间内作业,图为展示模型。

将带好团队,坚持技术革新这条路

在实现自身成长的同时,李德成还不忘培养身边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多学习,多思考,敢于创新。

李德成班组的成员,大多数在刚进单位时都只是普通工人,学历普遍不高,有想法也不敢提,但都吃得起苦。在实际工作中,他慢慢引导大家,鼓励大家有想法要积极提出来。“我一直说,你们不要把搞创新、搞专利想象得很复杂,关键就在于要有想法。如果大家有好的想法并拿到了专利,那么是谁的想法,谁就是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在他的鼓励下,大家越来越有积极性,干劲十足。在目前已取得的13项专利中,有8项的第一发明人都是最初提出想法的班组成员。此外,还有一些成员相继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优秀农民工、静安工匠、静安杰出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班组的氛围和这些成绩,都让他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如今,有着诸多荣誉的李德成,依然秉持着初心,坚守在环卫车辆维修车间的作业一线。“环卫车辆一直在更新换代,新车型、新技术也越来越多,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我将带着整个团队,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他说。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