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澎湃评论员 东平
2020-10-07 21:1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10月7日,“坐着高铁看中国”迎来特别的一期:行驶着绿皮“慢火车”的成昆铁路。在高铁时代去看“慢火车”,不是为了比照“快”与“慢”的差异,而是为了体会从“无”到“有”的艰苦卓绝,为了致敬英雄的建设者。

1970年竣工通车的老成昆铁路,被联合国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在空间维度上,作为“三线建设”生命线的成昆铁路,是连接川滇两省的钢铁大动脉;在时间维度上,已建成通车整五十年的成昆铁路,连通了中国几代建设者的心血、理想和信念。

74岁的陈大平是成都铁路局退休职工,他说:“我把这条铁路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我自己修出来的铁路,我要自己养护它,而且我也想我的下一代,我的子孙都要在这个铁路上服务到底。”他的儿子和孙子确实相继投入铁路事业。这种精神正是激励中国人几千年的愚公移山精神。

成昆线建设于技术条件相当落后、物质资源相当匮乏的年代,当年的许多困难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两名建设者牺牲”的悲壮更不会再重演。时代在进步,精神之光不熄。“敢于吃苦、敢于奉献、敢于牺牲”的老成昆精神代代传承,“勇于挑战、勇于拼搏、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勇于超越”的新成昆精神发扬光大。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我们的征途永远会有困难。只有敢于挑战、敢于作为,才能在“不可能”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可以通行的道路。在“铁路禁区”将铁路修成,这项壮举本身就成了一面向后来者展示人类力量的旗帜。

建设者常给人朴实无华的印象,其实他们在大地上一笔一画写下了最浪漫的篇章。

从五十年前的成昆铁路,到现在四通八达的高铁,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实物作品”。这些不断更替的“人类的痕迹”,诉说着人类所能取得的成就。人们总是如此关注基建,也是因为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改变世界”的方式。

我们生活于双重“网络世界”中,一重是虚拟的、智能的数字网络,一重是现实的、粗重的、钢铁水泥的网络。这两张网已经开始交融,只是我们永远不该忘记,进步的起点远早于鼠标键盘触摸屏。那时候一切还没有那么高科技,但是没有当初的筚路蓝缕,就没有现在的强盛与富足。

今年,四川凉山18岁的女孩阿尔克洛成为52年来村里第一个本科生。她说,希望将来回乡,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借助网络,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看到阿尔克洛的模样,听到她的声音“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像雄鹰一样展翅飞出大山”,被她的故事打动。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对大山深处的阿尔克洛们来说,光有网络声援是远远不够的。好消息是,2023年成昆复线预计全线贯通,届时动车将驶进大小凉山,书写更多鼓舞人心的故事。

“不言青丝与白头,甘洒热血写春秋。人于天地间,不回头。”这是成都供电段作业车司机廖平创作的歌词。唯有建设,不负韶华;唯有建设,让世界越来越美好,让越来越多的人被温柔以待。

对建设者最好的致敬,就是承继他们的愿景和使命,投身于壮阔而有意义的建设事业当中。

    责任编辑:程仕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