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0年,这些人气书店与我们告别

2020-09-30 17: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0年,随着疫情的爆发,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突然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实体书店也被一场疫情打回了现实。

从电商时代的欲坠摇摇,到如今已完全被疫情打倒,很多书店在最残酷的商业法则面前无可遁逃,其中既有勉力支撑一二十年的独立书店,也有前几年跑马圈地的连锁书店。

实体书店的倒闭,渐渐成为一种习以为常之事,让我们这种每到一座城市必探访书店的人,难免怅然若失之感。如果一座城市的书店灯光渐次熄灭,它在我们心中也会死去一点点。

但与此同时,依然有情怀+勇气兼具的创业者逆流而上,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开启一项英雄般的事业。今年五一,我们曾经介绍了9家疫情之下毅然开业的新书店(),不妨把它们加入你十一假期的旅行计划中。

今天,我们想盘点、纪念一下那些今年以来(包括去年年底)关门的书店,愿消失的书店只是暂时在商业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愿它们的情怀和理念在新生的书店身上得到继承和传递。

“我知道我失败了,但我还要一直失败下去。”

——博尔赫斯

本文来源 | 做書(ID:zuoshu2013)

01

海口·国贸书店

——20年的开店历史,该走的时候还是没有一点办法

位于海口国贸路28号的国贸书店,自1999年开店至2019年闭店已经经历了20个年头,但却没有办法继续下去。

在国贸书店20年的历史中,有人停留,有人流连忘返,有人满载而归。据媒体报道,书店最“吃香”的时期当数2001年到2006年,一天6个服务员都忙不过来。

老板孟波快50岁了,是一名摩旅爱好者,书店微信公众号因此取名为“行走中的国贸书店”。在告别宣告中,老孟写到:“到了19年四月份,书店已经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面对着近万元的房租,每个月竟然只有四万左右的营业额,真是连饭钱都赚不出来了,一个酷爱阅读的朋友说,她们的药店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坚持到十月会好起来的,因为那时候内地的人都来过冬了,人会多起来的。“

但最终并没有如愿,老孟写道:“二十岁的书店却如同迟暮的老人,在种种作用力之下,即将走入坟墓,是时候说再见了。“

02

重庆·方所书店

——既然已经不适合,为什么要继续硬撑?

6月25日,在维持了1784天的生命后,重庆方所书店闭店。重庆和方所,本来是高热度与高热度的结合,但依然要面临业绩堪忧的事实。

就像我们的作者之前在中所写的:这座商场的定位是高端的,但是经营了两三年都不见起色,商人是很现实的,很快商场就转型了,由高端商场改为了奥特莱斯。人流量一下子倒是大起来了,但是好像不太适合方所了。

“既然已经那么不适合了,为什么要继续硬撑着呢?”虽然网络上唏嘘一片,但暂时离开对于方所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我们期待未来与一个更好的重庆方所相遇。

03

武汉·物外书店

——希望这不是戛然而止的结局

“物外汉口店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很高兴在这1143天里彼此陪伴,汉口店将正式营业至6月30日,7月1日起开始撤场,7月1日-7月8日闭店回馈。物外汉阳店及光谷店依然守候,期待再次重逢。”

6月29日,@物外书店 的微博宣布了这样一个“艰难的决定“。有读者在下面评论:这场疫情,夺走了我最爱的两家书店。另外一家是2011年开业,5月22日起暂停对外营业的文华书城。

“大二去汉口寻找新闻旧址的时候去过这里,与其说书店,其实更像是一个街角处的风景。偶遇过一位满头白发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人,安然地坐在楼梯上阅读,时光就这么静静流淌。那一刻,我觉得物外这个名字真的好极了。更希望这是个未完待续的故事,而不是戛然而止的结局。”这是读者@_黑夜中 留在记忆中的物外书店的一张底片。

在武汉当地的一位爱书者眼里,武汉多家独立书店的倒闭揭示了更为残酷的真相:我们已经不再阅读了——“不止一座座美丽的书店关闭了,而是如果一个时代不阅读了:顶层作家会消失,编剧不再会写字,阅读的人少到缩成角落,电视剧只剩狗血,流量明星继续赚着热钱,审美荒漠,然后书店也就消失了......”

04

天津·学海书店

——坚持了25年,最终变成了快递代收点

“學海書店也倒閉liǎo......想了想在這已經買了十五六年的書了

”@十一月的枫 的一句喟叹,如一枚秋叶坠地,在网络上没引发一丝回响。却让我们看到了这家苦苦坚持了25年的书店的最终结局——菜鸟驿站。

实际上,在消失之前,它也已经被人遗忘很多年了。在百度搜索“天津 学海书店“,最近一次出现在新闻里还是在9年之前——“‘学海‘是天津特色书屋中最有名的一家。16年间,身边一家又一家民营书店不断地‘倒下’,学海书店也由五六个店的规模,只剩下一爿不足四十平方米的店面。”

值得敬佩的是,这只不足四十平米的“孤舟”,竟然又坚持下来了这么多年。翻一下大众点评的评论,有不少人是冲着别处买不到的过期杂志去的(比如,津味儿十足的《扭秧歌》),也有人从中学时就在这里淘漫画、小说,在小小店面的书山书海间挤来挤去。

早在两年前,就有读者发现书店已经搬家了,而且变成了快递代收点,“东西也不多了,环境挺差的,实体书店最后到了这个局面,也是挺让人唏嘘的。”

在@十一月的枫 微博报告书店死讯的两个月前,就有读者在大众点评上反映:“店门口写着菜鸟驿站,大爷不在,驿站的小伙子说店不开了。好难过,还想和大爷告个别。以后想找点蹊跷的书,也没地方了。”

05

北京·老书虫书店

——不只是阅读空间,更是一个乌托邦

2019年11月17日,北京老书虫书店闭店。

老书虫书店位于三里屯喧闹街区的僻静一隅,到2019年已有14年的历史,拥有一批忠实读者。对常驻顾客而言,这里不只是一个阅读空间,更是一类人的乌托邦,有共同爱好的人相聚于此,在这里分享、交流共通的体验。大家在这里看书、工作,和兴趣爱好一致的人谋面、相识。

除此之外,老书虫书店还有脱口秀、古典音乐表演等活动,这个舞台也见证了很多知名脱口秀演员的成长。脱口秀演员Rock说这是他体验过的最好的地方。

在老书虫14年之久的历史中,有多对情侣在此相识、相知、相恋。

老书虫的闭店,对体验过它美好的一切的顾客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能维持下来说明它不是不盈利,但是,你说它能养我吗?我现在小孩学费能养吗?不能。我也有做别的事情,我们都有别的工作,不是靠这个赚钱,靠这个你就别想过什么好日子。”老书虫投资者大卫·坎塔卢波道尽了这一决定背后的无奈。

06

成都(凯德)&宁波(印象城)·言几又书店

——没有什么会“理所应当地等在哪里”

言几又全国首家门店,成都凯德天府店于今年5月31日闭店,,宁波印象城店也于8月19日正式闭店。言几又在今年疫情期间连续关闭了多家店面,被媒体以“网红书店在红遍全国后,出现了闭店潮”为标题大肆渲染。

然而,如果我们摘掉“网红书店”这样有负面意味的标签,以平常心看待言几又,就会发现它对于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意义之所在。

“今天发现长宁来福士言几又书店因疫情29号正式闭店,说不出来的感觉。以前读书的时候,百无聊赖的晚上就会泡到书店里看书、写论文,好像没什么事做的时候她就是离我最近的居所,理所应当的等在那里。买了很多,结账的时候和收银员说:书店关门了,心里很难受。她说谁不是呢,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再多送你两本杂志吧。”这是微博用户@谷正經 看到的告别现场。

所以,无论言几又的快速扩张是否只是资本的游戏,它的确在很多城市为很多人提供了精神栖息的居所。只不过没想到资本退潮的速度和涨潮一样快,“理所应当的所在”会一夜之间改弦更张。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也没有什么会“理所应当地等在哪里”。

07

深圳·诚品书店

——这家书店的寿命只有两年

作为诚品在大陆开出的第二家店,诚品生活2018年12月才在深圳万象天地亮相,被寄予了“成为深圳文化绿洲”的厚望。然而,内外交困加之疫情的打击,它还是决定今年12月31日结束营业。

相比于全球第一家24小时书店——诚品敦南店的熄灯关店,开业仅两年的深圳诚品黯然退出,就更让人五味杂陈。

“深圳诚品居然就要搬了……其实真的觉得很奇怪,在台湾诚品真的特别密集,西门町甚至两三家直接门对门,无论去到哪个地方好像都习惯逛一下诚品,结果深圳就这一家都支撑不下去。”微博用户@桃桃软心糖 的这个疑问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的3个月了,热爱诚品的读者一定要赶上这趟末班车!

08

上海·半层书店(它还存在,读者快快行动起来~)

——为何大家都不来书店买书了呢?

所以,趁你所在城市的书店,家门口的书店还在的时候,多多光顾吧,不要等失去的时候才想起来追悔凭吊。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哈尔滨路129号(4.10号线海伦路)的半层书店近日就抛出这样的疑问:为何大家都不来书店买书了呢?

据半层书店微信推文介绍,疫情以来,书店销售一直未能恢复到去年同期的状态。2020年即将进入10月,国庆假期对于半层书店来说,是忙碌的游客接待周,却并非销售黄金周。近月,店主店长店员经常坐在夹层,苦思对策,以求生存,思来想去得出一荒谬悖论——独立书店恐无法靠买书维生。

即便如此,在追忆了一番从小到大与书的缘分之后,书店店员仍自豪地介绍了书店特点:选书、进书也是“锱铢必较”,从装帧、翻译质量、书籍风格等诸多方面考量选品。为展示和成本问题,为每一本进口书都手工进行包装,每位店员都习得一身高超的包书技巧。

豆瓣用户@emma 在看到半层书店的微信推文后,不禁感叹“独立书店的衰败与城市陌生化不无关系。只有书店跟我的日常生活有关的时候,我才会更有可能把去书店变成我的生活日常。半层对面的常乐里兰葳里目前已尽数迁走,书店今年倒是实现了物理空间上的‘独立‘——周边空无一人。”

所以,除了十一期间以游客的身份去书店打卡,别忘了在平日以街坊邻居的身份拜访一下身边的书店,毕竟,可以像进影院一样随时去书店的人是有福的。

参考文章:

海口网:20年独立书店——“行走的海口国贸书店”黯然离场

南方周末:北京老书虫书店:无尽的告别,无尽的相遇

理想生活实验室:方所重庆店将在 6 月结束营业,重庆人说它“太贵了”

吾汉有甜:比物外书店关闭更难过的是:我们已经不阅读了。

原标题:《2020年,这些人气书店与我们告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