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高血压日:18岁以上知晓高血压,定期监测早预防

澎湃新闻记者 温潇潇
2020-10-08 14:21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今年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海报,倡导18岁以上成人知晓高血压,定期监测早预防。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图

2020年10月8日是第23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今年以促进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为重点,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指导群众做好自我血压管理,切实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依据国家卫健委官网资料,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为此,今年的高血压日倡导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关注血压变化。而对于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以及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80~89mmHg),应经常测量血压。

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此外,如果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也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国家卫建委提示,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不过,只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科学降压,心脑肾并发症风险就会下降。需要注意的是,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则不能盲目相信,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

如何预防高血压?国家卫健委建议,坚持运动、限制食盐摄入(成人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克)、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戒烟以及少吃快餐。

今年疫情期间,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梁辰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建议,高血压患者可在家里做中等强度的运动,即可以一边运动一边说话,但不能唱歌,并维持该强度运动20-3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需先做低强度运动进行热身,期间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慌乏力等反应,应当立即停止。

    责任编辑:马世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