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7岁清华教授余秉楠病逝,一生为中国而设计

余秉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字体设计之父
生于1933年
终于2020年9月24日,享年87岁
1962年,学成归国后
一生致力于平面设计专业
他创作出了
国际上第一套
由中国人设计完成的拉丁字母印刷体
改变了一个封面就是书籍设计的单一局面

填补了中国平面设计史的老先生
不论你认不认识
现实中定受益于他的研究成果

字要写好,很难,很辛苦,也很枯燥。但这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平面设计也好,书籍设计也好, 最主要的还是写字,是最基本的。字如果不好看,整个设计也不好看。
——余秉楠
他是中国第一位拉丁字母设计师
1956年,23岁的余秉楠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经过文化部严格考核,获得前往德国莱比锡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大学深造的机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选派的留学生。
振兴祖国平面设计的重任, 扛在了他的肩头!

刚入学,余秉楠就吃了一剂“猛料” 。前三个月,在导师阿尔贝特·卡伯尔教授的安排下,他只做了一件事——写字。
从2000多年前的纪念碑文字到现代字体,不能临摹直接写。这种“魔鬼”训练,让他很是头大,只能咬牙跟着同学一起写。
终于,在没日没夜的坚持下,他渐渐写出了感觉。

对此,余秉楠很是认真,从书写工具到字体再三思量 。钢笔太硬、毛笔太软,他独创用去掉毛、削尖杆的竹笔写(改版后的毛笔)。

大写字他学习优美、古典的罗马体,小写字参考美观、成熟的法国卡洛林体。
边写边改良,无意间把中国书法的抑扬顿挫感融进去。很多德国专家看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是一个中国人的设计”!
因为是在德国教授的帮助下完成,余秉楠激动地将其取名为“友谊体”。


此时,他还获得一个不敢想象的意外之喜。德国总理的秘书告诉他,这套字体是周总理亲自嘱托,为培养第一位能设计拉丁字母印刷体的中国人。


人与字都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余秉楠成为亚洲第一位谷腾堡奖获得者,友谊体铜模和铅字也被德国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文化部。

为现代字体设计撑起一片天
宋体和黑体是我们最常用的两种字体,但你知道它们是在余老参与设计的“宋二”和“黑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吗?
1962年,余秉楠硕士毕业,归国后直接被借调到上海印刷技术研究院,做字体设计。
虽然,他仅在这待了一年,却完成了“宋一、黑一、宋二、黑二”,四项重要工作。


此外,他还专为中国最大综合性辞典《辞海》,设计了除有汉语拼音,还有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等多国语言,以及众多化学和数学符号组成的“辞海细体”。
这成为我国生产的第一套拉丁字母印刷活字。

一年后,回到工艺美院的余老,边教学、边设计,理论实践两手抓。一边著书,一边开创圆宋体。
在其带领下中国现代字体设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艰辛过程,德国媒体登报称赞他为“新字体之父”!


海报设计新历史
然而,余老的成就绝不止于此。同时,他也为中国现代书籍、海报设计,开启了新篇章!
重新定义书籍设计
什么叫书籍设计?给一本书画或印一个封面,就可以了?50年代之前,国内对书籍设计的认知,确实一直陷入这样的误区中。
这种设计意识上的极度匮乏,余秉楠看在眼急在心。


于是,他主动去学习并不太熟悉的版面设计,边自学外文书籍,边与国外设计师交流,再把所学的一切传授给学生。
在学校,他率先开设了书籍整体、自由版面、网格设计等各类新型课程。让许多本不知何为网格设计的学生,养成了在做设计前,会先画一个统一尺寸的网格。

绝非在一个封面上,画一幅画上印几个大字!

每一张海报都富有文化寓意
本以为,余老的字体与书籍设计够牛的了,没成想他的国风海报设计也牛到不行!

《两岸一家亲》是余老的经典代表之一。
主体“家”字分为两部分,白色轮廓,代表中国沿海地图。与彩色的台湾地图,遥相呼应。
整个画面“以形写意,以意达神”,既表达了台湾与大陆两岸一家亲的内核,又突出了古汉字文化。

两个国家极具代表性的事物相互结合,表达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我们的目标是寻找中国当代视觉设计的道路和方法,用中国现代的、国际化的视觉语言来表现我们独有的传统文化。 ”——余秉楠
有人说,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余老所做的贡献,那就是:“一生为中国而设计!”
他不仅将优秀的设计引进国内,还一直为中国设计走向世界而尽心竭力。

1991年,余秉楠受邀成为AGI首位华人会员,在与世界最高级别平面协会接触的那一刻,就诞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让大家去看看中国的设计。

不过,在他最初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遭到了拒绝,AGI理事会觉得中国条件不够成熟。对此,他并没有放弃,用请吃中餐、小范围邀约的法子,让大家来了解中国。
终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在2003年AGI大会上,北京胜出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东京和柏林,获得了举办权。
为此,余老整整付出了10多年的不懈努力……

是余老对万千后辈的期望,他鼓励大家多走出去,接触最先进的设计,进而发扬中国文化。
在许多学生的记忆中,每次找他写留学推荐信,都会格外认真,斟酌好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尽最大努力,帮助到每位想做好设计的人。
只要对中国好、对设计好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做!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
余老先生为中国设计所做的贡献,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 END -
原标题:《87岁清华教授病逝!周总理嘱托他做字体,德国市长亲自颁奖,一生为中国而设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