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华点点点点点心演变史

2020-10-09 14: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期关键词:

食,食物,主要指饭食、粮食。

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节日就与食物密不可分。如,元宵要吃汤圆,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饼。这些食物在古代称为“小食”,所谓的小食,就是如今的点心。

一块点心就是一个时代历史的缩影。点心的演变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史。

炎黄时期

祭祀文化产生,为点心用于祭祀创造了精神内核

炎黄时期,祭祀文化产生。每年的收获时节,部落族群聚集在一起,篝火欢腾,拿出一年里种植收获最好的五谷祭祀神农大帝。寓意着上天赐予人们丰厚的收成,人们用五谷报答感恩。这样“礼尚往来”的习俗,甚至可以是说“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精神核心的由来。后来, 点心就演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具象化“物件”。含蓄的中国人,用小小的点心祈求上苍,描绘美好,传递祝愿。

炎帝像(上图) 祭祀用的五谷(下图)

夏朝

手作祭祀品产生,为点心用于祭祀创设先驱

夏朝,中国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手作祭祀品产生。

考古发现,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可见礼仪制度随着世袭制的 产生,不断地发展完善,祭祀的物品从最初的五谷、牺牲等自然产物,向人工制造产物演变。现在的人们依然有祭祀祖先、祈寿增福的礼仪传统。所不同的是由模具制作完成、富有寓意的点心替代了最初工艺繁杂的人工铸造礼器,成了礼制祭拜中的重要角色。

商朝

模具化生产方式出现,为模具应用于制作点心贡献了智慧

商朝占卜祭祀盛行,青铜器作为祭祀用品大量出现。考古发现青铜铸造以模范失蜡法为主。原本工艺繁杂的青铜器通过标准的模范得以大量的复制和加工。可知在商朝,以模具来制造批量产品,已经成为生产力的重大突破。

由此,我们猜想祭祀中广泛使用的牛羊牺牲或是制作繁杂的祭祀物品,有可能也是釆用 了同样的“模具塑形方式”加工完成。这种模具加工生产方式的产生是中国文明进步的 表现,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创新与突破,充分彰显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后来,模具在 点心制作中的应用,便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延展。

周朝

和合文化萌芽,为点心用于伴手礼创造前提

在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礼仪上,孔子给我们做了极好的表率。

据传孔子当年为了向老子请教周礼,以大雁敬奉。用“雁行有序“象征着礼教,表示对老子的谦恭。老子知其意,说:“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 送子以言。”老子给孔子的回礼是一些教诲的言辞。由此可见,早在周朝“礼尚往来”的和合风范已经被高度重视。

孔子拜老子的汉画像石拓印。孔子当年拜访老子 时,手提礼物来表示对长者的问候,可见手信是中国自 古以来访友邦客的必备品。

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信奉“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合家欢乐、和合统一”。后来,人们在重要的节日用点心祭祀祈福,就是追求人与上苍之间的“和合”,又用点心互表心意,就是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合”。

春秋时期

点心雏形出现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追求食物的精细化制作。孔子所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楚辞·招魂》:"柜枚蜜饵有侏徨。”可见饮食精细化制作的产物。有学者认为,这种食物就是中式点心的雏形。至此,承载着祈求上苍赐福、传递祝愿心意的中式点心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秦朝

统一度量衡,为点心制作提供材料称量标准

秦统一六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使“标准化”成为社会物品流通的核心,为点心制作材料的度量提供了准则。此外,点心还被收入指导先秦国家行为准则的经典古籍《周礼·天官》:“第人羞笹食,腹饵粉粢。”这里所说的模就是指炒米粉或炒面。饵为糕饵或米饵的总称。粉粢是以米粉或米为原料制作的食品。这是在我国史料中第一次出现关于点心的记载。

现在依然流行在中国北方的徹子(左图)

以米作为点心制作的原料(右图)

汉朝

芝麻饼出现,养生符号为点心文化再添寓意

拥有传统记忆的芝麻饼仍是现代人喜爱的面食之一

到了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了外来饮食文化,中式点心口味得到了历史性创新,深受老百姓喜欢的点心——中国最早的芝麻饼出现了。《释名》:“胡饼之作,胡麻着上。”胡麻指的就是芝麻,所以胡饼实际上就是芝麻饼。

汉朝中国人讲究等级和礼仪,大量出土的汉画像砖石上体现了礼仪待客、宴饮的场景。同时期,由于信奉长生,中国人对吃的养生要求达到了一个高潮。

中医药和道家修炼,给中式点心口味和寓意的创作提供了灵感。玉兔捣药的创作成为当时 期重要的文化符号。后来在山西地区月饼模具上出现的玉兔捣药形象和这一时期的“长生”符号如出一辙。在中式点心纹样里窥见中国文化的缩影,让人不禁感叹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三国时期

点心喜饼立战功,替代牺牲成祭品

古人常用带有龙 凤呈祥图案的模具,寓意吉祥如意

三国时,喜饼不仅仅可以“提亲”,还在战争中展现出了特殊的意义。

相传,孙权为夺取荆州,假意称愿将妹妹许配给刘备为妻。诸葛亮得知后,将计就计,命 令能工巧匠制作小礼物作为送给东吴的“见面礼”。有位做了大半辈子糖食点心的匠人, 做出一种配有龙凤图案的大喜饼,寓意龙凤相配、吉祥如意。这种喜饼立即被诸葛亮选中, 令那位匠人制作一万个,让赵云带兵派送给南徐城里的各家各户,并编唱歌谣:“刘备东 吴来成亲,龙凤喜饼是媒证。”可见,结婚送喜饼“提糖”的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此外,点心替代牺牲等“活物”用于祭祀,也与这一时期有关。

诸葛亮像

蜀汉建兴三年秋天,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 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精通天文,但这突然的变化, 使他也迷惑不解。他忙请教前来相送、对这一带地理气候非常了解的孟获。孟获说:“这里几年来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用49颗人头祭供。”诸葛亮想到这祭品用人头,代价也太大了。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岀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

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 进泸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顺当当地渡了过去。从此以后, 人们经常用馒首做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和“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这是点心替代活物祭祀品的最早记载。

“蛮头”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祭神用品,也是馒头的起源(左图)东汉红陶庖厨俑,反映了古人的饮食生活(右图)

后来,点心便广泛地应用于祭祀。我在山西地区搜集到了大量的牛羊主题的点心模具,印证了这个猜想。人们用模具做出牛羊形状的点心取代了宰杀牛羊祭祀的方式,这样既统一 了造型,丰富了寓意,又使得人们在加工精美造型的食物中节约了时间。

魏晋南北朝时期

羊羹始祖出现,至今在日本很流行

中国经典传统点心之 ——羊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大混杂的时期,以五胡(匈奴、鲜卑、氏、羯、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实现了与中原汉族之间交融。点心也在这种交融中呈现出新的面貌。羊羹配茶成为这个时期的特色点。最早的羊羹是草原上的点心,用羊肉熬制成羹,冷却成冻以佐餐。魏晋南北朝时期宋毛脩之降魏后做的羊羹,称为“绝味”,魏太武帝食之,“大喜,以脩之为太官令”。现在在日本较为流行的点心“羊羹“就来源于此。

最初,羊羹是一种加入羊肉煮成的羹汤,再冷却成冻佐餐。后来羊羹传至日本,是由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佛教的禅宗传入。由于僧侣戒律不能食荤,故羊羹慢慢演化成为一种以豆类制成的果冻形食品。此后,羊羹成了茶道中一种著名茶点,而日本人亦慢慢将羊羹发展和转化,变成今天多款不同口味的羊羹。

隋唐时期

中式点心的代表“月饼”出现 “赍字五色饼”则是“刻木莲花,藕禽兽形按成之”,在饼的表面印有美观的花纹图案,这类似于今天糕点坊中使用模子的制作工艺。

于小菓重新复刻的花想容月饼系列,将唐代点心的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左图);’精美的祈福饼,到现在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右图)

“五福饼”也是一种类似点心的饼,其中有五种不同的馅料,这种糕点的形式已经与今天没 有两样。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点心——清净欢喜团,也是在这个时期由遣唐使带回日本。繁盛的大唐文化随着象征团团圆圆的中式点心,一同传播到日本,影响了日本饮食、建筑、礼仪等诸多方面。同时期,八月十五吃“饼”的习俗也出现了。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曾记述, 八月十五这天,“寺家设博饨、饼食等”。繁华浪漫的唐朝还产生了很多关于月饼的传说。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玄宗突然兴起游月宫之念,天师于是作法,三人 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 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 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点心在唐代已经作为商品生产。唐代时,糕点铺已经出现,制作技术也在逐步提高。点心商品形态的出现,对批量化生产要求更高,可以推测模具在此时期已经大量出现。据文献记载,在长安就有糕点铺,并且还有专业的“饼师”。当时白居易的诗歌中就有关于糕点的诗句:“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

宋朝

点心层出不穷,美味馋徽宗

到了宋朝,雅韵精致的宋朝人,创造了点心的更多可能。水晶皂儿、紫苏膏、高丽栗糕、雪花酥、狮蛮重阳糕等好听又好吃的点心在这个朝代层出不穷。

水晶皂儿

水晶皂儿实际上就是糖浸槐豆。槐豆就是国槐树(当时没有洋槐树)的果实,因为槐豆呈碱性,古时捣烂了可以洗衣服,所以叫皂儿。槐豆煮熟了可以食用。北宋庄绰《鸡肋编》:“京师取皂荚子仁煮过,以糖水浸食,谓之水晶皂儿。”水晶皂儿就是槐豆煮熟以后,用糖水浸泡而成。

紫苏膏

紫苏膏就是将紫苏、肉桂、陈皮、良姜、甘草等磨成粉,加水煮沸,加入熟蜜,慢火熬成膏。它既是小吃甜点,又是药物,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可见药食同源的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式点心的制作当中。

高丽栗糕

据《事林广记》记载,高丽栗糕以栗子不计多少,阴干去壳,捣罗为面,三分之一加糯米粉和匀,以蜜水拌润,入甑蒸熟食用。当时的糕类甜点,一般是用米粉做的。现在,我们做糕类仍沿袭古法,也多是用米粉。

雪花酥

《吴氏中馈录》:“油下小锅化开,滤过,将炒面随手下,搅匀,不稀不稠,掇锅离火。洒白糖末下在炒面内,搅匀,和成一处。上案擀开,切象眼块。”意即:将油在小锅中化开,将炒过的面粉放进去,搅匀,到不稀不稠的时候,拿锅离开火,撒上白糖末,搅匀。在案上擀开,切成象眼一样的块。因为颜色白如雪,所以叫雪花酥。

狮蛮重阳糕

《东京梦华录·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之肉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意即:重阳节前一两天,用粉、面蒸糕,上面插上小彩旗,嵌上果实,像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之类。还有的上面嵌上猪牛羊肉丝。用粉做一只狮子蛮王的形状。现在有的地方在重阳节时还流行做狮蛮重阳糕。各种干果香味丰富,甜丝可口,老少皆宜。

宋代点心精美诱人,让宋徽宗都欲罢不能。相传有一次宋徽宗微服私访,看到一种小饼忍不住想品尝一口,身上没有钱币,又不忍错过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于是用一枚价值连城的金币在街市上换了一小块点心。

于小菓研发的团花纹福饼系列(上图);狮子为古代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瑞兽。用在各种装饰物或点心上, 有祥瑞的寓意, 也是地位、身份的象征。(下图)

元朝

点心凸显民族特色,冻奶酪流入外国

西域饮食文化中的冻奶酪

元朝伴随着蒙古统治者的南征北战,少数民族糕点也流入中原,其中不乏一些游牧民族常 用的奶原料。元世祖定都北京(元大都)后,市面上出现了以蒙古偉偉为主的民族食品。经营这种食品的店铺被称为戦子偉俾铺。如奶皮的自来红则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元朝商人在冰中加上蜜糖和珍珠粉,加以搅拌,淋上各式蜜豆汤,制成别致的点心——冻奶酪。元忽必烈时,开始生产冻奶酪,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还颁布了一道除皇室外禁止制造冻奶酪的敕令。直到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才把冻奶酪的制作方法带到意大利,最后演变成了冰淇淋。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一书中说:“东方的黄金国里,居民们喜欢吃奶冰。”

明朝

点心祭月成为时尚,苏式点心极大发展

发展至今的糕类点心

明朝十分注重仪式感,中秋祭月成为社会主流。

沈榜《宛署杂记·民风》“八月馈月饼”条目:“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 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一书中写道:“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 人家有赏月之宴。”

苏式点心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据记载,其著名品种就有枣泥麻饼、月饼、巧果、松花饼、盘香饼、棋子饼、香脆饼、薄脆饼、油酥饺、粉糕、马蹄糕、雪糕、花糕、蜂糕、百果蜜糕、脂油糕、云片糕、火炙糕、定胜(定捧)糕、年糕、乌米糕、三层玉带糕等。

清朝

满汉结合,西点东渐

清朝,在点心制作方法上结合了满汉民族的制作技法,出现了京八件、萨其马等新糕点。清御膳房还设有专门的饼师,皇帝常以点心赏赐大臣,民间也用点心作为礼品互赠。大户人家都要雕刻专属的点心模具,用于祭拜、嫁娶、庆典等各个重要的日子里。

从乾隆时期 模具中复刻 出来的硅胶月饼模型

这一件模具发现于我国晋南地区。晋南史称平阳,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社会经济十分发达,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往往越是富裕之地,对饮食越为考究。精致细腻的雕刻纹样,昭示了主家的深厚资产和社会地位。在纹样的内容上,虽然以常见的“月中仙桂”为主题,但是在元素的特性上,则有一种典型的“晋南氛围”——广寒宫被描绘成院落之形,庭院深深有一种晋商大院的浑厚气势。规整的棱形地砖,寓意着生意平顺,家族安康。这体现了富庶人家的生活状态。玉兔捣药象征着对长者康健的祈愿,官人折桂象征着子孙及第的追求。

这款模具打制的月饼以祭祀为主,先祭祀祈福,再举家团圆共食。既是对先人的追思,也是对团圆的祈愿。遥想当年,一家老小,在中秋佳节、月圆之日焚香祝祷,惩诫祖训,最小的孩子尚在乳母的怀里,虽然不懂大人们所为何事,但是分食的月饼味道,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却就此留存在了记忆里。中国人的文化,就是在普通人家看似寻常的时光中,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从祭祀上苍的五谷,到尊师敬道的手礼;从最初的粗茶淡饭,到精致的手作点心。点心的演变史,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史。有礼有节,敬奉心意。中式点心因礼而生,因心相承。在寻常中的仪式感增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丰富了人们对家的记忆。

点心——成了连接人与人,心和心,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纽带。手作的体验、味蕾的享受、同食的喜悦、馈赠的情谊,融合成带有温度的、历史悠久的中式点心文化,并在遗留的模具上讲述着故事,传递着感动。

(文章选自《小点心 大文化》)

《小点心 大文化》

于进江 编著 / 于小菓 出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标题:《中华点点点点点心演变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