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学者《科学》论文首被撤稿,举报者:可以重做研究再提交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吴习溱
2020-10-10 16:1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10月9日,因两处“图片意外错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一篇题为“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电场诱导异质界面金属态构建超质子传输》)的论文被Science《科学》期刊撤稿。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这是中国学者Science论文首次被撤。

这篇撤稿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副教授吴艳,共同通讯作者分别是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联合储能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朱斌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副教授宋怀兵。    

论文共12位署名作者,除朱斌等4位作者不接受撤稿决定之外,团队中其它8人包括吴艳、宋怀兵均支持撤稿,并于Science网站发布“撤稿声明”,称对研究中的“意外错误”(accidental mistakes) 负全部责任。

撤稿声明原文 图片来源于Science

同意撤稿的8位作者在“撤稿声明”中指出,研究报告中的两处“图片错误”和当时的地域位置与人员变动相关。团队称,在该研究收尾阶段(2019年12月中旬至2020年3月),遇上武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封城”,作者们当时也分隔在不同的城市、国家,无法使用武汉的实验室计算机或数据库资源,以至于作者之间“沟通有误”,出现图片使用不当。

上述8位作者称,尽管研究中存在“意外错误”,但是他们仍然对研究的实验设计、理论演算、主要的数据分析等“表示支持”。

10月9日,澎湃新闻通过邮件联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联合储能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朱斌以及多次致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对方回应。  

据国际专门讨论学术研究发表及研究诚信议题的网站“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消息称,不同意撤稿的朱斌通过邮件回应表示,虽然存在错误,但研究本身具有独立性、真实性和可重复性,《科学》可以对有问题的文章进行勘误,不必直接撤稿。

公开资料显示,Retraction Watch成立于2010年8月,创办人是科学记者、编辑出身的Ivan Oransky与Adam Marcus。

10月10日,曾举报该论文图片使用不当的国际学术打假专家Elisabeth Bik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一项研究因为受到质疑被期刊编辑部给予关注,即使这项研究是可重复的,也不能使其自动免除关注。(撤稿后)作者一般是可以重做该研究并将其重新提交给同一期刊,但他们提交的工作会再次经过正常的同行评审流程。

上述涉事论文发表于7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官网的报道称,该研究为优良质子传输材料和应用提供了创新思路,为质子限域传输提供了科学方法。

不过,随后中国科普作家、网络名人方舟子对该文章提出了质疑。这引起了国际学术打假专家Elisabeth Bik的注意,两个月前她在同行评审平台PubPeer提出疑问,质疑焦点集中在论文的两张图片上:

第一,该研究中的图S10(下图左)和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Enhanced ionic conductivity of yttria-stabilized ZrO2 with natural CuFe-oxide mineral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for low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 doi:10.1016 / j.ijhydene.2017.05.218)的图8a(下图右)高度相似。  

两篇论文中高度相似的两张图,红色框显示两个图形之间看起来相似的区域。黄色标记是原始图形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于PubPeer

第二,该研究的图S9b(下图左)又和2018年发表的论文“The composite electrolyte with an insulation Sm2O3 and semiconductor NiO for advanced fuel cells”( doi:10.1016 / j.ijhydene.2018.03.184)中的图8(下图右)高度相似。  

两篇论文的图片高度相似  图片来源于PubPeer

而且,上述三篇文章的通讯作者都有朱斌。

据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官网介绍,朱斌教授作为燃料电池研究方向的尖端人才,其在新型燃料电池应用和多联产系统、半导体基燃料电池和固体电池以及能源转化和储存一体化研究方向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材料和能源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引用7500多次,H-因子46,创立了半导体离子学,引领国际燃料电池发展的新方向。同时,朱斌是瑞典皇家工学院教授、南京纳米科技和先进燃料电池公司董事会主席。

《科学》期刊的主编H. Holden Thorp于9月4日对上述质疑做出了回应,并对该研究表示“编辑部关注”(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明确提出要求作者团队对此进行澄清。

10月9日,该团队承认研究中的两处图片使用错误,并给出“失误原因”: 1)本研究的图S10先前已被存储于实验数据库中,但没对该图进行标注说明,计算机数据从一个学生转移到另一个学生时发生了此错误。2)因数据被错误地保存在同一文件夹中,本研究的图S9b错误地包含了2018年发布的研究(doi: 10.1016 / j.ijhydene.2018.03.184)图8的数据。

此前,Elisabeth Bik回应“撤稿观察”表示,作者的理由虽然合理,但不仅让外界对数据的有效性,甚至对整个研究的有效性都产生了质疑。撤稿是个不错的决定,希望这次错误能够提醒研究者更好地记录实验数据和文件名。

澎湃新闻注意到,10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官网关于《电场诱导异质界面金属态构建超质子传输》的报道已被撤下。

    责任编辑:钟煜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